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菜精素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7
1
作者 沈照鹏 刘蓓 +2 位作者 高笑 李清清 江晓路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3-107,122,共6页
研究了利用海藻琼胶酶制取紫菜酶解液的最佳酶解条件及以紫菜为主要原料加工紫菜精素饮料的生产工艺。通过琼胶酶将紫菜琼胶降解为易吸收的活性琼胶寡糖,从而提高紫菜的营养价值及其利用率。并以紫菜酶解液的还原糖含量为指标,确定紫菜... 研究了利用海藻琼胶酶制取紫菜酶解液的最佳酶解条件及以紫菜为主要原料加工紫菜精素饮料的生产工艺。通过琼胶酶将紫菜琼胶降解为易吸收的活性琼胶寡糖,从而提高紫菜的营养价值及其利用率。并以紫菜酶解液的还原糖含量为指标,确定紫菜的最佳酶解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紫菜精素饮料的色泽、气味、组织状态和滋味的优劣,确定该饮料的最佳配方。同时研究了紫菜酶解液、紫菜精素饮料的多项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 酶解 饮料
原文传递
含褐藻寡糖调味汁的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沈照鹏 胡增淼 +3 位作者 刘培 赵琳 高笑 江晓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05-308,共4页
以海带为原料,经褐藻胶裂解酶降解而获得含褐藻寡糖的海藻汁,并测定了海藻汁中寡糖的分子量分布及其他理化指标。经酶解作用,海藻汁中还原糖含量提高了近50倍,总糖含量增加到酶解前的2.5倍。由阴离子电喷雾电离质谱测得褐藻胶裂解酶降... 以海带为原料,经褐藻胶裂解酶降解而获得含褐藻寡糖的海藻汁,并测定了海藻汁中寡糖的分子量分布及其他理化指标。经酶解作用,海藻汁中还原糖含量提高了近50倍,总糖含量增加到酶解前的2.5倍。由阴离子电喷雾电离质谱测得褐藻胶裂解酶降解产物主要是分子量小于1000,聚合度在2~5之间的小分子寡糖。在此基础上,将海藻汁与各种调味品基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根据各种调味品不同的加工工艺特点,选择不同的加入环节。通过感官评定,确定了两种海藻调味品的最佳配方,并研究了其多项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褐藻寡糖 调味品
下载PDF
鲢鱼与金线鱼混合鱼糜的凝胶特性 被引量:25
3
作者 余永名 仪淑敏 +4 位作者 徐永霞 邵俊花 励建荣 李钰金 季广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22,共6页
为研究鲢鱼与金线鱼混合鱼糜的凝胶特性,本实验对混合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持水性、蒸煮损失、白度值、横向弛豫时间、微观结构和肌原纤维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鱼糜的白度值较纯金线鱼鱼糜显著提高(P<0.05),且鲢鱼鱼糜与金线... 为研究鲢鱼与金线鱼混合鱼糜的凝胶特性,本实验对混合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持水性、蒸煮损失、白度值、横向弛豫时间、微观结构和肌原纤维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鱼糜的白度值较纯金线鱼鱼糜显著提高(P<0.05),且鲢鱼鱼糜与金线鱼鱼糜质量比5∶1混合后的凝胶白度值高于纯鲢鱼鱼糜;此配比下的混合鱼糜凝胶性能最好,其中凝胶破断力、凹陷距离、凝胶强度和持水性较鲢鱼鱼糜分别提高了18.33%、27.29%、51.01%和5.65%,较金线鱼鱼糜分别提高了5.84%、19.50%、26.49%和3.45%;该配比下的混合鱼糜凝胶的蒸煮损失较鲢鱼鱼糜和金线鱼鱼糜分别降低了15.88%和7.48%。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显示鲢鱼鱼糜与金线鱼鱼糜质量比5∶1混合后的鱼糜凝胶的横向弛豫时间T_(22)比鲢鱼鱼糜凝胶T_(22)缩短了10.34 ms。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鲢鱼鱼糜与金线鱼鱼糜质量比5∶1混合时可形成高度均匀、致密的空间凝胶网络结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电泳图显示该配比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ina,MHC)发生交联,大分子聚集体形成,进入凝胶中MHC更少,条带更细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金线鱼 混合鱼糜 凝胶特性 微观结构 横向弛豫时间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燕窝唾液酸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敬 钟文俊 +2 位作者 王晓云 葛发欢 蒋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70-1674,共5页
目的:采用超声辅助酶法对燕窝中唾液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不同pH值下不同酶种类对燕窝中唾液酸和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在单因素试验、最陡爬坡试验的基础上,以唾液酸的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燕窝唾液酸提取率的... 目的:采用超声辅助酶法对燕窝中唾液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不同pH值下不同酶种类对燕窝中唾液酸和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在单因素试验、最陡爬坡试验的基础上,以唾液酸的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燕窝唾液酸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和分析。结果:影响燕窝唾液酸提取率的3个工艺因素按大小顺序为pH>加酶量>液料比,最佳优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40∶1、碱性蛋白酶加酶量4%、pH值为11、酶解时间1 h、酶解温度55℃,在此条件下,测得燕窝唾液酸的提取率为84.76%。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燕窝唾液酸的提取工艺,方法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用燕窝 唾液酸 酶法提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肉品中的蛋白质氧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2
