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 |
黄思静
谢连文
张萌
武文慧
沈立成
刘洁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28
|
|
2
|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古盐度研究 |
郑荣才
柳梅青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42
|
|
3
|
浅谈陆相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思路 |
郑荣才
吴朝容
叶茂才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
2000 |
166
|
|
4
|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 |
刘树根
马文辛
LUBA Jansa
黄文明
曾祥亮
张长俊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31
|
|
5
|
成岩过程中长石、高岭石、伊利石之间的物质交换与次生孔隙的形成:来自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和川西凹陷三叠系须家河组的研究 |
黄思静
黄可可
冯文立
佟宏鹏
刘丽红
张雪花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24
|
|
6
|
低渗油藏非线性渗流规律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
邓英尔
刘慈群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60
|
|
7
|
大气水在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中的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
黄思静
武文慧
刘洁
沈立成
黄成刚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49
|
|
8
|
兴凯地裂运动与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勘探 |
刘树根
孙玮
罗志立
宋金民
钟勇
田艳红
彭瀚霖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79
|
|
9
|
页岩气地质选区及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
李延钧
刘欢
刘家霞
曹利春
贾学成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60
|
|
10
|
陕北志丹三角洲长6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与等时对比 |
郑荣才
彭军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20
|
|
11
|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走滑-逆冲作用的地貌标志 |
李勇
周荣军
A. L. Densmore
M. A. Ellis
|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3
|
|
12
|
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模式——以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为例 |
刘树根
罗志立
赵锡奎
徐国盛
王国芝
张成江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39
|
|
13
|
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构造 |
周荣军
李勇
Alexander L Densmore
Michael A Ellis
何玉林
王凤林
黎小刚
|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43
|
|
14
|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研究 |
郑荣才
耿威
周刚
韩永林
王海红
文华国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07 |
137
|
|
15
|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相特征 |
文华国
郑荣才
高红灿
戴朝成
李国军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40
|
|
16
|
龙门山冲断带分段-分带性构造格局及其差异变形特征 |
李智武
刘树根
陈洪德
刘顺
郭兵
田小彬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9
|
|
17
|
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模型研究 |
李又绿
姚安林
李永杰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17
|
|
18
|
中国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关键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 |
康毅力
罗平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9
|
|
19
|
页岩储层压裂缝成网延伸的受控因素分析 |
赵金洲
任岚
胡永全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1
|
|
20
|
陆相泥页岩层系岩相特征与页岩油富集条件——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富有机质泥页岩为例 |
柳波
石佳欣
付晓飞
吕延防
孙先达
巩磊
白云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