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镇痛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45
1
作者 童培建 汪海东 +3 位作者 马镇川 季卫锋 厉驹 潘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1-934,共4页
目的观察耳穴疗法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耳穴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施行,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耳穴镇痛组患者术... 目的观察耳穴疗法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耳穴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施行,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耳穴镇痛组患者术前用王不留行籽按压耳穴配合术后患肢局部穴位敷贴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前1天口服塞来昔布400 mg,术后口服塞来昔布每日2次,每次200 mg。当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7分时,予盐酸布桂嗪0.1 g补救。术后两组采用相同的锻炼方法。记录静息时的VAS评分,镇静满意度,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scores,HSS)。结果耳穴镇痛组患者术后6、24 h的静息VAS疼痛评分分别为(5.99±0.67)、(4.26±0.5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7.02±0.85,4.92±0.43,P<0.01);两组患者术后1、48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静满意程度总体相似;与对照组比较,耳穴镇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1,P>0.05);ROM和HSS评分方面,耳穴镇痛组术前ROM为75.63°±5.74°,对照组术前ROM为75.43°±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镇痛组术后2周主动与被动ROM分别为96.50°±3.79°、107.8°±3.37°,对照组分别为93.50°±3.50°、105.27°±3.2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镇痛组术前HSS评分为(60.23±3.44)分,对照组为(61.70±2.8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SS评分分别为(86.97±2.33)、(85.37±2.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配合应用耳穴疗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总的麻醉剂使用量,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同时有着费用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置换 镇痛 耳穴 穴位敷贴 视觉模拟评分 关节活动度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42
2
作者 童培建 吴寒松 +5 位作者 赵鹏 杜文喜 吴连国 胡柏松 王健 储小兵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4-658,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的原因,初步提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手术失败风险评估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四家医院收治的267例接受内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 目的总结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的原因,初步提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手术失败风险评估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四家医院收治的267例接受内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烟酒史、激素史、骨质疏松程度及骨折分型等因素与内固定失败的相关性。通过手术风险评估表评分,将患者分为手术失败低危风险组、中危风险组和高危风险组,比较各组内固定术后失败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67例患者中42例患者治疗失败。患者高龄、糖尿病、严重骨质疏松、骨折不稳定等危险因素与内固定失败相关,而患者的性别、高血压、烟酒史、激素应用史等因素与内固定失败无关。糖尿病史、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稳定性是患者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3.76,2.37和2.74,P〈0.05)。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主要集中在中、高危风险组。结论严重骨质疏松、不稳定性骨折以及糖尿病均为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对低危风险组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以首选内固定治疗,而对中危风险组和高危风险组患者建议谨慎选择内固定治疗,对高龄、高危风险组患者必要时可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失败
原文传递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一年死亡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孙奇 童培建 +7 位作者 徐斌斌 吕帅洁 杨力 黄余亮 江彬锋 瞿杭波 何帮剑 金红婷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1-376,共6页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的死亡率,并探讨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开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杭州地区6家医院经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85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705例,妇1149例;年龄65~98岁...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的死亡率,并探讨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开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杭州地区6家医院经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85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705例,妇1149例;年龄65~98岁,平均79.4岁。统计患者术后1年内的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术后1年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1年内共有29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6.0%(297/1854)。主要原因包括感染93例,心脏疾患38例,神经系统疾患53例,肿瘤63例。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OR=5.053,95% CI(1.517,16.829),P=0.000]、性别[OR=0.376,95% CI(0.122,1.161),P=0.002]、术前内科合并病[OR=3.236,95% CI(1.553,6. 746),P=0.001]、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OR=6.057,95% CI(1.968,18.641),P=0.000]、受伤至手术时间[OR=1.928,95% CI(0.979,3.796),P=0.009]和住院时间[OR=3.875,95% CI(0.638,6.542),P=0.001]是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性别、术前内科合并症、ASA分级、受伤至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死亡率 危险因素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运动方案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29
