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连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丽琴 林富春 雷皓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6-340,共15页
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连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通过对fMRI信号低频涨落成分的同步性分析,可以得到大脑静息态任意脑区的功能连接和多套网络系统,其中"默认网络"的发现可能为人脑固有网络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而... 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连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通过对fMRI信号低频涨落成分的同步性分析,可以得到大脑静息态任意脑区的功能连接和多套网络系统,其中"默认网络"的发现可能为人脑固有网络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而静息态网络与解剖连接之间可能存在的对应,以及在神经精神疾病患者脑中性质和连接的异常改变,使其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该文总结了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主要研究成果,对静息状态脑功能网络的发现和发展、研究方法、各网络及其特点以及在临床方面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功能连接 静息态
下载PDF
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固体酸催化剂酸性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喻志武 郑安民 +3 位作者 王强 黄信炅 邓风 刘尚斌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515,共31页
酸性直接与固体酸催化剂的活性相关,因此研究固体酸催化剂的酸性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固体酸催化剂酸性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该文介绍了固体核磁共振的特点和各种常用技术,着重综述了固体核磁共振研... 酸性直接与固体酸催化剂的活性相关,因此研究固体酸催化剂的酸性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固体酸催化剂酸性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该文介绍了固体核磁共振的特点和各种常用技术,着重综述了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固体酸催化剂酸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核磁共振 固体酸催化剂 酸性 表征 探针分子
下载PDF
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发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志 毛文平 刘朝阳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9-345,共7页
介绍了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发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从系统集成度、数据传输速率和序列存储容量等方面出发,着重探讨了近年来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发生器研究的进展情况,分析比较了商用和自主研发的脉冲序列发生器的优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介绍了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发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从系统集成度、数据传输速率和序列存储容量等方面出发,着重探讨了近年来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发生器研究的进展情况,分析比较了商用和自主研发的脉冲序列发生器的优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USB 3.0的模块化脉冲序列发生器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以为多收发通道核磁共振成像仪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脉冲序列发生器 PCI-104 FPGA USB 3 0
下载PDF
糖尿病脑病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明明 林富春 +1 位作者 高丽凤 雷皓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6-456,共11页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T1DM)或胰岛素抵抗(T2DM)而引发的慢性代谢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中枢神经系统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易感部位.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会引发脑白质损伤、脑萎缩和认知功能障碍,并会增加脑...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T1DM)或胰岛素抵抗(T2DM)而引发的慢性代谢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中枢神经系统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易感部位.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会引发脑白质损伤、脑萎缩和认知功能障碍,并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磁共振成像和活体磁共振波谱可提供大脑解剖结构、功能及代谢等多方面的信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糖尿病脑病关注度的不断增加和认识的不断加深,磁共振成像和活体波谱开始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该疾病的研究.该文综述磁共振成像与活体波谱技术在糖尿病脑病研究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波谱(MRS) 糖尿病脑病 糖尿病纹状体病变
