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波谱在诊断脑肿瘤中的临床作用及结果分析
1
作者 李艺玲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11期72-74,共3页
目的:以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其诊断期间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波谱(MR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脑肿瘤患者78例;入组对象均进行磁共振DWI、MRS联合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探究检... 目的:以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其诊断期间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波谱(MR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脑肿瘤患者78例;入组对象均进行磁共振DWI、MRS联合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探究检查结果、不同性质病灶DWI表现以及不同病灶代谢物比值。结果:手术病理、磁共振DWI联合MRS应用于脑肿瘤诊断期间,脑膜瘤、脑转移瘤、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检出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磁共振DWI联合MRS诊断结果显示,对照区、肿瘤实质区表观扩散系数对比差异显著,其中脑实质区测定数值偏高(P<0.05)。评估不同类型脑肿瘤的病灶代谢物比值,即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Cho/肌酸(Cr)、NAA/Cr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肿瘤诊断期间应用磁共振DWI联合MRS能够更加细致地描述脑细胞结构变化,在诊断鉴别脑肿瘤的同时对肿瘤类型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 脑肿瘤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应用颅脑CT与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对照分析
2
作者 李艺玲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5期800-802,共3页
目的:研究对比急性脑梗死应用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临床结果及准确率。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将在泉州市光前医院就诊后初步怀疑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78例纳入,在入选的78例疑似急性脑梗死病例中,采用C... 目的:研究对比急性脑梗死应用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临床结果及准确率。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将在泉州市光前医院就诊后初步怀疑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78例纳入,在入选的78例疑似急性脑梗死病例中,采用CT技术、MRI技术进行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MRI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分析CT、MR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在78例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有52例患者为急性脑梗死,其余26例患者未发生急性脑梗死。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关于五项结果指标如灵敏度、特异度等,MRI的各项数值均高于CT(P<0.05)。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MRI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高于CT。结论: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MRI的诊断价值优于CT,MRI能够提高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波谱分析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志勋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4期656-659,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波谱分析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脑胶质瘤患者50例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均为其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以及波谱分析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波谱分析检查对脑...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波谱分析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脑胶质瘤患者50例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均为其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以及波谱分析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波谱分析检查对脑胶质瘤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P<0.05。结论:波谱分析相较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更好对患者的脑胶质瘤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波谱分析 脑胶质瘤
下载PDF
MRI新技术在直肠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温招英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4期660-663,共4页
目的:研究MRI新技术在直肠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患者80例,均进行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DCE-MRI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 目的:研究MRI新技术在直肠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患者80例,均进行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DCE-MRI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分期诊断结果,比较DCE-MRI不同分期下参数。结果:DCE-MRI+DWI检查的直肠癌T分期、N分期诊断准确率均高于DCE-MRI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中的DCE-MRI+DWI技术应用在直肠癌临床分期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MRI 分期
下载PDF
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MRCP与DWI检查的图像分析及联合诊断价值研究
5
作者 黄程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5期864-867,共4页
目的:针对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DW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的图像分析及联合诊断价值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纳入5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依次对患者进行MRCP与DW... 目的:针对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DW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的图像分析及联合诊断价值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纳入5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依次对患者进行MRCP与DW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评估患者在MRCP与DWI检查下的良性、恶性病变影像学特征,分别计算MRCP单项检查,DWI单项检查及MRCP与DWI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在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中,MRCP单项检查总诊断符合率80.00%(40/50),DWI单项检查总诊断符合率80.00%(40/50),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CP与DWI联合检查总诊断符合率94.00%(47/50),分别高于MRCP单项检查与DWI单项检查,(P<0.05)。结论:在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MRCP与DWI联合检查,能够实现定位功能,具有定性、定量作用,由此大大提高确诊效果,为患者的治疗、预后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性疾病 MRCP DWI检查 图像分析 联合诊断
