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废弃的定影液中提取银子的方法
1
作者 裘敏芗 陈克定 +1 位作者 费登珊 程濂文 《中国医刊》 CAS 1956年第1期17-18,共2页
我们做放射科的同志都知道X线片上的药膜是溴化银所组成的,未经X线照射的部分都溶入定影液中,其中银子与海波结合。一般放射线科总是将用旧了的定影液弃掉,如能将其中银子提出,一个放射科虽为数无几(每月如有45,000平方寸X线片消耗的放... 我们做放射科的同志都知道X线片上的药膜是溴化银所组成的,未经X线照射的部分都溶入定影液中,其中银子与海波结合。一般放射线科总是将用旧了的定影液弃掉,如能将其中银子提出,一个放射科虽为数无几(每月如有45,000平方寸X线片消耗的放射科约可提出60—70克左右),但如以全国范围内1000个放射科计算,每月就有60—70公斤,一年就有700—800余公斤的银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影液 太隆 银片
下载PDF
动态增强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12
2
作者 张敏鸣 周华 邹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 利用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SPNs) ,并探讨该方法在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80例患有无钙化的SPNs (直径≤ 30mm)的患者进行动态增强CT扫描。评价SPNs的时间 密度曲线 (T DC)模式 ;记录其... 目的 利用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SPNs) ,并探讨该方法在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80例患有无钙化的SPNs (直径≤ 30mm)的患者进行动态增强CT扫描。评价SPNs的时间 密度曲线 (T DC)模式 ;记录其增强前密度值、增强峰值 (PH)、SPN与主动脉PH值的比值 (S/A)以及SPNs的强化模式 ;计算SPNs的灌注值。结果 恶性、良性及炎性结节显示了不同的T DC模式。恶性和炎性结节的PH (P <0 0 0 0 1;P <0 0 0 0 1)和S/A比值(χ2 =32 6 2 ,P <0 0 0 0 1;χ2 =15 4 6 ,P <0 0 0 0 1)显著高于良性结节 ;而恶性和炎性结节之间的PH(P =0 96 )和S/A (χ2 =0 35 ,P =0 5 5 )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炎性结节增强前密度低于恶性结节(P <0 0 5 )。恶性和炎性结节的灌注值均高于良性结节 (P <0 0 0 1,P <0 0 1) ,而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灌注值之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 (P =0 6 3)。结论 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提供了SPNs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 ,并可用于无创性地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CT 孤立性肺结节 定量研究 图像增强 肺硬币病变
原文传递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胸部CT影像学动态变化 被引量:48
3
作者 王锦程 刘锦鹏 +8 位作者 王园园 刘伟 陈小群 孙超 沈晓勇 汪启东 吴亚平 梁文杰 阮凌翔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病程中胸部CT影像学表现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集中收治的COVID-19确诊患者52例。所有患者病程中持续胸部CT复查,人均共行4次胸部CT检查,每次检查间隔时间2~7 d。回... 目的: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病程中胸部CT影像学表现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集中收治的COVID-19确诊患者52例。所有患者病程中持续胸部CT复查,人均共行4次胸部CT检查,每次检查间隔时间2~7 d。回顾性分析诊疗过程中患者CT影像学特点及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除2例患者首次胸部CT影像无异常,其余50例患者均发现肺部有不同程度的阴影。其中,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影(GGO)48例(92.3%),斑片状实变、亚实变19例(36.5%),17例(32.7%)伴随出现空气支气管征,小叶间隔增粗41例(78.8%)。病程中COVID-19患者肺部GGO病变逐渐减少,纤维索条影逐渐增多,成为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39例患者(75.0%)在入院第6~9天肺部病灶变化最明显,在入院第10~14天40例(76.9%)患者肺部病灶明显吸收。结论:COVID-19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和变化规律,这在疫情防控和临床治疗决策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影像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国产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陈刚 张鼎 +5 位作者 应亚草 王志峰 陶伟 朱皓 张景峰 彭志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比较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与常规经动脉化疗栓塞(cTACE)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中使用CalliSphere~ DEB-... 