下载PDF
磁共振技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小花 孙鹏 +1 位作者 张许 刘买利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5-256,共12页
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分析关乎人们生命健康,高效可靠的检测手段是该领域研究的必需条件.磁共振技术,包括核磁共振(NMR)和磁共振成像(MRI),是20世纪的新兴的食品检测技术.由于该技术对样品几乎无破坏性,且具有可实时快速测量、可同时检... 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分析关乎人们生命健康,高效可靠的检测手段是该领域研究的必需条件.磁共振技术,包括核磁共振(NMR)和磁共振成像(MRI),是20世纪的新兴的食品检测技术.由于该技术对样品几乎无破坏性,且具有可实时快速测量、可同时检测多成分、可获得样品内部图像等优点,因此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为了促进该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更为深入的应用,该文对磁共振技术在国内外食品质量和安全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磁共振成像(MRI) 食品 质量与安全
下载PDF
大鼠粪样中几种糖类物质的结构确定 被引量:9
6
作者 田园 唐惠儒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1-371,共11页
粪样代谢组能够反映宿主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共代谢信息,然而粪样中糖类物质的归属信息迄今仍不完善.该研究使用1DNMR技术检测到大鼠粪样中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单糖以及由阿拉伯糖和木糖组成的寡聚糖.在使用固相萃取(SPE)方法进... 粪样代谢组能够反映宿主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共代谢信息,然而粪样中糖类物质的归属信息迄今仍不完善.该研究使用1DNMR技术检测到大鼠粪样中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单糖以及由阿拉伯糖和木糖组成的寡聚糖.在使用固相萃取(SPE)方法进行分离富集的基础上,结合使用2D NMR实验技术(1 H-1 H COSY,1 H-1 H TOCSY,1 H-13 C HSQC,1 H-13 C HMBC以及DOSY)确定了这些糖类物质的结构,并对其1 H NMR和13 C NMR谱峰进行了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固相萃取(SPE) 2D NMR技术 粪样 低聚糖
下载PDF
不同性别C57BL/6小鼠肠道胆汁酸组成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聪聪 吴俊芳 王玉兰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随着人们对宿主肠道菌群的日益关注,关于胆汁酸与肠道菌群之间复杂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因肠道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肠道菌群分布差异性,不同肠段胆汁酸的分布、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 随着人们对宿主肠道菌群的日益关注,关于胆汁酸与肠道菌群之间复杂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因肠道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肠道菌群分布差异性,不同肠段胆汁酸的分布、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UPLC-QqQ-MS)的靶向代谢组分析结合基于核磁共振(NMR)波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性别C57BL/6小鼠肠道各区段胆汁酸及粪样代谢组的变化水平,发现雌、雄小鼠不同肠段中胆汁酸的分布各不相同.另外,肠道下段各胆汁酸的性别差异性更为明显,以盲肠的性别差异性最为显著,这可能与盲肠的菌群微生态更为丰富有关.该研究为不同性别模型小鼠胆汁酸的代谢表型及其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基础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胆汁酸 C57BL/6小鼠 性别差异性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脉冲动态核极化增强的NMR和MRI系统研究(英文) 被引量:8
8
作者 贺玉贵 冯继文 +7 位作者 张志 王超 倪胜 胡少斌 王东 陈方 刘买利 刘朝阳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3-398,共6页
该文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和构建的可扩展脉冲动态核极化谱仪,可以实现核磁共振波谱与磁共振成像的功能.该仪器的新颖设计主要有:1)采用基于PCIe的分布式总线结构,能够极大地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通信可靠性,实现精确控制脉冲序列;2)采用外... 该文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和构建的可扩展脉冲动态核极化谱仪,可以实现核磁共振波谱与磁共振成像的功能.该仪器的新颖设计主要有:1)采用基于PCIe的分布式总线结构,能够极大地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通信可靠性,实现精确控制脉冲序列;2)采用外部高速的DDR芯片存储脉冲序列元素和FID数据,可以极大的提高脉冲序列的执行速度,减少快速成像序列的TR时间间隔;3)采用时钟移相技术,可以精确产生分辨率为纳秒级别的数字脉冲.最后对该仪器的动态核极化-磁共振波谱与核磁共振成像功能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磁共振成像(MRI) 脉冲动态核极化 控制台
下载PDF
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鸡胚胎发育过程中脑代谢物 被引量:7
9
作者 冯越 张许 刘买利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6,共10页