下载PDF
神经白塞综合症的影像学表现
6
作者 黄叶明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8期108-109,共2页
一、定义白塞综合症亦称眼口生殖器综合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而发生损害的多脏器受累疾病,1937年由Behcet报道,我国自1957年开始报道本病,8.2%-26.6%并发神经系统损害,Cavara等将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白塞综... 一、定义白塞综合症亦称眼口生殖器综合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而发生损害的多脏器受累疾病,1937年由Behcet报道,我国自1957年开始报道本病,8.2%-26.6%并发神经系统损害,Cavara等将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白塞综合症(BD)称为神经白塞综合症(N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损害 白塞综合症 影像学表现 神经精神症状 多脏器受累 细小血管炎 病理基础 原因不明 生殖器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CTA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艺生 罗助荣 +1 位作者 林建生 陈浩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423-427,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60例疑似CHD的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130例行冠状动脉CTA组(A组)检查,130例12导联动态... 目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60例疑似CHD的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130例行冠状动脉CTA组(A组)检查,130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A组(B组),分别对2组行冠脉造影检查。对比2组患者出现动脉狭窄的发生率、狭窄程度情况。结果 A组CHD诊断率为75.38%,B组诊断率为86.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诊断CHD的特异性为66.67%,准确率为92.31%,敏感性为94.91%。B组诊断冠脉Ⅲ级狭窄的概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CTA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CHD的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冠脉CTA检查,且诊断重度狭窄的准确率高于单纯冠脉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CTA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骨上皮样血管瘤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魏思达 龚志兵 +2 位作者 方庆明 蒋云 饶华春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107-108,共2页
目的 探讨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研究1例原发的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影像资料、病理形态特点、免疫组化结果,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男性,35岁,左膝部酸痛不适1年,影像学示左股骨远... 目的 探讨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研究1例原发的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影像资料、病理形态特点、免疫组化结果,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男性,35岁,左膝部酸痛不适1年,影像学示左股骨远端囊状低密度影,周围见硬化边缘。术后送检肿物镜下骨小梁间隙成簇的毛细血管样小血管增生,较多血管内壁衬上皮样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局灶呈实性的团状、片状增生,可见部分胞浆空泡状,原始血管腔形成,较多淋巴细胞与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肿物周围骨小梁增厚。免疫组化:上皮样内皮细胞CD31(+)、CD34(+)、FLI-1(+)、D2-40(-)、CK-pan(-)、Ki-67约5%阳性。结论 骨上皮样血管瘤是一种罕见血管源性肿瘤,依据影像学、形态学并结合免疫组化、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瘤 骨上皮样血管瘤 病理
下载PDF
多支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策略对比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浩 黄艺生 +1 位作者 林建生 罗助荣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血管病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非梗死相关血管处理的策略变化对心血管预后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福州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发生AMI并成功进行罪犯血管PCI治疗的800... 目的观察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血管病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非梗死相关血管处理的策略变化对心血管预后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福州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发生AMI并成功进行罪犯血管PCI治疗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PCI时进行完全再血管化为A组共158例,住院期间分次完成为B组共325例,出院后再分次完成为C组共241例,罪犯血管再血管化为D组共76例,对比分析四组非罪犯血管采取不同手术策略后平均12个月内的随访结果。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心绞痛、各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术)入院率均明显低于D组(P<0.05)。但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的再血管化策略能降低紧急再血管化风险,并与较低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事件有关。但仍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明确完全再血管化各种策略对心血管相关风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多支血管病变 罪犯血管 非罪犯血管
下载PDF
MRI与多排螺旋CT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对比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宾强 姚志东 刘志勋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9期1191-1192,共2页
目的探讨MRI与多排螺旋CT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前分别行MRI与多排螺旋CT检查,比较其诊断准确性和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 MRI的总诊断准确率... 目的探讨MRI与多排螺旋CT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前分别行MRI与多排螺旋CT检查,比较其诊断准确性和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 MRI的总诊断准确率为97.01%,显著高于多排螺旋CT的8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早期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2.31%,显著高于多排螺旋CT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股骨头坏死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显著高于多排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排螺旋CT比较,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具更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RI 多排螺旋CT