5
作者 袁凯 张龙 +5 位作者 谷东陈 吴娜 陶宁萍 王锡昌 李钰金 刘远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9-335,共7页
随着肉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丰富多样的加工肉制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但加工肉制品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和食用安全性易受各种加工及贮藏环境因素的作用而产生变化,如蛋白质氧化与冷冻变性、脂质氧化、生物自... 随着肉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丰富多样的加工肉制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但加工肉制品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和食用安全性易受各种加工及贮藏环境因素的作用而产生变化,如蛋白质氧化与冷冻变性、脂质氧化、生物自身代谢、病原菌的滋生及致癌物产生等。其中蛋白质氧化对肉制品品质影响极大,它被定义为一种共价键修饰作用,该作用对蛋白质分子结构造成破坏,引起蛋白质氨基酸侧链被修饰、蛋白质多肽链的断裂、蛋白质分子间的交联聚合等,从而改变了蛋白质的凝胶、持水、消化、营养等特性,最终影响肉品的品质。本文从蛋白质氧化机理、评估指标、影响因素等3个方面出发,综述有关肉品蛋白质氧化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归纳总结肉品中蛋白质氧化规律及其实际生产中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 蛋白质氧化 自由基 交联 食用品质
下载PDF
食品中鲜味物质及鲜味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学鹏 谢晓霞 +6 位作者 朱文慧 励建荣 张玉玉 李婷婷 李钰金 牟伟丽 黄建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19-327,共9页
鲜味是食品五大基本味觉之一,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味之一。"天然、营养、安全"的鲜味物质(包括氨基酸类、核苷酸类、有机酸类、鲜味肽等)的开发是近年来食品鲜味科学的研究热点和鲜味调味品研发的重点方向。本文概述了食品... 鲜味是食品五大基本味觉之一,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味之一。"天然、营养、安全"的鲜味物质(包括氨基酸类、核苷酸类、有机酸类、鲜味肽等)的开发是近年来食品鲜味科学的研究热点和鲜味调味品研发的重点方向。本文概述了食品中鲜味及鲜味物质的研究现状,并重点介绍了鲜味肽的来源(水产品等)、特点、构效关系、呈鲜机制以及制备和鉴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以期为鲜味调味品的开发,鲜味肽的研究利用及呈鲜机制的研究等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味 鲜味物质 鲜味肽 呈鲜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我国休闲食品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0
7
作者 邱泼 韩文凤 +1 位作者 王坤江 赵锋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6-238,共3页
介绍休闲食品的概念、分类和工艺,分析我国休闲食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休闲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休闲食品 现状 问题 发展方向
下载PDF
羟自由基氧化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凝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学鹏 刘慈坤 +7 位作者 周明言 王金厢 朱文慧 徐永霞 仪淑敏 林洪 李钰金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0-37,共8页
以草鱼肉为研究对象,采用芬顿反应体系(H_2O_2浓度分别为0.1、1.0、5.0、10.0 mmol/L)产生不同浓度·OH对其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模拟氧化,研究·OH氧化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凝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使肌原纤维蛋白羰基... 以草鱼肉为研究对象,采用芬顿反应体系(H_2O_2浓度分别为0.1、1.0、5.0、10.0 mmol/L)产生不同浓度·OH对其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模拟氧化,研究·OH氧化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凝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使肌原纤维蛋白羰基含量显著增加(P<0.05),当氧化剂H_2O_2的浓度为10.0 mmol/L时,羰基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11.35%;随着H_2O_2浓度的提高,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活性巯基、游离氨基含量显著下降(P<0.05);二聚酪氨酸水平和表面疏水性显著增加(P<0.0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氧化使蛋白质分子间发生交联和聚集,产生了分子质量大于200 ku的蛋白聚集体。