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参通注射液对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蒋立城 潘红 +1 位作者 马乃绪 李涌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川参通注射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 ,对 1 8例未行川参通注射治疗 (N组 ,对照组 )、 2 1例川参通注射液治疗无效 (F组 )和 1 0例曾接受川参通治疗有效而复发 (R组 )的手术摘除之前... 目的 :探讨中药川参通注射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 ,对 1 8例未行川参通注射治疗 (N组 ,对照组 )、 2 1例川参通注射液治疗无效 (F组 )和 1 0例曾接受川参通治疗有效而复发 (R组 )的手术摘除之前列腺增生标本 ,检测其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结果 :F组中间质EGF和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1 % (P <0 .0 0 5)和 71 .4 % (P <0 .0 5) ,R组中EGFR阳性表达率为 80 % (P <0 .0 0 1 ) ,均明显高于相应N组的 33.3%。结论 :川参通注射液具有增加EGF和EGFR表达作用 ,尤其对EGFR的作用强而持久 ,其治疗BPH可能是通过影响EGF和EGFR表达而发挥作用 ,监测川参通注射液治疗前后EGF和EGFR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参通注射液 前列腺增生 表皮生长因子 中医药疗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颜廷振 张晶 +1 位作者 魏彦春 卢公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密固达)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0~2011年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并行PVP/PKP骨水泥技术治疗的病人,20例获得随访,依据PVP/PKP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分成...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密固达)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0~2011年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并行PVP/PKP骨水泥技术治疗的病人,20例获得随访,依据PVP/PKP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所有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进行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及疼痛VAS临床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实验组患者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提高,脊柱骨疼痛症状较对照组得到持续缓解,治疗后1年内无新发骨折。对照组1年期间有脊柱骨性疼痛加重趋势,1例患者术后2月后再次出现新发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唑来膦酸用药后主要临床不良反应为类流感样反应,包括发热、面红、周身不适等,短期内可缓解,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唑来膦酸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骨质疏松性患者骨密度,预防骨量持续丢失,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有效减轻全身及胸腰部骨性疼痛症状,预防再次骨折发生。应用唑来膦酸给药方便、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可达到全身系统化治疗,可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PVP术后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 后凸术 唑来膦酸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及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宁 张康 +6 位作者 颜淑霞 贾雪峰 陈文明 张宾 林凡忠 胡伟 聂学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330-333,共4页
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与NSCL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吉非替尼疗效的关系。方法: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检测60例NSCLC患者EGFR基因第18、19、20和21外显子突变情况。靶向治疗组14例... 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与NSCL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吉非替尼疗效的关系。方法: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检测60例NSCLC患者EGFR基因第18、19、20和21外显子突变情况。靶向治疗组14例吉非替尼治疗;化疗组46例以GP方案(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结果:60例晚期NSCLC中,EGFR基因突变率30.00%,19外显子突变12例,21外显子突变6例。腺癌、无吸烟史和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6.89%、50.00%和57.14%。14例EGFR突变阳性患者口服吉非替尼组,CR 1例,PR 10例,SD 2例和PD 1例,客观有效率为78.57%,疾病控制率为92.85%;4例EGFR突变阳性患者GP方案化疗组,CR 0例,PR 2例,SD 2例和PD 0例,客观有效率为50.00%。42例EGFR突变阴性GP方案化疗组,客观有效率为38.10%。结论:晚期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EGFR基因的突变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性别、年龄、民族、吸烟指数相关。EGFR基因突变KTI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缓解率,并较好地预测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GFR突变 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下载PDF
