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元代泉州印度教龛状石刻纹饰辨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丽明
-
机构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学术部
-
出处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2年第6期106-121,156,157,共18页
-
基金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梵落刺桐:元代泉州印度教石刻文化探源”(项目编号:2022C1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元代泉州印度教石刻是中国在本土发现的唯一一批印度教寺遗存,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中,五方龛状石刻图案组成复杂、精美且独特,主题图像目前都已解读清楚,配饰虽分量不小,但因图像罕见、费解,至今仍未得到完全辨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石刻图像已逐步解密。通过对五方龛状石刻的配饰作抽丝剥茧的分析,可以发现古代中印双方的多种文化图样集合在小小石刻中:装饰神像的是屋形龛,屋式主体构造采用印度神庙的营造法式;屋顶有中式建筑的脊饰,包括吻兽和正脊中央脊饰;吻兽是龙头与卷草纹搭配形成的龙吻;脊中央的脊饰采用印度神庙的“金刚首”,但腹部装饰了中国的传统云纹图;柱子用中印都常见的莲瓣纹和忍冬纹装饰;屋形龛的两旁雕刻有藏传佛教的过门塔。如此,印度教、佛教、道教,以及喇嘛教元素的有机搭合,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新图案。图案细节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也渐次显现,从而传递出大量的信息,展现了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汉文化、草原文化和印度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关键词
印度教
云纹
龙纹
莲瓣纹
喇嘛塔
-
Keywords
Hinduism
Cloud Pattern:Dragon Pattern
Lotus Petal Pattern
Lama Pagoda
-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7
[历史地理—历史学]
B982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宋代两浙路市舶司补探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少丰
-
机构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学术部
-
出处
《国家航海》
2018年第1期11-26,共16页
-
文摘
宋代两浙路市舶机构的沿革变迁经历了前市舶司时期(978~989年)、市舶司时期(989~1166年)和后市舶司时期(1166~1275年)三个阶段。其中温州、秀州市舶务废止于嘉定元年(1208年)之后而非庆元元年(1195年)之后。两浙路市舶司废置频仍原因众多,但相当程度上是受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影响:两浙路的对外贸易国主要是高丽和日本,二者较弱的贸易实力导致两浙路市舶收入较低;而贸易实力较强的南海诸国主要活跃于广南、福建,大幅分流了两浙路的市舶收入。以上情况相当程度上是受航线航程影响。不同于广南、福建二路广州港和泉州港一枝独秀的格局,两浙路区域经济发达,市舶港口多点开花。两浙路虽市舶收入有限,但在外交、军备、金融、文化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中世纪帆船贸易时代,经济发达并不一定等同市舶发达。
-
关键词
宋代
两浙路市舶司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港口格局
角色定位
-
Keywords
Song Dynasty
Maritime Trade Bureau of Liangzhelu Circuit
Geographical Orientation of Foreign Trade
Port Pattern
Role Positioning
-
分类号
F752.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K24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范锷奏议与密州市舶司的设立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少丰
-
机构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学术部
-
出处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5-39,共5页
-
基金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目录整理
编纂与研究"(15YJC87001)的阶段成果
-
文摘
密州港具有明显的转口贸易功能,密州市舶司的设立是北方沿海及腹地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南方海外贸易及近海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开拓新市场的结果。其设立受到熙丰变法因素和国防经济因素的影响,也与官员范锷主动而又机动的奏请密切相关,即元丰六年时紧扣熙丰变法的指导思想和变法措施,利用河东三路的国防经济需求,同时略带浮夸渲染;元祐三年时回避与熙丰变法有关的信息,同时结合实际,降低要求。
-
关键词
密州市舶司
转口贸易
熙丰变法
国防经济
范锷
-
Keywords
Mizhou Maritime Trade Bureau
transit trade
Xining and Yuanfeng Reform
defence economy
Fan Er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宋代来华外国人旅行手续问题再探
- 4
-
-
作者
陈少丰
-
机构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学术部
-
出处
《国家航海》
2015年第4期19-31,共13页
-
文摘
宋朝对外国人在华旅行实行特许制度,旅行的核心问题是手续问题。通过对外国僧侣、使节、蕃商之间的对比以及外国人与本国人的比较可知,宋朝在办理来华外国人旅行手续方面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参照办理本国特定人群旅行手续的办法来办理外国对应人群的旅行手续,将管理本国人的办法延伸到外国人身上;二是宋朝为应对外国不同人群制定了各具针对性的旅行手续办理方法,管理机构和审批手续不一,各具特点;三是作为旅行手续核心的通行证功能多样,兼具贩运和担保功能。宋朝通过严格的旅行手续,有效实现了对来华外国人行踪的控制。
-
关键词
宋朝
外国人
旅行手续
比较研究
-
Keywords
Song Dynasty, Foreigners, Travel Procedures, Comparative Study
-
分类号
F123.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波斯外道入宋使命蠡测
- 5
-
-
作者
陈少丰
-
机构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学术部
-
出处
《中国天主教》
2020年第1期51-53,共3页
-
文摘
宋雍熙元年(984),波斯外道阿里烟入宋朝贡。其是一位原籍西亚但在回鹘部活动的景教徒。受景教会的派遣,肩负独立使命入宋。阿里烟的使命应该是考察宋朝的景教信众基础,为下一步的传教作准备。但无后续。
-
关键词
宋朝
回鹘
景教
信众基础
-
分类号
B97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辽朝公主出嫁大食史实献疑及蠡测
- 6
-
-
作者
陈少丰
-
机构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学术部
-
出处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0年第1期201-207,共7页
-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图像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8ZDA18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11世纪20年代,辽朝公主出嫁大食。从马卫集收录的信件分析,"大食"不太可能是伽色尼。从各种文献对喀喇汗名称的记载推测,"大食"也不太可能是喀喇汗王朝。从历史背景考察,"大食"同样不太可能是阿拉伯帝国。"大食"有可能是塞尔柱,求婚的王子册割可能是塞尔柱历史上著名的恰格里(Chaghri)。此外,《辽史》关于大食两次遣使时间间隔的记载显然有误。
-
关键词
辽朝
大食
喀喇汗
伽色尼
塞尔柱
-
Keywords
the Liao Dynasty
Tazik
Qarakhanids
Ghaznavid
Selcuk
-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D691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