可见,·OH氧化使草鱼肌原纤维蛋白中巯基、酪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残基发生了显著氧化修饰,蛋白质分子产生了交联和聚集,蛋白质构象发生了显著变化。此外,氧化可进一步影响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性质,使其凝胶网络结构变疏松、凝胶孔隙增大,凝胶中部分不易流动水转变为自由水,最终导致凝胶强度和凝胶持水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肌原纤维蛋白 蛋白质氧化 结构特征 凝胶性质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冷藏鲍鱼保鲜效果与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袁超 赵峰 +2 位作者 周德庆 刘远平 李钰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12-316,321,共6页
本文以鲍鱼为材料,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鲍鱼体内微生物的消减作用和不同压力超高压处理后的鲍鱼在冷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值、p H、脂肪氧化值、肌肉组织与硬度的变化情况,对比了热加工和超高压处理对鲍鱼品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本文以鲍鱼为材料,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鲍鱼体内微生物的消减作用和不同压力超高压处理后的鲍鱼在冷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值、p H、脂肪氧化值、肌肉组织与硬度的变化情况,对比了热加工和超高压处理对鲍鱼品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超高压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鲍鱼经400 MPa和500 MPa处理10 min,体内菌落总数达到未检出状态,贮藏20 d后,仍符合生食标准。超高压处理能有效抑制鲍鱼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在4℃条件下保存30 d后TVB-N值仍小于35 mg/100 g。经超高压处理后的鲍鱼p H显著高于未加工鲍鱼,但4℃贮藏30 d后,超高压处理后的鲍鱼p H反而显著低于未加工鲍鱼;相比热加工和未加工的对照条件,超高压处理能延迟TBA值的升高,抑制脂肪氧化;组织切片和质构实验发现经超高压处理的鲍鱼肌肉纤维凝聚,肉质硬度升高,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硬度逐渐下降。结果表明,鲍鱼经400 MPa压力处理10 min,冷藏20 d后仍可生食,同时品质得到良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超高压处理 杀菌 保鲜 品质
下载PDF
热预处理对蓝蛤酶解及酶解液呈味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学鹏 刘晏玮 +6 位作者 谢晓霞 朱文慧 励建荣 张玉玉 李婷婷 于建洋 牟伟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3-140,共8页
以水解度、可溶性肽、呈味核苷酸、谷氨酸含量、滋味轮廓(电子舌分析)等为指标,在确定适宜蛋白酶种类的基础上,探究酶解前不同加热预处理条件(加热温度50、70、90、100、121℃和时间5、10、15、20、25、30 min)对蓝蛤酶解特性及酶解物... 以水解度、可溶性肽、呈味核苷酸、谷氨酸含量、滋味轮廓(电子舌分析)等为指标,在确定适宜蛋白酶种类的基础上,探究酶解前不同加热预处理条件(加热温度50、70、90、100、121℃和时间5、10、15、20、25、30 min)对蓝蛤酶解特性及酶解物呈味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贝类海鲜调味料呈味基料制备技术的创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比2∶1的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组合酶解,酶解液呈味特性良好。随着预处理温度的升高,酶解液水解度、可溶性肽含量、呈味核苷酸、谷氨酸含量、鲜味值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苦味值则呈波动趋势。延长热预处理时间不利于蓝蛤蛋白的水解和呈味物质的积累,但有利于降低苦味值。加热预处理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蓝蛤酶解液的整体风味和色泽,较优的预处理条件为加热温度70℃、加热时间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蛤 酶解 热预处理 呈味物质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改良四角蛤蜊酶解液的风味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学鹏 刘晏玮 +5 位作者 高郡焕 朱文慧 励建荣 张玉玉 李钰金 林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2-89,共8页
以四角蛤蜊酶解液为原料,通过美拉德反应对其进行风味改良。通过研究还原糖的种类、复合比例与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体系初始pH值对感官评分、反应程度及色差的影响,确定酶解液美拉德反应风味改良工艺,并分析反应前后酶解... 以四角蛤蜊酶解液为原料,通过美拉德反应对其进行风味改良。通过研究还原糖的种类、复合比例与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体系初始pH值对感官评分、反应程度及色差的影响,确定酶解液美拉德反应风味改良工艺,并分析反应前后酶解液中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还原糖的种类、复合比例与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体系初始pH值均对四角蛤蜊酶解液风味具有显著影响(P<0.05)。较优的反应条件为:选用木糖与葡萄糖复合添加,质量比1∶2,还原糖添加量(质量分数)4.0%,反应体系初始pH 6.5,100℃反应90 min。