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受援地医务人员与患者远程医疗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华爱兰 周国飞 +2 位作者 方瑩 陈荣良 沈福祥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浙江对口支援那曲市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远程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和影响因素,为改进卫生对口援助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21年1~12月在那曲市体验过远程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使用意愿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浙江对口支援那曲市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远程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和影响因素,为改进卫生对口援助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21年1~12月在那曲市体验过远程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使用意愿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其使用意愿的因素。结果:调查对象中,71.01%的医务人员愿意继续使用远程医疗,学历、软硬件设施满意度、服务流程满意度、激励措施、医务人员技术提升满意度是远程医疗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82.95%的患者愿意继续使用远程医疗,学历、软硬件设施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病情阐述满意度、沟通指导能力满意度和检查治疗方案满意度是影响因素(P<0.05)。结论:建议从改进远程医疗软硬件设施、改善服务流程、建立激励机制以及增加医疗知识讲解等方面提升医务人员使用意愿;从改善远程医疗软硬件设施、改善服务态度满意度和提高沟通指导能力满意度方面提升患者使用意愿,从而切实提高远程医疗在对口援助工作中的应用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疗 卫生支援 使用意愿 医务人员 患者
下载PDF
中药方剂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微量元素、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管静莹 吴慧芬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9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微量元素、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厌食症患儿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给予单用西药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微量元素、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厌食症患儿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给予单用西药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体质量、微量元素及Hb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体质量、微量元素及Hb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均P <0.05)。结论中药方剂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促进体质量恢复,并有助于提高微量元素和Hb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厌食症 中药 推拿 微量元素 血红蛋白
下载PDF
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表皮干细胞与人脱细胞羊膜组织相容性研究
3
作者 周化腾 王洪顺 +1 位作者 杜伟斌 翟晓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来源的表皮干细胞与人脱细胞羊膜的组织相容性,分析其构建皮肤替代物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调控类风湿关节炎(RA)、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信号通路,将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表... 目的:研究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来源的表皮干细胞与人脱细胞羊膜的组织相容性,分析其构建皮肤替代物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调控类风湿关节炎(RA)、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信号通路,将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表皮干细胞,随后将该细胞种植于人脱细胞羊膜,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细胞计数试剂(CCK-8试剂)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表皮干细胞与人脱细胞羊膜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具有类似表皮干细胞形态、表型和基因表达,该细胞培养于人脱细胞羊膜,呈紧密薄片状生长,且增殖力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表皮干细胞与人脱细胞羊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是具有潜力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表皮干细胞 羊膜 皮肤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三维打印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支架复合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构建新型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王拓 黄小龙 +4 位作者 吴奕江 杜伟斌 韩雷 汪灿锋 全仁夫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8-24,30,共8页
目的: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HA/ZrO_(2))支架,复合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构建新型组织工程骨,观察其修复犬股骨干骨缺损的能力。方法:运用CT扫描数据结合3D打印技术构建犬股骨干缺损部位HA/Zr... 目的: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HA/ZrO_(2))支架,复合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构建新型组织工程骨,观察其修复犬股骨干骨缺损的能力。方法:运用CT扫描数据结合3D打印技术构建犬股骨干缺损部位HA/ZrO_(2)支架,电镜及力学试验分析支架生物力学性能。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通过诱导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细胞,构建支架材料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行细胞毒性等级测定,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黏附、生长情况。12只比格犬根据植入材料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A组截取犬股骨中段25 mm后空置,B组截骨后植入HA/ZrO_(2)支架,C组截骨后植入复合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HA/ZrO_(2)支架。术后X线、CT、力学试验分别观察新生骨长入情况、骨结合能力及力学性能。结果:通过CT扫描精准数据转化为3D打印数据,个体化制备HA/ZrO_(2)复合支架,支架抗压强度为(48.94±0.65)MPa;免疫荧光检测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表达Vimentin,不表达OCT4和Nestin;支架材料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细胞毒性等级为0级;扫描电子显微镜可见梭形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HA/ZrO_(2)支架表面黏附、生长。动物实验术后X线影像学观察显示A组骨缺损断端吸收,骨不愈合;B组和C组支架与宿主骨结合牢固,支架内新生骨填充,有连续性骨痂通过。术后12周CT检测示B组单位体积骨量为(219.45±3.15)mm^(3)/cm^(3),C组为(222.99±5.97)mm^(3)/cm^(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抗压试验显示B组抗压强度为(52.21±2.41)MPa,C组抗压强度为(52.51±1.35)MPa,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制备的HA/ZrO_(2)支架符合临床个体化治疗原则,具备较强生物力学性能及良好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 诱导多能干细胞 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联合庆大霉素骨水泥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叶正从 李守伟 +3 位作者 董琪峰 卢军 朱芳兵 曹国平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3-18,共6页
