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咸平 赵春娟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在治疗复杂眼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复杂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手术的效果和手术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2例(占73.33%),术后视力下降或不变者8例(占26.67%)。11例眼内异物患者均一次成功...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在治疗复杂眼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复杂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手术的效果和手术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2例(占73.33%),术后视力下降或不变者8例(占26.67%)。11例眼内异物患者均一次成功摘出,7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位6例(占85.71%)。结论严格掌握玻璃体手术在复杂眼外伤中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能挽救大多数受伤眼球并恢复一定的有用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外科手术 眼外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恩辉 林咸平 +1 位作者 李辉军 崔钢锋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合并白内障的价值。方法对合并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18例24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房角及视野的...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合并白内障的价值。方法对合并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18例24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房角及视野的变化。结果术后视力除2例眼底病变外均有大幅提高;平均眼压由术前的(27.3±3.3)mmHg降至术后的(13.6±2.9)mmHg(t=0.19,p〈0.01),术后房角检查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开放;视野检查无缩小但视敏度明显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合并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适应症应有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房角分离术 青光眼 白内障
原文传递
超薄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分区切削治疗超高度近视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费安裕 林咸平 +2 位作者 叶晓玲 方燕 陈肖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6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超薄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分区切削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超高度近视(等效球镜度数-10·00D以上)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2例(206只眼)术前屈光度(等效球镜)-10·00^-26·00... 目的探讨超薄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分区切削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超高度近视(等效球镜度数-10·00D以上)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2例(206只眼)术前屈光度(等效球镜)-10·00^-26·00DS,平均-13·4±-3·9(DS)近视患者用超薄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分区切削的LASIK治疗,随访6~12月。结果术后1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者176只眼(85·4%)。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高于或等于术前矫正视力者201只眼(97·6%),其中高于术前者62只眼(30·1%);而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2行者5只眼(2·4%),其中3例为不规则散光,2例为偏心切削。未发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2行以上的病例。术后平均球镜度数降至+0·68±1·05D,角膜屈光力(K值)下降至34·63±1·72D。结论超薄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分区切削的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预测性。但对于屈光度数太高角膜偏薄者,术后可能会残留一些屈光度或采用晶状体屈光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超高度近视 角膜瓣
下载PDF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林咸平 费安裕 +3 位作者 李辉军 赵春娟 叶晓玲 方燕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眼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141眼)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D,计55眼;Ⅱ组-6.00^-8.75D,计40... 目的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眼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141眼)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D,计55眼;Ⅱ组-6.00^-8.75D,计40眼;Ⅲ组≥-9.00D,计46眼。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检查所得的角膜后表面数据,分析术后裸眼视力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第3个月,裸眼视力4.4~5.2,平均4.98±0.12,三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有36眼视力<5.0且近视屈光度高于-1.00D为屈光回退眼,105眼为正常眼。术后各阶段随访时发现,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角膜最薄处厚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角膜后表面负性屈光度增大,角膜后表面Diff值增高,屈光回退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0.033、7.739、6.500,均P<0.01);但正常眼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比较,除角膜最薄厚度外,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最薄厚度F=5.485,P<0.01;其余均P>0.05)。设术后第3个月的裸眼视力为因变量(Y),X1为术前近视屈光度,X2为角膜切削比,X3为术后第3个月角膜后表面最高点Diff值,X4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厚度差,X5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5.09-0.034X1+1.785X2-2.216X3-0.002X4+0.081X5(F=21.474,P=0.000)。结论L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欲取得较好疗效,应考虑不同因素,如术前近视屈光度、角膜切削比、术后角膜增殖和术后角膜后表面改变等因素均有可能对LASIK的疗效造成影响,尤其是对高度或超高度近视,必要时采取部分矫正屈光力,以提高角膜切削比值,减少角膜的前突,将剩余屈光度用日后配戴低度眼镜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方法 屈光回退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显微外路手术与常规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恩辉 赖筱琍 +1 位作者 林咸平 李高春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5年第1期49-50,共2页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常规外路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经典手术,通常在间接检眼镜(眼底镜)下进行巩膜外垫压手术[1]。由于间接检眼镜所获的是倒像,放大倍数小,不容易被眼科医师熟练掌握。...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常规外路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经典手术,通常在间接检眼镜(眼底镜)下进行巩膜外垫压手术[1]。由于间接检眼镜所获的是倒像,放大倍数小,不容易被眼科医师熟练掌握。近年来,显微外路手术在国内得到应用并逐渐推广[2-4],即在显微镜下进行巩膜垫压术。本研究将显微外路手术与常规外路手术治疗92例(92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临床对比研究 手术治疗 外路手术 巩膜外垫压 间接检眼镜 视网膜疾病 经典手术