免疫组化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超 张楠 +4 位作者 陈凯丽 王硕 张擎 成洪聚 相龙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24期3982-3985,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CD34、CD117、DOG-1、SMA、Demsin及S-100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免疫标记物联合检测在其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65例术后证实为胃... 目的通过分析CD34、CD117、DOG-1、SMA、Demsin及S-100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免疫标记物联合检测在其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65例术后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样本,6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体内CD34、CD117、DOG-1、SMA、Demsin及S-100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相关免疫组化标记物的表达情况与肿瘤大小、位置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瘤体内CD34、CD117、DOG-1、SMA、Demsin及S-100的阳性率分别为89.2%、98.5%、96.9%、35.4%、20.0%、16.9%。CD34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位置和危险度分级之间有相关(P<0.05),CD117、DOG-1、SMA、Demsin和S-100的表达与各项指标之间无相关,Demsin的表达与性别差异有相关(P=0.018)。结论CD34、CD117及DOG-1在瘤体内的表达具有较高的阳性率,CD117和DOG-1是两种可以辅助CD34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指标,免疫组化标记物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明确胃肠道间质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化 病理学 联合检测
下载PDF
四硝酸戊赤藓醇5与配对盒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表达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袁雪芹 张廷国 +2 位作者 荆福祥 李亚楠 张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1-403,共3页
目的分析四硝酸戊赤藓醇5(PTEN-5)、配对盒基因2(PAX-2)及配对盒基因8(PAX-8)在合并感染的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表达,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1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出的子... 目的分析四硝酸戊赤藓醇5(PTEN-5)、配对盒基因2(PAX-2)及配对盒基因8(PAX-8)在合并感染的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表达,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1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出的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增生症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组)及增生期子宫内膜(增生期子宫内膜组)患者各20例,分析3组患者在PTEN、PAX-2及PAX-8的临床表达方式以及相关意义;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患者中的PTEN、PAX-2阳性表达率呈逐渐降低趋势,PTEN、PAX-2的阳性表达与合并感染的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中病变等级、组织学类型呈负相关表达,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X-8在合并感染的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X-8在合并感染的子宫内膜癌中出现了比较异常的表达方式。结论 PAX-8的表达异常以及PTEN、PAX-2的表达缺失与合并感染的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硝酸戊赤藓醇5 配对盒基因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散发性肾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静 李亮 +4 位作者 赵丽华 李岩 王林省 肖琳 张仁亚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散发性肾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10和2013年收集的2例散发性肾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等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为40岁男性,... 目的探讨散发性肾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10和2013年收集的2例散发性肾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等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为40岁男性,例2为45岁女性,体检发现右肾占位。大体均为右肾中极外突性肿物,切面灰红灰褐色,边界清楚。镜下由两种成分构成:即不同成熟阶段的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网之间丰富的问质细胞。例1为细胞亚型,以问质细胞为主;例2为网状亚型,以毛细血管网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间质细胞波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及d抑制素均为阳性,CK以及HMB45、MelanA、CD56、突触素、上皮细胞膜抗原均为阴性,Ki-67阳性指数〈1%,CD34血管壁阳性。结论散发性肾血管母细胞瘤是肾原发性良性间叶性肿瘤,临床罕见,诊断主要依赖特征性的形态学表现,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与临床检查除外其他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血管母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SOCS通过调控JAK/STAT通路影响Th细胞分化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葛改 杨智雅 +2 位作者 张祥宇 陈标 史冬梅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51-55,共5页