目的:通过大鼠实验探究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联合庆大霉素骨水泥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采用手术构建SD大鼠股骨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骨髓炎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空白组)、骨髓炎组(模型组)、庆大霉素骨水泥组(对照组)... 目的:通过大鼠实验探究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联合庆大霉素骨水泥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采用手术构建SD大鼠股骨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骨髓炎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空白组)、骨髓炎组(模型组)、庆大霉素骨水泥组(对照组)和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联合庆大霉素骨水泥组(观察组)共4组。造模后第4周取骨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造模成功,空白组仅手术打开组织,模型组开窗清创后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开窗清创后在感染股骨骨髓腔内填入庆大霉素骨水泥,观察组开窗清创后在感染股骨骨髓腔内填入庆大霉素骨水泥并联合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治疗。术后第4周和第12周X线观察术后骨质改变,并进行改良Norden评分。在术后第4周,取骨组织和术周肌肉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及细菌培养鉴定。结果:造模后第4周鉴定造模成功。治疗后第12周X线结果可见在模型组手术部位有明显的骨质破坏伴有死骨形成;而对照组和观察组可见手术部位骨膜连接,观察组愈合更良好。改良Norden评分表明,对照组和观察组评分在治疗后第4周和第12周均显著降低,表明骨髓炎有好转;模型组评分无降低,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检测第4周时的手术部位肌肉组织和骨组织,结果表明:模型组骨组织可见大量炎症浸润,肌肉组织可见大量胶原增生,肌纤维减少;对照组炎症浸润减轻,肌纤维增多,胶原比例减少;观察组炎症浸润好于对照组,肌纤维恢复更多更完整,胶原比例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具有更佳的抑制骨髓炎炎性浸润效果。细菌培养结果表明:模型组细菌繁殖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细菌增生较少,并且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具有更佳的抑菌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联合庆大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 庆大霉素 骨水泥 骨髓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杭凯 汤样华 全仁夫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4期501-503,共3页
近节指骨骨折是较为多见的手部创伤[1],其中部分患者发生在指骨基底部,且骨折端通常向掌侧突起成角,因骨折端靠近掌指关节,治疗不当将会导致手指外观畸形和掌指关节功能障碍。对于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临床大多数医者更倾向于选择... 近节指骨骨折是较为多见的手部创伤[1],其中部分患者发生在指骨基底部,且骨折端通常向掌侧突起成角,因骨折端靠近掌指关节,治疗不当将会导致手指外观畸形和掌指关节功能障碍。对于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临床大多数医者更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固定方式包括克氏针、微型钢板及外固定支架等[2],各种术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联合4R危机管理模式在脊柱矫形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金丹 倪水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7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联合4R危机管理模式应用于脊柱矫形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行手术脊柱矫形患者60例,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多学科协作联合4R危机管理模式组(观察组)各30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联合4R危机管理模式应用于脊柱矫形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行手术脊柱矫形患者60例,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多学科协作联合4R危机管理模式组(观察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护理不良事件、麻醉不良事件、术中体位摆放时间、手术者对手术准备和患者对整体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切口感染、护理不良事件、麻醉不良事件、术中体位摆放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者对手术准备和患者对整体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联合4R危机管理模式应用于脊柱矫形患者,能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预防意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医护和医患间信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4R危机管理 手术室护理 脊柱矫形
下载PDF
伤椎固定结合成形与跨伤椎固定结合伤椎成形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陈宏 周红广 +4 位作者 陈利英 王炤 符楚迪 夏俊杰 孙观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6期875-878,共4页
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成形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成形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段爆裂骨折(OTBF)的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62例无脊髓神经症状OTBF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伤椎固定结合成形组(A组,30例)和跨伤椎固... 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成形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成形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段爆裂骨折(OTBF)的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62例无脊髓神经症状OTBF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伤椎固定结合成形组(A组,30例)和跨伤椎固定结合伤椎成形组(B组,32例),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评估影像学结果。结果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比和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组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和后凸Cobb角均小于B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TBF采取伤椎固定结合成形较跨伤椎固定结合伤椎成形更有利于维持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远期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爆裂骨折 骨质疏松 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 椎体成形