下载PDF
早期肺癌的多层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苟晓明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0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肺癌的多层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医院收治的72例疑似肺癌患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与手术或支气管镜活检、肺穿刺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与病理检查的肺癌确诊例数分别为59例与55... 目的探讨早期肺癌的多层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医院收治的72例疑似肺癌患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与手术或支气管镜活检、肺穿刺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与病理检查的肺癌确诊例数分别为59例与55例,对应确诊率分别为81.9%和76.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层螺旋CT诊断为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分别为18例与41例,相应误诊率分别为22.2%和7.3%,两种类型肺癌的误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对疑似肺癌病患的早期正确诊断率是比较理想的,且该种优势在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中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多层螺旋CT 病理检查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RI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检查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郑雄辉 曹春娟 林登墙 《西藏医药》 2024年第3期22-23,共2页
目的探究MRI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检查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自2021年2月~2023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疑似早期脑梗死患者100例,患者均进行MRI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检查。总结脑梗死的MRI影像学表现,统计病灶部分、大小,以临床... 目的探究MRI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检查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自2021年2月~2023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疑似早期脑梗死患者100例,患者均进行MRI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检查。总结脑梗死的MRI影像学表现,统计病灶部分、大小,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MRI弥散成像联合灌注成像诊断脑梗死中的效果。结果经过整理临床资料显示:100例疑似脑梗死患者中,确诊96例(96%)。96例MRI检查病灶部位分别为:顶叶12例,枕叶14例,颞叶20例,额叶20例,基地核30例;病灶大小:腔隙性梗死(病灶直径<15mm)46例,小梗死(病灶直径>15mm以上)50例。MRI弥散成像联合灌注成像检查灵敏度97.91%,特异度60.00%,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灶表现为长T1、T2信号,早期病灶出现强化现象,慢性期无强化,FLAIR序列病灶呈长T2信号,软化灶信号被抑制,局部胶质增生呈高信号,早期梗死病灶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分别表现为高信号、低灌注状态。结论MRI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检查,可有效显示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对指导脑梗死早期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弥散成像 MRI灌注成像 脑梗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庄帅观 《中外医疗》 2020年第7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在对肾癌进行诊断时使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时间内,方便选择的82例该院收治的肾癌患者,经过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使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分... 目的探讨在对肾癌进行诊断时使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时间内,方便选择的82例该院收治的肾癌患者,经过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使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对不同分期的符合率、不同亚型肾癌CT各期CT值比较,CT分型与病理细胞类型。结果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96.34%与手术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0,P>0.05),对Ⅰ期87.5%、Ⅱ期96.30%、Ⅲ期100.00%、Ⅳ期100.00%的诊断符合率也与手术病理结果相似(P>0.05),不同亚型肾癌CT各期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分型主要以局限外凸型为主,病理细胞类型主要以透明细胞型为主。结论在对肾癌进行诊断时使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有效的对肾癌进行分期,与手术病理的结果差异较小,在诊断肾癌和分期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 肾癌 分期 手术病理 亚型
下载PDF
15例脑瘤患儿CT、B超及脑电图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强 丁增兴 陈建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年第5期417-418,共2页
目的对小儿脑瘤CT、B超以及脑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临床确诊为脑瘤的患儿15例,对其展开CT、B超以及脑电图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这3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3种... 目的对小儿脑瘤CT、B超以及脑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临床确诊为脑瘤的患儿15例,对其展开CT、B超以及脑电图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这3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均较为理想,CT定位符合率较其他两种检查方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脑瘤展开合理的影像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瘤 诊断 CT B超 脑电图 儿童
下载PDF
冠脉CT血管造影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价值和符合率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清文 黄鉴和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12期2287-2289,共3页