细胞因子/JAK/STAT(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通路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因子信号的传导过程中,可以发挥信号转导和基因转录活化的双重作用,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细胞内信... 细胞因子/JAK/STAT(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通路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因子信号的传导过程中,可以发挥信号转导和基因转录活化的双重作用,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活化相应靶基因,与细胞的增殖、分化、侵袭、凋亡以及免疫调节均密切相关[1]。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是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JAK/STAT的一个负性调控分子家族,共有8个成员(CIS和SOCS1-SOCS7),作用在经典的负反馈反应中,通过调控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参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T helper lymphocyte,Th)的增殖和分化[2,3],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信号通路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 辅助性T细胞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SD大鼠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
8
作者 卜宪敏 梁迪 +4 位作者 张斌 徐英杰 丁豪 吴彬 田荣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634-6641,共8页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已广泛用于骨修复和重建研究,能显著促进成骨和血管生成。目的: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超速离心法提取人脐带间...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已广泛用于骨修复和重建研究,能显著促进成骨和血管生成。目的: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超速离心法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并进行鉴定。30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去势组(24只)。去势组采用经典的去势法构建骨质疏松模型,术后12周随机选取去势组6只大鼠与假手术组6只大鼠行Micro-CT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模型验证。验证骨质疏松模型构建成功后,将去势组剩余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构建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模型,骨折端分别注射PBS(PBS组)、1.5×10^(11)particles/mL(低浓度外泌体组)、3×10^(11)particles/mL(高浓度外泌体组)外泌体。骨折术后4周行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评估骨折愈合和骨组织血管生成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大体标本观察:与PBS组相比,外泌体组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增快,骨折端骨痂生成量显著增加;②X射线片评分:外泌体组显著高于PB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Micro-CT三维成像:与PBS组相比,外泌体组骨折愈合加快,骨痂生成量显著增加;外泌体组骨体积分数显著高于PB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与PBS组相比,外泌体组有更多的骨小梁生成,有更多的新生骨组织生长;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PBS组相比,外泌体组骨钙素与CD31的表达更加显著;高浓度外泌体组较低浓度外泌体组新生血管密度更大,骨痂生成量更多,骨折愈合增快,呈现浓度依赖性。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和成骨,最终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其机制可能与CD31和骨钙素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骨折愈合 骨钙素 CD31
胃癌组织衰变加速因子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芹 张玲 +2 位作者 张维东 魏丽 贾青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683-686,共4页
目的:检测衰变加速因子(decay-accelerating factor,DAF,CD5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DAF高表达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肿瘤血管生长,逃避免疫监视的作用,探讨DAF高表达与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表达的关系。方法:免疫... 目的:检测衰变加速因子(decay-accelerating factor,DAF,CD5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DAF高表达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肿瘤血管生长,逃避免疫监视的作用,探讨DAF高表达与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表达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胃癌和20例癌旁组织病理切片中DAF、PCNA和VEGF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切片标本中DAF、PCNA和VEGF阳性率分别为78.1%、75.0%和65.6%;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5.0%、30.0%和25.0%,肿瘤组织显著高于癌旁对照组,P<0.05。DAF高表达与胃癌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5。