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检测HbA2和HbF对于筛查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突变携带者的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庄倩梅 王耿 +4 位作者 王元白 庄建龙 江矞颖 黄海龙 徐两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评价HbA2和HbF联合检测对于筛查福建泉州地区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应用价值,并寻找本地区的最佳截断值。方法11428例疑似地贫患者同时行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和α、β地贫基因诊断,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型地贫的分布情况及H... 目的评价HbA2和HbF联合检测对于筛查福建泉州地区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应用价值,并寻找本地区的最佳截断值。方法11428例疑似地贫患者同时行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和α、β地贫基因诊断,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型地贫的分布情况及HbA2和HbF筛查各型地贫的性能比较,根据绘制ROC曲线得出HbA2和HbF的最佳截断值。结果4591例地贫患者按携带基因类型包括α、β、αβ复合型地贫。α和β地贫最常见的基因类型分别为--SEA/αα和β^(654)/β^(N)、β^(41-42)/β^(N)、β^(17)/β^(N)。绘制ROC曲线检测HbA2筛查α地贫、β地贫、αβ复合地贫、静止型α地贫、轻型α地贫、中间型α地贫的性能,得到最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0.984、0.936、0.499、0.731、0.956,Hb A2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45%、3.25%、3.65%、2.95%、2.55%、1.75%。结论HbA2是筛查中间型α地贫、β地贫、αβ复合型地贫效率较高的指标,联合检测HbA2和HbF可有效地检出β地贫基因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毛细管电泳 基因诊断 ROC曲线
原文传递
SNP array技术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在高危孕妇产前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曾书红 江矞颖 +1 位作者 王元白 庄建龙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技术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不同高危因素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同时了解不同高危因素间异常核型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产前诊断中...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技术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不同高危因素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同时了解不同高危因素间异常核型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高危孕妇356例,于孕中期行羊水穿刺,对羊水细胞分别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 array检测。比较不同高危因素(高龄,超声异常,不良孕史,夫妇染色体异常,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SNP array检出情况。结果:6例羊水样本检测失败,350例标本成功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致病性核型检出率为6.29%(22/350),SNP array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率为10.57%(37/350),两种方法异常核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6,P=0.001)。不同高危因素间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38,P=0.021)。当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时SNP array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率高于其余各组,且高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致病性核型检出率(χ^2=4.167,P=0.031)。结论:SNP array可大大增加高危孕妇染色体致病性核型检出率,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互补检出平衡易位及嵌合体等,以减少漏诊及出生缺陷。另外,当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时,SNP array技术可作为产前诊断的首选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微阵列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核型分析 高危孕妇 产前诊断
下载PDF
罕见的8p部分缺失伴重复患儿1例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新英 潘汉斌 +3 位作者 曾书红 江矞颖 王元白 庄建龙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明确1例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及自闭症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9年6月30日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例罕见8p部分缺失伴重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目的明确1例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及自闭症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9年6月30日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例罕见8p部分缺失伴重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结果患儿核型为46,XX,dup(8p?),其父母均未见明显异常。SNP-array检测显示患儿染色体8p23.3p23.1区存在6.8 Mb的片段缺失,8p23.1p12区存在21.8 Mb的片段重复,上述拷贝数变异均为新发,并判断为致病变异。结论患儿的临床表型与染色体8p部分缺失重复相关,SNP-array检测对智力低下的患儿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p微缺失/微重复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智力障碍
原文传递