美拉德反应后,酶解液中18种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和谷氨酸的损失率较大,其次是组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说明这些氨基酸可能是参与美拉德反应并对反应产物风味起主要作用的氨基酸。反应前后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有所差异,其中醛类、酮类、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烯烃类物质相对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蛤蜊 酶解液 美拉德反应 风味改良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耐药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德福 安慧 +10 位作者 张健 赵禹宗 张明 郭佳佳 冯娇 刘雪飞 李春 白凤翎 李钰金 殷喆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1-317,324,共8页
副溶血弧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也给水产品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临床和养殖业者一般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感染,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耐药性副溶血弧菌的大量出现。耐药性副溶血弧菌可以通过... 副溶血弧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也给水产品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临床和养殖业者一般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感染,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耐药性副溶血弧菌的大量出现。耐药性副溶血弧菌可以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目前,文献报道关于副溶血弧菌耐药谱分析的较多,但关于耐药基因和相关移动元件、耐药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世界上多个国家副溶血弧菌耐药性的情况及其耐药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耐药 质粒 移动元件
下载PDF
膨化营养杂粮粉的挤压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郑志 王丽娟 +3 位作者 杨雪飞 祁斌 赖华楠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18-122,共5页
分别以80目玉米粉、糙米粉、燕麦粉、麦麸粉作为营养杂粮粉生产原料,研究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机筒温度对产品品质指标径向膨化度、糊化度和吸水性指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挤压技术制备膨化营养杂粮粉的最佳工艺参数... 分别以80目玉米粉、糙米粉、燕麦粉、麦麸粉作为营养杂粮粉生产原料,研究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机筒温度对产品品质指标径向膨化度、糊化度和吸水性指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挤压技术制备膨化营养杂粮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含水量15%、螺杆转速130r/min、机筒温度160℃,此时产品径向膨化度为3.26,糊化度为91.87%,吸水性指数为4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 营养杂粮粉 挤压工艺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秋刀鱼酶解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工艺 被引量:11
14
作者 栾俊家 张尚悦 +7 位作者 李昂达 李学鹏 励建荣 林洪 王明丽 郭晓华 于建洋 周小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181,共10页
采用酶解法从秋刀鱼肌肉中提取抗氧化活性肽,以水解度(DH)、TCA-可溶性肽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力、·OH清除率以及O_(2)^(-)·清除率为指标,从六种商业用酶中(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 采用酶解法从秋刀鱼肌肉中提取抗氧化活性肽,以水解度(DH)、TCA-可溶性肽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力、·OH清除率以及O_(2)^(-)·清除率为指标,从六种商业用酶中(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胰蛋白酶)筛选出最适蛋白酶。以料液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温度、pH五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选取影响酶解显著的三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并对最优条件下的酶解液进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最适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三因素对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大小为料液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秋刀鱼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料液比为1:2.67(质量体积比,g/mL)、酶添加量为0.60%、酶解时间为4.04 h、温度为50℃、pH7.