下载PDF
Pavlik吊带治疗早期DDH的最新研究进展
9
作者 戴蓉丹 徐文斌 +2 位作者 刘悦 钟辉 庄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3期445-447,共3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异常(DDH)是新生儿和婴幼儿最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之一,全球发病率为1.5%~40%,未及时治愈将会导致严重后遗症,致残率显著升高[1-2]。其治疗目标是尽早同心圆复位髋关节并保持。不同年龄段DDH治疗方法不同,Pavlik吊带...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异常(DDH)是新生儿和婴幼儿最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之一,全球发病率为1.5%~40%,未及时治愈将会导致严重后遗症,致残率显著升高[1-2]。其治疗目标是尽早同心圆复位髋关节并保持。不同年龄段DDH治疗方法不同,Pavlik吊带是<6月龄DDH患儿首选的治疗方式,治疗成功率为72.1%~95.0%,同时能降低治疗过程中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AVN)的发生率[3-4]。目前,早期DDH Pavlik吊带治疗失败的情况依然不少见,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有患者原因和医者原因。患者原因包括患儿基础情况、脱位严重程度和家长依从性等,医者原因包括适应证的选择、吊带佩戴和复查间隔等。本文回顾Pavlik吊带治疗DDH的最新临床研究,综述其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H 脱位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髋关节 治疗成功率 新生儿 最新研究进展 婴幼儿
下载PDF
O-arm导航系统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费慧 楼宇梁 +1 位作者 李伟 全仁夫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1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探讨Oirm导航系统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7月35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采用C形臂X线机辅助下徒手置钉(C臂机组),15例采用O-arm导航辅助置钉(O臂机... 目的探讨Oirm导航系统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7月35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采用C形臂X线机辅助下徒手置钉(C臂机组),15例采用O-arm导航辅助置钉(O臂机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钉时间、螺钉密度及术后并发症术前、木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片,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Cobh角及其矫正率评价矫形效果术后所有患者行脊柱全长螺旋CT扫描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结果35例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平均(26.7±3.6)个月O臂机组手术时间(256.7±71.2)min,术中出血量(1525±557)mL;O臂机组手术时间(245.5±70.1)min,术中出血量(1389±489)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臂机组置钉时间(93.2±18.6)min,O臂机组置钉时间(76.3±14.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臂机组和O臂机组术后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21.1±5.2)°和(14.2±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臂机组矫正丢失(5.9±2.6)°,O臂机组矫正丢失为(3.3±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臂机组20例患者置钉291枚螺钉,其中优145枚(49.8%),良102枚(35.0%),差44枚(15.1%),优良率84.8%;O臂机组15例患者置钉240枚螺钉,其中优168枚(70%),良58枚(24.1%),差6枚(2.5%),优良率94.2%;O臂机组置钉准确率高于O臂机组(P<0.05)。C臂机组螺钉密度为(51.2±14.7)%,O臂机组为(63.3±11.2)%,O臂机组螺钉密度高于C臂机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中应用O-arm导航系统可有效缩短术中置钉时间,提高置钉准确率和螺钉密度,术后即时矫形效果好,同时未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脊柱侧凸 骨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脊柱后路PSO截骨长节段固定治疗Kummells病伴脊柱后凸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伟 楼宇梁 全仁夫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评估脊柱后路截骨长节段固定治疗Kummells病伴脊柱后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诊断并行脊柱后路截骨长节段固定治疗的Kummells病伴脊柱后凸患者11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8例,... 目的评估脊柱后路截骨长节段固定治疗Kummells病伴脊柱后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诊断并行脊柱后路截骨长节段固定治疗的Kummells病伴脊柱后凸患者11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7.2±2.4)岁。随访并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评价包括后凸Cobb角的改善,Oswestry残疾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1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4.6±2.4)个月,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40±22)min,失血量为(1260±130)m L,输血量为(600±200)ml,X线显示术前Cobb角为(44±11)°,术后2 w为(9±3)°,末次随访时为(13±4)°,结果显示术后Cobb角与术前相比显着改善(F=81.141,P<0.05)。此外,术后VAS评分显着下降(F=71.962, P<0.05),术后ODI低于术前ODI(F=29.031,P<0.05)。结论脊柱后路截骨长节段固定是治疗Kummell病伴后凸畸形的有效安全手术方法,但仍需长期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脊柱后凸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超声检查在儿童肘部骨折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文斌 戴蓉丹 +2 位作者 刘悦 鲍一峰 庄伟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521-524,528,共5页
肘部骨折是儿童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骨折后可出现较多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儿童肘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大多依靠X线、CT等放射性检查,但这些检查的放射性损伤不容忽视。因超声检查具有便捷、无辐射、软组织显影清晰等优点,故近年来正逐渐被... 肘部骨折是儿童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骨折后可出现较多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儿童肘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大多依靠X线、CT等放射性检查,但这些检查的放射性损伤不容忽视。因超声检查具有便捷、无辐射、软组织显影清晰等优点,故近年来正逐渐被应用于儿童肘部骨折的诊治中。本文主要就儿童肘部超声影像学特点、超声检查在儿童肘部骨折诊治中的应用进展及其优势与不足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肘部骨折 儿童
