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人工林不同密度管理定向培育大径材 被引量:33
1
作者 叶功富 涂育合 +2 位作者 林瑞荣 蔡天贵 赵世荣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544-549,共6页
通过不同经营密度杉木人工林生长进程的比较分析可知,在相同年龄下,杉木林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随密度降低而增大,且密度小的林分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相交的时间推迟2~4 a,林木生长的速生期有延长的... 通过不同经营密度杉木人工林生长进程的比较分析可知,在相同年龄下,杉木林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随密度降低而增大,且密度小的林分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相交的时间推迟2~4 a,林木生长的速生期有延长的趋势,呈现出较强的生长后劲.密度管理是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关键措施,培育杉木大径材应在10 a前后,并且适时调整林分密度,以适当增加立木中大径木所占比例,促进大径木成材.保留密度以1 200株·hm-2左右较为适宜,可获得较高的大径材种出材量,提高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密度控制 定向培育 大径材
下载PDF
福建山地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 被引量:27
2
作者 叶功富 涂育合 廖祖辉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3期72-75,共4页
在闽北、闽中山地,通过对杉木大径材培育过程中的遗传控制、密度控制、立地控制与林分施肥等主要措施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优化方案,即选用杉木优良家系,选择18指数以上的立地,初植密度 1 800-2 505株/hm2,间伐后保... 在闽北、闽中山地,通过对杉木大径材培育过程中的遗传控制、密度控制、立地控制与林分施肥等主要措施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优化方案,即选用杉木优良家系,选择18指数以上的立地,初植密度 1 800-2 505株/hm2,间伐后保留密度1 100-1 200株/hm2,可不施肥。为杉木大径材的目标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 定向培育
下载PDF
不同整地方式定向培育杉木大径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叶功富 涂育合 +2 位作者 林武星 赵世荣 郑兆飞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2-14,19,共4页
对不同整地方式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生长过程研究表明:整地方式对3种立地6年生杉木幼林的生长效应,呈现全垦>带垦>穴垦的趋势,但这种作用效应在不同立地条件上是有差别的,整地对杉木幼林地土壤条件的改善作用在低地位指数级较为明显... 对不同整地方式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生长过程研究表明:整地方式对3种立地6年生杉木幼林的生长效应,呈现全垦>带垦>穴垦的趋势,但这种作用效应在不同立地条件上是有差别的,整地对杉木幼林地土壤条件的改善作用在低地位指数级较为明显,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18以上指数级)则差别不显著.杉木生长过程分析表明:全面整地、带状整地等高规格整地方式最终并不能改变立地质量,18年生以后整地效应逐渐消失,对杉木林分的终期生长量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 定向培育 整地方式 杉木幼林 比较研究 生长效应 立地条件 过程研究 作用效应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图的杉木幼龄林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华忠 张鹏 +1 位作者 王榕梅 卢远锦 《福建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73-77,共5页
以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5块样地,分别计算基于Voronoi图的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和传统的以最近邻木数取4的空间结构指数。结果表明:2种计算方法在计算大小比数时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计算角尺度时结果差异较大。说明... 以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5块样地,分别计算基于Voronoi图的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和传统的以最近邻木数取4的空间结构指数。结果表明:2种计算方法在计算大小比数时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计算角尺度时结果差异较大。说明Voronoi图在确定林分空间结构单元方面具有灵活性,能够确定更接近实际林分分布的空间结构单元,比传统方法更准确地描述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和个体大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 VORONOI图 大小比数 角尺度
下载PDF
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马尾松林分改造与松材线虫病除治 被引量:1
5
作者 严琳香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18期111-112,142,共3页
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处泰宁县境内,总面积23 487hm2,其中以马尾松为优势树种的林分面积达5 560hm2,2007年以来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给自然遗产地的保护造成了很大影响,通过对疫木的及时除治、林分的修复,以增强自然遗产地的抗性和改善景观。
关键词 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 马尾松 松材线虫病
下载PDF
泰宁县城区一重山景观林建设实践
6
作者 毛莉颖 《林业勘察设计》 2022年第1期65-67,共3页
根据近年来泰宁县城区一重山景观林建设实践,围绕着如何进一步做好城区一重山景观林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总结分析了城区一重山景观林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树种配置,密度控制、严格规范管理,科学养护、... 根据近年来泰宁县城区一重山景观林建设实践,围绕着如何进一步做好城区一重山景观林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总结分析了城区一重山景观林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树种配置,密度控制、严格规范管理,科学养护、强化抚育管理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配置 景观效应 城区一重山 森林质量
下载PDF
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适宜经营密度 被引量:39