目的:比较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与常规经动脉化疗栓塞(cTACE)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中使用CalliSphere~ DEB-TACE或cTACE治疗,在介入前1周及介入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行MRI检查,对患者的随访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等进行汇总和分析,采用国际通用的改良实体瘤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方法在患者肿瘤反应、复发情况、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杲:DEB-TACE组与cTACE组在介入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治疗后并发症发生及肿瘤复发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DEB-TACE组局部胆道损伤和胆汁瘤发生率以及瘤体外新发病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EB-TACE与cTACE治疗用于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肿瘤反应、治疗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方面等结果相似。DEB-TACE治疗较cTACE治疗可能更易发生肝脏局部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肜药物疗法 肝肿瘤/药物疗法 药物洗脱支架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肝动脉 微球体 治疗结果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肺癌MRI动态增强模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邹煜 张敏鸣 +2 位作者 王丽君 商德胜 汪启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50-1155,共6页
目的 探讨肺癌MRI动态增强模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对 4 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于术前行动态增强MR扫描 ,绘制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并计算动态增强MRI参数 ,如最大增强线性斜率 (steepestslope ,SS)、增强峰值 (peakheight,PH... 目的 探讨肺癌MRI动态增强模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对 4 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于术前行动态增强MR扫描 ,绘制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并计算动态增强MRI参数 ,如最大增强线性斜率 (steepestslope ,SS)、增强峰值 (peakheight,PH)、增强后第 1、2、4分钟时信号强度改变率(E1、E2 、E4)等 ,分析各动态增强MRI参数及强化形态学表现 ,并与肺癌的微血管密度 (microvasculardensity,MVD)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4 8例肺癌微血管密度均数为 (5 6 .0 7± 2 2 .6 1)条 /0 .74mm2 。其中鳞癌 (2 6例 )为 (4 4 .4 1± 16 .2 8)条 /0 .74mm2 ,腺癌 (2 2例 )为 (6 9.86± 2 1.4 7)条 /0 .74mm2 条 /0 .74mm2 ,MVD计数腺癌高于鳞癌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t =4 .6 6 6 ,P <0 .0 1)。动态增强MRI各参数SS、PH、E1、E2 、E4与肺癌MVD呈正相关 ,其中以SS与MVD相关性最强 (r=0 874 ,P <0 .0 1)。结论 肺癌的微血管密度是其在动态增强MRI上不同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肺癌MRI动态增强模式与肿瘤血管生成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MRI 动态增强模式 肿瘤血管生成 相关性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立体定位导丝导向活检不能触及的乳腺病灶 被引量:41
6
作者 葛玲玉 钱秉坤 +6 位作者 许顺良 章熙道 张胜 林冰影 彭志毅 黄钟英 刘小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位导丝导向活检不能触及的乳腺病灶的价值。方法 对 2 5例不能触及的乳腺病灶行立体定位导丝导向活检 2 6处 ,对每处病灶计算出穿刺针针尖至病灶中心的距离(D) ,并直接测量出留置的导丝头端至病灶中心的距离作对照。... 目的 探讨立体定位导丝导向活检不能触及的乳腺病灶的价值。方法 对 2 5例不能触及的乳腺病灶行立体定位导丝导向活检 2 6处 ,对每处病灶计算出穿刺针针尖至病灶中心的距离(D) ,并直接测量出留置的导丝头端至病灶中心的距离作对照。判断标准 :优 :D≤ 2 5mm ;良 :D =2 6~ 4 9mm ;差 :D≥ 5 0mm。结果 定位优 2 0例次 ,良 5例次 ,差 1例次。穿刺针针尖至病灶中心距离的计算值与直接测量值相符。 1次性病灶切除 2 6例次 ,标本体积的中位数为 10 5cm3,检出乳腺癌 6 (6 / 2 6 )处。结论 立体定位导丝导向活检不能触及的乳腺病灶能以最小的手术范围完整切除病灶 ,定位定性效果确切 ,可避免假阴性。提高了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介入性放射学 放射外科手术 立体定位 活检 乳腺癌
原文传递
动态增强CT功能成像评价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周华 张敏鸣 +3 位作者 肖圣祥 王丽君 周敏 邹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使用动态增强CT功能成像(DCE-CT)方法评价肺癌肿瘤血管生成。方法对34例肺癌进行动态CT扫描,记录强化峰值(PH)、肿块强化达到峰值时间(Tp),计算肿块与主动脉强化峰值之比(M/A)、灌注值、相对血管容积(rBV)和毛细血管通透值(Pm),将... 目的使用动态增强CT功能成像(DCE-CT)方法评价肺癌肿瘤血管生成。方法对34例肺癌进行动态CT扫描,记录强化峰值(PH)、肿块强化达到峰值时间(Tp),计算肿块与主动脉强化峰值之比(M/A)、灌注值、相对血管容积(rBV)和毛细血管通透值(Pm),将各值分别与肺癌微血管密度(MVD)做相关性分析;将34例肺癌分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阳性组和VEGF表达阴性组,分析2组MVD、各成像参数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结果PH、M/A、灌注值、rBV、Pm分别为(26.17±9.17)HU、0.12±0.05、(0.31±0.08)ml.min-1.ml-1、(26.85±11.52)%、(191.20±132.65)μl.min-1.ml-1。PH、M/A、灌注值、rBV与MVD呈正相关,其中灌注值与MVD相关性最高(r=0.76,P<0.0001),Pm值与MVD无相关性(r=0.30,P>0.05);VEGF阳性组MVD和CT功能成像参数高于VEGF阴性组,两组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9,P<0.05)。结论DCE-CT技术可获得较为全面的肺癌血供信息,有望成为评估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 辅助
