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抗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根德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9年第2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三抗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以证明此疗法的正确性。方法:三抗疗法包括用环丙沙星抗菌,柳氮磺砒啶抗炎,中药通痹胶囊抗骨化。用此方法治疗105 例 A S病例,对照组52 例用消炎痛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 目的:观察三抗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以证明此疗法的正确性。方法:三抗疗法包括用环丙沙星抗菌,柳氮磺砒啶抗炎,中药通痹胶囊抗骨化。用此方法治疗105 例 A S病例,对照组52 例用消炎痛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 X- 片和化验,作出评估。结果:三抗疗法治疗 A S的设计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三抗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
原文传递
吻合血管肌腱移植重建屈指功能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建农 黄宗坚 +2 位作者 吴煜 陈勤 李大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索手指肌腱损伤后肌腱移植重建手指屈曲功能的新方法 ,以求获得更快地恢复良好的活动功能。 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 ,切取带动、静脉蒂并保留腱膜囊 (腱鞘 )的长伸肌腱 ,移植重建手屈指功能 ;早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训练。... 目的 探索手指肌腱损伤后肌腱移植重建手指屈曲功能的新方法 ,以求获得更快地恢复良好的活动功能。 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 ,切取带动、静脉蒂并保留腱膜囊 (腱鞘 )的长伸肌腱 ,移植重建手屈指功能 ;早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训练。 结果 临床应用 7例获得较完整的随访 ,随访时间 6周~ 2 6年。伤口均一期愈合 ,平均恢复时间为 3~ 4周 ,根据美国手外伤肌腱修复术后功能评定TAM标准 :优 5例 ,良 2例。 2例桡动脉血管造影显示动、静脉显影良好。 结论 该术式改变了传统的游离肌腱移植的方法 ,使带有血供和营养支持的肌腱组织在保持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得以修复 ,从而提高了肌腱愈合和功能恢复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移植 手指 肌腱损伤 屈指功能
原文传递
激素防治感染性休克导致股骨头坏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云刚 吴春雷 +1 位作者 肖鲁伟 童培建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激素防治感染性休克过程中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机制。方法:将1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大肠杆菌内毒素(LPS)组和大肠杆菌内毒素+甲基强的松龙(LPS+MP)组,每组9只。并对其血脂、凝血和纤溶指标进行测定,同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目的:探讨激素防治感染性休克过程中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机制。方法:将1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大肠杆菌内毒素(LPS)组和大肠杆菌内毒素+甲基强的松龙(LPS+MP)组,每组9只。并对其血脂、凝血和纤溶指标进行测定,同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单次注射LPS和联合应用LPS+MP均能引起血液的高凝、低纤和高脂血症,软骨下血管中出现脂栓和纤维蛋白栓子,骨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和坏死。结论:在LPS引起的感染性休克中,MP能改善血液的高凝、低纤,但加重高脂血症,促进股骨头骨细胞的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兔 大肠杆菌 内毒素 感染性休克 糖皮质激素 股骨头坏死 机制探讨
下载PDF
显微镜下脊髓损伤微创处理
4
作者 于建农 马云霞 +2 位作者 吴煜 庄汝杰 肖鲁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总结脊髓损伤后早期显微镜下清创与修复的手术经验。方法脊柱骨折或脱位后路手术经伤椎弓根撬拨复位、植骨完成后,损伤区域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挫伤坏死碎片、凝血块清除,修复损伤的微小血管和神经,早期恢复血运。结果94例患者获得随... 目的总结脊髓损伤后早期显微镜下清创与修复的手术经验。方法脊柱骨折或脱位后路手术经伤椎弓根撬拨复位、植骨完成后,损伤区域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挫伤坏死碎片、凝血块清除,修复损伤的微小血管和神经,早期恢复血运。结果94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X线摄片及CT检查示椎体复位率95%,且椎管有效容量复原。按Frankel分级标准,术前A级7例术后无变化;87例患者获得1~2级以上的改善,有效率93%,其中获2级以上恢复患者57例,占有效率的66%;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7.6h;镜下平均手术时间46min;术后平均开始出现功能恢复时间为36h。结论脊髓损伤早期显微镜下清创和修复有利于减少原发性、继发性损伤反应,降低神经组织水肿,缩短神经功能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脊髓损伤 微创治疗 手术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3
5
作者 徐建春 毛应德龙 +1 位作者 史晓林 吴建民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心血管疾病 HEALTH 临床研究综述 老龄化社会 骨骼系统 生活水平 社会经济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11
6