本文应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HR-MASNMR)方法对发育过程中(孵化12天至出壳后1天)鸡胚胎大脑、小脑和视叶3种脑组织中的代谢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对整体代谢特征进行了归类分析.结果表明: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脑区的代... 本文应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HR-MASNMR)方法对发育过程中(孵化12天至出壳后1天)鸡胚胎大脑、小脑和视叶3种脑组织中的代谢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对整体代谢特征进行了归类分析.结果表明: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脑区的代谢物组成存在差异,可能与这些脑区的功能及发育特征等的不同有关.在NMR方法检测到的多种小分子代谢物中,γ-氨基丁酸、N-乙酰天冬氨酸、牛磺酸、肌醇以及胆碱等在鸡胚胎脑组织中的分布有区域性差异,这些差异也是区分大脑、小脑和视叶组织的特征性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代谢组学 高分辨魔角旋转 鸡胚胎 脑代谢物
下载PDF
代谢组NMR分析与药物毒理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秀举 王玉兰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共17页
代谢组学是定量研究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整体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代谢组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认识给定生物系统受内因或外因的影响后其生物化学过程变化的规律.目前,代谢组分析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核磁... 代谢组学是定量研究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整体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代谢组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认识给定生物系统受内因或外因的影响后其生物化学过程变化的规律.目前,代谢组分析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代谢组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主要包括非监督与监督的多变量分析模式识别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病理生理、基因功能、药物毒理和环境毒理等领域.该文简要综述了代谢组NMR分析中的实验设计、NMR谱的获取、模式识别技术和代谢组学在药物毒理评价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代谢组学 模式识别 药物毒理学
下载PDF
自主研制核磁共振波谱仪的性能评估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亮 鲍庆嘉 +1 位作者 毛文平 刘朝阳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5,共8页
主要介绍自主研制500MHz核磁共振谱仪的性能评估情况,旨在建立一台功能完整的核磁共振波谱仪.首先利用系统调试使控制台各个硬件单元在用户软件控制下实现NMR实验中的基本功能,然后通过性能测试保障功率线性度、信号稳定性和场频联锁的... 主要介绍自主研制500MHz核磁共振谱仪的性能评估情况,旨在建立一台功能完整的核磁共振波谱仪.首先利用系统调试使控制台各个硬件单元在用户软件控制下实现NMR实验中的基本功能,然后通过性能测试保障功率线性度、信号稳定性和场频联锁的可靠性,实验验证了谱仪溶剂峰压制的效果,并获得良好的探头线形指标(0.43/5.46/10.73Hz)和1 H灵敏度指标(信噪比为728∶1),表明自主研制5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系统能够满足常规核磁共振实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仪 稳定性 性能测试 溶剂峰抑制
下载PDF
棕色脂肪组织和白色脂肪组织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懿朋 李宁 +2 位作者 薛海斯 李晶 王玉兰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8-223,共16页
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在机体的能量代谢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被认为是治疗肥胖的潜在靶点之一,然而目前对于BAT功能的代谢基础并不清楚.该文使用了基于核磁共振(NMR)和气相色谱(GC)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描述和比较... 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在机体的能量代谢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被认为是治疗肥胖的潜在靶点之一,然而目前对于BAT功能的代谢基础并不清楚.该文使用了基于核磁共振(NMR)和气相色谱(GC)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描述和比较了BAT与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的水溶性代谢物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脂肪组织在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核苷酸代谢、胆碱代谢等多种代谢通路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这些差异与两种组织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密切相关.以上研究结果将为解析BAT功能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气相色谱(GC) 代谢组学 脂肪酸 棕色脂肪组织(BAT) 白色脂肪组织(WAT)
下载PDF
感染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对小鼠粪样代谢组的影响——WIPM和Bruker 5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璐 宋侃 王玉兰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9-363,共15页
