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旨谈情”——论《红楼梦》之“情本体”
被引量:
3
1
作者
范丽敏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8-180,共13页
本文的主旨是立足于作品本身,对《红楼梦》"大旨谈情"之"情"做哲学探寻。曹雪芹从"重情"的文化心理出发构建了真而有情的贾宝玉"情生"理想展开的人文背景——欲而无情的秦可卿们、理而无情的...
本文的主旨是立足于作品本身,对《红楼梦》"大旨谈情"之"情"做哲学探寻。曹雪芹从"重情"的文化心理出发构建了真而有情的贾宝玉"情生"理想展开的人文背景——欲而无情的秦可卿们、理而无情的薛宝钗们。贾宝玉在这样的社会现实背景下"以情体道"和"以情悟道"。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视角分析指出宝玉"情生"理想失败的原因不是由于天道循环即"好就是了"所造成的,而是在经济基础未改变的情况下,仅作精神变革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情本体
以情体道
以情悟道
原文传递
汉晋陈留圉地考
2
作者
石静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13年第6期60-63,4,共4页
陈留圉地,是汉晋时的名士之乡。蔡氏、高氏、江氏是圉地大族,其子弟历仕汉、晋,在汉、晋的政治和学术舞台上较为活跃。尤其是东汉末学坛领袖蔡邕为陈留圉人,更使这个地方备受关注。然而对于圉为今之何地这个问题,自明代起便已有争论,目...
陈留圉地,是汉晋时的名士之乡。蔡氏、高氏、江氏是圉地大族,其子弟历仕汉、晋,在汉、晋的政治和学术舞台上较为活跃。尤其是东汉末学坛领袖蔡邕为陈留圉人,更使这个地方备受关注。然而对于圉为今之何地这个问题,自明代起便已有争论,目前主要有杞县说和尉氏县说两种观点。通过考证陈留圉地的地理沿革,可以确定汉晋之际的陈留圉为今之杞县圉镇。尉氏县说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
陈留圉
杞县说
尉氏县说
原文传递
喜剧性与悲剧性对立统一的双重审美效应——赏析张洁的《拣麦穗》
3
作者
李雁
《语文天地》
2006年第3期10-11,共2页
张洁的《拣麦穗》是一篇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叙事散文。她所描写的一老一少之间的人间真情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从审美体验上看,文本表层意蕴具有一定的喜剧性。这主要在于文本中的人物关系。
关键词
《拣麦穗》
悲剧性
喜剧性
对立统一
审美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旨谈情”——论《红楼梦》之“情本体”
被引量:
3
1
作者
范丽敏
机构
济南
大学
(
西校区
)
文学院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8-180,共13页
文摘
本文的主旨是立足于作品本身,对《红楼梦》"大旨谈情"之"情"做哲学探寻。曹雪芹从"重情"的文化心理出发构建了真而有情的贾宝玉"情生"理想展开的人文背景——欲而无情的秦可卿们、理而无情的薛宝钗们。贾宝玉在这样的社会现实背景下"以情体道"和"以情悟道"。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视角分析指出宝玉"情生"理想失败的原因不是由于天道循环即"好就是了"所造成的,而是在经济基础未改变的情况下,仅作精神变革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红楼梦
情本体
以情体道
以情悟道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汉晋陈留圉地考
2
作者
石静
机构
济南
大学
西校区
文学院
出处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13年第6期60-63,4,共4页
文摘
陈留圉地,是汉晋时的名士之乡。蔡氏、高氏、江氏是圉地大族,其子弟历仕汉、晋,在汉、晋的政治和学术舞台上较为活跃。尤其是东汉末学坛领袖蔡邕为陈留圉人,更使这个地方备受关注。然而对于圉为今之何地这个问题,自明代起便已有争论,目前主要有杞县说和尉氏县说两种观点。通过考证陈留圉地的地理沿革,可以确定汉晋之际的陈留圉为今之杞县圉镇。尉氏县说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关键词
汉晋
陈留圉
杞县说
尉氏县说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喜剧性与悲剧性对立统一的双重审美效应——赏析张洁的《拣麦穗》
3
作者
李雁
机构
山东省
济南
市
济南
大学
西校区
文学院
出处
《语文天地》
2006年第3期10-11,共2页
文摘
张洁的《拣麦穗》是一篇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叙事散文。她所描写的一老一少之间的人间真情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从审美体验上看,文本表层意蕴具有一定的喜剧性。这主要在于文本中的人物关系。
关键词
《拣麦穗》
悲剧性
喜剧性
对立统一
审美效应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旨谈情”——论《红楼梦》之“情本体”
范丽敏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原文传递
2
汉晋陈留圉地考
石静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13
0
原文传递
3
喜剧性与悲剧性对立统一的双重审美效应——赏析张洁的《拣麦穗》
李雁
《语文天地》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