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秀英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4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成2组,各3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格率为100.0%,高于对照...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成2组,各3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格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5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85,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胃癌 效果
下载PDF
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姜雨熙 张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72-74,共3页
探究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挑选本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内收诊行胃肠手术治疗病人,参与研究调查,按要求筛选共计82例。在入院时间不同背景下,将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期间就诊患者纳入常规组,共计4... 探究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挑选本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内收诊行胃肠手术治疗病人,参与研究调查,按要求筛选共计82例。在入院时间不同背景下,将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期间就诊患者纳入常规组,共计41例;将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病人纳入实验组,共计4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后负性心理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负性心理评分相近,对比P>0.05。护理后,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负性心理评分更低,对比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对比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比P<0.05。结论 术后护理干预可帮助胃肠手术病人尽快恢复胃肠功能,加强术后康复质量,建议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手术 胃肠功能恢复 术后护理 效果
下载PDF
对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秀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2期126-127,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进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进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 目的 :探讨对进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进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在这两组患者出院前,比较他们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进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术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 舒适护理 效果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戴昌华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结肠癌患者70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组(观察组)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组(对照组),各35例。分别进行相应手术,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 目的探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结肠癌患者70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组(观察组)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组(对照组),各35例。分别进行相应手术,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SGF、CEA、WBC、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CP-1、5-HT水平、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阳性转移淋巴结、左半结肠淋巴结、右半结肠淋巴结、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应用效果较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传统结肠癌根治术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不同年龄腹股沟疝的临床有效性
5
作者 戴昌华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6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手术用于治疗不同年龄段腹股沟疝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手术用于治疗不同年龄段腹股沟疝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等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20.0%,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为(13.154.04)h,对照组为(17.755.2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老年患者相比,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非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效果较好,有利于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对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微创手术 术中出血量 腹股沟疝 不同年龄 并发症
下载PDF
锁扣夹高位结扎闭合直疝假疝囊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曾小东 戴昌华 嵇振岭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介绍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应用锁扣夹高位结扎闭合假疝囊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评估。方法49例(60侧)腹股沟直疝患者接受腹腔镜经腹腹膜前(TAPP)手术。在补片放置前,用分离钳夹住假疝囊底部并向外拖出,顺时针旋转分离钳转... 目的介绍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应用锁扣夹高位结扎闭合假疝囊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评估。方法49例(60侧)腹股沟直疝患者接受腹腔镜经腹腹膜前(TAPP)手术。在补片放置前,用分离钳夹住假疝囊底部并向外拖出,顺时针旋转分离钳转向旋钮,使假疝囊螺旋状拧紧如麻花状,再以大号或加大号锁扣夹高位结扎假疝囊,闭合假疝囊缺损。术中观察假疝囊闭合操作时间,术后观察血清肿发生、局部异物感、第1、3天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其他并发症。结果手术平均时间(45±14)min。术中无精索、血管、神经、内脏损伤。假疝囊锁扣夹夹闭1次即达到满意效果的46侧,需2次夹闭的14侧。单次夹闭时间0.6~2 min,平均1.0 min。50侧假疝囊闭合满意(闭合后缺损消失),10侧基本满意(闭合后轻度凹陷0.2~0.4 cm)。术后3 d见2例轻度血清肿,未做处理。术后第1、3天疼痛轻不需应用止痛剂。术后腹股沟区异物感不明显。住院时间1~7 d,平均2.3 d。术后1、3、6个月随访未见复发、感染、疼痛、睾丸萎缩等并发症。结论锁扣夹高位结扎闭合直疝假疝囊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疝修补术 假疝囊 锁扣夹
原文传递
普外科临床治疗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肖龙海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5期158-158,160,共2页
目的研究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普外科临床治疗方法所具有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医院普外科于2013年到2015年收治的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查和预防感染因素的工作。结果经分析调查结果得出,患... 目的研究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普外科临床治疗方法所具有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医院普外科于2013年到2015年收治的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查和预防感染因素的工作。结果经分析调查结果得出,患者出现感染状况与患者自身年龄、手术持续时间、抗生素滥用等因素息息相关。结论总而言之,给予已经确诊患有急性阑尾炎这一疾病的患者手术治疗方法,来降低和预防术后发生感染状况的概率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急性阑尾炎 临床诊治效果
下载PDF
肛门脱出吻合术治疗低位与超低位直肠癌
8
作者 肖龙海 宋猛 +2 位作者 严云泉 周阳 匡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9期707-708,共2页
探讨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下肛门脱出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2013年11月~2015年12月,83例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分为研究组39例(腹腔镜辅助经肛门脱出吻合术治疗)和对照组44例(腹腔镜联合改良Parks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 探讨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下肛门脱出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2013年11月~2015年12月,83例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分为研究组39例(腹腔镜辅助经肛门脱出吻合术治疗)和对照组44例(腹腔镜联合改良Parks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RP、MTV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SP、FP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肛门对大便的控制达到良好水平的有24例(61.54%)高于对照组的16例(36.36%)(P<0.05);研究组的手术并发症率5.13%低于对照组的11.36%(P>0.05)。结果表明,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肛门脱出吻合术治疗手术效果可靠,术后患者肛门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肛门脱出吻合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周阳 《大医生》 2024年第9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给予胆囊结石(GS)合并肝外胆管结石(EBDS)患者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诊治的160例GS合并EBDS患者,根据术... 目的分析给予胆囊结石(GS)合并肝外胆管结石(EBDS)患者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诊治的160例GS合并EBDS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传统开腹手术)和观察组(120例,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ALT、AST和GGT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CRP和PCT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可有效改善GS合并EBDS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肝功能,加速术后恢复,对机体刺激小,同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及时机选择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猛 肖龙海 +2 位作者 曾晓东 戴昌华 严云泉 《临床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疗法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腹腔镜疗法,研究组在发病后72 h内完成手术;对照组在...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疗法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腹腔镜疗法,研究组在发病后72 h内完成手术;对照组在发病超过72 h后予以手术,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手术耗时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死亡、复发情况的发生。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手术耗时等临床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胆汁泄漏、腹腔出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中转开腹、死亡、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疗法在发病72 h内完成手术者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促进患者迅速康复,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时机 临床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原文传递
对接受PPH的痔疮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孙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4期170-172,共3页
目的:分析对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痔疮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PPH的11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 目的:分析对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痔疮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PPH的11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接受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PPH的痔疮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护理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围手术期 常规护理
下载PDF
左旋甲状腺素对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疗效
12
作者 匡伟 鲁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9期279-279,共1页
针对左旋甲状腺素在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应用效果予以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对80例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针对左旋甲状腺素在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应用效果予以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对80例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恢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TC、LDL-C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旋甲状腺素对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较佳,能够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促进患者的治疗,对患者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甲状腺素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