转移组DAF、PC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结论:DAF与胃癌临床分期和转移显著相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55/分析 胃肿瘤/病理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瘦素受体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外源性瘦素对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洪美 卜宪敏 +4 位作者 徐芳芳 张国安 吴彬 王海滨 崔文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检测正常脑组织及脑胶质瘤组织中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探讨外源性瘦素对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0例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组织及20例正常脑组织中瘦素与瘦素受体的... 目的检测正常脑组织及脑胶质瘤组织中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探讨外源性瘦素对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0例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组织及20例正常脑组织中瘦素与瘦素受体的表达情况;使用MTT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外源性瘦素对U25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结果(1)胶质瘤组织中瘦素和瘦素受体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和92.O%。(2)增殖活性:0ng/ml、10ng/ml、50ng/ml的瘦素对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影响无显著差别(吸光度分别为:0.263±0.015、0.273±0.017、0.277±0.006),100ng/ml的瘦素对U251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影响(吸光度为:0.315±0.005,P〈0.05)。(3)迁移能力:不同浓度瘦素处理的U251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迁移率明显增加,浓度100ng/ml时迁移率最显著[(93.313±3.080)%],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侵袭能力:随瘦素处理浓度的增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U251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浓度为100ng/ml时的瘦素作用U251细胞时穿出细胞个数最多[(135±2)个]。结论瘦素和瘦素受体参与了脑胶质瘤的发生,且瘦素促进U25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具有时间和剂量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瘦素 瘦素受体 U251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钙化性腱膜纤维瘤3例报道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亮 郑宁 +4 位作者 韩翠红 林凡忠 武卫华 张翔宇 崔志宏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07-209,共3页
钙化性腱膜纤维瘤(calcifying aponeurotic fibroma,CAF)是一种好发于手掌和足底的少见良性软组织肿瘤。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往曾称为幼年性腱膜纤维瘤,后来陆续报道的病例也可以发生于成人,因病变内常伴有明显钙化,故采用钙化性... 钙化性腱膜纤维瘤(calcifying aponeurotic fibroma,CAF)是一种好发于手掌和足底的少见良性软组织肿瘤。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往曾称为幼年性腱膜纤维瘤,后来陆续报道的病例也可以发生于成人,因病变内常伴有明显钙化,故采用钙化性腱膜纤维瘤这一名称。本瘤虽然为良性肿瘤,但手术切除后有局部复发倾向^([1,2])。本文报道3例CAF,并结合文献复习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腱膜纤维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下载PDF
“81”中药方剂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迟福昌 张华 +4 位作者 王志安 周瑞琴 贾万程 王艳秋 陈中奇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2年第2期82-84,共3页
作者报告了用自拟处方“81”中药方剂配合局部滴抗菌素眼药水、治疗50例细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该50例为治疗组,同时设纯用西药治疗的50例细菌性角膜溃疡作为对照组。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愈率高。用本法治疗刺激症状... 作者报告了用自拟处方“81”中药方剂配合局部滴抗菌素眼药水、治疗50例细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该50例为治疗组,同时设纯用西药治疗的50例细菌性角膜溃疡作为对照组。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愈率高。用本法治疗刺激症状消失快、前房积脓吸收快,可缩短疗程。经药物毒性、抗菌作用研究证明“81”中药方剂有抑菌作用,无毒副作用。本方剂中药源丰富价格低廉,方法简便,利于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81中药方剂 角膜溃疡
下载PDF
脂肪纤维瘤病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亮 孙涛 +4 位作者 林凡忠 王传国 韩翠红 周凤娟 崔志宏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6例脂肪纤维瘤病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中4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6月~6岁,平均24.8月,表现为发生于手、... 目的探讨脂肪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6例脂肪纤维瘤病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中4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6月~6岁,平均24.8月,表现为发生于手、足、胸壁、腰部、臀部和背部界限不清的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肿瘤由纤维性梭形细胞和成熟的脂肪组织构成。免疫组化:梭形细胞表达vimentin(6/6)、CD34(6/6)、bcl-2(4/6)和CD99(5/6),其中2例SMA灶性阳性,6例均不表达desmin、β-catenin、Myogenin和Myo D1。结论脂肪纤维瘤病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的软组织肿瘤,较罕见,属于中间型肿瘤,容易与其他肿瘤混淆导致误诊,只要充分认识其临床、组织形态学与免疫组化特征,往往可以对其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纤维瘤病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连接蛋白43、Vimentin联合检测与乳腺癌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立英 周风华 +2 位作者 李文通 冯洁 吕世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099-4101,共3页