4
作者 刘婷 谭小雪 +3 位作者 徐娜飞 米元元 陈燕萍 徐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4-1519,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运动方案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美国糖尿病协会网站、中国医脉通指南网、Cochrane Li...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运动方案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美国糖尿病协会网站、中国医脉通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指南网以及专业协会网站关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运动方案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推荐实践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5月。采用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共纳入文献16篇,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运动方案适用人群、运动获益、运动风险、运动评估、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注意事项8个方面汇总31条最佳证据。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适度运动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护士可以通过应用最佳证据指导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合理运动,提高护理干预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妊娠并发症 运动疗法 循证护理
原文传递
外固定支架结合损伤控制理念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顺东 许超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将2008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均未合并休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进行Ⅰ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将2008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均未合并休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进行Ⅰ期外固定支架治疗,待患者生理状况好转后尽早实施Ⅱ期骨折确定性手术;对照组男24例,女12例,在Ⅰ期切开复位下行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入院时间,开放骨折严重度评分(open fracture severity score,OFSS),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恢复疗效等。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0.4个月。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56.79±8.87)min,手术出血量(216.16±18.21)ml,骨痂出现时间(5.32±0.71)周,骨折愈合时间(12.79±2.52)周;结果优33例,良2例,差1例;并发骨折不愈合1例,局部感染1例。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04.53±9.28)min,手术出血量(439.93±14.65)ml,骨痂出现时间(4.97±1.26)周,骨折愈合时间(14.81±2.63)周;结果优25例,良6例,差5例;并发骨折不愈合1例,局部感染8例。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痂出现时间长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OFSS评分和X线暴露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未合并休克的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损伤控制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感染率和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康复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四肢 骨折 开放性 外科手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髋部手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顺东 许超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0期882-886,共5页
髋部骨折的患者术前、术后均存在隐性失血,且常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使感染概率增加,康复锻炼时间延长,影响术后疗效。同时,机体失血量的增加激发了血液的凝血机制,促进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出血和深静脉血栓已成为髋部手术高风险的... 髋部骨折的患者术前、术后均存在隐性失血,且常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使感染概率增加,康复锻炼时间延长,影响术后疗效。同时,机体失血量的增加激发了血液的凝血机制,促进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出血和深静脉血栓已成为髋部手术高风险的主要原因。止血非常重要,抗凝亦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术后抗凝和止血这一突出矛盾或从中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已成为髋部骨折治疗的棘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手术期间 隐性失血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经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 被引量:25
7
作者 童培建 厉驹 +1 位作者 瞿杭波 陈峥嵘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5月-2006年5月,对48例四肢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经皮注射MSCs进行治疗。结果48例患者获3~48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42例患者达到骨性...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5月-2006年5月,对48例四肢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经皮注射MSCs进行治疗。结果48例患者获3~48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42例患者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注射MSCs的时间)为4.7个月(3~6个月),X线显示骨折线消失和骨痂形成。结论经皮自体MSCs移植术是一种治疗四肢骨干骨不连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自体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折 四肢 骨不连
原文传递