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酶解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2.33%,Fe^(3+)还原力为0.711(20 mg/mL),与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制备的秋刀鱼抗氧化活性肽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酶解液中,分子量<3000 Da的组分占97.87%。共检测出16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9.79%,抗氧化活性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7.01%。本文为秋刀鱼的高值化利用和多肽类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酶解 抗氧化活性肽 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
下载PDF
基于漂洗工艺探究白鲢鱼糜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氧化规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袁凯 张龙 +4 位作者 谷东陈 樊震宇 王锡昌 李钰金 刘远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36,共7页
基于工业化鱼糜漂洗工艺,探讨白鲢鱼糜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氧化规律,进而为肉制品加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在不同温度(4、12、20℃),不同漂洗次数(1、2、3次)下,制备新鲜漂洗白鲢鱼糜,测定鱼糜羰基,总巯基含量,溶解度,Ca^(2+)-ATPase酶活性... 基于工业化鱼糜漂洗工艺,探讨白鲢鱼糜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氧化规律,进而为肉制品加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在不同温度(4、12、20℃),不同漂洗次数(1、2、3次)下,制备新鲜漂洗白鲢鱼糜,测定鱼糜羰基,总巯基含量,溶解度,Ca^(2+)-ATPase酶活性,蛋白质降解聚集程度,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综合评价蛋白质氧化变性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鱼糜中的羰基含量随着漂洗温度升高增大,随漂洗次数积累降低;随漂洗温度升高和次数积累,蛋白无序结构的百分含量显著增加;总巯基含量和β-折叠结构的百分含量逐渐下降;漂洗处理引起肌球蛋白发生降解反应,温度升高,降解程度加剧;蛋白溶解性及Ca^(2+)-ATPase酶活力减小;综上分析电泳结果及二级结构变化规律可作为氧化变性的良好评价指标,而选择低温(4℃)少漂洗(1或2次)处理能够保证鱼糜蛋白得率的同时能够效控制蛋白氧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鲢鱼糜 漂洗 蛋白质氧化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添加微细鲽鱼鱼骨泥对金线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学鹏 刘慈坤 +8 位作者 范大明 王金厢 仪淑敏 励建荣 李婷婷 李钰金 牟伟丽 沈琳 黄建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2-28,共7页
以鲽鱼骨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湿法超微粉碎技术将其加工成微细骨泥,再将其添加到金线鱼鱼糜制品中开发高钙鱼糜制品,从鱼糜溶胶pH值、肌原纤维蛋白Ca2+-ATP酶活力、凝胶强度、质构、持水性、色泽、凝胶溶解度、微观结构方面探讨添加不... 以鲽鱼骨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湿法超微粉碎技术将其加工成微细骨泥,再将其添加到金线鱼鱼糜制品中开发高钙鱼糜制品,从鱼糜溶胶pH值、肌原纤维蛋白Ca2+-ATP酶活力、凝胶强度、质构、持水性、色泽、凝胶溶解度、微观结构方面探讨添加不同质量分数(2.5%~12.5%)鱼骨泥对鱼糜制品凝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微细鱼骨泥不影响鱼糜正常凝胶的pH值;较低质量分数(不超过5.0%)时,鱼骨泥中的Ca2+可以激活鱼糜溶胶中肌原纤维蛋白的ATP酶,显著提升Ca2+-ATP酶活力;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质构、持水性、色泽指标均在添加质量分数5.0%鱼骨泥时达到最高值,而凝胶溶解度达到最低值。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2.5%~5.0%鱼骨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的交联,可以促进鱼糜凝胶形成致密均匀的网状结构,过量添加则会影响MHC交联和凝胶网络致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泥 高钙鱼糜制品 钙离子 凝胶品质
下载PDF
不同浓度臭氧水漂洗对鲅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宋洁 李文协 +5 位作者 王金厢 李学鹏 励建荣 郭晓华 丁浩宸 杨青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共9页
以鲅鱼为研究对象,在鱼糜制作过程中采用不同浓度(0、2、4、6、8、10 mg/L)的臭氧水对其进行漂洗处理,研究臭氧水漂洗对鲅鱼鱼糜凝胶强度、质构特性、持水性、水分状态、微观结构及凝胶蛋白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0~10 mg/L的臭氧水漂洗... 以鲅鱼为研究对象,在鱼糜制作过程中采用不同浓度(0、2、4、6、8、10 mg/L)的臭氧水对其进行漂洗处理,研究臭氧水漂洗对鲅鱼鱼糜凝胶强度、质构特性、持水性、水分状态、微观结构及凝胶蛋白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0~10 mg/L的臭氧水漂洗可以显著提高鲅鱼鱼糜凝胶的破断力、凝胶强度、凝胶硬度和咀嚼度,其中6 mg/L~8 mg/L臭氧水漂洗处理的鱼糜凝胶强度最高。随着臭氧水浓度的增加,凝胶持水性提升明显。臭氧水漂洗处理后的鲅鱼鱼糜凝胶中自由流动水含量减少,结合水含量增加。臭氧水漂洗促使鱼糜凝胶形成孔洞细小、分布均匀的三维网络结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结果表明,臭氧水漂洗后鱼糜中更多的肌球蛋白以二硫键和其他方式形成交联,参与了凝胶网络的形成。上述研究表明,臭氧水漂洗引起鲅鱼鱼糜中肌原纤维蛋白适度氧化,促使其形成更加有序、均匀、致密的凝胶网络结构,从而提高了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质构特性和持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漂洗 鱼糜 凝胶特性 蛋白质氧化