两例21部分三体胎儿的产前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新英 曾书红 +3 位作者 江矞颖 陈俊伟 王元白 庄建龙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3年第7期108-110,共3页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又称21-三体综合征或先天愚型,是由于21号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染色体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染色体病,也是人类最早发现、最为常见的染色体病[1-3]。DS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迟缓,部分伴有多发...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又称21-三体综合征或先天愚型,是由于21号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染色体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染色体病,也是人类最早发现、最为常见的染色体病[1-3]。DS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迟缓,部分伴有多发畸形。目前,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孕前及孕期筛查尤为重要。21部分三体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全球已报道大约200例[4]。DS重复的片段、大小、位置不一样,临床表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本研究旨在探讨两例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提示21-三体高风险胎儿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 核型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2号染色体三体限制性胎盘嵌合体合并单亲二体胎儿1例的研究及文献综述
5
作者 刘春强 吕嬿 +5 位作者 蒋宇林 戚庆炜 周希亚 郝娜 李萌萌 盖牟慧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对1例2号染色体三体(T2)限制性胎盘嵌合体(CPM)合并胎儿单亲二体(UPD)的妊娠进行遗传学分析,结合其临床特征,探讨T2 CPM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无创产前检测(NIPT)提示胎儿2号染色体高风险的孕妇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进行单... 目的对1例2号染色体三体(T2)限制性胎盘嵌合体(CPM)合并胎儿单亲二体(UPD)的妊娠进行遗传学分析,结合其临床特征,探讨T2 CPM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无创产前检测(NIPT)提示胎儿2号染色体高风险的孕妇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检测。通过超声波检查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产后对胎盘进行多点取样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以明确其遗传学病因。结果胎儿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SNP array发现其2号染色体存在多个杂合性缺失片段,trio-WES检测确认为母源性2号染色体UPD。超声提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羊水过少,于孕23+4周宫内死亡。引产儿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器官异常。胎盘经CNV-seq检测确认为完全性T2。结论T2 CPM可造成NIPT假阳性,同时可能合并胎儿UPD,出现宫内发育迟缓、羊水过少、胎死宫内等严重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亲二体 2号染色体三体 限制性胎盘嵌合体 无创产前检测
原文传递
11例胎儿22q11微缺失综合征的产前诊断
6
作者 李燕青 傅婉玉 +4 位作者 陈耿波 王元白 江矞颖 肖珊珊 庄建龙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提高对胎儿22q11微缺失综合征(22q11 microdeletion syndrome,22q11DS)产前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7月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水/脐血染色体核型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 目的:提高对胎儿22q11微缺失综合征(22q11 microdeletion syndrome,22q11DS)产前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7月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水/脐血染色体核型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检测的病例。分析产前诊断确诊为22q11DS胎儿的超声临床特征、遗传学病因及随访结果。结果:SNP-array共检出11例22q11DS,检出率为0.37%(11/2958)。5例行父母验证,其中1例遗传自表型正常的父亲,4例为新发突变。9例产前超声提示不同程度的超声异常,包括4例心血管系统异常,3例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增厚,1例双足内翻,1例十二指肠闭锁。另外2例产前超声未提示明显异常。确诊后6例引产,1例失访,4例选择继续妊娠,其中2例出生后随访未见明显异常,2例出生后失访。结论:22q11DS胎儿产前主要表现为超声结构异常,对于超声异常胎儿进一步行SNP-array检测可提高染色体微缺失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缺失综合征 胎儿 超声检查 产前 遗传学技术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微阵列分析 产前诊断
下载PDF
1q21.1微缺失/微重复胎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傅婉玉 庄建龙 +3 位作者 王元白 江矞颖 肖珊珊 李燕青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29-933,共5页
目的:探讨1q21.1微缺失/微重复胎儿的表型异常及遗传学诊断。方法:回顾分析于泉州市妇幼保健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的产前诊断病例,8例产前诊断确认为1q21.1微缺失/微重复胎儿。分析胎儿的超声异常情... 目的:探讨1q21.1微缺失/微重复胎儿的表型异常及遗传学诊断。方法:回顾分析于泉州市妇幼保健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的产前诊断病例,8例产前诊断确认为1q21.1微缺失/微重复胎儿。分析胎儿的超声异常情况、父母溯源、妊娠结局和出生后随访情况。结果:3748例中共检出8例1q21.1微缺失/微重复胎儿,检出率为0.21%(8/3748),片段大小介于393.8Kb~3.8Mb。8例中4例微重复(其中1例涉及近端1q21.1微重复,3例涉及远端微重复),4例微缺失(其中1例涉及近端1q21.1微缺失,3例涉及远端微缺失)。8例胎儿中有5例产前超声异常,其中2例胎儿心脏畸形,1例胎儿泌尿系畸形,1例胎儿鼻骨缺失伴肠管回声增强,1例胎儿后颅窝池增宽伴颈部皱褶增厚。伴有心脏畸形和泌尿系畸形的病例均选择终止妊娠。病例4胎儿产前超声未发现异常,因既往有先心患儿生育史,经充分遗传咨询后选择终止妊娠,引产胎儿外观左手轴后多指。4例选择继续妊娠,其中3例出生后随访发育良好,1例出生后发现左耳听力异常。结论:1q21.1微缺失/微重复胎儿在产前可出现各个系统超声异常,以泌尿系畸形和心脏畸形最为常见,但具有明显表型差异及不完全外显。联合产前超声及SNP-array检测有助于1q21.1微缺失/微重复胎儿妊娠结局选择,同时为产前1q21.1微缺失/微重复遗传咨询提供一定的数据及表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q21.1 微缺失/微重复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产前诊断 超声异常