下载PDF
脊柱手术术后深部感染Nrf2/HO-1/NQO1信号通路表达及其预后 被引量:2
13
作者 戚记伟 刘艳萍 +2 位作者 王拓 许世超 李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28-1532,共5页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术后深部感染患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信号通路表达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20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收治的脊柱手术术后深部感染患者62例(深部感...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术后深部感染患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信号通路表达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20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收治的脊柱手术术后深部感染患者62例(深部感染组),另选取同期脊柱手术术后未感染患者64例(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rf2、HO-1、NQO1表达水平及其对深部感染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深部感染组患者血清Nrf2、HO-1、NQO1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术后深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6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8株、革兰阴性菌28株、真菌2株,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深部感染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Nrf2、HO-1、NQO1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Nrf2、HO-1和NQO1水平预测深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4、0.736、0.812。结论 脊柱手术术后深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脊柱手术术后深部感染及预后不良患者血清中Nrf2、HO-1、NQO1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对术后深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切口深部感染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醌氧化还原酶1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高度浓缩生长因子结合可吸收骨材料在老年前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燕红 凌丹华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度浓缩生长因子结合可吸收骨材料(Bio-oss骨粉)在老年前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64例于2018年11月-2020年5月开展前牙种植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2)。对照组术中添加Bio-oss骨粉,观... 目的:探讨高度浓缩生长因子结合可吸收骨材料(Bio-oss骨粉)在老年前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64例于2018年11月-2020年5月开展前牙种植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2)。对照组术中添加Bio-oss骨粉,观察组术中添加高度浓缩生长因子+Bio-oss骨粉,对两组种植成功率,术后种植体周围状况,手术前、后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成蛋白-2(BMP-2)水平予以比较。结果:12个月内种植成功率对照组(90.63%)与观察组(96.8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唇侧骨板厚度、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红色美学指数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情况明显更好(P<0.05);术后4周、术后8周,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龈沟液VEGF、BMP-2水平提升更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前牙种植中应用高度浓缩生长因子结合可吸收骨材料,能提升龈沟液VEGF、BMP-2水平,促进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种植 高度浓缩生长因子 可吸收骨材料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形成蛋白-2
下载PDF
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康复期症状体验及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葛梅 周凤珍 李勇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13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的康复期症状体验及心理感受,为医护人员全面掌握患者康复期症状,完善相关管理、加快术后康复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13例,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进行半结构访谈,通过C...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的康复期症状体验及心理感受,为医护人员全面掌握患者康复期症状,完善相关管理、加快术后康复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13例,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进行半结构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的康复期生理层面提炼出7个主题,即术后发热、头晕、便秘、消化功能不好、疼痛、麻木、长短腿和高低肩、睡眠规律紊乱;心理层面提炼出5个主题,主要有感觉自己成为负担、经济负担、外形负担、易怒、易悲伤、疑惑。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康复期存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困扰,医护人员在康复期应及时准确评估,给予有效干预,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矫形术 康复期 症状体验 心理感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来玉凤 陈恩良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经中医辨证均为肾虚血瘀证,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西医...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经中医辨证均为肾虚血瘀证,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采取西医常规骨折治疗和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加减,对比两组中医辨证积分、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复位后不同时间骨折愈合评分系统、双能X线骨密度仪评分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Gartland-Werley、中文版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有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症 桡骨远端骨折 补肾活血汤 肾虚血瘀证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骨形态发生蛋白2双基因转染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17
