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艺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楠 《湖南包装》 2021年第5期164-166,共3页
艺术设计是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新时代对于文科专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时下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推动着社会向着智能化与互联化高速发展,艺术设计实践从生产方式、表现形态、传... 艺术设计是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新时代对于文科专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时下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推动着社会向着智能化与互联化高速发展,艺术设计实践从生产方式、表现形态、传播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需要探索"艺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为核心,打破传统专业间的藩篱,在人才培养环节中促进艺术与科学知识的交融互通,从而培养具有艺术与科技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应用型高校 艺术设计 艺科融合
下载PDF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永涛 高经纬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6-234,共9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一种基于自然语言描述的图像生成方法,以更好地满足设计师的需求。方法采用GPT-3模型生成创作思路的文本描述,并使用稳定扰动(StableDiffusion)算法生成与描述相匹配的图...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一种基于自然语言描述的图像生成方法,以更好地满足设计师的需求。方法采用GPT-3模型生成创作思路的文本描述,并使用稳定扰动(StableDiffusion)算法生成与描述相匹配的图像。通过测试和应用实例验证方法在平面设计中的效果,旨在探索平面设计领域中的新视角和工具,以简化设计过程,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结论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结合实验结果和定性分析,评估了该方法生成的图像与自然语言描述的匹配程度、图像质量,以及方法的灵活性和可控性。通过这些评估指标,可确定该方法的有效性,并更好地满足设计师的需求。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增强算法的多样性、创意性,以及探索更智能化的平面设计工具,以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和设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平面设计 自然语言理解算法 图像生成
下载PDF
高校学生资助网络育人问题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旭辉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7-91,共5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互联网+”模式在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得到深入应用。针对高校开展学生资助网络育人工作面临的机制不完善、平台建设规划不合理、平台宣传引导不够等问题,提出高校要加强学校对资助网络育人工作的领导...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互联网+”模式在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得到深入应用。针对高校开展学生资助网络育人工作面临的机制不完善、平台建设规划不合理、平台宣传引导不够等问题,提出高校要加强学校对资助网络育人工作的领导、建立长效机制、丰富内容形式等策略,来提升资助育人的工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资助 网络 育人
下载PDF
基于《家具设计》课程建设专创融合课程的探索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军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第5期125-126,共2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各高等院校都在通过积极探索建设专创融合课程来实现这一目标,以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围绕专创融合课程的育人理念,分析了目前《家具设计》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各高等院校都在通过积极探索建设专创融合课程来实现这一目标,以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围绕专创融合课程的育人理念,分析了目前《家具设计》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门课程存在的短板,结合专创融合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思路,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融合以及考核评价方面阐述了《家具设计》专创融合课程的构建及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专创融合 家具设计 创新创业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专创融合课程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以芬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为视角 被引量:7
5
作者 马军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0年第6期44-47,共4页
专创融合课程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点,但是目前在课程建设方面还没有具体的指导理念,这使得各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诸多问题。本研究从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方式、课堂设计与组织、企业家学园创新思想和产学研平台运行等方面分析... 专创融合课程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点,但是目前在课程建设方面还没有具体的指导理念,这使得各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诸多问题。本研究从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方式、课堂设计与组织、企业家学园创新思想和产学研平台运行等方面分析芬兰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以期为我国专创融合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创新创业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水彩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被引量:7
6
作者 底薇薇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94-96,共3页
在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教学体系中,水彩课程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水彩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色彩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色彩表现水平的关键环节。面对美术学专业发展的新趋势,水彩课程教学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 在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教学体系中,水彩课程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水彩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色彩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色彩表现水平的关键环节。面对美术学专业发展的新趋势,水彩课程教学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基于水彩课程的教学现状,在分析水彩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进行教学改革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美术学专业 水彩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产品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式教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魏迎涛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8-91,共4页
