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儒家宗教性研究的趋向
被引量:
8
1
作者
白诗朗
彭国翔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7-36,共10页
本文对晚近四十年来英语世界中儒学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精要的说明。透过本文 ,我们可以掌握当前英语世界儒学研究的整体情况与主要动向。本文首先介绍了儒学研究在英语世界中最近的历史发展 ,继而说明了儒学研究在当前英语世界中的几种不...
本文对晚近四十年来英语世界中儒学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精要的说明。透过本文 ,我们可以掌握当前英语世界儒学研究的整体情况与主要动向。本文首先介绍了儒学研究在英语世界中最近的历史发展 ,继而说明了儒学研究在当前英语世界中的几种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 ,着重指出了从宗教性角度研究儒学的最新动向 ,并通过对代表这一动向主要人物如狄百瑞、杜维明等人相关思想的分析与探讨 ,使我们对这一研究动向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儒家
宗教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奥林匹克运动会与礼仪的力量
被引量:
2
2
作者
南乐山
罗健(译校)
朱彩虹(译校)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4-18,共5页
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之时,古希腊土地上分布着战事频频的诸城邦、不同的伦理群体和众多社会阶层。然而通过精心设计、历经艰辛方出台的礼仪,为运动会营造了一种氛围,使得所有群体包括那些敌对的群体也可以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运动会所...
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之时,古希腊土地上分布着战事频频的诸城邦、不同的伦理群体和众多社会阶层。然而通过精心设计、历经艰辛方出台的礼仪,为运动会营造了一种氛围,使得所有群体包括那些敌对的群体也可以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运动会所需的社会和谐程度虽不高,但在一个充满冲突的社会中却是一项令人吃惊的创造。始于孔子和荀子,中国人始终把礼仪理解成一种社会之舞,有着不同利益的人可以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而合作。儒家传统对礼仪有深刻的理解,如果缺少礼仪,有利益冲突的群体除了直接且经常是粗暴的竞争外,没有其他互动途径。在当今国际形势下,一个迫切的要求是把经济、政治以及军事竞争纳入礼仪外交的框架。一个新的当代礼仪系统需要尊重所有人的利益,并被所有人理解和欣赏。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礼仪品质,可以成为一个象征,象征着全球和谐形势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奥运会的礼仪品质提供无须事先商议,不论输赢,每一个国家均可参与的模式,使其可以成为外交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会
礼仪
竞争
和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波士顿儒家:全球儒学的第三次浪潮
3
作者
白诗朗
张颖
《儒道研究》
2009年第1期316-330,共15页
作为东亚及现代西方批判性学术圈子内的一种传统,儒家的定义一直颇受争议,本文将从其争议性的定义开始回顾。很多学者认为Confucianism是一个英文专用语,而在中国战国时期所产生的儒学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中并没有相类似的概念。当然,宋代...
