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洛阳的职业墓志撰稿人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化昆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0-24,共5页
在洛阳出土的唐代墓志中,有不少志文几乎相同或大致相同者。究其原因,应该是志文撰者自留底稿,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加以修改而成。这些志文撰者是职业墓志撰稿人。墓志作为随葬物,是埋于地下的,一般不容易穿帮。但随着一方方墓志的出土,这... 在洛阳出土的唐代墓志中,有不少志文几乎相同或大致相同者。究其原因,应该是志文撰者自留底稿,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加以修改而成。这些志文撰者是职业墓志撰稿人。墓志作为随葬物,是埋于地下的,一般不容易穿帮。但随着一方方墓志的出土,这一情况也随之大白于天下。这种墓志文一般都不署作者大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初期 洛阳 墓志文 职业撰稿人
下载PDF
唐代洛阳的水害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化昆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6-31,共6页
洛阳有伊、洛、、涧、谷等数条河流。唐代东都洛阳水灾频繁发生 ,共 35次之多 ,平均不足 1 0年一次 ,给洛阳城及沿岸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洛阳水灾发生多为五至八月份。唐代洛阳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雨季流量大 ,便于行舟 ,旱季水... 洛阳有伊、洛、、涧、谷等数条河流。唐代东都洛阳水灾频繁发生 ,共 35次之多 ,平均不足 1 0年一次 ,给洛阳城及沿岸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洛阳水灾发生多为五至八月份。唐代洛阳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雨季流量大 ,便于行舟 ,旱季水少河浅难以行船。针对频发的水灾 ,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助灾民的措施 ,同时还采取了加固堤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洛阳 水灾 季节性 管理措施
下载PDF
洛阳汉墓壁画中的汉代社会 被引量:2
3
作者 韦娜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洛阳汉墓壁画,题材丰富。西汉壁画的“羽化飞升”和“驱疫逐邪”,描绘当时社会丧葬活动,表达了羽化飞升的丧葬核心理念;天宫星辰天象图,继承中国传统的天体“二十八宿”的学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天体的认知水平;东汉“车马出行”、“宴... 洛阳汉墓壁画,题材丰富。西汉壁画的“羽化飞升”和“驱疫逐邪”,描绘当时社会丧葬活动,表达了羽化飞升的丧葬核心理念;天宫星辰天象图,继承中国传统的天体“二十八宿”的学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天体的认知水平;东汉“车马出行”、“宴饮乐舞”图真实描述当时社会官宦的仕途、庄园生活。是东汉时期庄园经济,门阀士族产生而形成的新的思潮在艺术领域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汉墓壁画 汉代社会
下载PDF
北朝隋唐河洛大族于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化昆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11,33,共8页
北朝隋唐时期 ,河洛于氏人才辈出 ,十分显赫。但有关史书对其记载时有出入。虽然有些史书将其记为代州或雍州及京兆等地人 ,但经过对史料及有关墓志、神道碑的研究认定 ,于氏始终为河南洛阳人 ,且对其它一些问题进行了订正或对史书有所... 北朝隋唐时期 ,河洛于氏人才辈出 ,十分显赫。但有关史书对其记载时有出入。虽然有些史书将其记为代州或雍州及京兆等地人 ,但经过对史料及有关墓志、神道碑的研究认定 ,于氏始终为河南洛阳人 ,且对其它一些问题进行了订正或对史书有所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隋唐 洛阳 于氏 墓志 神道碑
下载PDF
河洛学与河洛文化浅论 被引量:3
5
作者 郑贞富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18-20,共3页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作为中华最早的地域文化,河洛文化研究已具备形成一个学科的基础。河洛学研究的对象,是从远古到清末河洛地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相关区域文化关系。它有"道器合一"的综合性等特点,是"...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作为中华最早的地域文化,河洛文化研究已具备形成一个学科的基础。河洛学研究的对象,是从远古到清末河洛地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相关区域文化关系。它有"道器合一"的综合性等特点,是"国学"和其他区域文化学研究的基石,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学 河洛文化 区域文化 道器合一 经世致用
下载PDF
北朝隋唐时期独孤氏与洛阳的渊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化昆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7-23,共7页