《产品包装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分析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的课程定位不准确、教学计划与执行脱节、评价体系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产品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的实践设计,认为项... 《产品包装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分析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的课程定位不准确、教学计划与执行脱节、评价体系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产品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的实践设计,认为项目式教学能够起到创新课程应用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产品包装设计 教学研究
下载PDF
高校教育技术实践的困境与反思
8
作者 朱斌 《教育进展》 2024年第7期982-986,共5页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是必要之举。但是在技术理性逻辑作用下,高校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出现偏差,教学技术应用泛化降低课堂效果,学生管理领域出现“电子文牍主义”,网络媒体成为“留痕”平台。基于此,高校必须...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是必要之举。但是在技术理性逻辑作用下,高校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出现偏差,教学技术应用泛化降低课堂效果,学生管理领域出现“电子文牍主义”,网络媒体成为“留痕”平台。基于此,高校必须正确看待信息技术的作用,以价值理性为导向,强化以学为本的理念,结合教学实际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实现数据互通,建立数字化学生工作系统平台,注重实效,形成线上线下活动协同联动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理性 信息技术 高校 技术赋能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内涵型建设研究
9
作者 杨晓晴 《世纪桥》 2024年第11期39-41,共3页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需要贯彻党对高校教育的全面领导,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探寻学生党支部内涵型建设的工作意义,促进党支部文化建设,加强党支部队伍建设,思考新时代党建育人的新形势,拓...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需要贯彻党对高校教育的全面领导,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探寻学生党支部内涵型建设的工作意义,促进党支部文化建设,加强党支部队伍建设,思考新时代党建育人的新形势,拓宽学生党支部内涵型建设的思路。构建“研学型”“志愿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全面提高学生党支部质量建设,发挥政治学习及思想引领的作用,武装学生党员的头脑,筑牢学生党员初心使命,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队伍建设
下载PDF
基于用户满意度和形状文法的青铜器气质特征提取及应用研究
10
作者 侯宁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0-85,共6页
通过对青铜器的调研,运用感性工学和统计学方法提取青铜器气质特征,结合用户满意度评价和需求转换理论,确立用户期待的气质神韵特征语义和产品设计方向。基于气质神韵特征、器型、纹样等制约因素,利用形状文法推演产品形态的呈现方式。... 通过对青铜器的调研,运用感性工学和统计学方法提取青铜器气质特征,结合用户满意度评价和需求转换理论,确立用户期待的气质神韵特征语义和产品设计方向。基于气质神韵特征、器型、纹样等制约因素,利用形状文法推演产品形态的呈现方式。设计“霸气音箱、活泼U盘、高雅酒具”三款文创产品,实践验证形状文法能有效降低文创产品形态设计过程中感性语义的笼统型和含糊性,提升用户满意度,助力青铜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其他类型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用户满意度 气质特征 形状文法 产品设计
下载PDF
从《吾爱敦煌》看苗月导演的创作转向
11
作者 郭天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吾爱敦煌》以樊锦诗的生命历程为线索,讲述了她守护敦煌莫高窟的故事。不同于苗月此前的现实题材英雄模范片,《吾爱敦煌》的移情目标实现了从“人”到“物”的转移。樊锦诗被界定为“敦煌的女儿”,充当着行动者与转义者,既是人们与敦... 《吾爱敦煌》以樊锦诗的生命历程为线索,讲述了她守护敦煌莫高窟的故事。不同于苗月此前的现实题材英雄模范片,《吾爱敦煌》的移情目标实现了从“人”到“物”的转移。樊锦诗被界定为“敦煌的女儿”,充当着行动者与转义者,既是人们与敦煌莫高窟之间的桥梁,又是莫高窟的阐释者。影片所聚焦的空间维度因其历时性主要体现为“不变”,这与脱贫攻坚中的空间主题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月 历史传记 樊锦诗 莫高窟 文化载体
下载PDF
文化认同视角下的河南乡村景观标识设计策略研究
12
作者 朱睿博 《工业设计》 2024年第5期135-138,共4页
探索具有文化认同的乡村景观标识设计方法,以此构建村民集体身份认同。以乡村文化构成的深层内涵为基础,以乡村景观标识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河南乡村景观标识设计现状及设计取向调研分析。从乡村文化的可视性、感知性、传播性、嵌入... 探索具有文化认同的乡村景观标识设计方法,以此构建村民集体身份认同。以乡村文化构成的深层内涵为基础,以乡村景观标识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河南乡村景观标识设计现状及设计取向调研分析。从乡村文化的可视性、感知性、传播性、嵌入性四层面切入,重塑河南乡村景观标识。构建了视觉导向为主的美学设计、感知为主的情节式体验、创新为主的互动感参与设计、地域为主的归属感差异设计的河南乡村景观标识设计策略,以期满足人的多元感知需求,形成文化认同和归属感。构建文化认同的乡村景观标识设计改变了当今设计趋同现象,将人的感受和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作为设计的核心理念,为乡村景观标识设计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河南乡村 景观标识 设计策略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创新性发展研究
13
作者 杨晓晴 《世纪桥》 2024年第13期82-84,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索文化育人的活动形式与价值含义,不断开拓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路径,因材施教,将地方“红色”教育与“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的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索文化育人的活动形式与价值含义,不断开拓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路径,因材施教,将地方“红色”教育与“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的体系,创新理论教育模式,运用言传身教、团体实践活动、媒体传播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有效率地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思想引领,营造文化气息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关注大学生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底蕴、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文化记忆视角下豫西乡村建设设计策略研究
14
作者 朱睿博 《工业设计》 2024年第2期46-49,共4页
