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屏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
作者 丁世敬 赵跃智 葛德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33,37,共5页
依据电磁屏蔽原理,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及厚度是决定其屏蔽性能的决定性因素。铁磁材料和金属良导体材料、镀金属表面敷层型薄膜屏蔽材料、以各导电纤维为填充材料的填充复合型屏蔽材料以及银系、镍系和碳系导电涂料类屏蔽材料等是目... 依据电磁屏蔽原理,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及厚度是决定其屏蔽性能的决定性因素。铁磁材料和金属良导体材料、镀金属表面敷层型薄膜屏蔽材料、以各导电纤维为填充材料的填充复合型屏蔽材料以及银系、镍系和碳系导电涂料类屏蔽材料等是目前电磁屏蔽材料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综述了它们的研究现状、性能、应用、存在的优缺点等,并探讨了屏蔽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材料 现状 应用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复杂塑件模具优化设计 被引量:22
2
作者 闵志宇 沈俊芳 盛腾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3,共5页
设计了一套泵体上盖塑料模具,针对泵体上盖零件的成型工艺及产品性能,应用Pro/E和Moldflow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塑件存在的主要缺陷:最大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过大、气穴、熔接线、收缩率和塑件温度分布不均等。针对缺陷,对塑件结构、浇注系... 设计了一套泵体上盖塑料模具,针对泵体上盖零件的成型工艺及产品性能,应用Pro/E和Moldflow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塑件存在的主要缺陷:最大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过大、气穴、熔接线、收缩率和塑件温度分布不均等。针对缺陷,对塑件结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进行了优化,得到合理的结果。这种方法可最大限度地消除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及产品生产中的不足,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模 MOLDFLOW PRO/E 熔接线 气穴
下载PDF
浅析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0
3
作者 袁霄梅 李光 陈永胜 《煤矿开采》 2008年第6期33-35,共3页
在分析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大气等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从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对矿井开采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改革、采空区充填和煤矸石回填技术对煤矿的水资源、土地、大气、噪音等生态环境进行了论述,得出了适... 在分析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大气等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从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对矿井开采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改革、采空区充填和煤矸石回填技术对煤矿的水资源、土地、大气、噪音等生态环境进行了论述,得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煤矿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下载PDF
载体对TiO2/硅藻土中TiO2相变及晶粒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利剑 郑水林 田文杰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44-1648,共5页
以硅藻土为载体,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了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粉体,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镜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计算分析,并对负载在硅藻土载体上的TiO2晶型转变和晶粒生长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硅藻土载体对TiO2/硅藻土复合粉体中... 以硅藻土为载体,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了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粉体,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镜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计算分析,并对负载在硅藻土载体上的TiO2晶型转变和晶粒生长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硅藻土载体对TiO2/硅藻土复合粉体中的TiO2晶型转变和晶粒生长都有一定的阻碍作用,TiO2粉体的晶型转变温度为750℃左右,复合粉体中TiO2晶型转变温度为900℃左右;随温度的升高,TiO2粉体的晶粒生长速度比复合粉体中TiO2晶粒快;TiO2粉体的锐钛矿和金红石晶粒生长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8.04kJ/mol和53.96kJ/mol,复合粉体中TiO2的分别为20.04kJ/mol和117.89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硅藻土 相变 晶粒生长 表观活化能
下载PDF
热塑性树脂增韧环氧树脂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徐亚娟 刘少兵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7,共5页
介绍了热塑性树脂/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的的制备方法,相分离机理以及相结构的影响因素,综述了国内外热塑性树脂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增韧机理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热塑性树脂 相行为 增韧
原文传递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17
6
作者 田文杰 王利剑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97-98,共2页
在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四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培养面向工程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固体废物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创新
下载PDF
硅藻土的提纯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利剑 刘缙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18,共4页
采用焙烧和酸浸法对硅藻土进行了提纯处理,探索出了硅藻土提纯的最佳工艺参数。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实验制备的硅藻精土内部微孔孔道得到了较好的疏通,化学分析表明硅藻精土中SiO2品位达90%以上,各项指标已达到国家一级硅藻土标准。
关键词 硅藻土 提纯 焙烧 酸浸
下载PDF
稀土在热浸镀铝中的行为和分布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伟 郭勤军 文九巴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5,共6页