下载PDF
眼挫伤继发性青光眼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崔钢峰 牟月红 林咸平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6期1132-1133,共2页
目的探讨眼挫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201眼挫伤继发性青光眼并总结。结果治疗后95.25%眼压控制在10~21mm Hg,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眼挫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视功能损害严重,... 目的探讨眼挫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201眼挫伤继发性青光眼并总结。结果治疗后95.25%眼压控制在10~21mm Hg,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眼挫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视功能损害严重,应针对病因合理治疗是挽救视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挫伤 继发性青光眼
下载PDF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超高度近视的矫治效果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费安裕 李荷花 +2 位作者 方燕 林咸平 戴斌斌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对超高度近视的矫治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眼科中心验配高透氧性RGP的超高度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值〉-12.00D)35例(64只眼),观察验配RGP后的矫正视力、配适情况...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对超高度近视的矫治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眼科中心验配高透氧性RGP的超高度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值〉-12.00D)35例(64只眼),观察验配RGP后的矫正视力、配适情况,并与框架镜的矫正视力进行比较。定期复诊,观察有无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4只眼配戴RGP后最佳矫正视力平均为4.82+0.18,均等于或超过框架眼镜矫正视力,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1,P〈0.01)。其中40只眼(62.5%)最佳矫正视力增加2行以上,11只眼(17.18%)视力增加5行及以上,无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及眼部不适等并发症病例。结论超高度近视配戴高透氧性RGP可改善光学系统的像质,其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配戴框架镜,并有较好舒适度,视野较大,无明显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为超高度近视患者视力矫正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 高度近视 矫正视力
原文传递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林咸平 项振扬 +2 位作者 费安裕 张峰伟 李辉军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27-728,共2页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对 12例(18眼 )因尿毒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随访 6~ 2 4月。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 0 5...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对 12例(18眼 )因尿毒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随访 6~ 2 4月。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 0 5者 15眼 ,占 83 3 3 % ,2眼术后有少量的前房积血及球结膜下出血。结论 低创伤性的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白内障的理想方法。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是为了防止术中、术后眼内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人工晶状体 尿毒症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崔钢峰 牟月红 林咸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2期1380-1382,共3页
弥漫性黄斑水肿(DME)作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顽固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视力,多年来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一直是眼科工作者探究的热点及难点。控制血糖及针对性使用抗炎症药物,有益于DR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 弥漫性黄斑水肿(DME)作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顽固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视力,多年来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一直是眼科工作者探究的热点及难点。控制血糖及针对性使用抗炎症药物,有益于DR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组(ETDRS)建议应用黄斑区局部激光光凝治疗临床显著性黄斑水肿,尽管50%的患者可以阻止视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治疗方法 玻璃体腔注射 疗效观察 曲安奈德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弥漫性黄斑水肿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费安裕 林咸平 +3 位作者 赵春娟 方燕 叶晓玲 崔刚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了解超高度近视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的屈光回退情况,并探讨影响其回退的主要因素。方法选择近视度数>-9.00D的近视眼患者行LASIK。根据切削光区直径不同分为2组。Ⅰ组:单区切削组,切削区直径6.5mm或6.0mm,共36眼... 目的了解超高度近视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的屈光回退情况,并探讨影响其回退的主要因素。方法选择近视度数>-9.00D的近视眼患者行LASIK。根据切削光区直径不同分为2组。Ⅰ组:单区切削组,切削区直径6.5mm或6.0mm,共36眼;Ⅱ组:多区切削组,切削区直径≤6.0mm,分6.0、5.5、5.0、4.5mm等多个区,共36眼。分别记录术前、术后第1、3、6、12个月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等情况,分析术后屈光回退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第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大于等于术前者,Ⅰ组35眼,Ⅱ组34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回退Ⅰ组4眼,Ⅱ组16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安全、有效,但要考虑术后屈光回退。手术切削区的大小是影响超高度近视术后屈光回退的重要因素,必要时可部分矫正屈光力,以免出现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回退