下载PDF
泉州地区妊娠中期妇女血清学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及拷贝数变异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许伟雄 张黎仙 +2 位作者 林志华 江矞颖 庄建龙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1年第8期75-79,I0002,共6页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孕中期妇女血清学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及拷贝数变异结果,为临床咨询提供数据。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泉州地区114680例中孕期妇女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对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进一步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孕中期妇女血清学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及拷贝数变异结果,为临床咨询提供数据。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泉州地区114680例中孕期妇女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对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进一步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技术检测或超声检查确诊。结果114680例孕妇血清学筛查检出高风险5856例(不含年龄高风险),阳性率为5.11%。共2677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包括21-三体综合征(T21)高风险2479例,18-三体综合征(T18)高风险198例,检出53例T21,17例T18。共489例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高风险孕妇行超声检查确诊,确诊NTD 21例。血清学筛查T21、T18和NTD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14%(53/2479)、8.59%(17/198)和4.29%(21/489)。妊娠结局随访结果显示,血清学筛查T21和T18敏感性分别为74.70%和82.61%。另外,共366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较染色体核型分析额外检出6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结论孕中期血清学筛查能够有效筛查T21和T18胎儿染色体异常,当孕中期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合并超声异常或高龄因素时具有较高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孕中期血清学筛查高风险进一步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检测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 血清学筛查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一例新发16p11.2微缺失患儿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庄建龙 王元白 +2 位作者 曾书红 王俊育 江矞颖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探讨1例生长、智力发育迟缓、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检测,同时对患儿母亲行羊水... 目的探讨1例生长、智力发育迟缓、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检测,同时对患儿母亲行羊水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 array检测。结果患儿及其父母的染色体核型均未见异常。SNP array检测提示患儿染色体16p11.2区存在761.4 kb缺失(chr16:29428531-30190029),其母亲染色体15q13.3区存在444.4 kb重复(15q13.3:31999631-32444042),父亲未见异常。患儿缺失区涉及16p11.2微缺失综合征相关区域,且表型与之相符。患儿母亲的15q13.3区微重复遗传自其表型正常的父亲。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SNP array检测提示胎儿携带15q13.3微重复。结论患儿所携带的16p11.2微缺失为新发变异,涉及16p11.2微缺失综合征相关区域,且表型与之相符,16p11.2微缺失可能为其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p11.2 15q13.3 微缺失/微重复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分子遗传学诊断
原文传递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自然流产遗传学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建龙 曾书红 +2 位作者 江矞颖 王元白 张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903-906,共4页
目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探讨自然流产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106例自然流产样本,取胎儿组织行CMA检测,分析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结果检测成功94例,成功率为88.68%。共检出染色体异常54例(57.4... 目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探讨自然流产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106例自然流产样本,取胎儿组织行CMA检测,分析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结果检测成功94例,成功率为88.68%。共检出染色体异常54例(57.45%),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44例,以非整倍体为主,其次为三倍体和嵌合体。检出致病性拷贝数变异4例,其中两例累及猫叫综合征区域。另检出染色体嵌合体6例。结论染色体数目异常及拷贝数变异是早期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CMA能够快速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本研究显示孕10~11+6周自然流产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可为临床咨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染色体微阵列 染色体异常 拷贝数变异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一例9号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的遗传学分析