鼠伤寒沙门氏菌属于胞内侵袭性兼性厌氧菌,减毒后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安全性大大提高,已被广泛用于病毒、细菌及寄生虫疫苗的研制.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来分析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对宿主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影响.同时中... 鼠伤寒沙门氏菌属于胞内侵袭性兼性厌氧菌,减毒后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安全性大大提高,已被广泛用于病毒、细菌及寄生虫疫苗的研制.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来分析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对宿主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影响.同时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WIPM 500 MHz核磁共振(NMR)波谱仪已经研制成功,但是该谱仪是否可以用于代谢组学研究尚未经过考证.本研究同时使用WIPM和Bruker5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同一批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小鼠的粪样进行检测,并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来研究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对小鼠粪样代谢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IPM NMR波谱仪检测数据的分析结果与Bruker NMR波谱仪的实验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明WIPM谱仪可以用于代谢组学研究.研究发现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能够引起小鼠粪样代谢物中多种氨基酸和尿嘧啶含量的上升,并伴有胆汁酸、乳酸和丙酸含量的下降.以上代谢物含量的改变表明,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使小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发生了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粪样代谢组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谱仪对比
下载PDF
吲哚丙酮酸的酮-烯醇互变异构化的NMR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晓艳 吴香玉 +1 位作者 安艳捧 唐惠儒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90,共10页
吲哚丙酮酸是色氨酸代谢途径中的一种重要α-酮酸,但其酮-烯醇互变异构化现象及互变异构体的NMR数据尚未见报道.该文采用多维NMR技术研究了吲哚丙酮酸在不同溶剂中主要存在形式.使用2D NMR谱对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式和酮式结构进行了NMR研... 吲哚丙酮酸是色氨酸代谢途径中的一种重要α-酮酸,但其酮-烯醇互变异构化现象及互变异构体的NMR数据尚未见报道.该文采用多维NMR技术研究了吲哚丙酮酸在不同溶剂中主要存在形式.使用2D NMR谱对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式和酮式结构进行了NMR研究.结果表明吲哚丙酮酸在乙腈溶液中主要以烯醇式结构存在,而在水溶液中主要以酮式结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磁共振(NMR) 归属 2D NMR 吲哚丙酮酸
下载PDF
柚皮素7-O-葡萄糖苷非对映异构体的NMR波谱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丽娟 胡小芳 +3 位作者 程寻 罗立廷 刘红兵 陈雷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5-473,共9页
二氢黄酮糖苷化后产生的R与S构型非对映异构体在~1H NMR谱上会呈现一些差别,但文献对其差别描述非常有限.为便于利用~1H NMR谱图判断二氢黄酮糖苷的R与S构型非对映异构体,本文首先在植物药皂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种二氢黄酮苷-柚皮素7-O... 二氢黄酮糖苷化后产生的R与S构型非对映异构体在~1H NMR谱上会呈现一些差别,但文献对其差别描述非常有限.为便于利用~1H NMR谱图判断二氢黄酮糖苷的R与S构型非对映异构体,本文首先在植物药皂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种二氢黄酮苷-柚皮素7-O-葡萄糖苷R与S构型混合物,分析其氘代二甲亚砜(DMSO-d6)溶液的~1H NMR、^(13)C NMR、~1H-~1H COSY、~1H-^(13)C HSQC和~1H-^(13)C HMBC谱,对其~1H和^(13)C NMR谱峰进行了归属;然后,采用手性色谱柱对该混合物进行分离,结合圆二色光谱(CD)技术确定构型;最后,为鉴别R与S构型柚皮素7-O-葡萄糖苷在~1H NMR谱中特征差别谱峰,避免葡萄糖残基质子对二氢黄酮苷元质子化学位移的影响,采集了R与S构型柚皮素7-O-葡萄糖苷及其混合物氘代乙腈(CD_3CN)溶液的NMR谱,结果显示葡萄糖残基端基质子H-1″化学位移差别最为明显,为9.4 Hz;5-位酚羟基质子化学位移差别为5.8 Hz,C环上3个质子化学位移差也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柚皮素7-O-葡萄糖苷 非对映异构体 圆二色光谱 结构解析
下载PDF
运用NMR研究白蛋白与脂肪酸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东莉 孙鹏 +2 位作者 王倩文 刘买利 张许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8-344,共7页
脂肪酸在哺乳动物的能量代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合成细胞膜磷脂和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重要物质.脂肪酸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低,主要以与蛋白质结合状态存在,白蛋白是游离脂肪酸的主要运输者和储存者.因此,研究脂肪酸和白蛋... 脂肪酸在哺乳动物的能量代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合成细胞膜磷脂和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重要物质.脂肪酸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低,主要以与蛋白质结合状态存在,白蛋白是游离脂肪酸的主要运输者和储存者.因此,研究脂肪酸和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和生物学意义.