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脂肪移植在整形与修复重建外科领域应用的指南 被引量:20
1
作者 谢芸 鲁峰 +27 位作者 刘宏伟 张金明 曹卫刚 谭谦 霍然 刘凯 江华 刘林嶓 肖海涛 孙家明 吴晓军 王春梅 吴志远 田宝祥 韩岩 任军 姚敏 吴燕虹 胡振富 陈海华 丁洪彪 周阳 殷国前 黄如林 林伟 杨杰 马超 李青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3-798,共6页
1背景自体脂肪移植在软组织容积填充治疗方面历史悠久,临床上已积累了丰富经验。而在组织修复与再生治疗方面,虽然目前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在治疗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尚存争议,亦缺乏统一的技术... 1背景自体脂肪移植在软组织容积填充治疗方面历史悠久,临床上已积累了丰富经验。而在组织修复与再生治疗方面,虽然目前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在治疗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尚存争议,亦缺乏统一的技术操作规范。近年来,随着脂肪来源MSCs(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应用的开展,自体脂肪移植的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相关不良事件也日益增多。为进一步规范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在整形与修复外科领域的应用,提高自体脂肪移植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移植 修复重建外科 治疗应用 脂肪来源 ADIPOSE 操作方法 脂肪颗粒 组织修复 乳房发育 颗粒脂肪
原文传递
植皮联合重睑术修复瘢痕性上睑外翻
2
作者 李锋 蒋章佳 +3 位作者 焦献功 张刚 杨磊 吴迎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植皮联合重睑术修复瘢痕性上睑外翻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0年起,采用游离植皮联合重睑术修复瘢痕性上睑外翻畸形共78例(146眼)。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移植皮片全部成活良好,上睑外翻得到矫正,眼睑能够自然闭合,一... 目的探讨游离植皮联合重睑术修复瘢痕性上睑外翻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0年起,采用游离植皮联合重睑术修复瘢痕性上睑外翻畸形共78例(146眼)。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移植皮片全部成活良好,上睑外翻得到矫正,眼睑能够自然闭合,一次手术治愈率89.74%,二次手术获得100%治愈率;146眼中135眼重睑线良好,重睑成形优良率92.47%,效果满意。结论植皮联合重睑术可以修复瘢痕性上睑外翻,有功能与美学修复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睑外翻 植皮 重睑术
下载PDF
252例严重烧伤患者心肌损伤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灿 张均辉 +5 位作者 张东霞 谢卫国 蒋章佳 林国安 牛希华 黄跌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0-26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严重烧伤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2015年6月,5家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52例严重烧伤患者,按第三军医大学补液公式进行液体复苏。根据入院时治疗前心肌型肌酸激... 目的回顾性分析严重烧伤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2015年6月,5家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52例严重烧伤患者,按第三军医大学补液公式进行液体复苏。根据入院时治疗前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将患者分为非心肌损伤组(CK-MB〈75U/mL)118例和心肌损伤组(CK-MB≥75U/mL)134例。统计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化学烧伤例数、伤后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Ⅲ度面积、吸入性损伤例数,入院时及伤后24、48hHb、血细胞比容、血乳酸,伤后24、48h尿量、补液量,入院时及伤后24、48h肌酐、尿素氮、总胆汁酸、二胺氧化酶水平,病死率。另外将患者按照烧伤总面积分为3组:小于50%TBSA组110例、大于或等于50%TBSA且小于80%TBSA组83例、大于或等于80%TBSA组59例,统计3组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对数据行X2检验、t检验、Wilcoxon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进行Bonferroni校正。对252例患者基本资料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252例患者烧伤总面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其对心肌损伤发生的预测效果。结果(1)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化学烧伤例数、吸入性损伤例数、Ⅲ度面积比较,差异不明显(t值分刖为0.20、0.31,X2值分别为0.49、4.10,Z=1.42,P值均大于0.05);性别、伤后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比较,差异明显(X2=5.00,t值分别为2.44、3.13,P〈0.05或P〈0.01)。(2)性别、伤后入院时间、烧伤总面积是影响患者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608、3.620、1.030,95%置信区间分别为1.315~5.175、1.916~6.839、1.011~1.049,P值均小于0.01)。(3)小于50%TBSA组、大于或等于50%TBSA且小于80%TBSA组、大于或等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危险因素 死亡率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早期磨痂保留变性真皮加DR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治疗非功能部位深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焦献功 李红 +1 位作者 蒋章佳 杨磊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92-393,396,共3页
