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资源在电大《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1
作者 脱素琴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4-95,109,共3页
对电大开放教育来说,网络资源的运用为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素材加工和表现方式,它能化抽象教学为形象教学,把单向教学变为双向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也加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 对电大开放教育来说,网络资源的运用为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素材加工和表现方式,它能化抽象教学为形象教学,把单向教学变为双向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也加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和谐、愉悦的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大开放教育 网络资源 教育信息化
下载PDF
“物质的量”概念的引入和建立
2
作者 脱素琴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0年第16期37-38,共2页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知通过质量、体积来计量宏观物质,也熟知宏观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组成。但是,学生是将宏观的质量、体积和微观...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知通过质量、体积来计量宏观物质,也熟知宏观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组成。但是,学生是将宏观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的粒子数目孤立起来看待的,缺乏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桥梁。学生进入高中一年级,接触到“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时,往往由于教师的不恰当引入使学生感觉到这个概念陌生、抽象、难懂,甚至产生错误的理解[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与微观 物质的量 粒子数目 概念的引入 高中一年级 宏观物质
原文传递
指导学生诵读之我见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惠英 《甘肃教育》 2006年第06A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诵读方法 阅读指导 中学 语文 阅读教学
下载PDF
课堂提问应把握的“度”
4
作者 张明霞 《甘肃教育》 2008年第11期48-48,共1页
在生物教学中,作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课堂提问是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窗口”之一。恰当的课堂提问就如同“激活剂”或“催化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课堂提问:把握 科学 恰当 准确 有效 正确 巧妙
下载PDF
观会考试卷 探教学之法
5
作者 刘红蓉 《甘肃教育》 2008年第3期29-29,共1页
笔者在2007年平凉市初中毕业会考数学阅卷中,认真研读了试题,查看了学生的答卷情况,发现:学生的答卷主要存在运算能力弱.归纳、等价转化、数学探究能力缺乏等问题.为此,下面就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谈几点建议.
关键词 运算能力 探究能力 应用能力 解题习惯
下载PDF
减负与《生物》课堂教学
6
作者 毛万全 《甘肃教育》 2004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减负 素质教育 教学效率 课堂练习 初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