独孤氏是北朝隋唐时期重要的姓氏之一,曾涌现出不少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如独孤信、独孤永业、隋文帝独孤皇后、独孤及等。前人对独孤氏祖籍问题并没有全方位综合性地加以研究,几乎都仅仅停留在史书记载上。独孤家族与洛阳有着割不... 独孤氏是北朝隋唐时期重要的姓氏之一,曾涌现出不少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如独孤信、独孤永业、隋文帝独孤皇后、独孤及等。前人对独孤氏祖籍问题并没有全方位综合性地加以研究,几乎都仅仅停留在史书记载上。独孤家族与洛阳有着割不断的联系,目前居中国第四大姓的刘姓的一部分,也是由独孤姓演变而来的,他们的祖籍应是河南洛阳。文献对独孤氏的记载多有谬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隋唐时期 独孤氏 祖籍 洛阳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白鸽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108-109,共2页
信息服务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努力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方式,提高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并加强信息服务的有序化管理;同时应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加快图书馆现代化的步伐。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信息 服务
下载PDF
清代洛阳的戏楼建筑与演出风俗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百灵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1-24,共4页
洛阳古代剧场发展演变历史悠久,而现存的戏楼多为清代建筑。这些戏楼有着不同的建筑样式、风格和规模,既展现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又蕴涵着洛阳丰富的戏曲演出风俗。
关键词 清代 戏楼建筑 演出风俗
下载PDF
河洛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建设
9
作者 白鸽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4-85,共2页
河洛地区作为中华民族的首善之区,在伦理道德建设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河洛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惠及后世。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讲求的是上下、尊卑、长幼有序,推崇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 河洛地区作为中华民族的首善之区,在伦理道德建设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河洛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惠及后世。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讲求的是上下、尊卑、长幼有序,推崇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等,其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这一切正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伦理道德 建设
下载PDF
洛阳传统年画艺术
10
作者 韦娜 《洛阳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102-104,共3页
洛阳传统年画,以人物画为主,取材于喜闻乐见的神话、历史和民间故事,反映了百姓的愿望和追求。其构图不受“学院派”画像元素的约束,讲究均衡、对称、和谐、充盈,大量吸收传统戏剧脸谱和着装艺术的优点。在色彩运用方面以红、黄、绿、... 洛阳传统年画,以人物画为主,取材于喜闻乐见的神话、历史和民间故事,反映了百姓的愿望和追求。其构图不受“学院派”画像元素的约束,讲究均衡、对称、和谐、充盈,大量吸收传统戏剧脸谱和着装艺术的优点。在色彩运用方面以红、黄、绿、紫、白、黑诸色为主,多采用木刻水印,以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且与广大百姓的爱憎交融。因此为广大老百姓所喜爱,从而使传统年画充满艺术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传统年画 艺术
下载PDF
北朝至五代时期晋阳的历史地位
11
作者 王化昆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7-19,共3页
晋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在北朝到五代时期,其地位更是非同一般,几乎是谁占踞了晋阳,谁便能拥有天下,故成为当时全国的军事和政治要地。
关键词 晋阳 北朝 五代 重镇 要地
下载PDF
《河洛文化研究》评介
12
作者 王化昆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6-17,112,共3页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民族出版社 评介 学术著作 河洛文化 国内研究 薛瑞泽
下载PDF
北魏孝武帝洛阳阅兵伐高欢
13
作者 王化昆 《河洛春秋》 2001年第3期14-17,共4页
北魏末期,政治混乱、经济衰落、社会各种矛盾激化。一边是尔朱氏、高欢交替掌握权柄,一边是帝王不甘做傀儡的抗争。对至高权力的追逐使双方干戈相向,最终导致了东、西魏分立,争战连年。
关键词 北魏 孝武帝 高欢 洛阳市 阅兵仪式
原文传递
“夏商周断代工程”与洛阳
14
作者 王化昆 《河洛春秋》 2001年第1期32-34,47,共4页