文化记忆所具有的集体(民族)同一性建构功能,为乡村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内生动力。文章旨在探讨文化记忆理论下豫西乡村建设设计策略。通过村民及游客感知需求调研,梳理了当下豫西乡村文化重塑中所面临的“文化传承人出现断层”“文化氛... 文化记忆所具有的集体(民族)同一性建构功能,为乡村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内生动力。文章旨在探讨文化记忆理论下豫西乡村建设设计策略。通过村民及游客感知需求调研,梳理了当下豫西乡村文化重塑中所面临的“文化传承人出现断层”“文化氛围单调生硬”等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文化记忆构成体系为基础,从审美、体验、交互、归属设计需求出发,构建了基于形态、情感、境界、背景四个层面的设计策略。由此摆脱了仅满足物质功能的建构逻辑,转向了更高层面的人的感受和精神的追求,形成文化认同和归属感,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豫西 乡村文化 乡村建设 设计策略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传统艺术与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15
作者 魏迎涛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将思政深度融入艺术设计专业的每一门课程中,对于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传统艺术与设计”的教学之中,达成既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又熏陶学生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的双重教学目的。在剖... 将思政深度融入艺术设计专业的每一门课程中,对于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传统艺术与设计”的教学之中,达成既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又熏陶学生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的双重教学目的。在剖析思政融入“传统艺术与设计”课堂教学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四点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探索的策略:恰当选择教学内容,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整合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培训,建立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强化设计实践,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通过课程思政融入和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熟练掌握传统艺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成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高尚情操的新时代艺术设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传统艺术与设计 课程思政 实践
下载PDF
基于地域文化的洛阳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林娟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1-96,共6页
在分析洛阳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洛阳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应该突显文化创意产品个性,以特取众;提升产品包装品味,以精代陋;深挖地域文化本质,以形载意;提升产品功能价值,以实延虚;改进产品设计理念,以新除旧;... 在分析洛阳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洛阳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应该突显文化创意产品个性,以特取众;提升产品包装品味,以精代陋;深挖地域文化本质,以形载意;提升产品功能价值,以实延虚;改进产品设计理念,以新除旧;整合文化品牌形象,以点带面;建立配套人才机制,以留代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补促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洛阳旅游 文化创意产品
下载PDF
“智能产品设计”课程“专创融合”建设模式探索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宁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93-96,共4页
建设“专创融合”课程是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智能产品设计”作为高校艺术学科产品设计专业方向的一门特色选修课程,在新文科背景下其“... 建设“专创融合”课程是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智能产品设计”作为高校艺术学科产品设计专业方向的一门特色选修课程,在新文科背景下其“专创融合”要打破专业壁垒,将设计学和开源硬件、计算机编程、数字化制造、市场营销、河洛文化等知识融合,并在实践环节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战训练。“智能产品设计”课程的“专创融合”建设模式包括:市场调研寻找痛点,产品彰显文化元素,选择智能硬件确定交互方式,学生参与产品原型设计与制作,做好项目路演与成果转化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产品设计”课程 专创融合 新文科 智能噪音检测仪
下载PDF
家居布艺设计的水墨画元素创新设计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巧丽 《染整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79,共3页
水墨画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水墨画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与墨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艺术风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关键词 家居布艺设计 水墨画元素 设计应用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背景下“艺工商创”融合的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永涛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00-102,共3页
本文旨在探究在数字技术赋能的背景下,如何将艺术、工程和商业融合于包装设计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数字技术在“艺工商创”融合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艺工商创”融合包装设计的教学模式... 本文旨在探究在数字技术赋能的背景下,如何将艺术、工程和商业融合于包装设计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数字技术在“艺工商创”融合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艺工商创”融合包装设计的教学模式,并深入研究教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性。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为包装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教师的数字素养的提升和教育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以促进包装设计智慧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艺工商融合 包装设计 教学模式 效果评估
原文传递
文化权力空间化视角下的街道空间设计伦理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楠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7-111,共5页
街道不仅是客观中立的物质空间,更是表征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的社会空间。权力阶层通过街道空间组织形态、符号象征等空间要素的生产,对民众实施了隐性支配,完成了权力关系的再生产,这个过程被称为文化权力的空间化。本文通过对街道文化... 街道不仅是客观中立的物质空间,更是表征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的社会空间。权力阶层通过街道空间组织形态、符号象征等空间要素的生产,对民众实施了隐性支配,完成了权力关系的再生产,这个过程被称为文化权力的空间化。本文通过对街道文化权力空间化的批判,意图重构街道空间设计的伦理原则,并探索“公众参与”街道规划以及合法合规的实施“战术城市主义”街道空间实践等策略,以丰富街道空间的多元性、公共性,繁荣城市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空间表征 文化权力空间化 街道空间设计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