深II度烧伤保守治疗存在溶痂过程,往往导致出现过度的炎症反应和感染,创面加深,最终疤痕愈合,甚至需要植皮才能愈合。削痂手术治疗深II度烧伤在手术中很难掌握削痂的层次,往往错误地将健康或者间生态组织削除,造成创面再生愈合困难,
关键词 磨痂保留变性真皮 异种皮覆盖 Ⅱ度烧伤 创面
下载PDF
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剂联合磺胺嘧啶银换药治疗深Ⅱ度烫伤患儿19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蒋章佳 李红 焦献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994-99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深Ⅱ度烫伤患儿创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科收治的19例深Ⅱ度烫伤患儿,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联合磺胺...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深Ⅱ度烫伤患儿创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科收治的19例深Ⅱ度烫伤患儿,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联合磺胺嘧啶银换药治疗。结果本组患儿创面换药无加深现象,通过换药顺利愈合,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不明显。结论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深Ⅱ度烫伤患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治疗应用 磺胺嘧啶银 治疗应用 烧伤 药物疗法 外用药
原文传递
上肢切削痂术中应用分段止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焦献功 李红 蒋章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873-1875,共3页
目的观察深度硝火烧伤患者上肢体切削痂手术中应用分段止血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拟行双上肢体切削痂手术植皮的患者,依照部位对称、深度相同、面积相近等同体对照原则,将每例患者分为两组:分段止... 目的观察深度硝火烧伤患者上肢体切削痂手术中应用分段止血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拟行双上肢体切削痂手术植皮的患者,依照部位对称、深度相同、面积相近等同体对照原则,将每例患者分为两组:分段止血组:上臂中上三分之一处常规扎橡皮止血带,切削痂以后,再在前臂中段扎橡皮止血带,松上臂止血带后,结扎或电凝上臂及前臂出血,再松中段止血带后,结扎或电凝前臂及手部的出血;传统止血组:上臂上三分之一处扎橡皮止血带切削痂以后,松止血带,结扎或电凝止血,观测和比较两组手术过程中1%TBSA创面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数据行配对t检验。结果分段止血组与传统止血组1%TBSA创面手术时间分别为(7.86±0.87)min、(7.94±0.2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4);1%TBSA手术切削痂面积出血量分别为(21.86±5.71)ml、(40.88±3.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9,P=0.000)。分段止血组创面术后未出现需再次手术治疗的出血和需清除的淤血或血肿。对照组1处创面首次打开外敷料时出现明显的血肿1个,由于创面打开时间较早,血肿在植皮皮片外侧,清除后未对皮片成活造成影响;传统止血组1例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结论深度硝火烧伤上肢切削痂手术中,应用分段止血方法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临床值得提倡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外科学 止血 烧伤/外科学
原文传递
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蒋章佳 余毅 +2 位作者 杨磊 刘友红 李锋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9期130-132,共3页
目的 观察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 2013年6月期间,观察作者单位150例烧伤患者,性别不限,年龄5 ~ 60岁,平均年龄39岁,烧伤总面积10% ~ 85%。其中,85例双手背深Ⅱ度烧伤患者采取一侧手背磨痂、另一侧手背削... 目的 观察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 2013年6月期间,观察作者单位150例烧伤患者,性别不限,年龄5 ~ 60岁,平均年龄39岁,烧伤总面积10% ~ 85%。其中,85例双手背深Ⅱ度烧伤患者采取一侧手背磨痂、另一侧手背削痂,磨、削痂后移植自体薄中厚皮片。65例非功能部位深Ⅱ度烧伤患者,每例分成3组,磨痂生物敷料组:创面磨痂后覆盖异种脱细胞猪皮;磨痂银离子敷料组:创面磨痂后用银离子烧烫伤敷料换药治疗;保守换药组:不手术,用银离子烧烫伤敷料换药。结果 手背磨痂植皮组皮片成活率及外形功能优良率高于手背削痂植皮组(P<0.05);非功能部位磨痂生物敷料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6天,少于磨痂银离子敷料组20天(P<0.05),明显少于保守换药组26天(P<0.01);非功能部位磨痂生物敷料组瘢痕增生率低于磨痂后覆盖银离子敷料组(P<0.05),明显低于保守换药组的瘢痕增生率(P<0.01)。结论 手背深Ⅱ度烧伤磨痂后移植自体薄中厚皮片,皮片成活率高,外形及功能满意;非功能部位深Ⅱ度烧伤磨痂后覆盖异种脱细胞猪皮,愈合时间短、瘢痕少、疗效可靠;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治疗方法技术成熟、容易操作、疗效可靠,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深二度烧伤 磨痂术 磨痂器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深Ⅱ度硝火烧伤创面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焦献功 李红 +5 位作者 蒋章佳 杨磊 周杰民 李锋 欧阳显文 涂赤辉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 观察并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磺胺嘧啶银(SD-Ag)治疗深Ⅱ度硝火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笔者单位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双下肢硝火烧伤后24 h内入院、总面积小于41%且各下肢深Ⅱ度面... 