淫羊藿总黄酮对骨质疏松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冯云波 刘小坡 +3 位作者 曹国龙 李晓丽 张沛 杜文喜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425-1427,共3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对骨质疏松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雄性3月龄Wister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15)、模型组(n=15)和实验组(n=15)。以维A酸70 mg·kg^(-1)·d^(-1)连续4周灌胃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造模后,实...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对骨质疏松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雄性3月龄Wister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15)、模型组(n=15)和实验组(n=15)。以维A酸70 mg·kg^(-1)·d^(-1)连续4周灌胃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造模后,实验组灌胃淫羊藿总黄酮50 mg·kg^(-1)·d^(-1),正常组灌胃0.9%Na Cl 10 mg·kg^(-1)·d^(-1),均连续灌胃4周。断颈法处死大鼠,比较给药前后、各组大鼠的体重、器官指数,用X线片检测各组大鼠骨形态学指标。结果正常组、模型组与实验组的大鼠体重分别为(307.23±30.12),(298.56±34.23),(304.23±28.69)g,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给药后,大鼠肾上腺器官指数:实验组的(0.25±0.04)mg·g^(-1)与模型组的(0.38±0.05)mg·g^(-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大鼠前列腺器官指数的(4.39±0.96)mg·g^(-1)及睾丸器官指数的(8.97±0.89)mg·g^(-1),与模型组的(2.84±0.80),(7.32±0.91)mg·g^(-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给药后,实验组大鼠骨皮质较完整,骨量分布较均匀,骨髓内小梁结构清晰。模型组骨皮质较正常组和实验组明显稀疏,实验组与正常组皮质厚度基本一致。结论淫羊藿总黄酮通过保护性腺来抑制骨吸收,防止大鼠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骨质疏松 维A酸 器官指数
原文传递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童培建 金红婷 +4 位作者 何帮剑 赵红昌 沈彦 肖鲁伟 马镇川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0-606,共7页
目的 观察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毕格犬18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B组(右归饮组)、C组(干细胞介入组)各6只.通过液氮冷冻法,建立毕格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分离、培养并标记骨髓问质干细胞.造模后3... 目的 观察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毕格犬18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B组(右归饮组)、C组(干细胞介入组)各6只.通过液氮冷冻法,建立毕格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分离、培养并标记骨髓问质干细胞.造模后3周,B组给予右归饮灌胃,A组与C组以蒸馏水灌胃;C组动脉灌注标记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5×106~1×107/ml)1 m1,A组及B组灌注生理盐水.治疗后4周及8周观察股骨头大体、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股骨头供血血管的数量、直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Brdu的阳性表达,通过RT-PCR测定VEGF、TGF-β、OPG、RANKL的表达.结果 C组供血血管分支增粗、增多,阻塞血管再通,血管数量增多、直径增大.B组、C组关节软骨、骨小梁的结构和形态较A组改善;免疫组化检测C组VEGF阳性表达率较A组及B组高;RT-PCR检测C组VEGF、TGF-β、OPG表达量较A组及B组多.结论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一定疗效,能改善坏死股骨头血供、促进骨坏死修复.实验结果可为早期治疗股骨头坏死、预防病灶塌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间质干细胞移植 右归饮
原文传递
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胡华 叶辛 于建农 《医学综述》 2009年第4期579-582,共4页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对它的研究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治疗视损伤程度及类型而不同。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和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对胸腰椎骨折的认识也不断的深入,在其治疗方面临床上出现了一些新理论和新技术。本文就...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对它的研究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治疗视损伤程度及类型而不同。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和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对胸腰椎骨折的认识也不断的深入,在其治疗方面临床上出现了一些新理论和新技术。本文就胸腰椎骨折的骨折类型、手术适应证、治疗方案选择、手术入路选择及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等方面对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胸椎骨折 腰椎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骨折伴脊柱侧凸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瞿杭波 童培建 +1 位作者 季卫锋 厉驹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伴有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 :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对121例接受PKP治疗的椎体骨质疏松骨... 目的 :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伴有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 :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对121例接受PKP治疗的椎体骨质疏松骨折伴有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21例189椎体压缩性骨折,男41例,女80例;年龄56-92岁,平均73.2岁。术前、术后3 d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患者疼痛和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3 d腰椎前凸、侧凸Cobb角。结果:121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65 min,平均42.2 min,术中透视未发现骨水泥向椎体后方渗漏。患者术后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 d腰椎前凸、侧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PKP治疗合并脊柱侧凸的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脊柱畸形,缓解疼痛,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脊柱侧凸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连国 史晓林 +2 位作者 童培建 宋小平 刘康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4期261-262,共2页