7
作者 涂育合 叶功富 +2 位作者 林武星 赵世荣 郑兆飞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0-534,共5页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管理方式32年生时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以间伐后保留密度为1 200株·hm-2的林分最高,1 620株·hm-2的林分其次,600株·hm-2的林分最低;径级分...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管理方式32年生时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以间伐后保留密度为1 200株·hm-2的林分最高,1 620株·hm-2的林分其次,600株·hm-2的林分最低;径级分配状况差异明显,随着林分经营密度的降低,径级分布向大径木的方向偏移;不同规格材的出材量高低与林分密度相关密切.分析不同密度管理方式对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建立冠幅与胸径和最大密度等相关数学模型,得出培育杉木大径材的适宜主伐密度18指数级为1 005~1 382株·hm-2,20指数级为959~1 319株·hm-2,确定了不同径级适宜经营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杉木 大径材 定向培育 经营密度
下载PDF
不同产地厚朴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舒枭 杨志玲 +4 位作者 杨旭 段红平 于华会 黄建昌 李树朝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7-461,共5页
The length,width,thickness,length/width ratio and 100-seed weight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seeds from 15 natural distribution regions in China were measured and their germination rates were tested.The results showed th... The length,width,thickness,length/width ratio and 100-seed weight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seeds from 15 natural distribution regions in China were measured and their germination rates were tes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eeds from different region in seed characters and 100-seed weight.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eed characters and geographical climatic factors showed that the main variation wa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s.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frost-free period were the leading ecological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seed variation.The results of tes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rmination rates among different seed sources.The seeds from Ningqiang had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rate,while that from Kaixian the minimum.The seeds from Jingning,Wuyishan and Longsheng had high germination potential.According to cluster analysis on 5 trait-location mean values including seed size and quality and geographical climatic factors,the Magnolia officinalis from 15 natural distribution regions could be divided into 2 provenance regions,i.e.south-east M.officinalis provenance region and north-west provenanc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产地 种源 种子性状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中亚热带丝栗栲次生林群落高度级结构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宋萍 洪伟 +5 位作者 吴承祯 范海兰 陈睿 钱莲文 朱慧 涂育合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0-464,共5页
以高度级为参考坐标 ,应用衡量优势种群及群落结构动态的失稳率、群落垂直空间的分享度、α -多样性及群落高度级梯度β -多样性等指标对中亚热带丝栗栲次生林群落高度级结构特征及其动态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表明 :丝栗栲群落及其优势种... 以高度级为参考坐标 ,应用衡量优势种群及群落结构动态的失稳率、群落垂直空间的分享度、α -多样性及群落高度级梯度β -多样性等指标对中亚热带丝栗栲次生林群落高度级结构特征及其动态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表明 :丝栗栲群落及其优势种群个体数、群落物种数和种对级的分享度随高度级增加都呈下降趋势 ;各高度级物种数和个体数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级间失稳率显示 ,群落在第 2、3、6、7高度级呈增长趋势 ,第 4、5高度级呈衰退趋势 ,群落整体具有增长性结构 ;群落随高度级形成丰富度指数 (dMa)、Shannon -Wiener指数 (H)逐渐降低 ,均匀度指数 (J)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 ;随高度级梯度的增加 ,群落相邻高度级间Whittaker指数 (βw)呈上升趋势 ,而Morisita -Horn指数 (CMH)呈不规则地跳跃式变化 ,表现了共有种在群落不同高度级的数量差异 .图 3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丝栗栲 次生林 群落结构 高度级结构
下载PDF
福建大田栲树次生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27
10
作者 范海兰 洪伟 +2 位作者 吴承祯 宋萍 涂育合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4-49,共6页
