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9
1
作者 任警 黄晓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5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DC0)在严重多发伤中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9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总结其DCO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9例中存活17例(89.5%),死亡2例(10.5%);死亡原因:2例均于术中或术后24h内死于失...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DC0)在严重多发伤中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9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总结其DCO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9例中存活17例(89.5%),死亡2例(10.5%);死亡原因:2例均于术中或术后24h内死于失血性休克,其中1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术后并发多器官不全综合征(H-MODS);随访8—34个月。存活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DOC在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时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迅速准确地评估并采取一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术后康复率,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救治
原文传递
脊柱痛风石压迫脊髓致瘫痪1例报告 被引量:8
2
作者 黄杰聪 卢天祥 +4 位作者 杨华 曾志远 吴少明 许晓辉 张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1-574,共4页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多见于男性及绝经期后女性,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囊、肌腱、韧带、肾脏、皮下和其他组织,所导致的特征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肾脏等组织器官受损[1]。痛风石形成的典型部...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多见于男性及绝经期后女性,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囊、肌腱、韧带、肾脏、皮下和其他组织,所导致的特征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肾脏等组织器官受损[1]。痛风石形成的典型部位位于耳轮,也常见于第一跖趾、指(趾)间、踝、腕、膝、肘关节等处,发生在脊柱部位的痛风石较为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石 尿酸盐结晶 嘌呤代谢紊乱 关节突关节 高尿酸血症 颈椎管 椎弓根内固定 痛风病 椎体融合 颈胸段
下载PDF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短钉与长钉行内固定术对失血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3
作者 蔡崇辉 李建龙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73-174,177,共3页
目的: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时,比较术中使用短钉与长钉对失血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短钉组和长钉组,各25例。短钉... 目的: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时,比较术中使用短钉与长钉对失血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短钉组和长钉组,各25例。短钉组患者治疗时选择短钉,长钉组患者治疗时选择长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并比较。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短钉组低于长钉组(P<0.05);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与术前比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时,选短钉或长钉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对患者近远期髋关节功能影响也无明显差异,但短钉固定手术创伤更小,患者住院时间也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短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长钉 内固定术 失血量 术后恢复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取不同手术体位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近远期效果观察
4
作者 李建龙 蔡崇辉 刘飞龙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60-161,164,共3页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取不同手术体位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骨科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60例,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数字编号信封法),侧卧组和仰卧组各30...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取不同手术体位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骨科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60例,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数字编号信封法),侧卧组和仰卧组各30例。两组均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侧卧组患者术中取侧卧位,仰卧组患者术中取仰卧位,观察两组术后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以Harris评分对比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结果:侧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仰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明显上升(P<0.05),但两组间Harris评分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患者取侧卧位较仰卧位所用手术时间更短,且对患者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 不同手术体位 近远期疗效
下载PDF
股骨近段CT扫描与全髋关节置换的术前计划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毅中 李建龙 +3 位作者 林金矿 姚学东 庄华烽 姜志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36-1540,共5页
背景:做好全髋关节置换前假体型号预测的前提是对股骨近段的充分了解和精确测量,但X射线片仅提供一个平面图像,不能了解股骨近段横断面的情况,而股骨上段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信息。目的:观察股骨近段CT扫描在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中的作用... 背景:做好全髋关节置换前假体型号预测的前提是对股骨近段的充分了解和精确测量,但X射线片仅提供一个平面图像,不能了解股骨近段横断面的情况,而股骨上段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信息。目的:观察股骨近段CT扫描在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中的作用。方法:对61例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行股骨近端CT扫描,选取股骨小转子最突出处上方2cm股骨颈平面(T20)、股骨小转子最突出点处的股骨转子区平面(T0)和股骨干髓腔最狭窄处平面(N)的横断面CT影像。测量股骨颈平面髓腔长径、宽径、内侧径;小转子平面髓腔长径、内侧径;股骨峡部平面髓腔长径、宽径、皮质厚度。结果与结论:股骨颈T20长径40.8~63.3mm,平均(49.6±5.1)mm;T20宽径13.3~29.1mm,平均(22.4±3.4)mm;T20内侧径7.2~14.6mm,平均(10.6±1.6)mm。股骨转子区T0长径20.5~40.2mm,平均(28.7±4.4)mm;T0内侧径4.3~13.0mm,平均(8.1±1.7)mm。股骨峡部N长径8.2~22.4mm,平均(14.1±3.1)mm;N宽径6.1~17.9mm,平均(10.2±2.9)mm;N皮质厚度2.7~12.7mm,平均(7.5±1.8)mm。提示股骨近端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和更精确的测量数据,对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术前计划 CT扫描 股骨近端 假体 型号
下载PDF
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2例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钰 杨华 +4 位作者 张灿洪 吴加漳 吴少明 陈雅波 卢天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3期163-164,共2页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52例,均实施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其术前准备、术中技巧及术后康复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52例,均实施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其术前准备、术中技巧及术后康复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经验。结果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无内固定松动、螺旋刀片切出等并发症。根据Harris功能评分,其中优4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8.1%。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可获得良好疗效,有较高的骨折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手术 预后
下载PDF
两种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建龙 陈一安 苏奇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比较管型石膏与石膏托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5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后采用管型石膏固定(29例)或石膏托固定(22例)治疗。其中一次性石膏固定20例,二次更换体位固定31例。对患者骨折后、第1次整复固... 目的比较管型石膏与石膏托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5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后采用管型石膏固定(29例)或石膏托固定(22例)治疗。其中一次性石膏固定20例,二次更换体位固定31例。对患者骨折后、第1次整复固定后、第2次固定后、骨折愈合时X线片进行比较,在PACS系统上测量出掌倾角、尺倾角、桡骨短缩程度的数值。结果 51例骨折愈合时桡骨短缩程度为(2.45±2.19)mm,与整复固定后的(1.14±1.30)mm相比进一步加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型石膏固定和石膏托固定在骨折愈合时的桡骨短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石膏固定和二次更换体位石膏固定的桡骨短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一次性石膏固定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的桡骨短缩程度为(2.00±1.26)mm,二次更换体位石膏固定为(2.75±2.6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仍存有明显的桡骨远端短缩。管型石膏固定和石膏托固定效果并无差别,过早行二次更换石膏固定可能加剧桡骨短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石膏固定