自2005年4月至2008年1月采用弹性髓内针(ESIN)治疗38例股骨干骨折患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4-10岁,平均7.2岁。致伤原因:摔伤19例,车祸伤12例,高处坠落伤7例。骨折类型:股骨中1... 自2005年4月至2008年1月采用弹性髓内针(ESIN)治疗38例股骨干骨折患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4-10岁,平均7.2岁。致伤原因:摔伤19例,车祸伤12例,高处坠落伤7例。骨折类型:股骨中1/3骨折22例,上1/3骨折13例,下1/3骨折3例;斜形骨折13例,横形骨折22例,粉碎性骨折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和单侧损伤,无多段骨折,无严重合并伤,不包括病理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儿童(4~10)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髓内固定治疗脑卒中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力 孙奇 +2 位作者 易立明 厉驹 童培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7-401,共5页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髓内固定治疗脑卒中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脑卒中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24例;年龄为65~91岁,平均80.3岁,骨折AO分型:A1型8例...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髓内固定治疗脑卒中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脑卒中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24例;年龄为65~91岁,平均80.3岁,骨折AO分型:A1型8例,A2型14例,A3型1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股骨头置换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12例)和髓内固定组(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2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围手术期及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股骨头置换组和髓内固定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平均分别为(10.0±2.1)、(5.1±2.3)cm,术中出血量平均分别为(301.8±98.2)、(156.3±45.1)mL,术后下地时间平均分别为(6.4±2.9)、(30.5±8.7)d,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4/12)/65.0(13/20),术后1年髂关节Harris评分总分平均分别为(61.3±5.4)、(57.4±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置换组和髓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54.1±12.5)、(65.2±15.7)min,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3/12)、26.3%(5/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脑卒中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早术后下地时间和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较髓内固定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髋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折固定术 髓内 老年人
原文传递
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童培建 沈彦 +3 位作者 厉驹 季卫锋 马镇川 肖鲁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88-489,共2页
近年来,钽棒置入作为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新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为了观察该技术的近期疗效,我们对2008年1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接受此手术的10例(共13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随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坏死 置入治疗 疗效观察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1
15
作者 童培建 毛强 +2 位作者 吴承亮 金红婷 肖鲁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4-799,共6页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寻找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iod—induced necrosis of femoralhead,SINFH)组织中表达变化的氧化应激相关基因,探究氧化应激诱发或加重SINFH的始动因素和分子机制。方法2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寻找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iod—induced necrosis of femoralhead,SINFH)组织中表达变化的氧化应激相关基因,探究氧化应激诱发或加重SINFH的始动因素和分子机制。方法2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于左侧臀肌注射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建立SINFI-I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于左侧臀肌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6周后取两组大鼠的左侧股骨头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抽提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的mRNA,经反转录获得大鼠股骨头组织cDNA,进行基因芯片检测。检测结果经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股骨头出现骨小梁紊乱、变细,骨细胞坏死,空骨陷窝率增加;对照组大鼠未见股骨头坏死。模型组基因芯片检测发现27条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存在差异表达,其中COX6A2、COX412、SOD3和DUSPl等4条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均呈下调表达。这些显著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涉及抑制活性氧自由基(ROS)生成,加速ROS清除以及保护组织免受氧化损伤等方面。结论大鼠SINFH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变化,初步提示COX6A2、COX412、SOD5和DUSPl基因是氧化应激在SINFH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WISTAR 股骨头坏死 基因表达 泼尼松龙
原文传递
右归饮联合干细胞介入法对冷冻坏死股骨头血管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童培建 金红婷 +3 位作者 何帮剑 沈彦 赵红昌 肖鲁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237-242,共6页
目的:观察右归饮联合干细胞介入法对冷冻坏死股骨头的血管修复及疗效,探讨该方法在治疗冷冻坏死股骨头的作用机理。方法:毕格犬24只,随机分为4组:A组(模型组)、B组(右归饮组)、C组(干细胞介入组)、D组(干细胞介入加右归饮组... 目的:观察右归饮联合干细胞介入法对冷冻坏死股骨头的血管修复及疗效,探讨该方法在治疗冷冻坏死股骨头的作用机理。方法:毕格犬24只,随机分为4组:A组(模型组)、B组(右归饮组)、C组(干细胞介入组)、D组(干细胞介入加右归饮组)。液氮冷冻法造模;分离、培养、增殖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造模完成,C、D组行动脉灌注MSCs 1mL(细胞密度:5×10^6-1×10^7/mL);术后,B、D组每天予以右归饮100mL;治疗4周及8周后分批处死。采用DSA、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观察股骨头坏死修复、血管修复及VEGF、TGF-β表达情况。结果:DSA观察:D组的血管数量及直径较C组明显改善(P〈0.01);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各治疗组较A组的结构有明显改善,D组较其他各组的VEGF、TGF-β阳性表达率都明显增高(P〈0.01);RT-PCR:D组VEGF、TGF-β较其他各组表达量增多(P〈0.01,P〈0.05),各治疗组的表达都高于A组(P〈0.01)。讨论:右归饮联合干细胞介入法能够促进VEGF、TGF-β的表达增强,能够有效地改善坏死股骨头的血供,促进坏死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干细胞 介入法 右归饮 VEGF TGF-Β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偏心距重建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童培建 王兴中 肖鲁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20-823,共4页