下载PDF
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切除取出眼内异物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项振扬 李肖春 +3 位作者 金琴辉 徐小明 潘萍萍 王前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第1期42-43,46,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切除取出眼内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伴有视网膜损伤且行玻璃体手术的眼内异物伤患者23例(23只眼),玻璃体切除手术中辅助应用曲安奈德染色玻璃体。结合高负压人工玻璃体后脱离法,尽可能切除全玻璃体... 目的观察和分析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切除取出眼内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伴有视网膜损伤且行玻璃体手术的眼内异物伤患者23例(23只眼),玻璃体切除手术中辅助应用曲安奈德染色玻璃体。结合高负压人工玻璃体后脱离法,尽可能切除全玻璃体,同时处理损伤的视网膜,必要时眼内填充C3F8或硅油。结果所有患者异物均一次性取出,15例成功实施玻璃体后脱离,术后视网膜脱离3例。结论玻璃体切除治疗眼内异物伤,术中辅助应用曲安奈德染色,有利于充分切除玻璃体,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眼内异物 玻璃体切除术 曲安奈德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燕 赵春娟 费安裕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患者中的运用,以使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方法分析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572例,其中301例(590眼)为对照组(A组),271例(531眼)为实验组(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舒...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患者中的运用,以使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方法分析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572例,其中301例(590眼)为对照组(A组),271例(531眼)为实验组(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舒适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视力和并发症情况,比较患者焦虑紧张心理状况、术后舒适度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后视力5.0以上者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术后干眼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同时焦虑、紧张等状况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对医护人员和手术的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均显示有差异存在。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LASIK矫治近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术后视力,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强患者手术信心,提高手术舒适度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近视眼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下载PDF
生物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中晚期眼烧伤性睑球粘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辉军 林咸平 +1 位作者 崔刚锋 张旖文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3期382-384,共3页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中晚期眼烧伤性睑球粘连临床疗效。方法手术分离睑球粘连后,将0.02%(0.2mg/ml)的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深穹隆部的结膜下3分钟后取出,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结膜囊后进行生物羊膜移植。结果 22例22眼患...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中晚期眼烧伤性睑球粘连临床疗效。方法手术分离睑球粘连后,将0.02%(0.2mg/ml)的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深穹隆部的结膜下3分钟后取出,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结膜囊后进行生物羊膜移植。结果 22例22眼患者在术后2~3周均有满意的眼睑外形和眼球运动功能。随访8~16个月,治愈18例,占81.8%,好转4例,占18.2%。结论生物羊膜移植联合丝霉素C治疗中晚期眼烧伤性睑球粘连疗效良好,并可较大程度地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羊膜移植 丝裂霉素C 眼烧伤 睑球粘连
下载PDF
薄瓣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费安裕 林咸平 +1 位作者 叶晓玲 方燕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6期502-503,共2页
目的探讨薄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美国VISX S4型准分子激光机及法国MoriaM2自动微型板层角膜刀(110刀头)。表面麻醉后用自动微型板层角膜刀制... 目的探讨薄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美国VISX S4型准分子激光机及法国MoriaM2自动微型板层角膜刀(110刀头)。表面麻醉后用自动微型板层角膜刀制作一带蒂的薄角膜瓣,厚度为110μm,直径8.0~9.0mm,翻开角膜瓣在角膜基质层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在保证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250μm或总角膜厚度的1/2前提下,根据术前预矫屈光度数和角膜厚度等设计治疗方案,对角膜较薄者采用分区切削。对132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采用薄瓣LASIK进行了治疗,随访6~12月,并对其手术前后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平均屈光度、屈光参差的程度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屈光参差的程度明显减小;大部分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保持不变,或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2行以上的病例。结论薄瓣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是一种可行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参差 准分子激光 角膜磨镶术
下载PDF
前房内劈核法和隧道内碎核法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恩辉 赖筱琍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前房内劈核和隧道内碎核两种手术方法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178例接受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按抽签形式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前房内劈核,另一组采用隧道内碎核,比较两种手... 目的探讨前房内劈核和隧道内碎核两种手术方法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178例接受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按抽签形式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前房内劈核,另一组采用隧道内碎核,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病例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定期随访观察。结果隧道内碎核组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前房内劈核组,分别为2/94和13/84(t=8.624,P=0.003),其中包括后囊破裂(t=4.970,P=0.026)和虹膜根部离断(t=4.369,P=0.037);两组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1,P=0.204);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隧道内碎核法和前房内劈核法均能获得较小的角膜散光和良好术后远期视力,但隧道内碎核具有较低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 小切口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后表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6