作为东亚及现代西方批判性学术圈子内的一种传统,儒家的定义一直颇受争议,本文将从其争议性的定义开始回顾。很多学者认为Confucianism是一个英文专用语,而在中国战国时期所产生的儒学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中并没有相类似的概念。当然,宋代以前(960~1279)的中国学者可以确认他们自己是儒教徒或儒生,而非佛教徒和道教徒。宋代的儒学复兴被普遍认为是在儒家历史上第二次大浪潮,它甚至冲向了中国海岸以外的朝鲜、越南和日本。只不过,正当儒道(the Confucian Way)看似即将在外部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挑战和内部激进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的双重压力下而在中国消亡之时,一批中国学者在20世纪初开始了一场儒学运动的复兴与改革。这次复兴就好比儒学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儒家/儒学能在整个东亚复兴吗?如果能的话,那么现代化的儒家将是什么样子呢?经过三代的复兴,经过改革和更新了的现代新儒家正在整个东亚地区发展起来,并且成为一次多样化的、重要的哲学和文化运动。另一个引发兴趣的问题是儒家能否从东亚移进北美和欧洲?儒家会否在波士顿、北京、上海、香港、台北、首尔、京都以及东京成为一种可移动的智性传统(portable intellectual tradition)?初步答案是肯定的,儒学确实可以在21世纪的哲学和宗教辩论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士顿儒家
诠释
新儒家
儒学复兴
原文传递
在一个充满危机的星球上建构生态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玛丽.伊丽莎白.莫尔
刘璐
《唐都学刊》
2014年第4期52-55,共4页
建构意义是一个复杂的人类活动,它使人类能够理解世界,从而提升世界积极的方面,改变或消除它破坏性的另一面。主要从教育行动意义与生态灾难的关系并围绕此主题提出三种教育设想,即大胆的视野、有力的诠释和与模糊性共存。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构生态意义
生态教育
生态行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一次全球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基督新教传教运动的国际化
5
作者
达纳·L.罗伯特
秦倩(译)
徐以骅(校)
《宗教与美国社会》
CSSCI
2013年第2期408-459,共52页
本文在北美语境和国际主义全球话语下讨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基督教传教运动内国际主义思潮与本色化之间的关系,认为国际主义与本色化说法不一,实质却相同。基督教传教运动的国际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表明,建设一个能容纳不同种族和文...
本文在北美语境和国际主义全球话语下讨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基督教传教运动内国际主义思潮与本色化之间的关系,认为国际主义与本色化说法不一,实质却相同。基督教传教运动的国际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表明,建设一个能容纳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合作、和平的全球共同体要求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深化对基督教的理解。尽管在本文涉及的这一时段,国际主义远较基督教传教运动的影响广泛,但该运动强调在每一文化背景下实现基督教的本色化,从而丰富了基督教国际主义思想的内涵。文章还探讨当时的传教思想与今日全球化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色
思潮
运动
传教
语境
全球
国际主义
原文传递
儒家与基督教创造力观念之比较
被引量:
3
6
作者
南乐山
杨浩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22,共4页
要虔诚且充分地比较儒家和基督教的创造力观念,必先有一些合适的可比范畴。大致说来,为了解儒家和基督教之创造力观念如何不同,需要知道什么是创造力,二者相似或相异又在何处。因此首要之务即在可比的情形下提出一个稍嫌简略的创造力理...
要虔诚且充分地比较儒家和基督教的创造力观念,必先有一些合适的可比范畴。大致说来,为了解儒家和基督教之创造力观念如何不同,需要知道什么是创造力,二者相似或相异又在何处。因此首要之务即在可比的情形下提出一个稍嫌简略的创造力理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亚,创造力都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一与多和变化之本性这两个哲学问题来揭示其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一与多
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耶之间对话的可能性
被引量:
1
7
作者
白诗朗
王强伟
曹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4,共3页
当今不同文明间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范围在扩大,矛盾、冲突和危机也在加深。世界需要对话,只有理解彼此之异,才能找到彼此之同。通过对话,可以懂得、欣赏、学习对方,增进友谊,和睦相处。只有加强对话,超越危机,人类文明才会有和平、进步...