 在福建大田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Franch.)次生林内,应用相邻格子法设置3200m2样地,进行优势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栲树种群、罗浮栲(C.fabriHance)种群、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inn.)Presl〕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  在福建大田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Franch.)次生林内,应用相邻格子法设置3200m2样地,进行优势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栲树种群、罗浮栲(C.fabriHance)种群、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inn.)Presl〕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栲树种群和罗浮栲种群从Ⅰ、Ⅱ级幼苗到Ⅲ级幼苗发育过程中出现死亡高峰;3个优势种群从Ⅲ级幼苗向第4立木级的生长过程中,死亡率也很高。栲树、罗浮栲和樟树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差别较大,栲树种群在幼树阶段为集群分布,中树及大树阶段为随机分布;罗浮栲种群在幼树阶段呈集群分布、中树阶段呈均匀分布、大树阶段呈随机分布;樟树种群在幼树及大树阶段呈均匀分布,中树阶段为随机分布。不同区组规模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树 次生林 优势种 种群结构 结构动态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栽培试验及经营管理技术 被引量:26
11
作者 涂育合 叶功富 +2 位作者 林照授 田有圳 黄金桃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49,共5页
针对凹叶厚朴材药两用的特点,开展凹叶厚朴立地条件选择、密度控制、混交造林、生长收获模型、丛干数管理、木材材性等系统研究,形成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优化培育模式,为今后大面积营造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提供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技... 针对凹叶厚朴材药两用的特点,开展凹叶厚朴立地条件选择、密度控制、混交造林、生长收获模型、丛干数管理、木材材性等系统研究,形成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优化培育模式,为今后大面积营造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提供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材药两用林 栽培试验 经营管理
下载PDF
杉木不同经营密度的林下植被变化 被引量:22
12
作者 涂育合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5,共4页
对杉木不同经营密度的林下植被变化的研究表明,杉木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和群落结构的变化,与林分密度管理方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密度管理方式林下植被的垂直结构差异明显,32a生的杉木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平均高度呈现稀组>中组>... 对杉木不同经营密度的林下植被变化的研究表明,杉木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和群落结构的变化,与林分密度管理方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密度管理方式林下植被的垂直结构差异明显,32a生的杉木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平均高度呈现稀组>中组>密组的变化趋势。林分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均匀度均呈现稀组>中组>密组的动态特征。林下植被的发育状况随着林龄的增长,种类组成和盖度均有所增加,林下植被生物量也呈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经营密度 林下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定向培育的立地选择 被引量:17
13
作者 田有圳 林照授 +2 位作者 黄金桃 涂育合 叶功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3,共3页
凹叶厚朴人工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厚朴为喜温暖、湿润和肥沃树种,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坡位、坡向对厚朴生长的影响均较大,在山坡下部、阳坡生长较好;海拔高度对厚朴生长的影响效应小于坡位、坡向、坡度,且立地因... 凹叶厚朴人工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厚朴为喜温暖、湿润和肥沃树种,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坡位、坡向对厚朴生长的影响均较大,在山坡下部、阳坡生长较好;海拔高度对厚朴生长的影响效应小于坡位、坡向、坡度,且立地因子与厚朴生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线性关系。结合不同厚朴试验林的土壤调查数据,建立了福建闽中山地厚朴人工林立地类型表,并认为Ⅲ类立地不适宜培育厚朴材药两用林,厚朴材药两用林培育应选择Ⅱ类以上的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材药两用林 立地选择 立地类型
下载PDF
杉木不同产地家系定向培育大径材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叶功富 涂育合 +2 位作者 林武星 蔡天贵 赵世荣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7,共6页
良种是定向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物质基础 通过对12个产地的65个杉木优良家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 以福建邵武的杉木优良家系为对照 结果表明: 选用杉木优良家系培育大径材,可以缩短杉木大径材培育年限, 18年生已接近或达到大径材培养标准, ... 良种是定向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物质基础 通过对12个产地的65个杉木优良家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 以福建邵武的杉木优良家系为对照 结果表明: 选用杉木优良家系培育大径材,可以缩短杉木大径材培育年限, 18年生已接近或达到大径材培养标准, 同时提高林分产量和大径材出材量; 分析了不同产地和不同家系之间的生长差异, 11个产地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优于对照, 胸径生长都达到培育大径材标准; 筛选出50个速生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产地 家系 定向培育 大径材
下载PDF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金桃 叶功富 +2 位作者 田有圳 林照授 涂育合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4-46,共3页