下载PDF
微波对食品蛋白凝胶性和结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冯建慧 曹爱玲 +4 位作者 陈小强 蔡路昀 李钰金 李学鹏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17-322,共6页
本文针对微波技术对蛋白凝胶形成机理,并对微波场中影响食品蛋白凝胶特性的主要因素:蛋白质的种类、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添加剂和p H等进行分析,且对其微波处理后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变化进行深入阐述,并总结了微波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在... 本文针对微波技术对蛋白凝胶形成机理,并对微波场中影响食品蛋白凝胶特性的主要因素:蛋白质的种类、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添加剂和p H等进行分析,且对其微波处理后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变化进行深入阐述,并总结了微波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微波技术在食品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蛋白 凝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蓝蛤酶解液美拉德反应工艺优化及其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步营 韩梦琳 +4 位作者 祝伦伟 朱文慧 李学鹏 位正鹏 励建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7,共8页
以蓝蛤超高压酶解液为原料,研究了温度、时间以及pH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并对美拉德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探究了反应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最大,并且电子鼻具有良好的区分效果;最佳反应条件为... 以蓝蛤超高压酶解液为原料,研究了温度、时间以及pH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并对美拉德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探究了反应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最大,并且电子鼻具有良好的区分效果;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20℃、时间90 min、初始pH 7.0。此外,通过HS-SPME-GC-MS法测定美拉德反应前后酶解液的气味发生变化,具有腥味特征的醛类明显降低,而具有肉香味的呋喃和含硫化合物含量增加。结论:蓝蛤超高压酶解液经过美拉德反应可以明显改善其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蛤 酶解 美拉德反应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鳕鱼骨汤的熬制及风味物质释放规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步营 李月 +6 位作者 杨琬琳 徐文婷 朱文慧 李学鹏 励建荣 毕蕾 于建洋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6-233,共8页
本文以鳕鱼骨为研究对象,对高压熬制鳕鱼骨汤的最佳熬制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压鱼汤在熬制15、30、45、60、75、90、105和120 min过程中的风味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常压和高压鳕鱼骨汤的风味物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压熬制最佳... 本文以鳕鱼骨为研究对象,对高压熬制鳕鱼骨汤的最佳熬制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压鱼汤在熬制15、30、45、60、75、90、105和120 min过程中的风味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常压和高压鳕鱼骨汤的风味物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压熬制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2、温度110℃、时间2 h,蛋白溶出率为(7.49±0.26) g/100 g鱼骨;高压鱼骨汤在熬制过程中,多肽类物质在30 min后开始稳步地溶出,最终稳定在2.00 mg/L;3种核苷酸在90~105 min的区间内浓度达到最高,有机酸类物质中乳酸含量在90min时达到最高,为67.91mg/L;GC-MS分析结果表明醛类、酮类是构成鱼骨汤风味的主要物质;高压鱼骨汤中的蛋白质溶出率、多肽和5’-AMP的含量分别是常压鱼骨汤的1.54、1.20和4.87倍。在常压鱼骨汤和高压鱼骨汤中分别检测到33和3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同时在高压条件下产生了更多的醛类、酮类物质,具有更好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鳕鱼骨 鱼骨汤 高压熬制 风味物质 风味释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