目的 观察并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磺胺嘧啶银(SD-Ag)治疗深Ⅱ度硝火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笔者单位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双下肢硝火烧伤后24 h内入院、总面积小于41%且各下肢深Ⅱ度面积大于1% TBSA的患者30例.依照部位对称、深度相同、面积相近等同体对照原则,将每例患者创面分为2组:rhGM-CSF+SD-Ag组,每10 cm&#215;10 cm大小创面上涂抹10 g rhGM-CSF凝胶(10 μg/g),后用10 g/L SD-Ag混悬液浸润纱布包扎;SD-Ag组,创面仅用10 g/L SD-Ag混悬液浸润纱布包扎.记录患者2组创面换药时疼痛程度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统计伤后8、14、21、28 d2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对数据进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 结果 rhGM-CSF+ SD-Ag组创面换药时的疼痛评分为(2.4±1.7)分,显著低于SD-Ag组的(5.0±2.1)分(t=-8.741,P<0.01),伤后8、14、21、28 d,rhGM-CSF+ SD-Ag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4.4±3.7)%、(75.3±12.7)%、(95.2±9.1)%、(100.0±9.6)%,高于SD-Ag组的(26.8±8.2)%、(49.6±13.2)%、(86.0±14.9)%、(95.8±2.0)%(t值分别为4.627、7.685、2.886、2.346,P<0.05或P<0.01),rhGM-CSF+ SD-Ag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6±5)d,较SD-Ag组的(20±7)d明显缩短(t=-2.595,P<0.05). 结论 rhGM-CSF联合SD-Ag换药治疗深Ⅱ度硝火烧伤优于单纯使用SD-Ag,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在治疗深Ⅱ度硝火烧伤患者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磺胺嘧啶银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早期运用烧伤关键性治疗技术及损伤控制性手术措施对提高火药爆炸烧伤患者存活率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焦献功 卢秋成 +14 位作者 蒋章佳 杨磊 刘友红 涂赤辉 周阳 张刚 李锋 欧阳显文 周杰民 罗瞳 卢显冬 李红 陈红建 夏珍 周仁花 《感染.炎症.修复》 2015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烧伤关键性治疗技术加损伤控制技术(DCS)对火药爆炸烧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我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2 760例火药爆炸烧伤患者的治疗分为2个阶段,前阶段(组1,2011年1月—2012年12月)1 466例患者采用烧伤休克复苏... 目的:探讨应用烧伤关键性治疗技术加损伤控制技术(DCS)对火药爆炸烧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我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2 760例火药爆炸烧伤患者的治疗分为2个阶段,前阶段(组1,2011年1月—2012年12月)1 466例患者采用烧伤休克复苏和细胞保护、吸入性损伤综合防治、早期营养支持与代谢调理、早期创面修复、脓毒症综合防治等烧伤关键性治疗技术;后阶段(组2,2013年1月—2014年12月)1 294例患者加用DCS措施,即患者不具备创面早期修复的条件时暂缓手术,先维持生命;手术可分批次进行,采取简单的手术,减轻损伤、控制出血。比较2个阶段患者的全身性感染发生率、内脏并发症发生率及存活率。结果:与前阶段比较,后阶段治疗患者中烧伤面积>50%TBSA患者的全身性感染发生率、内脏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竭、肺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存活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早期运用烧伤关键性治疗技术加DCS措施对提高火药爆炸烧伤患者的存活率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治疗技术 损伤控制性手术 存活率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章佳 焦献功 《感染.炎症.修复》 2013年第3期173-174,共2页
2010年2月-2011年4月,我科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10例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脓毒症患者 严重烧伤 生化指标 生命体征
下载PDF
磨痂保留变性真皮自体皮移植修复手深度烧伤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2
11
作者 涂红波 蒋章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9期855-856,共2页
目的探讨磨痂保留变性真皮自体皮片移植修复手深度烧伤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31例双手为深II、混合度(混合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实施磨痂保留变性真皮并自体皮移植,做好术前准备与术中配合。结果31例患者手术中医护配合顺利,未... 目的探讨磨痂保留变性真皮自体皮片移植修复手深度烧伤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31例双手为深II、混合度(混合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实施磨痂保留变性真皮并自体皮移植,做好术前准备与术中配合。结果31例患者手术中医护配合顺利,未发生差错事件。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而默契的术中配合可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磨痂 皮肤移植 护理
原文传递
2014—2015年烧伤科细菌耐药情况及临床对策分析
12