通过对24年生凹叶厚朴不同混交林的试验,结果表明:(1)凹叶厚朴作为杉木、马尾松的伴生树种,采用行带混交或插花方式较好,24年生杉木、凹叶厚朴混交林中凹叶厚朴树高、胸径分别比对照提高8.1%和4.4%;(2)作为主要树种,采用行带混交或带状... 通过对24年生凹叶厚朴不同混交林的试验,结果表明:(1)凹叶厚朴作为杉木、马尾松的伴生树种,采用行带混交或插花方式较好,24年生杉木、凹叶厚朴混交林中凹叶厚朴树高、胸径分别比对照提高8.1%和4.4%;(2)作为主要树种,采用行带混交或带状混交为宜,种间关系比较协调;(3)与杉木、湿地松行间混交效果不理想;(4)凹叶厚朴、马尾松混交林明显增加枯落物、改善土壤水分物理性状和土壤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树种和混交方式是成功培育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材药两用林 混交造林 生长效果 改土效果
下载PDF
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涂育合 叶功富 +2 位作者 林照授 田有圳 黄金桃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2-315,共4页
通过实测61株凹叶厚朴样木胸径、树高和树皮产量,对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建立树皮产量数学模型,并对不同数学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单纯形法优化得到的模型y=0.9438643+0.02407896D2.040018H0.364... 通过实测61株凹叶厚朴样木胸径、树高和树皮产量,对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建立树皮产量数学模型,并对不同数学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单纯形法优化得到的模型y=0.9438643+0.02407896D2.040018H0.3646304,y=0.06606968D2.059642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9623和0.9583,可用于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胸径因子对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比树高因子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树皮产量 改进单纯形法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雷公藤叶面积回归方程法测算 被引量:11
17
作者 涂育合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6-19,共4页
对雷公藤叶面积、叶长、叶宽、叶长宽乘积、叶长宽比的测量和计算发现:其具有较稳定的叶长宽比和叶形,采用5个常用方程拟合,其叶长、叶宽、叶长宽乘积与叶面积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经验证,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叶面积与叶长宽乘积、一... 对雷公藤叶面积、叶长、叶宽、叶长宽乘积、叶长宽比的测量和计算发现:其具有较稳定的叶长宽比和叶形,采用5个常用方程拟合,其叶长、叶宽、叶长宽乘积与叶面积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经验证,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叶面积与叶长宽乘积、一元幂回归方程的叶面积与叶长宽乘积2个方程理论值与实际值差异不显著,且误差率较少,在±4%之内,能较精确测算雷公藤的叶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叶面积 叶长宽比 回归方程法
下载PDF
雷公藤叶面积的测算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涂育合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553-557,共5页
叶面积是树冠特征的重要标志,是估算植物特征的重要参数.通过对雷公藤叶面积、叶长、叶宽、叶长宽乘积的测量和计算,拟合了叶面积与叶长宽乘积方程,检验了叶面积测算经验公式,测算了叶相关系数,为生产实践中雷公藤叶面积的测算找到了简... 叶面积是树冠特征的重要标志,是估算植物特征的重要参数.通过对雷公藤叶面积、叶长、叶宽、叶长宽乘积的测量和计算,拟合了叶面积与叶长宽乘积方程,检验了叶面积测算经验公式,测算了叶相关系数,为生产实践中雷公藤叶面积的测算找到了简便、快捷、适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叶面积 测算方法
下载PDF
凹叶厚朴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功富 涂育合 +2 位作者 田有圳 黄金桃 林照授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528-533,共6页
通过实测239株凹叶厚朴样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改进单纯形法拟合材积方程并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建立二元材积方程优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对... 通过实测239株凹叶厚朴样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改进单纯形法拟合材积方程并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建立二元材积方程优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的适用性检验统计量F不能服从F分布,说明不能用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拟合凹叶厚朴的材积方程;同时用模外25株凹叶厚朴样木进行检验,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建立的二元材积方程的理论材积与实测材积相吻合.采用遗传算法建立的立木材积方程编制了凹叶厚朴的胸径、树高二元材积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立木材积方程 凹叶厚朴 遗传算法 三次设计法 改进单纯形法 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凹叶厚朴成熟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金桃 林照授 +2 位作者 田有圳 涂育合 叶功富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46-250,258,共6页
对凹叶厚朴成熟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表明:不同海拔的2个工区厚朴林分下乔、灌木层物种种类不多,仅33个种和32个种,乔木层6个种中有4个种相同,灌木层有23个种相同;草木层和层间植物种类也不多.两地最的物种个体数量超过100株的有6种,... 对凹叶厚朴成熟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表明:不同海拔的2个工区厚朴林分下乔、灌木层物种种类不多,仅33个种和32个种,乔木层6个种中有4个种相同,灌木层有23个种相同;草木层和层间植物种类也不多.两地最的物种个体数量超过100株的有6种,有3个种相同,对其空间格局测定结果皆以聚集分布为主.两个不同海拔的厚朴成熟林分下的生物多样性基本相似,是1个以黄瑞木、美丽胡枝子、大叶冬青等为主的群落,经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低海拔的地点比高海拔物种多样性指标都大,表明低海拔比高海拔物种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成熟林 林下植物 物种多样性 空间格局 群落结构 乔木层 灌木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