分别在工业纯铁和20碳钢上制备了热浸镀纯铝和稀土铝镀层,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镀层横截面和表面的形貌,采用能谱仪(EDS)和电子探针(EPMA)分析了镀层横截面的稀土分布。结果表明,添加稀土热浸镀铝后,表面层厚度减少,合金层厚度增加;... 分别在工业纯铁和20碳钢上制备了热浸镀纯铝和稀土铝镀层,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镀层横截面和表面的形貌,采用能谱仪(EDS)和电子探针(EPMA)分析了镀层横截面的稀土分布。结果表明,添加稀土热浸镀铝后,表面层厚度减少,合金层厚度增加;镀层表面比较平整、连续、无裸露点、裂纹和氧化物夹杂,且FeAl3相短而细小;稀土渗入了镀层,且分布很不均匀,在部分区域存在偏聚,表面层与合金层界面处以及齿状Fe2Al5相的边缘处和齿尖处稀土含量较高。分析了稀土对镀层厚度和组织形貌的影响及稀土的渗入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铝层 组织形貌 表面层 合金层 稀土分布
下载PDF
复合结构长水口热应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辉敏 李红霞 +1 位作者 孙加林 王金相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00-2006,共7页
为解决免预热长水口的破裂问题,在其内孔复合了低导热率隔热层,并对其热应力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结构和边界条件的简化,建立了长水口的二维轴对称模型,然后采用有限单元法研究了隔热层厚度及材料热导率对其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解决免预热长水口的破裂问题,在其内孔复合了低导热率隔热层,并对其热应力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结构和边界条件的简化,建立了长水口的二维轴对称模型,然后采用有限单元法研究了隔热层厚度及材料热导率对其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隔热层长水口所受热应力在浇钢初期变化剧烈,这是造成其破损的重要原因。隔热层可大幅度降低此热应力且使之变化平缓,但其厚度不宜超过2mm。隔热层厚度保持为2mm时,长水口颈部最大热应力随其导热系数的减小呈抛物线规律下降。长水口本体导热系数在10~30W/(m·K)之间变化时,对无隔热层长水口颈部最大热应力基本没有影响;但复合结构长水口颈部最大热应力随导热系数的增加呈对数关系下降。将复合结构长水口试用于生产,未出现破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水口 热应力 隔热层 厚度 导热系数 有限单元法
原文传递
钼尾矿制备建筑用微晶玻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沈洁 赵跃智 +2 位作者 李红霞 秦岩 杨慧杰 《玻璃》 2010年第3期3-5,共3页
微晶玻璃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较高的机械强度,显著的耐腐蚀、抗风化能力、良好的抗热震性能以及装饰等其他特殊性能,本文选用CaO-A2l3O-SiO2系统微晶玻璃作为研究对象,以钼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微晶玻璃,探讨钼尾矿用于生产建筑用微晶玻... 微晶玻璃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较高的机械强度,显著的耐腐蚀、抗风化能力、良好的抗热震性能以及装饰等其他特殊性能,本文选用CaO-A2l3O-SiO2系统微晶玻璃作为研究对象,以钼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微晶玻璃,探讨钼尾矿用于生产建筑用微晶玻璃的可行性以及生产工艺和性能特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钼尾矿 微晶玻璃
下载PDF
Fe_3O_4@m-SiO_2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行为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士婷 陈文娟 +2 位作者 王德平 叶松 姚爱华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1-287,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Fe3O4@m-SiO2磁性纳米颗粒,通过乙醇回流法或煅烧法去除模板剂分别获得了单介孔和双介孔磁性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Zeta电位仪、透射电子显微镜、低温氮吸附比表面测试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Fe3O4@m-SiO2磁性纳米颗粒,通过乙醇回流法或煅烧法去除模板剂分别获得了单介孔和双介孔磁性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Zeta电位仪、透射电子显微镜、低温氮吸附比表面测试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物相、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选用维生素B12为模型药物,研究了两种介孔材料的药物缓释行为。结果表明:Fe3O4@m-SiO2磁性纳米颗粒尺寸在60~80 nm之间;单介孔和双介孔磁性纳米颗粒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药物装载量分别达到51、55 A.m2/kg和104.5、110.3 mg/g;在药物缓释过程中,两种介孔材料的释药量均达到80%以上,其中,单介孔材料更有利于药物缓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四氧化三铁 介孔 超顺磁性 药物缓释
原文传递
聚氨酯弹性体/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少兵 程绍娟 +1 位作者 张颖 贾林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0,50,共4页
采用预聚体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体(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通过Al(OH)_3对纳米SiO_2表面改性以及超声波分散的方法来提高纳米SiO_2在PUE基体中的分散性,并考查了表面处理前后的纳米SiO_2对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 采用预聚体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体(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通过Al(OH)_3对纳米SiO_2表面改性以及超声波分散的方法来提高纳米SiO_2在PUE基体中的分散性,并考查了表面处理前后的纳米SiO_2对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SiO_2能均匀分散于PUE基体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纳米SiO_2的用量对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并且当纳米SiO_2的质量分数为2%和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我国医疗废物处置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3
13
作者 袁霄梅 张华 《环境卫生工程》 2007年第5期49-51,共3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医疗废物的产生及处理现状,探讨了医疗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医疗废物 处理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聚醚型聚氨酯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4
作者 谢富春 郭福全 《弹性体》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4-47,共4页