目的: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CTA)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212个冠脉节段),均给予C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诊断。结果:CCTA诊断后,其灵... 目的: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CTA)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212个冠脉节段),均给予C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诊断。结果:CCTA诊断后,其灵敏度达到72.00%(72/100),特异度达到71.43%(80/112),阳性预测值69.23%(72/104),阴性预测值74.07%(80/108),准确性为71.70%(152/212),相比CAG金标准诊断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CCT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但是对冠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不高,可作为临床上一类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式,为疾病的诊疗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病变 2型糖尿病 冠脉CT血管造影 符合率
下载PDF
成骨不全4例临床X线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翁海莺 吴淑贝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78-79,共2页
成骨不全亦称脆骨症,是中胚层发育障碍造成广泛骨胳、肌腱、皮肤、巩膜、牙齿、内耳等结缔组织异常的一种病态。本病有遗传性倾向,但本组4例则为单发。X线检查对其诊断起非常重要作用,但其临床表现和X线改变多种多样。近年来我们... 成骨不全亦称脆骨症,是中胚层发育障碍造成广泛骨胳、肌腱、皮肤、巩膜、牙齿、内耳等结缔组织异常的一种病态。本病有遗传性倾向,但本组4例则为单发。X线检查对其诊断起非常重要作用,但其临床表现和X线改变多种多样。近年来我们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诊断 X线诊断
下载PDF
64排多层螺旋CT联合经腹多普勒超声对盆腔囊性肿块病变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清文 许湖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6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联合经腹多普勒超声对盆腔囊性肿块病变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泉州市泉港区医院确诊为盆腔囊性肿块病变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64排多层螺旋CT、经腹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 目的 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联合经腹多普勒超声对盆腔囊性肿块病变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泉州市泉港区医院确诊为盆腔囊性肿块病变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64排多层螺旋CT、经腹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64排多层螺旋CT、经腹多普勒超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盆腔囊性肿块病变的评估价值。结果 经手术病理检查,75例患者中,45例为卵巢囊肿,10例为子宫肌瘤囊性病变,16例为囊实性卵巢囊腺瘤,4例为卵巢囊腺癌。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64排多层螺旋CT联合经腹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囊性肿块病变的准确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64排多层螺旋CT诊断盆腔囊性肿块病变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728),经腹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囊性肿块病变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72),64排多层螺旋CT联合经腹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囊性肿块病变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907)。结论 相较于单独诊断,64排多层螺旋CT联合经腹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囊性肿块病变的准确率更高,且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囊性肿块病变 64排多层螺旋CT 经腹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在以多发结节、肿块为特征的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军伟 《云南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495-497,共3页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疾病类型,而且其发生率相对少见、原因不明。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多表现为腮腺区多发无痛性结节或者肿块,患者伴(或不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2]。目前临床对于多发结节、肿块为特征的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疾病类型,而且其发生率相对少见、原因不明。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多表现为腮腺区多发无痛性结节或者肿块,患者伴(或不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2]。目前临床对于多发结节、肿块为特征的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首先鉴别未腮腺多发占位情况,而且,相关临床研究显示,Warthin瘤为最常见的腮腺多发占位性病变[3]。此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在以多发结节、肿块为特征的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多层螺旋CT诊断 多发结节 肿块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在肿瘤细胞侵犯颈部血管中的鉴别诊断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志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6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影像检查在肿瘤细胞侵犯颈部血管中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3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分为研究组(16层螺旋CT检查,n=18)与对照组(常规CT检查,n=18)。对比两组诊断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影像检查在肿瘤细胞侵犯颈部血管中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3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分为研究组(16层螺旋CT检查,n=18)与对照组(常规CT检查,n=18)。对比两组诊断鉴别效果。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细胞侵犯颈部血管患者诊断中,实施16层螺旋CT影像检查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侵犯颈部血管 诊断鉴别 16层螺旋CT影像检查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庄帅观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期185-186,192,共3页
目的对多层螺旋CT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检查的82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对所有患者分别行X线片及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 目的对多层螺旋CT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检查的82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对所有患者分别行X线片及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 CT扫描检查的特异度为70.59%,灵敏度为93.85%,准确率为74.39%。X线片检查的特异度为46.67%,灵敏度为76.92%,准确率为48.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2、8.492、18.093)。CT扫描检查所用费用多于X线片,所用时间明显长于X线(t=5.904、10.281,P<0.05)。结论对早期肺癌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清晰显示出肺部病变情况,为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早期肺癌 X线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