作者 端木群力 杨明 +3 位作者 黄东辉 赵琦辉 刘新功 武垚森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观察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收治跟骨骨折22例,其中采用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12例,并对这种手术方法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和观察。结果本组随访2~19个月,平均7.6个月。术后效果评定优良率为66%。跟骨外固定支架... 目的观察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收治跟骨骨折22例,其中采用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12例,并对这种手术方法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和观察。结果本组随访2~19个月,平均7.6个月。术后效果评定优良率为66%。跟骨外固定支架有效恢复跟骨的Bohler角,无外固定支架松脱,无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结论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骨折手术简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强骨饮对去势大鼠股骨颈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春雯 毛应德龙 史晓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强骨饮对去势大鼠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强骨饮组(治疗组)、仙灵骨葆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切除大鼠卵巢2月后,给予中药强骨饮灌胃治疗,并与仙灵骨葆组和空白对照组对照治疗,后分别于3月、... 目的探讨中药强骨饮对去势大鼠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强骨饮组(治疗组)、仙灵骨葆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切除大鼠卵巢2月后,给予中药强骨饮灌胃治疗,并与仙灵骨葆组和空白对照组对照治疗,后分别于3月、4.5月、6月取股骨颈包埋切片,全自动图像分析及骨形态计量学软件处理,观察中药对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卵巢切除后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下降,骨小梁数量(Tb.N)下降,骨小梁宽度(Tb.Th)下降,经强骨饮治疗3月、4.5月、6月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b.Th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仙灵骨葆组比较,Tb.N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强骨饮具有增加骨量,提高骨质量的作用,说明中药强骨饮对骨质疏松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卵巢切除术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人工全髋置换术中拉钩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史晓林 李春雯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462-463,共2页
目的:通过对髂外动静脉及股动静脉与髋臼解剖学与临床的研究,探讨在全髋臼置换术中拉钩在髋放置位置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通过解剖学研究56具成年骨盆标本中髂外动静脉及股动静脉来源及走行、与髋臼的关系进行测量分析;并通过... 目的:通过对髂外动静脉及股动静脉与髋臼解剖学与临床的研究,探讨在全髋臼置换术中拉钩在髋放置位置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通过解剖学研究56具成年骨盆标本中髂外动静脉及股动静脉来源及走行、与髋臼的关系进行测量分析;并通过临床观察22例(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在人工全髋置换术(THR)中拉钩放置安全区,经下肢静脉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结果:在左侧3-5点间、右侧7-9点、左侧9点、右侧3点使用拉钩用力要适度,牵拉时间过长,会造成臀下血管、股动脉的牵拉过度或时间过长,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临床22例THR拉钩放置安全区的观察,无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仅有2例轻度深静脉血流缓慢、但无明显的症状体征,经过口服活血通络中药后消失。结论:通过解剖学与临床观察研究,确定在THR中拉钩放置位置、深度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深静脉血栓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人工全髋置换术 影响的研究 拉钩 术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下载PDF
鲑鱼降钙素对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吴连国 史晓林 董黎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5期464-465,共2页
目的观察肌注鲑鱼降钙素对并骨质疏松症的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69例髋部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随机对照研究。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超声传导速度(SOS)值明显升高(P<0.05)。对照... 目的观察肌注鲑鱼降钙素对并骨质疏松症的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69例髋部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随机对照研究。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超声传导速度(SOS)值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所测SOS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髋部骨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降钙素
下载PDF
112侧坐骨神经走行及与梨状肌关系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景武 史晓林 李亚东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14-215,共2页
本研究项目通过 5 6具共 112侧防腐固定的成年骨盆尸体标本 ,其中男 2 7具 5 4侧 ,以上 8具 ,15 0cm以下 11具。结论 :坐骨神经在出离坐骨大孔后与梨状肌的位置关系 ,2 / 3以上是常见型 ;非常见型男性、身材高大、且左侧的出现率较高 ,... 本研究项目通过 5 6具共 112侧防腐固定的成年骨盆尸体标本 ,其中男 2 7具 5 4侧 ,以上 8具 ,15 0cm以下 11具。结论 :坐骨神经在出离坐骨大孔后与梨状肌的位置关系 ,2 / 3以上是常见型 ;非常见型男性、身材高大、且左侧的出现率较高 ,占 31.5 % ,而女性仅占 6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坐骨神经 梨状肌 形态学 应用解剖学 位置关系 男性 身材
下载PDF