采用不同种类的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为原料合成聚氨酯,讨论了聚醚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二异氰酸酯的结构、软硬段比例、二异氰酸酯指数、扩链剂种类及用量对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醚,聚氨酯... 采用不同种类的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为原料合成聚氨酯,讨论了聚醚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二异氰酸酯的结构、软硬段比例、二异氰酸酯指数、扩链剂种类及用量对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醚,聚氨酯的定伸强度、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提高;聚氨酯的性能随硬段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异氰酸酯指数控制在1.01~1.03左右;扩链剂链长越短,聚氨酯的微相分离程度和力学性能越好;聚氨酯性能随1、4-丁二醇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达到一定用量时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 聚氨酯 性能
下载PDF
复合材料专业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实践 被引量:10
15
作者 付新建 程绍娟 +2 位作者 刘少兵 张华 周思凯 《广西轻工业》 2008年第11期134-135,共2页
根据复合材料专业课程的特点,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 专业课 创新 实践 改革
下载PDF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7
16
作者 袁霄梅 黄广霞 李光 《环境卫生工程》 2009年第2期31-32,共2页
介绍了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源头控制 过程控制 末端控制
下载PDF
轴承套圈表面超声滚挤压加工硬化模型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晓强 徐少可 +2 位作者 崔凤奎 安俊超 刘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1-237,共7页
为了提高轴承表层性能,获得较好的表面硬度,对超声滚挤压加工强化处理后的轴承套圈进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静压力、工件转速、进给量3个主要加工参数对轴承试样表面层硬度、硬化层深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超声滚挤压轴承套圈表面加工硬化... 为了提高轴承表层性能,获得较好的表面硬度,对超声滚挤压加工强化处理后的轴承套圈进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静压力、工件转速、进给量3个主要加工参数对轴承试样表面层硬度、硬化层深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超声滚挤压轴承套圈表面加工硬化回归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轴承套圈表面硬化层深度可达250μm,表面硬度随静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进给量的增大而减小,随转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其中静压力对硬度和硬化层深度的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转速影响相对较小;使用所建立的表面硬度模型进行预测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误差为1. 29%,说明该模型可用于不同工艺参数下轴承套圈表面硬度的预测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套圈 超声滚挤压 表面硬度 硬化层深度 回归模型
下载PDF
材料类专业固体物理课程创新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军伟 赵觅 《轻工科技》 2012年第1期134-135,共2页
根据高等学校固体物理课程的特点以及材料类专业的学生对学习固体物理课程的需求不同,从材料类专业固体物理教学现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材料类专业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创新性的教学改革理念,以提高... 根据高等学校固体物理课程的特点以及材料类专业的学生对学习固体物理课程的需求不同,从材料类专业固体物理教学现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材料类专业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创新性的教学改革理念,以提高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学 固体物理 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
下载PDF
常温合成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型聚羧酸减水剂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孔赞 付新建 +2 位作者 夏宗艳 张战营 赵洪义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61,共3页
按照正交试验的方法,利用双氧水-连二亚硫酸钠(SD)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马来酸酐(MA)、丙烯酰胺(AM)及丙烯酸(AA)为原料,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醚类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聚合工艺参数为:反应... 按照正交试验的方法,利用双氧水-连二亚硫酸钠(SD)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马来酸酐(MA)、丙烯酰胺(AM)及丙烯酸(AA)为原料,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醚类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聚合工艺参数为:反应的最优配合比n(MA)∶n(APEG)∶n(AM)∶n(AA)=1.6∶1.5∶1.5∶4.0。其中,SD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百分比4.0%,双氧水(30%)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0%。使用合成的样品进行了水泥净浆、水泥砂浆和混凝土试验。该合成样品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水泥适应性广、保坍性好、增强效果好等突出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类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低温聚合 烯丙基聚氧乙烯醚
下载PDF
订书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10
20
作者 闵志宇 李豪 +4 位作者 柳翊 沈俊芳 唐春娟 李继利 余乐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分析了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订书机上盖的结构工艺性,利用ProE模拟建模。塑件内部复杂结构,包含多个支撑加强肋板、两个铰链孔和两个功能肋板。型芯设计成组合式型芯,由一个主型芯和四个小型芯组成,四个小型芯设计成斜滑块的形式,其中斜... 分析了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订书机上盖的结构工艺性,利用ProE模拟建模。塑件内部复杂结构,包含多个支撑加强肋板、两个铰链孔和两个功能肋板。型芯设计成组合式型芯,由一个主型芯和四个小型芯组成,四个小型芯设计成斜滑块的形式,其中斜滑块型芯与斜推杆组成内侧抽芯机构。为满足外表面精度要求,型腔采用整体式结构。模具浇口采用了潜伏式浇口设计,不但能够保证塑件表面质量,还便于塑件与浇注系统凝料自动分离。模具内部结构清晰精准,脱模时塑件由推杆、拉料杆和斜顶杆共同推出,脱模容易,能够满足多数内部结构复杂的订书机上盖塑件的注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书机上盖 斜顶杆 注塑模具 潜伏式浇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