作者 杨磊 张刚 +13 位作者 卢秋成 蒋章佳 焦献功 刘友红 涂赤辉 周阳 李锋 欧阳显文 周杰民 罗瞳 卢显冬 李红 陈红建 夏珍 《感染.炎症.修复》 2016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分析2014-2015年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烧伤科细菌流行变迁及耐药的相关因素,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烧伤患者创面培养病原菌(943株)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目的:分析2014-2015年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烧伤科细菌流行变迁及耐药的相关因素,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烧伤患者创面培养病原菌(943株)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14年铜绿假单胞菌为绝对优势菌,2015年优势菌群不明显,但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构成比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并没有随着药物用量下降而下降;铜绿假单胞菌随着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使用量的下降,耐药率在下降;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对阴沟肠杆菌依然敏感,头孢类、半合成青霉素、喹诺酮耐药率在上升;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菌依然敏感,头孢类变化不大,喹诺酮耐药率在下降;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依然敏感。结论:2014年耐药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布为主,2015年耐药菌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菌分布为主。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有差异,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率有差异,大肠埃希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无明显差异。2015年较2014年治愈好转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科 细菌 感染 耐药性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分段止血法在烧伤患者肢体切削痂术中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焦献功 蒋章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5-115,共1页
为减少烧伤患者在肢体切削痂手术中的出血量,2011年以来,我科在31例烧伤患者肢体切削痂手术中应用分段止血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肢体烧伤 切削痂 止血方法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烧伤创面的手术护理体会
14
作者 李伏难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8期465-465,共1页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应用于烧伤创面中的手术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烧伤科5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组给予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期间,均...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应用于烧伤创面中的手术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烧伤科5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组给予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脓性引流物。治疗早期干预组有2例局部轻微疼痛,但能耐受,多在30 min内自行缓解;对照组有3例局部疼痛且不能耐受,予对症处理后缓解。干预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愈合皮肤均表面平整牢固,瘢痕轻。结论 VSD应用于烧伤创面疗效确切。实施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烧伤创面 手术 精心护理
下载PDF
烧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送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章佳 涂红波 +1 位作者 沈辉 刘尧初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3年第3期152-152,共1页
我们在烧伤院前急救方面从接线员、现场急救、途中护送3个方面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出ABCD措施(英语单词的第1个字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烧伤 院前急救 护送经验 接线员 现场急救
原文传递
重度硝火烧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红 周仁花 +1 位作者 陈红建 焦献功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688-1688,共1页
目的:探讨重度硝火烧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重度硝火烧伤气管切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救治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分析发现加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会直接降低肺部... 目的:探讨重度硝火烧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重度硝火烧伤气管切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救治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分析发现加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会直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助于大大提高烧伤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与治疗对控制重度硝火烧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预防和护理
下载PDF
开窗的脐旁皮瓣修复手热压伤五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章佳 涂赤辉 +1 位作者 刘尧初 刘题斌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3-183,共1页
关键词 手热压伤 皮瓣修复 开窗 脐旁带蒂皮瓣 2002年 转移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