目的:观察连接蛋白43(CX43)、波形蛋白(Viment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乳腺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12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CX43、Vimentin的表达,并进行相... 目的:观察连接蛋白43(CX43)、波形蛋白(Viment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乳腺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12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CX43、Vimentin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1)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癌组织中CX4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6.7%和40.2%,而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0.0%和72.3%,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X43与Vimentin的表达差异成负相关性(χ2=17.014,P=0.000<0.05,r=-0.226,P=0.017<0.05)。(2)CX43(-)/Vimentin(+)组与CX43(+)/Vimentin(-)组比较,淋巴结转移率较高(χ2=9.391,P=0.002<0.05)。(3)CX43表达与病理分级、TNM分期和转移成负相关(P<0.05),而Vimentin的表达与三者成正相关(P<0.05)。WesternBlot:CX43、Vimentin在正常、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CX43的表达量最低而Vimentin的表达量最高。结论:CX43表达量的降低与Vimentin表达量的升高可能与乳腺癌转移有关,CX43、Vimentin联合检测可能对筛选乳腺癌高转移患者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X43 VIMENTIN 转移
下载PDF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诊断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芳 相龙全 +2 位作者 王海庆 程军 周凤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2期166-169,18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FH)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以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分析其临床症状,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文献进行鉴别诊断。结果临床特点:2例均为... 目的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FH)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以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分析其临床症状,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文献进行鉴别诊断。结果临床特点:2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14岁、7岁,表现为真皮深层或皮下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两者均行麻醉下单纯切除肿物,术后未行其它方式辅助治疗,分别随访37个月和33个月,无复发、转移。病理检查:2例均为单发肿瘤,切面灰白、灰红,囊实性,质硬,与周围组织界尚清;其中1例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大小约2.8 cm×2.2 cm×1cm,切面灰红,质细腻。镜下特点:肿瘤瘤细胞呈组织细胞样特点,由较厚的假包膜,周围见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Desmin部分(+)、CD68部分(+)、EMA(+)、CD99(+)、SMA部分(+)、MyoD1(-)、CD34(-)、CD31(-)、S⁃100(-)、CyclinD1(+),Ki⁃67阳性率5%~8%。结论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属于罕见的交界性病变,其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明确诊断。表现为真皮深层或皮下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局部适当进行扩大切除;术后随访是主要处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不同程度大鼠颅脑损伤股骨骨折骨愈合比较
16
作者 卜宪敏 池玉磊 +2 位作者 徐英杰 田荣华 吴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077-2082,共6页
[目的]探究大鼠不同程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合并单侧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及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 [目的]探究大鼠不同程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合并单侧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及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 RANKL)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80只雄性11周龄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NSS)标准建立模型,分为单纯股骨骨折(无损伤组)、轻度TBI合并股骨骨折(轻度组)、中度TBI合并股骨骨折(中度组)、重度TBI合并股骨骨折(重度组)。比较骨折愈合情况及血清检测结果。