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5天,以及单纯COPD...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5天,以及单纯COPD患者(C组)治疗前的血清cTnⅠ、血浆NT-proBNP、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 a C O2)水平。结果血c T nⅠ、N T-p r o B N P、P a O2值由C组→A组治疗后→A组治疗前呈明显上升趋势,P a C O2由C组→A组治疗后→A组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前、后血浆N T-p r o B N P水平分别与P a O2呈显著正相关,与P a C O2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c T nⅠ和血浆N T-p r o B N P水平可作为评价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心肌损伤、心力衰竭的一项重要指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 C T)和C反应蛋白(C R P)在类风湿关节炎(R A)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将38例RA患者按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观察组(合并感染)18例和对照组(不合并感染)20例,分别在住院后治疗前和常规治疗后1 5天...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 C T)和C反应蛋白(C R P)在类风湿关节炎(R A)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将38例RA患者按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观察组(合并感染)18例和对照组(不合并感染)20例,分别在住院后治疗前和常规治疗后1 5天检测P C T、C R P,观察两组患者P C T、C R 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 C T、C R 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P C T、C R 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范围(P C T<0.0 5 n g/m l,C R P≤1 0 m g/L),尤其观察组水平最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 C T和C R P水平对于R A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有积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5天,以及单纯COPD患者(C组)治疗前的血清cTnⅠ、血浆NT-proBNP、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 a C O2)水平。结果血c T nⅠ、N T-p r o B N P、P a O2值由C组→A组治疗后→A组治疗前呈明显上升趋势,P a C O2由C组→A组治疗后→A组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前、后血浆N T-p r o B N P水平分别与P a O2呈显著正相关,与P a C O2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c T nⅠ和血浆N T-p r o B N P水平可作为评价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心肌损伤、心力衰竭的一项重要指标。
文摘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 C T)和C反应蛋白(C R P)在类风湿关节炎(R A)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将38例RA患者按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观察组(合并感染)18例和对照组(不合并感染)20例,分别在住院后治疗前和常规治疗后1 5天检测P C T、C R P,观察两组患者P C T、C R 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 C T、C R 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P C T、C R 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范围(P C T<0.0 5 n g/m l,C R P≤1 0 m g/L),尤其观察组水平最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 C T和C R P水平对于R A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