11
作者 庄倩梅 颜梅珍 +5 位作者 江矞颖 陈新英 张娜 吕春玲 吴嘉玲 王元白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结合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技术探讨一例9号染色体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small 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sSMC)的遗传学机制。方法:因超声发现一例胎儿左心室点状强回声,无创产前检测提示胎儿8号单体或部分缺失、9号三体、1... 目的:结合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技术探讨一例9号染色体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small 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sSMC)的遗传学机制。方法:因超声发现一例胎儿左心室点状强回声,无创产前检测提示胎儿8号单体或部分缺失、9号三体、11号单体或部分缺失高风险,对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提示单项中值倍数值异常的孕妇进行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检测。对孕妇进一步进行C显带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结果:孕妇染色体G显带核型为47,XX,+mar[20]/46,XX[80],C显带显示sSMC中间深染,提示为着丝粒区域,两端浅染,提示含有常染色质;采用9pter/9qter探针的FISH结合DAPI显带分析结果显示孕妇为47,XX,+mar.ish i(9)(9p10)(9p++)[2]/46,XX[18];SNP array提示孕妇染色体9p24.3q13区存在68.1 Mb的重复,检索数据库提示该重复片段致病可能性大。胎儿及配偶的染色体核型和SNP array检测均未见异常。结论:结合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分析了一例9号染色体sSMC的遗传学机制,有助于了解了这类异常染色体的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 重复 荧光原位杂交 核型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原文传递
SMC1A基因新变异导致新生儿德朗热综合征一例
12
作者 李燕青 王元白 +3 位作者 江矞颖 傅婉玉 谭美华 庄建龙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分析一例临床表现疑似德朗热综合征的男性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集患儿的外周血样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检测及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检测... 目的分析一例临床表现疑似德朗热综合征的男性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集患儿的外周血样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检测及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检测。同时采集其父母外周血样,对患儿核型、基因组拷贝数、全外显子异常的疑似致病性变异行家系验证。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发育落后、小头畸形、上睑下垂、小颌畸形、低耳位,临床诊断为疑似德朗热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CdLS)。其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NV-seq检测结果未见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显示存在5个杂合变异和1个X染色体半合子变异。根据遗传模式和家系验证结果,SMC1A基因c.3500T>C(p.Ile1167Thr)半合子变异为患儿临床表现的遗传学病因。该变异在dbSNP数据库及gnomAD数据库中未见收录,PolyPhen2,PROVEAN,SIFT软件预测为有害变异,PhastCons保守性预测为保守。ACMG变异分类标准证据支持为PM2、PP2和PP3。结论新发现的SMC1A基因c.3500T>C(p.I1167T)错义变异为患儿临床表现的遗传学病因,该患儿为CdLS综合征Ⅱ型(温和型)。本研究的结果丰富了CdLS综合征Ⅱ型的变异谱,为临床咨询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朗热综合征Ⅱ型 SMC1A基因 错义变异 全外显子组测序
原文传递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孕期羊水过多遗传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俊育 陈文莉 +2 位作者 吴荣泉 江矞颖 庄建龙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84-389,共6页
目的:利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分析羊水过多的遗传病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3年4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产前超声提示羊水过多的病例共112例。所有纳入研究病例均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 目的:利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分析羊水过多的遗传病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3年4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产前超声提示羊水过多的病例共112例。所有纳入研究病例均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检测。并根据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单纯性羊水过多组共16例,羊水过多合并超声结构异常组27例,羊水过多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组69例。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共检出4例染色体非整倍体、1例非整倍体染色体嵌合和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嵌合,异常检出率为5.36%(6/112)。CMA分析检出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的所有染色体变异,同时检出4例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拷贝数变异,额外检出率为3.57%(4/112)。此外,单纯性羊水过多组、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组和合并超声结构异常组间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1)。结论:羊水过多可能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有关,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MA技术有益于检出更多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因此,羊水过多胎儿的遗传病因分析及预后评估中建议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MA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过多 染色体 微阵列分析 核型分析 DNA拷贝数变异