本文主要利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组氨酸选择性检测技术T_2W-RD-Water LOGSY研究天然同位素丰度人血清白蛋白(HSA)与脂肪酸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脂肪酸结合前后,HSA的特征组氨酸谱图变化明显,部分组氨酸信号的相对强度随脂肪酸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相应的滴定曲线分析表明HSA表面有两个强的脂肪酸结合位点.此外,部分谱线的化学位移变化说明HSA和脂肪酸的强结合还会引发HSA相应的构象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T2W-RD-WaterLOGSY 人血清白蛋白(HSA) 脂肪酸 组氨酸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SDS/TX-100混合体系的NMR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春升 崔晓红 +2 位作者 蒋艳 毛诗珍 刘买利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6-475,共10页
用NMR测量了不同比例的SDS/TX-100混合溶液中质子化学位移,结合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两态交换模型,分析了质子化学位移随浓度的变化趋势,求出了不同比例混合溶液中两种表面活性剂各自的临界胶束浓度及混合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依据理想混合... 用NMR测量了不同比例的SDS/TX-100混合溶液中质子化学位移,结合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两态交换模型,分析了质子化学位移随浓度的变化趋势,求出了不同比例混合溶液中两种表面活性剂各自的临界胶束浓度及混合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依据理想混合溶液理论,预测了混合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计算了溶液中SDS与TX-100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和SDS在混合胶束中的摩尔分数.根据所得参数讨论了混合胶束的形成过程.利用文中和文献中混合体系的实验数据验证了协同作用理论改进前后的适用性,表明改进后的协同作用理论完善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混合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 相互作用参数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
下载PDF
基于ARM和CPLD的NMR谱仪前放控制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文娟 胡鹏 +1 位作者 毛文平 刘朝阳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1-358,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先进精简指令计算机)和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核磁共振)谱仪前放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控制系统以ARM为控制核心、CPL...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先进精简指令计算机)和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核磁共振)谱仪前放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控制系统以ARM为控制核心、CPLD为控制命令执行单元,控制前置放大器和混频器的工作状态.本电路包括以下主要功能:1)前置放大器收发切换的门控信号电平转换;2)氘梯度匀场时身频通道自动切换;3)探头调谐的信息显示;4)锁前放和混频器的配置.该设计方案具有系统运行速度高、控制灵活和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可以有效减小系统噪声,降低控制部件对前置放大器和混频器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氘梯度匀场 探头调谐 前放控制
下载PDF
一种NMR谱仪控制台软件系统的多层架构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婷婷 陈义群 +1 位作者 方惠如 刘朝阳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7-503,共7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谱仪控制台软件系统的多层架构设计.该设计在逻辑功能上将系统抽象为Linux硬件设备驱动、驱动接口、业务逻辑、网络传输和协议控制5层,每一层完成系统中特定的功能,并且独立维护... 提出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谱仪控制台软件系统的多层架构设计.该设计在逻辑功能上将系统抽象为Linux硬件设备驱动、驱动接口、业务逻辑、网络传输和协议控制5层,每一层完成系统中特定的功能,并且独立维护.这种采用分层的设计方式降低了系统的耦合性,简化了系统结构;并且能多层同时开发,提高了编程效率,缩短了开发周期.严格测试后,该软件系统与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硬件联合调试,运行良好,能够长期稳定的进行实验操作,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仪 控制台软件 系统架构 硬件驱动
下载PDF
具有快速调制功能NMR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20
作者 毛文平 李云燕 +2 位作者 刘造 鲍庆嘉 刘朝阳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0,共9页
介绍了一种具有快速幅度、相位和频率调制功能的核磁共振射频发射机.数字中频子系统中采用了两个级联的数控振荡器,前一级数控振荡器在FPGA内实现,用于产生基带调制信号;后一级则采用具有正交调制功能的DDS芯片,由它来完成基带信号的采... 介绍了一种具有快速幅度、相位和频率调制功能的核磁共振射频发射机.数字中频子系统中采用了两个级联的数控振荡器,前一级数控振荡器在FPGA内实现,用于产生基带调制信号;后一级则采用具有正交调制功能的DDS芯片,由它来完成基带信号的采样率转换、中频产生、调制和输出.射频脉冲的相位和频率偏置的设置直接由级联NCO实现,而幅度设置则由步进衰减器和中频幅度调制共同实现.该发射机的基本性能和功能满足常规1D/2DNMR实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仪 发射机 软件无线电 数字中频调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