骨康注射液对骨折断端成骨生长因子及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晓林 陈秀法 徐勤海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5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讨骨康注射液加速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 :采用竞多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超微结构观察骨康注射液与金葡液、空白组间骨折断端成骨生长因子———成骨生长肽 (OGP)含量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骨康注射液治疗组断端局部OGP含量... 目的 :探讨骨康注射液加速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 :采用竞多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超微结构观察骨康注射液与金葡液、空白组间骨折断端成骨生长因子———成骨生长肽 (OGP)含量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骨康注射液治疗组断端局部OG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超微结构观察骨康注射液组较对照组成纤维细胞胞质内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器丰富 ,成骨细胞发育提前。结论 :该剂既能明显增加断端血供又能激发细胞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康 注射液 超微结构 骨生长因子 骨折 成骨 对照组 胞质 含量 折断
下载PDF
密盖息治疗骨质疏松症脊柱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俊俊 史晓林 +1 位作者 何滨 张万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9期961-962,共2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综合治疗 密盖息 临床研究 脊柱骨折 胸腰椎骨折 卧床休息 功能锻炼
下载PDF
椎管内感染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端木群力 刘新功 +2 位作者 黄东辉 殷浩 赵琦辉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9期521-523,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内感染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性分析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2月-2004年4月,15例腰椎椎管内感染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验和治疗效果.腰间盘突出症术后感染9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1例,椎管减压术后2例,腰椎...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内感染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性分析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2月-2004年4月,15例腰椎椎管内感染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验和治疗效果.腰间盘突出症术后感染9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1例,椎管减压术后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后2例(保守治疗),硬膜外药物注射治疗1例.不明细菌感染12例,结核杆菌感染2例(抗结核治疗有效),霉菌感染1例(病理检查证实).分别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抗结核治疗和抗霉菌治疗.结果:本组随访5个月~ 14年,9例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4例劳累后经常复发腰腿痛,1例常复发腰腿痛,生活完全能自理,1例不能参加工作,生活能自理,在家休养至今7年余.按腰椎术后日本N.Nakano和T.Nakano功能评定标准:优 9例,良4例,可2例.结论:涉及椎管的疾病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或病人创伤后,出现腰腿痉挛性、阵发性抽痛是腰椎椎管内感染的最早体征,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结合血沉明显增高及磁共振的表现,则可明确诊断.广谱的、有效的或针对性(经病理检查或诊断性用药有效)、足量地、持续地抗生素应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 感染 诊断 治疗方案 腰椎椎管 内感染 抗结核治疗 临床症状 腰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端木群立 顾军 +2 位作者 黄东辉 王昌吉 赵琦辉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10期705-706,共2页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减压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根德 胡军祥 +2 位作者 刘耀升 曾跃武 卢建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7期486-487,共2页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病变时关节组成成分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方法:采用8例AS髋关节手术取下的关节囊、滑膜、软骨和骨。分别作切片在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X线能谱仪联机观察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病变时关节组成成分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方法:采用8例AS髋关节手术取下的关节囊、滑膜、软骨和骨。分别作切片在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X线能谱仪联机观察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结果:发现关节囊纤维增生、变性;扫描电镜显示为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其中有钙颗粒沉积。透射电镜显示多量成纤维细胞处于成熟阶段。滑膜以毛细血管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软骨细胞坏死和纤维修复。股骨头内的骨小梁紊乱,纤维组织增生、透射电镜下可见活跃的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髋关节的关节囊、股骨头、滑膜中的上述病变,均可造成髋关节的功能障碍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 组织病理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应用跟骨钢板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昌兴 姜涛 +6 位作者 吴建民 曹根洪 沈建国 董黎强 宋小平 张万忠 金肖强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0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26~50岁,平均38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3例,Ⅲ型9例,Ⅳ型1例。