原文传递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肖文波 王照明 许顺良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学亚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例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的CT和MRI表现,按不同病理组织学亚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2 1例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中,高分化1 1例,黏液性4例,圆形细胞性...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学亚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例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的CT和MRI表现,按不同病理组织学亚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2 1例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中,高分化1 1例,黏液性4例,圆形细胞性3例,多形性2例,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分化型脂肪肉瘤主要由脂肪瘤样和硬化性成分组成,脂肪瘤样成分的CT密度、MRI信号与脂肪成分相似,而硬化性成分与肌肉的密度和信号相似。黏液性脂肪肉瘤CT平扫密度和MRI信号同水相似,CT增强扫描表现为网状延迟强化。圆形细胞性和多形性脂肪肉瘤表现为无明显脂肪、但有灶性坏死的软组织肿块。去分化脂肪肉瘤表现为分化良好的脂肪瘤样成分与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成分,二者分界清楚。结论 不同病理组织学亚型的脂肪肉瘤,其CT和MRI表现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肿瘤所含的主要组织学成分。了解肿瘤不同的组织学亚型与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脂肪肉瘤 病理学分析 去分化脂肪肉瘤 组织学亚型 病理组织学特征 黏液性脂肪肉瘤 多形性脂肪肉瘤 MRI表现 MRI信号 软组织肿块 脂肪瘤样 回顾性分析 组织学成分 影像学表现 对照观察 成分组成 CT平扫 扫描表现 CT增强
原文传递
Ⅱ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感染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红梅 彭志毅 +1 位作者 江鑫 阎华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12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临床表现、血糖水平、病原微生物和CT影像学表现等资料。分析细菌感染、血...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12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临床表现、血糖水平、病原微生物和CT影像学表现等资料。分析细菌感染、血糖控制与疾病转归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者的病原菌检出率为82.5%(99/120),病原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20例患者中CT检查显示大叶性肺炎54例,小叶性肺炎24例,肺脓肿20例,真菌感染7例,肺结核15例,均为活动性肺结核;细菌感染种数与患者预后无关(P<0.05),120例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者95例,控制不佳者25例,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疗效与控制不佳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CT检查可以更好地体现出肺部病变。积极的控制血糖和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改善疾病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CT 肺部感染 疾病转归
原文传递
肺癌肿瘤血管生成CT及MR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敏鸣 周华 邹煜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使用动态增强CT、MR灌注成像方法评价肺癌肿瘤血管生成。方法:对84 例肺癌分别进行动态增强CT和MR扫描,计算分析各动态增强CT、MRI参数及肿块增强特点,并与肺癌的微血管密度(MVD)作相关性分析。结果:CT、MR灌注影像可更直观的显示... 目的:使用动态增强CT、MR灌注成像方法评价肺癌肿瘤血管生成。方法:对84 例肺癌分别进行动态增强CT和MR扫描,计算分析各动态增强CT、MRI参数及肿块增强特点,并与肺癌的微血管密度(MVD)作相关性分析。结果:CT、MR灌注影像可更直观的显示肺癌增强特点。动态增强CT各参数PH、M/A、灌注值、rBV与MVD呈正相关,其中灌注值与MVD相关性最高(r=0.758,P<0.0001),Pm值与MVD无相关性(r=0.298,P>0.05);动态增强MRI各参数SS、PH、E1、E2、E4 与肺癌MVD呈正相关,其中以SS与MVD相关性最强(r=0.874,P<0.01)。结论:CT、MRI灌注成像技术可获得较为全面的肺癌血供信息,有望成为评估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血管生成 灌注影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晓玲 彭志毅 +3 位作者 方凯 朱斌 方金洲 余小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头颅动脉瘤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临床高度怀疑动脉瘤患者的头颅MSCTA及DSA影像资料,确诊后经外科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后复查MSCTA及DSA,确诊病例均经手术或介入治疗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头颅动脉瘤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临床高度怀疑动脉瘤患者的头颅MSCTA及DSA影像资料,确诊后经外科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后复查MSCTA及DSA,确诊病例均经手术或介入治疗证实。