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院血糖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发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勇军 林惠琴 +3 位作者 黄超英 吴淑燕 洪娜娇 吴春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5期390-396,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的影响,评价入院血糖(AG)与合并DM的A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6月间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的991例A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的影响,评价入院血糖(AG)与合并DM的A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6月间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的991例A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患有DM分为DM组(n=459)与非DM组(n=532),比较DM组与非DM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1年累积生存率、累积心力衰竭(HF)的复发率。为进一步分析入院高血糖和低血糖对患者的影响,将DM组与非DM组患者分别划分为AG提高组(AG≥7.8 mmol/L)与AG降低组(AG <7.8 mmol/L),将AG提高组患者划分为AG轻度提高组(7.8 mmol/L≤AG <9.4 mmol/L)、AG中度提高组(9.4 mmol/L≤AG <11.1 mmol/L)与AG重度提高组(AG≥11.1 mmol/L),将AG降低组患者分为AG轻度降低组(6.1 mmol/L≤AG <7.8 mmol/L)、AG中度降低组(3.9 mmol/L≤AG <6.8 mmol/L)与AG重度降低组(AG <3.9 mmol/L)。比较AG提高各亚组与AG降低各亚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1年累积生存率、累积HF的复发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G与A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DM组患者较非DM组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更低[81.0%(372/459) vs.87.6%(466/532),log rank P=0.041],累积HF复发率更高[27.5%(126/459) vs. 18.2%(97/532),P=0.005]。在AHF合并DM患者中,AG重度降低组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53.6%,15/28)较轻度降低组(83.5%,86/103)、中度降低组(73.6%,64/87)显著降低(P=0.017);AG重度提高组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74.5%,35/47)显著低于轻度提高组(88.7%,102/115)与中度提高组(88.6%,70/79)(P=0.039)。多变量Cox风险模型显示,AG <3.9 mmol/L(HR=3.246,95%CI1.271~8.283,P=0.015)与AG≥11.1 mmol/L(HR=2.301,95%CI 1.144~4.628,P=0.021)是AHF合并DM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AG重度提高、AG重度降低与AHF合并DM患者的预后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院血糖(AG) 急性心力衰竭(AHF) 预后 糖尿病(DM)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
2
作者 吴志生 李国前 《海峡药学》 2007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用疏血通注射液6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配合氟桂利嗪5mg,1日2次,而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用疏血通注射液6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配合氟桂利嗪5mg,1日2次,而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方面,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与氟桂利嗪片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疗效分析
下载PDF
急性和慢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沈 于恺 +1 位作者 李国前 周环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和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及其与发病部位、脑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缺陷的关系。方法:选择1999-01/2003-12原沈阳铁路局中心医院南院区神经内科及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科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急性组... 目的:分析急性和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及其与发病部位、脑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缺陷的关系。方法:选择1999-01/2003-12原沈阳铁路局中心医院南院区神经内科及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科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急性组为首次发病住院,脑卒中后即日~2个月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2例,慢性组为脑卒中后3个月~1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急性组在住院后两三周、慢性组在病情稳定时应用老年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抑郁评估,以加拿大神经功能缺陷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估,采用经颅超声彩色多普勒经颞窗探索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脉冲频谱和血流参数。重点观察急性组和慢性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者与非抑郁障碍者脑底干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同时通过脑CT或MRI确定脑卒中发病部位,分析不同发病部位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抑郁障碍判定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Ⅱ-R)。以老年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作为抑郁障碍严重程度的评定标准,11~20分为轻度抑郁障碍;21~30分为中、重度抑郁障碍。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经颅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神经功能缺陷量表以及抑郁量表测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急性组有抑郁障碍症状者占36.6%(52/142),男23例,女29例;慢性组有抑郁障碍症状者占45.1%(46/102),男22例,女24例;慢性组高于急性组,女性略高于男性。②慢性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急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82±2.66),(18.72±1.63),t=1.981,P<0.05]。③不同脑卒中发病部位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不同,单一类型中脑卒中发病部位为额叶、颞叶、基底节时抑郁障碍发生率较高。④急性和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抑郁障碍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低于非抑郁障碍患者,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中医) 抑郁障碍 血流速度
下载PDF
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贺佳 孔东燕 +4 位作者 蔡芳苗 宫淑杰 郑燕青 张小杨 罗明英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2期4277-4280,4298,共5页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伤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3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75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心理测验工具评估两组对象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BV...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伤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3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75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心理测验工具评估两组对象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BVMT-R试验中研究组延迟回忆、回忆总数、3试、2试和1试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VLT-R试验中研究组延迟总数、3试和2试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沟槽钉板测验中利手与非利手耗时均高于对照组,连线测验中连线测验A、颜色连线1及2完成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AT测试中研究组尝试数和正确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AIS-Ⅲ测试中研究组符合搜索错误数目高于对照组,而符号搜索正确数目、符号搜索总分及数字符号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roop色词测验中研究组单词总数、颜色总数和色/词总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S-Ⅲ测验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广泛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首次发病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肝豆状核变性特殊表现误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国前 吴建平 +1 位作者 杨小霞 林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160-161,共2页
肝豆状核变性特殊表现误诊分析李国前,吴建平,杨小霞,林进肝豆状核变性(HL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于铜在各脏器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蓄积,临床上可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我院1990~1993年发现6例临床... 肝豆状核变性特殊表现误诊分析李国前,吴建平,杨小霞,林进肝豆状核变性(HL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于铜在各脏器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蓄积,临床上可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我院1990~1993年发现6例临床表现特殊而致误诊的HLD患者,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症状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生活性铅中毒性脑病(附12例分析)
6
作者 杨小霞 李国前 +2 位作者 林进 林进富 吴文彬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5期298-299,共2页
生活性铅中毒性脑病(附12例分析)杨小霞,李国前,林进,林进富,吴文彬近几年来,生活性铅中毒屡有报告[1~3],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生活性铅中毒性脑病报道尚少,现将我们收集到的12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 生活性铅中毒性脑病(附12例分析)杨小霞,李国前,林进,林进富,吴文彬近几年来,生活性铅中毒屡有报告[1~3],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生活性铅中毒性脑病报道尚少,现将我们收集到的12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2例均为产妇,年龄18~38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 铅中毒性脑病 生活性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吴志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6年第6期367-368,共2页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应用养血清脑颗粒4g,口服3次/d,并联合应用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4mg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25例,应用复方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应用养血清脑颗粒4g,口服3次/d,并联合应用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4mg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25例,应用复方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5天。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眩晕症,可显著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症 养血清脑颗粒 盐酸培他司汀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