对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随访时间4~2... 目的探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26~50岁,平均38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3例,Ⅲ型9例,Ⅳ型1例。对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6个月。术中无重要神经、肌腱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和深部感染,1例于骨折愈合后取内固定时发生切口小范围坏死;无骨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及再骨折发生;1例于久走后出现距下关节痛,尚能忍受。按张铁良百分评分法进行评定优6例,良6例,可1例,总优良率为92%。结论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有效恢复B hler角和Gissane角、固定坚强、利于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关节内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髋臼假体螺钉固定安全位置的确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晓林 戴戎 李亚东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9期544-545,共2页
关键词 螺钉固定 髋臼假体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 并发症 治疗 手术 发展 安全 走向
下载PDF
胫后肌腱损伤磁共振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李捷 李建军 +1 位作者 何淑玲 许鸿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416-1417,共2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在胫后肌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0例踝关节损伤和足骨骨折病例进行磁共振扫描。采用的扫描序列是T1加权和梯度回波FLASHT2。结果 在斜冠和轴位像上 ,2 0例中 ,Ⅱ型胫后肌腱损伤 15例 ,Ⅰ型胫后肌腱损伤 5例。... 目的 评价磁共振在胫后肌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0例踝关节损伤和足骨骨折病例进行磁共振扫描。采用的扫描序列是T1加权和梯度回波FLASHT2。结果 在斜冠和轴位像上 ,2 0例中 ,Ⅱ型胫后肌腱损伤 15例 ,Ⅰ型胫后肌腱损伤 5例。在 15例Ⅱ型胫后肌腱损伤的病例中 ,8例 (5 3 % )有邻近骨的水肿 ,6例 (4 0 % )有跗骨窦异常改变 ,8例(5 3 % )有腱鞘内积液 ,9例 (60 % )有踝关节或跖距骨的骨折。在Ⅰ型病例中 ,3例 (60 % )伴距骨骨折。结论 磁共振可显示胫后肌腱损伤的部位、程度及特点 ,对胫后肌腱损伤进行磁共振检查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胫骨 磁共振
下载PDF
脊髓损伤显微镜下清创修复之评价
19
作者 于建农 肖鲁伟 +1 位作者 陈正形 吴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显微镜术 手术复位 弓根钉固定 椎体植骨 脊髓损伤
原文传递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的实验观察(英文)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景武 史晓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2期164-166,共3页
背景:深静脉血栓由于可继发致命性的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已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随着人工关节外科的不断发展和手术日益普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已倍受关注。目的:观察髋臼周围动静脉的解剖位置及... 背景:深静脉血栓由于可继发致命性的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已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随着人工关节外科的不断发展和手术日益普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已倍受关注。目的:观察髋臼周围动静脉的解剖位置及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损伤情况,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设计:单一样本观察,自身前后对照。单位:大体解剖在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解剖实验室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浙江中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完成。对象:正常成年人体骨盆标本60具(男30具,女30具),选择浙江中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2002-03/2003-08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方法:大体实验于2003-03/05在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进行。观察60具骨盆标本双侧髂外动静脉的解剖位置及股动静脉分支与髋臼的关系。为了观察方便,制作髋臼的12点划分模式图,从髂前上棘到髂前下棘作一条连线,该线的延长线与髋臼缘相交处即确定为12点,其他点按顺时针排列。对30例患者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周行双侧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髂外动、静脉及股动、静脉分支与髋臼的解剖关系。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③不良事件及副反应。结果:正常成年骨盆标本60具,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3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髂外动静脉及股动静脉的解剖观察结果:发现股动静脉分支旋股内外动静脉绕髋臼走行,且进入髋臼内;拉钩的安全位置在点12~3和5~9点为安全区,反之9~12点及3~5点为易损伤区。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进行双侧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发现有11例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7%。③不良事件及副反应:3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静脉血栓形成 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