结果:121例患者中动脉瘤患者116例(动脉瘤124个),其中3例患有多发动脉瘤,分别有3、4、4个动脉瘤,MSCTA诊断125个动脉瘤,4个误诊,正确诊断121个,MSCTA检出率为97.6%;DSA诊断123个动脉瘤,误诊3个,漏诊4个,而且MSCTA所发现的动脉瘤中DSA检出率为96.7%,两种方法在检出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检查具有微创、快速、准确的优点,并发症极少,拥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清晰显示动脉瘤的所在部位、数目、大小、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组织之间关系,可以较为正确的诊断及评估术后所放弹簧栓的位置、形态,能观察动脉瘤是否完全闭塞、载瘤动脉的通畅情况以及动脉瘤颈是否完全栓塞,可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瘤及术后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影像学诊断原则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敏鸣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3期225-229,共5页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原则 影像学 PULMONARY 胸部X片 良性病变 放射线检查 当代医学
下载PDF
成人胡桃夹现象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5
13
作者 林维勤 黄洪锋 +4 位作者 李鸣 汪忠镐 陈江华 贺学林 周进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89-892,共4页
目的 探讨成人胡桃夹现象 (NCP)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总结 1998年 10月至 2 0 0 2年 8月高度疑诊NCP的患者 31例 ,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等检查确诊NCP患者 13例 ,6例NCP采取外科治疗 ,其中 3例行肠系膜上动脉移位术 (SMAT) ,另 3例行... 目的 探讨成人胡桃夹现象 (NCP)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总结 1998年 10月至 2 0 0 2年 8月高度疑诊NCP的患者 31例 ,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等检查确诊NCP患者 13例 ,6例NCP采取外科治疗 ,其中 3例行肠系膜上动脉移位术 (SMAT) ,另 3例行左肾静脉狭窄处血管支架置放术 (ES) ,术前及术后行多普勒彩色超声及尿液检查。 结果  13例NCP患者与 18例非NCP患者相比 ,在左肾静脉狭窄处内径 (b值 )、扩张段内径 (a值 )、狭窄处血流 (Vb)、扩张段血流 (Va)、a/b比值等指标上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外科治疗后b值显著增加 ,a值显著减少 ;a/b比值术前为 (4 99±0 79) ,术后为 (1 2 3± 0 16 ) ,P <0 0 1;治疗后Vb明显减慢。随访 6~ 5 0个月 ,平均 (2 4 7± 18 0 )个月 ,血尿均缓解 ,腰肋痛等症状消失。 3例SMAT术后并发后腹膜血肿 1例 (二次手术止血 ) ,麻痹性肠梗阻 1例次 ,肠功能紊乱 1例次 ,均保守治疗成功。 3例ES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在成人NCP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SMAT和ES外科方法治疗成人NCP均有良好的疗效 ,但ES手术安全性更高 ,同时具有组织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无刀疤等优点 ,为治疗成人NCP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夹现象 诊断 治疗 肾疾病 肾静脉 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美国放射科住院医师分阶段目标胜任力评价系统解读与思考(一):放射诊断学分阶段目标胜任力评价系统 被引量:27
14
作者 王俊丽 黄强 +1 位作者 张景峰 杨敏洁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82-786,共5页
基于胜任能力的医学人才培养已成为全球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联合美国放射学委员会(ABR)发布了放射科住院医师或专科医师的分阶段目标胜任力评价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对参加ACGME认可的放射科医师培训... 基于胜任能力的医学人才培养已成为全球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联合美国放射学委员会(ABR)发布了放射科住院医师或专科医师的分阶段目标胜任力评价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对参加ACGME认可的放射科医师培训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放射科住院医师或某个亚专业专科医师核心胜任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评估框架。在此仅介绍放射诊断学分阶段胜任力评价系统的主要内容、评价表主要结构及使用方法。美国放射科医师胜任力评价系统为放射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提供了统一的培养框架,能够实现过程控制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对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评价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分阶段目标 胜任力 放射诊断学