作者 王拓 全仁夫 +5 位作者 张亮 李强 曹国平 庄伟 邵荣学 杨迪生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0-356,共7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双基因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转染及其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培养犬BMSCs,构建携带VEGF165和BMP-2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利用293T细胞包...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双基因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转染及其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培养犬BMSCs,构建携带VEGF165和BMP-2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利用293T细胞包装、生产携带VEGF165和BMP-2基因的重组慢病毒(LV-BMP、LV-VEGF),分为未转染组、VEGF165组、BMP-2组及VEGF165+BMP-2组(联合转染组),后三组分别转染第三代犬BMSCs。于转染后7d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BMSCs中VEGF165、BMP-2mRNA表达;于转染后5,28d运用Westernblotting检测BMSCs中VEGF165、BMP-2蛋白表达情况;运用细胞四唑盐比色法(MIT)测定转染后各组BMSCs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VEGF165mRNA仅在VEGF165组与双基因联合转染组中存在高表达,BMP-2mRNA仅在BMP-2组与双基因联合转染组中存在高表达,且各两组间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mblotting法结果均显示,VEGF165蛋白仅在VEGF165组与双基因联合转染组中有特异性表现,BMP-2蛋白仅在BMP-2组与双基因联合转染组中有特异性表现;MTT测定显示各组细胞在培养初期有2—3d左右的相对静止期,从第3天起各组细胞均增殖迅速,呈现对数生长,7d后进入平台期,细胞增殖减缓,吸光度(A)值比较发现转染与未转染细胞间生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VEGF165/BMP-2双基因修饰方法可成功转染BMSCs,并得到持续高表达VEGF165/BMP-2的B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间质干细胞 慢病毒属 转染
原文传递
无菌留置针改良的可滴冲式VSD技术促进四肢感染性创面愈合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伟斌 王利祥 +2 位作者 许良 吴国明 曾林如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6期496-498,525,共4页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物理负压创面治疗方式,核心是通过可控性负压进行引流吸附并促进创面生长,治疗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取得良好疗效[1-3]。感染性创面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早期、有效的控制感染,加速创面修复对患者的预后具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物理负压创面治疗方式,核心是通过可控性负压进行引流吸附并促进创面生长,治疗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取得良好疗效[1-3]。感染性创面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早期、有效的控制感染,加速创面修复对患者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创面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留置针
下载PDF
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保持截骨区脊髓长度不变手术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李伟 童国军 +3 位作者 周国飞 蔡兵兵 王灿峰 全仁夫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3-411,共9页
目的探讨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保持截骨区脊髓长度不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0例因严重脊柱角状后凸行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前柱钛网或人工椎体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 目的探讨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保持截骨区脊髓长度不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0例因严重脊柱角状后凸行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前柱钛网或人工椎体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8.5±8.9)岁(范围:17~46岁)。其中先天畸形性角状后凸15例,结核性角状后凸5例,后凸角度为(107.1±12.9)°(范围:93.2°~131.4°),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4例、D级3例;后凸顶点位于T9~T12节段。在手术导航下于患者后凸畸形顶点近端和远端相邻的3或4个节段植入椎弓根螺钉,行顶椎区截骨,并植入钛网或人工椎体,并以此为支点闭合截骨面完成截骨矫形。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行脊柱X线检查,并测量矢状面和冠状面平衡参数,Cobb角,后凸节段前、后方椎体高度,截骨区脊髓长度等,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手术前后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使用人工椎体11例、双钛网9例,术后随访时间(28.2±2.3)个月(范围:26~31个月)。患者矢状面平衡(C_(7)铅垂线与S_(1)后上缘的水平距离)由术前的(46.9±13.7)mm(范围:21.7~75.7 mm)降至术后即刻的(10.7±5.5)mm(范围:3.6~28.1 mm),末次随访时为(11.0±5.7)mm(范围:3.6~29.3 mm),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的(107.1±12.9)°(范围:93.2°~131.42°)矫正至术后即刻的(30.6±8.5)°(范围:20.0°~47.8°),末次随访时为(32.1±8.7)°(范围:18.2°~50.8°),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前方椎体高度由术前的(14.2±2.9)mm(范围:11.0~23.6 mm)升至术后即刻的(45.3±7.5)mm(范围:29.4~56.5 mm),末次随访时为(44.3±6.8)mm(范围:29.6~56.0 mm),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 截骨术 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截骨 脊髓长度
原文传递
成骨细胞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周坤 林剑 +1 位作者 莫亚峰 汤样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03-1207,1219,共6页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代谢性骨病,且患病率逐年升高,对骨质疏松症病理机制的研究已倍受临床关注。目前研究已证实骨形成和骨吸收失衡导致骨量减少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机制,其中骨形成过程中又与成骨细胞增...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代谢性骨病,且患病率逐年升高,对骨质疏松症病理机制的研究已倍受临床关注。目前研究已证实骨形成和骨吸收失衡导致骨量减少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机制,其中骨形成过程中又与成骨细胞增殖、外基质成熟、骨基质矿化障碍密切相关,而且可能涉及成骨细胞与不同相关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关联。本文就成骨细胞及其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形成 成骨细胞 信号通路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