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效果分析
1
作者 曹科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0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40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40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宫腔形态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手术指标,促进患者宫腔形态恢复,手术并发症发生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冷刀分离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用于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
2
作者 闫小军 《中外医疗》 2022年第4期78-81,89,共5页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康复选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来院接受医治的82例产后盆底肌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比组(常规治疗,41例)和治疗组(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41例)...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康复选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来院接受医治的82例产后盆底肌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比组(常规治疗,41例)和治疗组(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41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盆底肌平均电压值(17.24±3.33)μV,盆底肌最大电压值(24.23±3.54)μV,盆底肌Ⅰ类肌纤维肌力(4.40±0.67)级,盆底肌Ⅱ类肌纤维肌力(3.57±1.04)级均高于对比组(13.09±2.87)μV、(17.69±2.07)μV、(2.96±0.72)级、(2.62±0.71)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4、10.211、9.375、4.830,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比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9,P<0.05)。治疗后,治疗组精神状态评分(93.58±4.14)分,生理功能评分(94.03±2.87)分,心理功能评分(93.16±4.82)分,总体健康评分(94.31±3.54)分均高于对比组(85.24±4.15)分、(85.71±2.54)分、(86.03±3.87)分、(85.65±3.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09、13.900、7.385、11.409,P<0.05)。治疗组治疗总满意度97.56%高于对比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生物电反馈刺激疗法,可以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进一步提升,适合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电刺激 产后 盆底功能 康复效果
下载PDF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价值评价
3
作者 曹科林 杨燕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3期78-80,共3页
目的 观察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对妊娠结局影响,评价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19例产前检查发现甲减孕妇,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正常孕妇119例为正常组;对甲减孕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对妊娠结局影响,评价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19例产前检查发现甲减孕妇,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正常孕妇119例为正常组;对甲减孕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19例甲减孕妇中78例孕妇分娩前促甲状腺激素(TSH)<2.5 mIU/L(观察组),41例孕妇TSH>2.5mIU/L(对照组)。三组妊娠及围生儿不良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48.78%、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26.83%均分别高于观察组的16.67%、10.26%(P<0.05);正常组与观察组不良结局发生率、围生儿不良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甲减对母婴结局影响较大,应该早期开展甲状腺功能指标筛查,加大监测力度,尽早及时采取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以降低相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结局 左甲状腺素钠片
下载PDF
电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李秀 魏莉娟 吴敏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45-1649,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55例(脱落5例)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组56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电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两组...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55例(脱落5例)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组56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电针联合手法松解治疗。两组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中医疗效。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oring,VAS)评估患者主观的疼痛程度和压痛点疼痛程度。使用盆底表面肌电检测仪测定患者前后静息状态的肌电波幅和变异系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环氧化酶2、β-内啡肽、白介素1的水平。运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8.18%),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观疼痛程度、压痛点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减轻(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后静息状态的肌电波幅和变异系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环氧化酶2、白介素1均低于治疗前,β-内啡肽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环氧化酶2、白介素1均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手法松解可提高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减轻中医症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调节疼痛介质的释放,降低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手法松解 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中医症状 疼痛程度 疼痛介质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再次剖宫产1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明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1年第6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腹壁纵切口及横切口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产妇68例为A组,腹壁横切口再次剖宫产58例为B组,对两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子... 目的 探讨腹壁纵切口及横切口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产妇68例为A组,腹壁横切口再次剖宫产58例为B组,对两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壁及盆腹腔重度粘连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腹腔轻、中度粘连及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后粘连较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对有可能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首次手术选择腹壁纵切口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纵切口 腹壁横切口 剖宫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