目的比较标准股骨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颈长和股骨距保留对偏心距重建的作用,并分析偏心距重建对软组织平衡的影响。方法68例(71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获得随访。术中确定双下肢等长、髋关节稳定及周围软组织紧张... 目的比较标准股骨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颈长和股骨距保留对偏心距重建的作用,并分析偏心距重建对软组织平衡的影响。方法68例(71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获得随访。术中确定双下肢等长、髋关节稳定及周围软组织紧张度适中。术后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手术结果,Cybex-6000等速测定患髋外展肌力,通过手术记录和X线片测量获得偏心距、股骨距、假体颈长、外展肌力臂,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假体颈长对偏心距的影响较股骨距大(P<0.01),并与偏心距呈正相关关系(r=0.642,P<0.001),但两者对于Harris评分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的偏心距较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P<0.01)和股骨颈骨折患者小(P<0.01)。颈于角与偏心距外展肌力臂比呈正相关关系(r=0.25,火0.05)。偏心距重建较好的髋关节术后外展肌力较偏心距重建不足者优(P<0.05),且两者呈相关关系(r=0.29,P<0.05)。结论偏心距的重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软组织平衡中主要起到增强术后外展肌力的作用。采用标准股骨假体重建术后股骨偏心距,股骨假体颈长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偏心距的重建作用大于股骨距的保留,在诸多影响因素中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关节不稳定性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右归饮联合MSCs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童培建 金红婷 +4 位作者 沈彦 何帮剑 肖鲁伟 赵红昌 马镇川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6-462,共7页
目的观察右归饮联合MSCs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疗效及促进再血管化、再骨化的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成年毕格犬24只,体重(10.0±0.5)kg,随机分为4组:A组(模型组)、B组(右归饮... 目的观察右归饮联合MSCs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疗效及促进再血管化、再骨化的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成年毕格犬24只,体重(10.0±0.5)kg,随机分为4组:A组(模型组)、B组(右归饮组)、C组(MSCs介入组)、D组(MSCs介入加右归饮组),每组6只。通过液氮冷冻法建立早期ANFH模型。分离、培养并以BrdU标记MSCs。造模3周后,C、D组动脉灌注标记后的浓度为(0.5~1.0)×106个/mL的MSCs1mL,B、D组每天予右归饮100mL灌胃,A、C组以100mL蒸馏水灌胃。连续治疗4周及8周后行股骨头大体观察,DSA和MRI观察股骨头供血血管的数量及直径的变化情况,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BrdU阳性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VEGF mRNA表达。结果治疗后4、8周,A组股骨头外形扁平,呈蘑菇状;B、C、D组股骨头外形基本正常。DSA观察示C、D组治疗后供血血管分支增粗、增多,原阻塞血管再通。治疗后4、8周,C、D组间血管数和血管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直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示B、C、D组较A组明显改善,D组尤为明显,T1W略低信号,T2W略低信号,STIR略高信号。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B、C、D组较A组结构有明显改善,D组较其他各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增高(P<0.05),D组较C组的BrdU阳性率、阳性成骨细胞数、阳性血管数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示:D组较其他各组VEGFmRNA表达量增多(P<0.05),B、C、D组的VEGF表达均高于A组(P<0.05)。结论右归饮联合MSCs介入治疗早期ANFH疗效显著,可改善坏死股骨头的血供、促进修复、预防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SCS 介入治疗 右归饮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3种不同应用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灿 储小兵 章建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47-49,92,共4页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3种不同应用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单侧THA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人,A组为对照组,不予氨甲环酸及其它类似药物。B组,2g氨甲环酸稀释于20m L生理盐水中,关闭切口后经引流管注入...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3种不同应用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单侧THA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人,A组为对照组,不予氨甲环酸及其它类似药物。B组,2g氨甲环酸稀释于20m L生理盐水中,关闭切口后经引流管注入关节腔,夹闭引流管2h。C组,15mg/Kg剂量氨甲环酸稀释于250m L生理盐水,切皮前静脉滴注。D组,15mg/Kg氨甲环酸稀释于250m L生理盐水,切皮前静脉滴注,关闭切口后,2g氨甲环酸稀释于20m L生理盐水中,经引流管注入关节腔内,夹闭引流管2h。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比较4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失血量。结果:4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隐性出血量、总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项数值均高于其他组(P<0.05);3种使用方法均可减少隐性出血量,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D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83.00±121.52)m L、(114.60±42.80)m L,均小于C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D组总失血量分别为(528.50±43.43)m L、(558.00±64.30)m L,均小于C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氨甲环酸应用方法均可减少术后引流量、隐性出血量、总失血量,局部关节腔灌注及联合应用对减少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效果更佳。综合评价:局部关节腔灌注使用氨甲环酸作用明显,且操作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全髋关节置换 引流量 隐性出血 总失血量
下载PDF
塑形钛钢板内固定与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9
20
作者 陆祖安 何帮剑 金红婷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1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钛钢板 骨折固定术 跟骨骨折 植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