下载PDF
闭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关节损伤的应用价值分析
8
作者 陈强 陈一安 任警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3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闭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关节损伤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诊断为关节损伤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以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 目的观察闭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关节损伤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诊断为关节损伤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以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53例为闭合组,而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53例为切开组。比较两组手术后1、10 d的踝关节评分、肿胀评分,围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评价两组关节损伤恢复效果。结果手术后10 d两组踝关节评分均高于手术后1 d,且闭合组更高,而肿胀评分均低于手术后1 d,且闭合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切开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组关节损伤恢复优良率为96.23%,高于切开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4,P<0.05)。结论在关节损伤患者的治疗上,实施以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方式,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减轻治疗后的肿胀程度,并且手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关节损伤恢复的优良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关节损伤 治疗价值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对患者Cobb角、脊髓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范丽娟 《中外医疗》 2023年第6期78-82,共5页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对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Cobb角和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采用的手术方...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对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Cobb角和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采用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采用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的患者列入对照组(50例),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的患者列入观察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脊髓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Cobb角比对照组明显更小,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在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情况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A级例数和B级例数比对照组明显更少,观察组的D级例数和E级例数比对照组明显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比对照组(20.00%)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有利于改善Cobb角和椎体高度,加速脊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 COBB角 椎体高度 脊髓功能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外踝畸形愈合的重建手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警 黄晓峰 陈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10期950-951,共2页
目的总结腓骨旋转延长截骨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外踝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踝关节骨折外踝畸形愈合患者行腓骨旋转延长截骨术治疗。15例获得完整随访,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评分。结果15例获12-50个月随访,平... 目的总结腓骨旋转延长截骨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外踝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踝关节骨折外踝畸形愈合患者行腓骨旋转延长截骨术治疗。15例获得完整随访,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评分。结果15例获12-50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骨折均愈合,力线恢复良好,无感染、内固定失败、骨不连、畸形复发等。结论踝关节骨折外踝畸形愈合采用腓骨旋转延长截骨术治疗,可使踝关节功能获得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畸形愈合 腓骨旋转 截骨
原文传递
胶布固定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急性腰骶椎棘上棘间韧带损伤(附123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华 卢天祥 +1 位作者 苏奇 汤海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4期378-379,共2页
因外伤跌仆所引起的急性腰骶椎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在临床上是个多发病,常见病。笔者自2007年6月-2010年2月.收治急性腰骶椎棘上棘间韧带损伤123例,采用胶布固定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3... 因外伤跌仆所引起的急性腰骶椎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在临床上是个多发病,常见病。笔者自2007年6月-2010年2月.收治急性腰骶椎棘上棘间韧带损伤123例,采用胶布固定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3例,男79例,女44例;年龄19~72岁,平均42.3岁。均于急性损伤后5d内来院就诊。弯腰抬重物致伤68侧,被重物压于肩部致伤5例,高处跌落伤15例,起床弯腰拾物或穿鞋致伤10例,咳嗽后疼痛11例,无明显诱因1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腰骶椎 韧带损伤 外固定 功能锻炼
原文传递
miR-181a重组穿梭载体的构建及其对人骨肉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范丽娟 苏奇 +1 位作者 李建龙 高曦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miR-181a对人骨肉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miR-181a重组穿梭载体,并将其转染到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以Transwell实验检测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pGV314-miR-181a重组穿梭载体组相对于空白对照... 目的探讨miR-181a对人骨肉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miR-181a重组穿梭载体,并将其转染到人骨肉瘤细胞MG63中,以Transwell实验检测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pGV314-miR-181a重组穿梭载体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及pGV314空载体组,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获得增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81a能显著提升人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1a 重组穿梭载体 人骨肉瘤细胞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高龄女性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前的护理体会
13
作者 程莹莹 杨华 卢天祥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1期1403-1404,共2页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女性常见的骨折,常为Gar-denⅢ或Ⅳ型,由于保守治疗及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存在较高的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分别高达20%~30%、20%~40%[1],所以应尽可能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期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高龄 人工股骨头置换
下载PDF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2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海峰 卢天祥 +3 位作者 杨华 郑毓嵩 施建辉 曾志远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共21例。结果经3年随访,术后21例无一例脱失,JOA评分提高7~12分,脊髓功...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共21例。结果经3年随访,术后21例无一例脱失,JOA评分提高7~12分,脊髓功能平均改善率为66.7%,椎管矢状径平均增加4 mm。结论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对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有3个及3个以上节段椎间盘突出或后纵韧带骨化者)、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伴有颈椎管狭窄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单开门 椎板成形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