[结果]无损伤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术后6周骨折愈合X线评分为[(1.0±0.7) vs (1.0±0.7) vs (1.8±0.5) vs (1.8±0.5), P<0.001],骨痂体积为[(418.6±25.7) mm3vs (414.3±29.6) mm3vs (689.8±31.2) mm3vs (681.4±31.8) mm3, P<0.001],其中度组和重度组显著高于无损伤组和轻度组。血清检测方面,无损伤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术后6周的CGRP [(10.9±0.9) pg/ml vs (11.1±0.7) pg/ml vs(15.2±0.6) pg/ml vs (15.6±0.5) pg/ml, P<0.001]、OPG [(1 131.6±49.9) pg/ml vs (1 180.6±49.3) pg/ml vs (1 443.8±42.3) pg/ml vs (1 457.6±43.8) pg/ml, P<0.001]、RANKL [(66.1±6.8) pg/ml vs (68.3±5.4) pg/ml vs (49.5±5.8) pg/ml vs (50.2±6.0) pg/ml, P<0.001]、OPG/RANKL[(17.2±1.1) vs (17.3±0.7) vs (29.4±2.7) vs (29.3±2.6), P<0.001],上述指标,中度组和重度组与无损伤组和轻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重度组可以有效促进骨折端骨痂生长,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这可能与血清中CGRP浓度与OPG/RANKL表达比值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骨折愈合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骨保护素(OPG)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
原文传递
山东省济宁市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疾病串联质谱筛查结果和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莉 杨池菊 +3 位作者 陈西贵 周成 徐鹏 万秋花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2年第6期409-416,共8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济宁市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疾病的患病率、疾病构成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集2014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山东省济宁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的新生儿足跟血,用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S/MS)法检测血中氨基酸... 目的了解山东省济宁市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疾病的患病率、疾病构成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集2014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山东省济宁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的新生儿足跟血,用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S/MS)法检测血中氨基酸浓度,筛查氨基酸代谢疾病。用核酸质谱和二代测序技术检测突变基因,Sanger测序验证。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范围)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患病率采用1/n表示。结果741157例新生儿中氨基酸代谢疾病MS/MS初次筛查阳性883例,初次筛查阳性率0.12%(883/741157),召回876例,阳性召回率99.21%(876/883)。确诊氨基酸代谢疾病145例,阳性预测值16.55%(145/876),总患病率为1/5111。共9类疾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最常见,占56.55%(82/145),其次为高蛋氨酸血症和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分别占15.86%(23/145)和10.34%(15/145)。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瓜氨酸血症Ⅰ型、精氨酸琥珀酸血症、酪氨酸血症Ⅲ型突变基因以复合杂合突变为主,占71.43%~100%;高蛋氨酸血症、枫糖尿症和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突变基因以杂合突变为主,占52.17%~100%。PAH基因突变位点c.728G>A(p.R243Q)、MAT1A基因突变位点c.791G>A(p.R264H)和SLC25A13基因突变位点c.852_855del(p.M285Pfs*2)的检出率最高。随访期内,4例枫糖尿症和1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死亡,其余病例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山东省济宁市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疾病总患病率为1/5111。疾病构成以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最常见,以PAH基因突变为主,c.728G>A(p.R243Q)为热点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代谢疾病 新生儿疾病筛查 串联质谱 基因分析
下载PDF
肾嗜酸性空泡状肿瘤7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18
作者 王彦 庄洁 +7 位作者 李玉军 计晓彬 李云霞 张月娟 于文娟 种道臣 张伟 蒋艳霞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0-915,共6页