下载PDF
灰阶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肝细胞肝癌与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 被引量:25
15
作者 林莹 冯湛 蒋国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灰阶超声的影像组学方法对肝细胞肝癌(HCC)和肿块型胆管细胞癌(IMCC)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124例,其中IMCC 62例,HCC 62例,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按7∶3分割,使用MaZda软件手动...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灰阶超声的影像组学方法对肝细胞肝癌(HCC)和肿块型胆管细胞癌(IMCC)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124例,其中IMCC 62例,HCC 62例,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按7∶3分割,使用MaZda软件手动勾画病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应用LASSO算法与10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降维与选择特征参数,然后建立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特征筛选后,建立基于直方图偏度(β=-5.39,OR=4.55)、直方图99%百分位数(β=-0.02,OR=0.90)、灰度共生矩阵对比度(β=-6.79,OR=1.16)、灰度共生矩阵共生和均值(β=-7.06,OR=1.01)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在测试数据中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77.8%,ROC曲线下面积为0.94。结论灰阶超声图像同样蕴含肿瘤异型性信息,应用基于灰阶超声图像的影像组学方法对HCC和IMCC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肿瘤 胆管上皮癌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重出血 被引量:26
16
作者 钟百书 张胜 +3 位作者 彭志毅 周先勇 许平 袁夏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PCNL后严重出血的效果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至2010年2月,7例MPCNL术后严重出血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28—68岁,中位年龄55岁。结石单发2例,多发5例,其中铸型结石2例。结石位于下组肾...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PCNL后严重出血的效果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至2010年2月,7例MPCNL术后严重出血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28—68岁,中位年龄55岁。结石单发2例,多发5例,其中铸型结石2例。结石位于下组肾盏4例,中组肾盏1例,上组肾盏2例,肾盂和输尿管上段4例。患者术后平均10.7d出血,出血持续1—14d,总出血量600~1800ml。实验室检查:SCr77—186μmol/L,平均94μmol/L;BUN2.58—8.03mmol/L,平均4.85mmol/L。行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弹簧钢圈栓塞治疗。结果肾动脉造影示假性动脉瘤6例,其中合并动静脉瘘1例;未显示出血灶1例。6例均成功地进行了肾动脉弹簧钢圈栓塞治疗,术后3~7d出血停止。术后2周复查SCr为59~98μmol/L,平均78.3μmol/L,BUN为1.86~6.92mmol/L,平均4.80mmol/L。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PCNL术后严重出血效果显著,肾功能受损轻,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出血 栓塞 介入放射学
原文传递
放射科专业基地教学阅片流程与规范的探讨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景峰 黄强 +3 位作者 刘锦鹏 熊兵 金银华 郑建军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19年第3期198-201,共4页
教学阅片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员临床实践教学的关键课堂。规范有效的教学阅片是提升临床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师资队伍同质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结合新时期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6大核心胜任... 教学阅片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员临床实践教学的关键课堂。规范有效的教学阅片是提升临床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师资队伍同质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结合新时期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6大核心胜任力框架,以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教学阅片为例,探讨教学阅片的基本流程与规范,从而为放射科专业基地教学阅片活动的规范化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阅片 放射科 流程 规范
下载PDF