下载PDF
CSF1R基因突变致ALSP发病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正平 江佳薇 +5 位作者 刘淑芬 叶小芳 李弥弥 庄建龙 叶励超 陈春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78,共6页
成人发病的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和色素性胶质细胞(adult-onset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axonal spheroids and pigmented glia,ALSP)是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未明确。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 成人发病的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和色素性胶质细胞(adult-onset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axonal spheroids and pigmented glia,ALSP)是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未明确。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是一种细胞表面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与其相关的编码基因突变已被证实是ALSP的潜在致病因素。然而,目前关于CSF1R基因突变致使ALSP发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回顾CSF1R基因在ALSP发病过程中的突变位点及致病机制研究,发现CSF1R突变可以通过显性负性效应、功能丧失、单倍体剂量不足及功能获得等机制导致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引起ALSP的发病。对ALSP病因的深入认识有助于更好地探索潜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发病的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和色素性胶质细胞 脑白质病变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遗传性疾病 小胶质细胞 突变
下载PDF
一个X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家系的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江蟊颖 庄建龙 +2 位作者 王元白 庄倩梅 曾书红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8-690,共3页
目的对1个X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的家系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表型的产生机制。方法应用G显带技术对受检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再应用Xpter、Xqter和WCPX区探针对其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先证者及其母亲和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均为46,X,del... 目的对1个X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的家系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表型的产生机制。方法应用G显带技术对受检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再应用Xpter、Xqter和WCPX区探针对其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先证者及其母亲和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均为46,X,del(X)(q24),荧光原位杂交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先证者及胎儿均携带Xq24q27.3区缺失。结论X染色体长臂q24q27.3区的缺失与卵巢早衰症状相关,但并不导致身材矮小、性腺发育不良、原发闭经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q部分缺失 家族遗传 TURNER综合征
原文传递
无创产前筛查技术在罕见常染色体三体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的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傅婉玉 金莎汶 +1 位作者 江矞颖 李燕青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技术在罕见常染色体三体(rare autosomal trisomies,RAT)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3月—2023年7月因N...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技术在罕见常染色体三体(rare autosomal trisomies,RAT)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3月—2023年7月因NIPS提示RAT和(或)CNV高风险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检测的108例患者情况。结果:83例NIPS提示RAT高风险者中产前诊断结果异常共15例,阳性预测值为18.07%,分别为1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nts,pCNV)、9例临床意义不明确(variants of uncertain significance,VOUS)、4例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及1例VOUS+LOH。25例NIPS提示CNV高风险者中产前诊断结果异常共16例,阳性预测值为64.00%,分别为11例pCNV、1例可能致病性拷贝数变异(likely 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nts,lpCNV)及4例VOUS。结论:NIPS技术对于RAT高风险阳性预测值不高,但提示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对于CNV高风险筛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当NIPS提示RAT和染色体CNV高风险,应结合产前诊断结果及超声随访对胎儿预后进行评估,并加强妊娠期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产前检测 产前诊断 DNA拷贝数变异 三体性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罕见常染色体三体
下载PDF