2000年11月9日,“九五”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一夏商周年表》公布。它的问世,将我国有纪年的历史从公元前841年,向上延伸到了公元前2070年,上推1200余年,从而使夏商周三代有了较为准确的纪年,其意义不言自喻。
关键词 “夏商周断代工程” 洛阳市 中国 河南 历史研究 文物考古 二里头遗址
原文传递
新出唐《明恪墓志》、《明琰墓志》及相关问题考略
15
作者 王化昆 《唐史论丛》 CSSCI 2012年第1期122-135,共14页
洛阳近年出土唐豫州刺史明恪墓志,拓片长58厘米、宽58.5厘米。楷书,33行,行33字。有盖,志盖篆书:大唐明府君之墓志文。明恪为唐太宗、高宗时期的官员,官至豫州刺史,其曾祖、祖、父皆为官员,可谓官宦世家。从志文中发现,志主五个儿子中,... 洛阳近年出土唐豫州刺史明恪墓志,拓片长58厘米、宽58.5厘米。楷书,33行,行33字。有盖,志盖篆书:大唐明府君之墓志文。明恪为唐太宗、高宗时期的官员,官至豫州刺史,其曾祖、祖、父皆为官员,可谓官宦世家。从志文中发现,志主五个儿子中,次子崇俨,两《唐书》有传,是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宠臣,官至正谏大夫,后来因卷入立储事件,被太子派人刺杀,优制赠侍中;第四子崇览墓志见于《河洛墓刻拾零》<sup>[1]</s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崇 州刺史 山宾 朝散大夫 僧绍 《唐书》 高宗 官宦世家 侍中 河南县
原文传递
洛阳新出土的几方唐代墓志
16
作者 缪韵 《唐史论丛》 CSSCI 2012年第1期176-185,共10页
近年来,洛阳不断有墓志出土(相当一部分当属盗掘而出),而其中很多墓志原件已流散外地,甚至海外。有的在洛阳还留下部分拓本,有的连只字片纸也未留,实为可惜和遗憾!现为大家介绍几方友人所赠或购买的近年洛阳出土的唐代小型墓志。它们虽... 近年来,洛阳不断有墓志出土(相当一部分当属盗掘而出),而其中很多墓志原件已流散外地,甚至海外。有的在洛阳还留下部分拓本,有的连只字片纸也未留,实为可惜和遗憾!现为大家介绍几方友人所赠或购买的近年洛阳出土的唐代小型墓志。它们虽然不如有的大型制墓志内容丰富,但其中尚不乏可利用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只字片纸 几方 唐史 河南县 天竺寺 榆林郡 镇将 天宝元年 博陵 监门率府
原文传递
洛阳文物事业发展战略初论
17
作者 马剑戈 《河洛春秋》 2000年第3期1-7,37,共8页
洛阳是炎黄二帝的故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都的文化积淀,使邙山上下、河洛之间成为蕴育华夏文物瑰宝的风水宝地。这里有“五都贯洛”的古城遗迹,重重叠叠... 洛阳是炎黄二帝的故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都的文化积淀,使邙山上下、河洛之间成为蕴育华夏文物瑰宝的风水宝地。这里有“五都贯洛”的古城遗迹,重重叠叠的历代墓葬、数量浩瀚的碑刻墓志、美伦美奂的石窟艺术、殿宇辉煌的寺观建筑、精品荟萃的馆藏文物。文物作为洛阳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洛阳的无价之宝。在世纪之交的今天,认真总结洛阳文物工作的得失,促进洛阳各项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洛阳文物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市 中国 河南 文物事业 发展战略 文化积淀
全文增补中
陈曼生对振兴阳羡壶艺的贡献与曼生壶的鉴定
18
作者 曹先武 《河洛春秋》 2002年第3期57-59,共3页
江苏宜兴古名荆溪,又名阳羡。其地东南大约13公里的丁蜀镇,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陶瓷产区之一,其地所产的紫砂陶器独具特色。这种紫陶系用当地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被称为“泥中泥”的特殊陶土烧制而成的无釉陶器。其色绛紫,其... 江苏宜兴古名荆溪,又名阳羡。其地东南大约13公里的丁蜀镇,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陶瓷产区之一,其地所产的紫砂陶器独具特色。这种紫陶系用当地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被称为“泥中泥”的特殊陶土烧制而成的无釉陶器。其色绛紫,其光幽深而含和,情调温文雅逸。但硬度甚高,叩之有金属声,能接近文火而无炸裂之虞,透气性良好而不渗漏,用作茶具能保持茶的色香味不变不馊,颇受世人特别是文人雅士的钟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曼生 阳羡壶艺 曼生壶 紫砂陶器
原文传递
非常之时 行非常之礼——评西魏北周的服丧制度
19
作者 王化昆 《河洛春秋》 2002年第3期37-40,共4页
虽然宇文氏统治的西周、北周时期大力提倡《周礼》,倡导孝道,但由于处于战事频仍之时,统治者又不允许文武大臣为父母亲人依礼制服丧,而是权变从事,由此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恶果。
关键词 西魏 北周 服丧制度 权变 《周礼》
原文传递
贺知章撰许临墓志跋 被引量:9
20
作者 韦娜 赵振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3-25,共3页
唐代许临墓志 ,由知名文士贺知章撰文 ,书法亦隽雅。志主青年时期久在相王李旦府中任低职官员 ,相王登帝位 (睿宗 )后 ,擢为右武卫将军 ;在平灭太平公主、常元楷等发动的宫廷政变中立功 ,得玄宗嘉奖 ,出刺曹州 ,卒于任上。此志可以补正... 唐代许临墓志 ,由知名文士贺知章撰文 ,书法亦隽雅。志主青年时期久在相王李旦府中任低职官员 ,相王登帝位 (睿宗 )后 ,擢为右武卫将军 ;在平灭太平公主、常元楷等发动的宫廷政变中立功 ,得玄宗嘉奖 ,出刺曹州 ,卒于任上。此志可以补正史无许临传记之缺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知章 许临 墓志 唐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