失语症病人皮层语言活动的功能MRI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徐晓俊 张敏鸣 +3 位作者 商德胜 汪启东 罗本燕 翁旭初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 用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技术研究失语症患者皮层语言功能状态 ,并探讨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 6位健康志愿者和 3位处于恢复阶段的失语症患者完成词汇联想任务的同时 ,用fMRI技术测量局部神经元活动引起的脑区信号改... 目的 用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技术研究失语症患者皮层语言功能状态 ,并探讨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 6位健康志愿者和 3位处于恢复阶段的失语症患者完成词汇联想任务的同时 ,用fMRI技术测量局部神经元活动引起的脑区信号改变 ,分析处理成代表语言功能区的统计激活图。结果  6例正常志愿者的语言加工活动激活了 1个由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等许多脑区组成的神经网络。而失语症患者无论左侧额叶有无病变 ,均无左侧额叶下部的激活。此外 ,2位患者显示了右侧大脑半球某些区域的激活 ,而这些区域没有参与正常志愿者的语言加工。结论 失语症患者皮层语言功能存在脑内局部病灶的远隔效应和皮层语言功能区的重新分布或重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患者 皮层 MRI技术 激活 额叶 正常 显示 神经网络 功能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R-R时相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邝平定 张敏鸣 +4 位作者 朱建华 肖圣祥 赵莉莉 彭志毅 许顺良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R R时相 ,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后 ,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出 37 5 %、5 0 0 %、6 2 5 %、75 0 %R R时相...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R R时相 ,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后 ,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出 37 5 %、5 0 0 %、6 2 5 %、75 0 %R R时相的横断面图像。然后进行冠状动脉容积重建及仿真血管内窥镜重建 ,分析不同R R时相各支冠状动脉的显示情况。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对照 ,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诊断冠状动脉≥ 5 0 %管径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时相为 5 0 0 %和 6 2 5 %R R时相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诊断冠状动脉≥ 5 0 %管径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91 7%、83 3%、2 8 2 %、99 3%和 83 9%。结论 选择回顾性心电门控最佳R R时相重建冠状动脉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心脏运动伪影 ,提高图像质量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图像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可以作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前的筛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重建 最佳R-R时相 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瘤周水肿常规MRI纹理分析鉴别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转移瘤的价值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敏红 冯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瘤周水肿常规MRI纹理分析鉴别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2012年6月至2017年11月搜集在我院经病理或临床确诊为脑胶质母细胞瘤及单发转移瘤患者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包括T1WI、T2WI、液... 目的探讨瘤周水肿常规MRI纹理分析鉴别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2012年6月至2017年11月搜集在我院经病理或临床确诊为脑胶质母细胞瘤及单发转移瘤患者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包括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及T1WI增强。采用MaZda软件于4个序列肿瘤瘤周水肿最明显层面上手动勾画ROI,提取其纹理特征,包括平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和第1、10、50、90、99百分位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的情况下)或秩和检验(不满足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时)比较二者直方图参数的差异,对有意义的参数进行基于logistic回归建模,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鉴别诊断效能。结果通过初步特征筛选,脑胶质母细胞瘤FLAIR序列偏度值(SkewFLAIR)为-0.358±0.432,脑单发转移瘤为-0.648±0.50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4,P=0.006);脑胶质母细胞瘤FLAIR序列峰度值(KurtFLAIR)为-0.384(-0.798,0.049),脑单发转移瘤为-0.089(-0.456,0.61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60,P=0.037),相应的logistic回归鉴别诊断模型敏感度为77.5%,特异度为94.3%,曲线下面积(AUC)为0.85。结论瘤周水肿常规MRI纹理分析可为鉴别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转移瘤提供可靠、可以量化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单发转移瘤 瘤周水肿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