当今不同文明间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范围在扩大,矛盾、冲突和危机也在加深。世界需要对话,只有理解彼此之异,才能找到彼此之同。通过对话,可以懂得、欣赏、学习对方,增进友谊,和睦相处。只有加强对话,超越危机,人类文明才会有和平、进步与发展。本刊自本期始,推出"文明与对话"栏目,以搭建不同文明会合交融的平台。目前推出的是儒耶文明间的对话,我们不回避儒家和基督教之间的差异,有差异才有多元,双方才都有持续前进的外部动力,东西方文化特别是儒耶两种文明的高层次交流与对话实践,将综合出人类更新更高的文化成果,产生带动人类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并推动儒学进一步实现世界性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
可能性
基督徒
历史问题
亚伯拉罕
教学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宗教性研究的趋向
被引量:
8
1
作者
白诗朗
彭国翔
机构
波士顿大学
神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7-36,共10页
文摘
本文对晚近四十年来英语世界中儒学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精要的说明。透过本文 ,我们可以掌握当前英语世界儒学研究的整体情况与主要动向。本文首先介绍了儒学研究在英语世界中最近的历史发展 ,继而说明了儒学研究在当前英语世界中的几种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 ,着重指出了从宗教性角度研究儒学的最新动向 ,并通过对代表这一动向主要人物如狄百瑞、杜维明等人相关思想的分析与探讨 ,使我们对这一研究动向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
西方
儒家
宗教性
Keywords
the West
Confucianism
Religiosity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奥林匹克运动会与礼仪的力量
被引量:
2
2
作者
南乐山
罗健(译校)
朱彩虹(译校)
机构
波士顿大学
神学院
浙江
大学
人文
学院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4-18,共5页
文摘
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之时,古希腊土地上分布着战事频频的诸城邦、不同的伦理群体和众多社会阶层。然而通过精心设计、历经艰辛方出台的礼仪,为运动会营造了一种氛围,使得所有群体包括那些敌对的群体也可以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运动会所需的社会和谐程度虽不高,但在一个充满冲突的社会中却是一项令人吃惊的创造。始于孔子和荀子,中国人始终把礼仪理解成一种社会之舞,有着不同利益的人可以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而合作。儒家传统对礼仪有深刻的理解,如果缺少礼仪,有利益冲突的群体除了直接且经常是粗暴的竞争外,没有其他互动途径。在当今国际形势下,一个迫切的要求是把经济、政治以及军事竞争纳入礼仪外交的框架。一个新的当代礼仪系统需要尊重所有人的利益,并被所有人理解和欣赏。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礼仪品质,可以成为一个象征,象征着全球和谐形势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奥运会的礼仪品质提供无须事先商议,不论输赢,每一个国家均可参与的模式,使其可以成为外交的典范。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会
礼仪
竞争
和谐
Keywords
Olympic Games
ritual
competition
harmony
分类号
G811.2 [文化科学—体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波士顿儒家:全球儒学的第三次浪潮
3
作者
白诗朗
张颖
机构
波士顿大学
神学院
波士顿大学
宗教对话研究所
出处
《儒道研究》
2009年第1期316-330,共15页
文摘
作为东亚及现代西方批判性学术圈子内的一种传统,儒家的定义一直颇受争议,本文将从其争议性的定义开始回顾。很多学者认为Confucianism是一个英文专用语,而在中国战国时期所产生的儒学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中并没有相类似的概念。当然,宋代以前(960~1279)的中国学者可以确认他们自己是儒教徒或儒生,而非佛教徒和道教徒。宋代的儒学复兴被普遍认为是在儒家历史上第二次大浪潮,它甚至冲向了中国海岸以外的朝鲜、越南和日本。只不过,正当儒道(the Confucian Way)看似即将在外部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挑战和内部激进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的双重压力下而在中国消亡之时,一批中国学者在20世纪初开始了一场儒学运动的复兴与改革。这次复兴就好比儒学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儒家/儒学能在整个东亚复兴吗?如果能的话,那么现代化的儒家将是什么样子呢?经过三代的复兴,经过改革和更新了的现代新儒家正在整个东亚地区发展起来,并且成为一次多样化的、重要的哲学和文化运动。另一个引发兴趣的问题是儒家能否从东亚移进北美和欧洲?儒家会否在波士顿、北京、上海、香港、台北、首尔、京都以及东京成为一种可移动的智性传统(portable intellectual tradition)?初步答案是肯定的,儒学确实可以在21世纪的哲学和宗教辩论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波士顿儒家
诠释
新儒家
儒学复兴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在一个充满危机的星球上建构生态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玛丽.伊丽莎白.莫尔
刘璐
机构
波士顿大学
神学院
哈尔滨师范
大学
教育科学
学院
出处
《唐都学刊》
2014年第4期52-55,共4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野下中国教育改革"(12532180)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青年骨干教师项目
文摘
建构意义是一个复杂的人类活动,它使人类能够理解世界,从而提升世界积极的方面,改变或消除它破坏性的另一面。主要从教育行动意义与生态灾难的关系并围绕此主题提出三种教育设想,即大胆的视野、有力的诠释和与模糊性共存。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构生态意义
生态教育
生态行动
Key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meaning
eco-education
eco-action
分类号
X1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一次全球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基督新教传教运动的国际化
5
作者
达纳·L.罗伯特
秦倩(译)
徐以骅(校)
机构
波士顿大学
神学院
复旦
大学
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复旦
大学
美国研究中心
复旦
大学
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出处
《宗教与美国社会》
CSSCI
2013年第2期408-459,共52页
基金
“世界基督教形势”项目的资助.