目的探讨肾嗜酸性空泡状肿瘤(eosinophilic vacuolated tumor,EV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6例)和海军第九七一医院(1例)形态学典型、病理诊断无异议的肾EVT,进行组织形态学... 目的探讨肾嗜酸性空泡状肿瘤(eosinophilic vacuolated tumor,EV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6例)和海军第九七一医院(1例)形态学典型、病理诊断无异议的肾EVT,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2例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另选取同期诊断的肾嗜酸细胞瘤(RO)22例、嗜酸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eChRCC)17例进行比较。结果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9~61岁(平均年龄42岁)。临床上,7例均系体检发现,瘤体直径1.5~4.5 cm,结节状,边界清楚,切面灰红、灰白色,实性,质软。镜下观察:瘤组织呈巢团状或实性排列,伴有多少不等的腺泡状或小囊状结构,瘤细胞胞质嗜酸,胞质内均可见大而突出的透明空泡,核圆形,核仁明显,4例局部可见核周空晕,1例见灶状分布、胞质稀少、核深染的小细胞成分。所有病例均未见坏死和核分裂象。3例存在水肿性间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7例肿瘤均呈CD117、Cathepsin K阳性,波形蛋白、细胞角蛋白(CK)7阴性,CK20散在或斑片状阳性,Ki-67阳性指数1%~4%。全外显子测序显示2例肿瘤均存在MTOR基因突变。统计学分析表明,EVT与RO中Cathepsin K、CD10、S-100A1和Cyclin D1的表达(P<0.05)及EVT与eChRCC中Cathepsin K、CD10、CK7和claudin7的表达(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例随访4~96个月(平均50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肾EVT是一种在形态学、免疫表型与RO、eChRCC均有重叠、与TSC/MTOR通路密切相关的少见肾肿瘤,嗜酸性胞质内可见大而突出的透明空泡以及存在显著的核仁是该肿瘤的重要组织学特征。联合应用系列免疫组织化学抗体有助于EV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该肿瘤生物学行为通常惰性,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空泡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姜黄素通过β-连环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9通路调控胃癌细胞自噬的研究
19
作者 李慧 胡成久 +6 位作者 赵静 李常仑 徐佟 姜飙 王全义 黄伦华 李钧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2243-2247,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β-连环蛋白(β-catenin)/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9(bcl-9)通路调控胃癌细胞自噬的机制。方法:动物水平上,利用小鼠胃癌细胞(MFC)接种于裸鼠右侧腋下成瘤,建立胃癌造模,分为模型组、低姜黄素组、中姜黄素组、高姜黄素组...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β-连环蛋白(β-catenin)/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9(bcl-9)通路调控胃癌细胞自噬的机制。方法:动物水平上,利用小鼠胃癌细胞(MFC)接种于裸鼠右侧腋下成瘤,建立胃癌造模,分为模型组、低姜黄素组、中姜黄素组、高姜黄素组,每组6只。计算各组小鼠抑瘤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瘤体病理组织形态学,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自噬标志蛋白及β-catenin/bcl-9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水平上,利用氯化锂(LiCl)激活β-catenin/bcl-9信号通路,用0、10、20、40μmol/L姜黄素处理BGC-823细胞48 h,通过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吖啶橙染色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活力、凋亡、自噬水平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动物水平,低姜黄素组、中姜黄素组、高姜黄素组抑瘤率高于模型组[(17.54±3.88)%、(26.87±5.12)%、(37.98±7.09)%比(0.00±0.00)%,F=162.010,P<0.01];低姜黄素组、中姜黄素组、高姜黄素组LC-Ⅱ表达高于模型组(1.54±0.09、1.89±0.12、2.75±0.28比1.00±0.04,F=5.983,P<0.05),p62表达低于模型组[(0.62±0.05、0.47±0.05、0.39±0.04比1.00±0.07,F=6.774,P<0.05),β-catenin表达低于模型组[(0.52±0.08、0.48±0.06、0.35±0.04比0.99±0.12,F=7.092,P<0.01),BCL9表达低于模型组[(0.54±0.06、0.46±0.05、0.31±0.02比0.99±0.10,F=7.365,P<0.01)。细胞水平,10、20、40μmol/L姜黄素BGC-823细胞活自噬水平高于对照组[(8.97±0.16)%,(17.68±0.55)%,(34.45±1.32)%比(5.65±0.12)%,F=52.932,P<0.05],LC-Ⅱ水平高于对照组[(0.23±0.00、0.32±0.00、0.95±0.01比0.18±0.00,F=83.028,P<0.05)、p62水平高于对照组(0.24±0.00、0.38±0.02、0.90±0.02比0.19±0.00,F=74.355,P<0.05),β-catenin水平高于对照组[(0.23±0.01、0.19±0.00、0.11±0.00比0.05±0.00,F=98.623,P<0.05)、BCL9水平高于对照组[(0.37±0.00、0.30±0.01、0.21±0.01比0.09±0.00,F=129.746,P<0.05)水平。β-catenin/BCL9信号通路激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BGC-823细胞 自噬 凋亡 β-连环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9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鼻腔鼻窦血管球周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20
作者 李涌 高珍 +2 位作者 仲秀秀 闫康 张仁亚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33-334,337,共3页
鼻腔鼻窦血管球周细胞瘤(sinonasal glomangiopericytoma)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鼻腔、鼻窦的伴血管周肌样细胞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较为罕见。本文报道2例鼻腔鼻窦血管球周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1... 鼻腔鼻窦血管球周细胞瘤(sinonasal glomangiopericytoma)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鼻腔、鼻窦的伴血管周肌样细胞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较为罕见。本文报道2例鼻腔鼻窦血管球周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例1,女,54岁,因反复渐进性鼻塞约半年入院,查体发现左侧鼻腔内灰白色结节样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肿瘤 血管球周细胞瘤 临床 病理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