作者 赵春娟 林咸平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对72例(141只眼)行LASIK治疗的近视眼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和12个月进行检查,分别记录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后表... 目的探讨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对72例(141只眼)行LASIK治疗的近视眼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和12个月进行检查,分别记录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后表面数据,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ASIK术前、术后各时期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分别为(-6.60±0.23)、(-7.01±0.30)、(-6.97±0.29)、(-7.08±0.35)、(-7.03±0.29)D及(-7.01±0.31)D;术前与术后各时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675,P=0.000);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Y)与术前角膜后表面屈光力(X1)、术后角膜厚度(X2)、术后角膜后表面Diff值(X3)、术前角膜厚度(X4)、术前近视屈光度(X5)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为Y=-0.915+0.911X1+0.004X2-5.541X3-0.003X4+0.021X5(F=88.041,P=0.000)。LASIK术前、术后各时期角膜后表面Diff值分别为(0.032±0.007)、(0.057±0.014)、(0.056±0.015)、(0.060±0.016)、(0.056±0.017)及(0.059±0.048)mm,术前与术后各时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502,均P=0.000);但术后各时期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术后Diff值与术前眼压、近视屈光度和术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角膜厚度等因素呈相关性(P均为0.000)。结论LASIK以直接改变角膜前表面屈光力来达到矫正近视目的,但也引起了角膜后表面变化,表现为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负性屈光力降低,这些变化以术后1周最明显,3个月后逐渐趋向稳定;其改变与角膜厚度、角膜切削深度和眼内压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角膜地形图 角膜 近视眼
下载PDF
严重眼外伤玻璃体手术后并发症分析
17
作者 赵春娟 林咸平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眼外伤玻璃体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方法53例(53眼)严重眼外伤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对其术后效果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38眼(71.70%),但部分患眼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角膜水... 目的探讨严重眼外伤玻璃体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方法53例(53眼)严重眼外伤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对其术后效果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38眼(71.70%),但部分患眼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角膜上皮愈合不良、高眼压、视网膜干性裂孔、视网膜脱离、白内障、眼内出血、眼球萎缩等。结论严重眼外伤进行玻璃体手术能挽救大多数受伤眼球并恢复一定的有用视力,但对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应重视并积极预防治疗,以提高玻璃体手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手术 眼外伤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晶状体异物及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费安裕 林咸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白内障 异物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调节缝线丝裂霉素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辉军 林咸平 项振扬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 探讨可调节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 7例(2 9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应用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术后1~7天抽出可调节缝线。观察术后前房深度、眼压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2 9眼新... 目的 探讨可调节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 7例(2 9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应用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术后1~7天抽出可调节缝线。观察术后前房深度、眼压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2 9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无一例持续性浅前房,视力提高19眼,占65 . 5 2 %。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节缝线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硅油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的再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项振扬 林咸平 +1 位作者 李辉君 陈海兵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4期309-310,共2页
目的 探讨硅油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24只眼)硅油填充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再手术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只眼选择视网膜冷凝联合扣带术,7只眼视网膜复位;15只眼选择硅油取出、剥... 目的 探讨硅油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24只眼)硅油填充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再手术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只眼选择视网膜冷凝联合扣带术,7只眼视网膜复位;15只眼选择硅油取出、剥膜、再次眼内填充术,其中视网膜切开达4个象限2只眼,3个象限1只眼,2个象限2只眼,局部松解性切开3只眼,10只眼视网膜复位。结论 增生膜的形成是硅油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但只要根据视网膜裂孔及增生膜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仍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填充眼 复发 视网膜脱离 手术治疗 冷凝疗法 硅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