文摘
本文在北美语境和国际主义全球话语下讨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基督教传教运动内国际主义思潮与本色化之间的关系,认为国际主义与本色化说法不一,实质却相同。基督教传教运动的国际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表明,建设一个能容纳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合作、和平的全球共同体要求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深化对基督教的理解。尽管在本文涉及的这一时段,国际主义远较基督教传教运动的影响广泛,但该运动强调在每一文化背景下实现基督教的本色化,从而丰富了基督教国际主义思想的内涵。文章还探讨当时的传教思想与今日全球化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本色
思潮
运动
传教
语境
全球
国际主义
分类号
B976.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儒家与基督教创造力观念之比较
被引量:
3
6
作者
南乐山
杨浩
机构
美国
波士顿大学
神学院
北京
大学
哲学系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22,共4页
文摘
要虔诚且充分地比较儒家和基督教的创造力观念,必先有一些合适的可比范畴。大致说来,为了解儒家和基督教之创造力观念如何不同,需要知道什么是创造力,二者相似或相异又在何处。因此首要之务即在可比的情形下提出一个稍嫌简略的创造力理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亚,创造力都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一与多和变化之本性这两个哲学问题来揭示其复杂性。
关键词
创造力
一与多
变化
Keywords
creativity
one and many
change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50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耶之间对话的可能性
被引量:
1
7
作者
白诗朗
王强伟
曹峰
机构
美国
波士顿大学
神学院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4,共3页
文摘
当今不同文明间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范围在扩大,矛盾、冲突和危机也在加深。世界需要对话,只有理解彼此之异,才能找到彼此之同。通过对话,可以懂得、欣赏、学习对方,增进友谊,和睦相处。只有加强对话,超越危机,人类文明才会有和平、进步与发展。本刊自本期始,推出"文明与对话"栏目,以搭建不同文明会合交融的平台。目前推出的是儒耶文明间的对话,我们不回避儒家和基督教之间的差异,有差异才有多元,双方才都有持续前进的外部动力,东西方文化特别是儒耶两种文明的高层次交流与对话实践,将综合出人类更新更高的文化成果,产生带动人类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并推动儒学进一步实现世界性的文化认同。
关键词
“对话”
可能性
基督徒
历史问题
亚伯拉罕
教学者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97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儒家宗教性研究的趋向
白诗朗
彭国翔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奥林匹克运动会与礼仪的力量
南乐山
罗健(译校)
朱彩虹(译校)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波士顿儒家:全球儒学的第三次浪潮
白诗朗
张颖
《儒道研究》
2009
0
原文传递
4
在一个充满危机的星球上建构生态意义
玛丽.伊丽莎白.莫尔
刘璐
《唐都学刊》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第一次全球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基督新教传教运动的国际化
达纳·L.罗伯特
秦倩(译)
徐以骅(校)
《宗教与美国社会》
CSSCI
2013
0
原文传递
6
儒家与基督教创造力观念之比较
南乐山
杨浩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儒耶之间对话的可能性
白诗朗
王强伟
曹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