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及短串联重复序列技术产前诊断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胎儿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燕青 江矞颖 +1 位作者 王元白 庄建龙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除了能检出CNV外,还能检测出大多数单亲二倍体(uniparental disomy,UPD)和杂合性缺失(LOH)。本研究利用SNP-array及短串联重复序列技术(short tandem repeat,STR...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除了能检出CNV外,还能检测出大多数单亲二倍体(uniparental disomy,UPD)和杂合性缺失(LOH)。本研究利用SNP-array及短串联重复序列技术(short tandem repeat,STR)确诊1例胎儿为父源性单亲同二体导致的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B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KWITH-WIEDEMANN LOH 短串联重复序列技术 SNP-array
下载PDF
男性性反转诊断及遗传分析
18
作者 吴小霞 张剑平 +3 位作者 江矞颖 王元白 庄建龙 刘春强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9期679-682,共4页
目的:对3例男性性反转进行临床研究及遗传学诊断,为孕妇提供产前遗传咨询。方法:收集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例外生殖器发育异常病例。所有病例均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对3例男性性反转进行临床研究及遗传学诊断,为孕妇提供产前遗传咨询。方法:收集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例外生殖器发育异常病例。所有病例均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SRY基因。以上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者进一步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筛查可能致病变异。结果:3例先证者均表现为男性外生殖器伴尿道下裂,1例核型结果为45,X,男性性别决定(SRY)基因阳性;2例核型为46,XX且SRY基因阴性,其中1例涉及Xq27.1q27.2重复,包含SOX3基因,另1例未检出目前已知与性别发育相关基因的拷贝数变异及致病序列突变。这2例先证者的父母再次妊娠均行产前诊断羊水染色体核型及SNP-array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均足月分娩一女,现体健。结论:通过联合多种检测技术明确男性反转遗传病因,对指导妊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性反转 发病机制 SRY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全外显子测序 产前诊断
下载PDF
16p11.2微缺失/微重复胎儿的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傅婉玉 王俊育 +2 位作者 王元白 江矞颖 李燕青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099-1104,共6页
目的 分析16p11.2微缺失/微重复胎儿的产前指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NP-array)检测的2 94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共检出涉及16p11.2区... 目的 分析16p11.2微缺失/微重复胎儿的产前指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NP-array)检测的2 94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共检出涉及16p11.2区域拷贝数变异(CNVs)的胎儿9例,分析此9例胎儿的产前指征、家系验证情况及预后随访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检出来自8个家系的9例16p11.2区域CNVs胎儿,检出率为0.31%,其中,微缺失发生率0.14%(4/2 942),微重复发生率0.17%(5/2 942)。家系6孕妇两次妊娠均检出胎儿存在相同片段16p11.2微重复,经验证遗传自表型正常的母亲。9例胎儿产前超声检查提示2例胸椎异常、1例心内膜垫缺损及1例腹腔多房囊性包块;4例胎儿存在母亲血清学筛查异常。结论 16p11.2微缺失/微重复胎儿表型存在高度异质性,当超声检查提示胎儿椎体异常或心脏畸形时应考虑CNVs可能,建议行SNP-array检测协助排查遗传学病因,以期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p11.2 微缺失/微重复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临床表型
下载PDF
一个罕见的复合杂合子β地中海贫血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20
作者 庄倩梅 刘春强 +2 位作者 颜梅珍 王耿 蔡丽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8-400,405,共4页
通过对一罕见的复合杂合子β地中海贫血家系进行分析,探索其分子基础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先证者常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为IVS-Ⅱ-654(C>T)纯合子突变,血液学表型符合其基因型;先证者母亲常规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为β654M/βN,血液学... 通过对一罕见的复合杂合子β地中海贫血家系进行分析,探索其分子基础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先证者常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为IVS-Ⅱ-654(C>T)纯合子突变,血液学表型符合其基因型;先证者母亲常规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为β654M/βN,血液学表型符合其基因型;先证者哥哥常规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为βN/βN,血液学表型符合其基因型;先证者父亲常规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为βN/βN,血液学表型与基因型不相符。由于该家系基因结果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进一步对先证者父亲及先证者进行了缺失型HPFH基因检测。综合常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和缺失型HPFH基因检测的结果,先证者父亲及先证者的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别为βSEA-HPFH/βN和βSEA-HPFH/β654M。临床上仍然要重视β地中海贫血表型分析,当表型与基因型不一致时,需要重新检测或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测以避免假阴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检测 基因型 血液学 血红蛋白测定 杂合子 表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