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冠心病患者FGF21及IGF-1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
作者 刘宁 鞠瀚 高成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7期2425-2429,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4例,女42例,年龄(72...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4例,女42例,年龄(72.24±8.93)岁;轻度硬化46例,中度硬化28例,重度硬化22例。另选同期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60例设为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70.43±8.56)岁。分析血清FGF21、IGF-1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采用F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重度硬化组FGF21水平高于中度硬化组,中度硬化组FGF21水平高于轻度硬化组,重度硬化组IGF-1水平低于中度硬化组,中度硬化组IGF-1水平低于轻度硬化组(均P<0.05);冠心病患者的血清FGF21水平高于对照组,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证实血清FGF21、IGF-1水平均可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评估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0.81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GF21≥590.68 ng/L、IGF-1≤82.67μg/L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均比值比(OR)>1,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FGF21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0.753,P<0.05),IGF-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r=-0.712,P<0.05)。结论血清FGF21升高、IGF-1降低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相关,临床可将FGF21≥590.68 ng/L、IGF-1≤82.67μg/L作为临床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生物学指标,为临床病情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门诊冠心病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刘宁 姜莉华 尹承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0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用于门诊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22例门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用于门诊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22例门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男30例、女31例,年龄32~81(55.67±7.21)岁,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61例,男31例、女30例,年龄39~76(57.36±8.85)岁,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评估临床疗效、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PAC-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凝血功能[D-二聚体(D-D)水平,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PAC-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PAC-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且联合组PAC-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95.08%,58/61)优于对照组(77.05%,4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两组D-D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AT-Ⅲ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能提高门诊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门诊 复方丹参滴丸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膜糖蛋 氯吡格雷 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
下载PDF
银杏叶滴丸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宁 郑学燕 +1 位作者 董敏 孙宝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2期1674-1677,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滴丸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6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各58例。基础治疗组男38... 目的观察银杏叶滴丸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6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各58例。基础治疗组男38例,女20例,年龄(70.23±3.51)岁。联合治疗组男39例,女19例,年龄(70.92±3.67)岁。基础治疗组采用银杏叶滴丸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银杏叶滴丸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t检验、Z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基础治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56/58),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的72.41%(42/58)(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滴丸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能够降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且具有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银杏叶滴丸 缬沙坦胶囊 临床疗效 舒张压 收缩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