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戏曲艺术“四功”的表演技法与审美诉求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玉昆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4,共6页
"四功"(唱、念、做、打)作为传统戏曲表演技法的根本,有着各自的技术与艺术特征和独特的审美诉求,他们从不同层面规范着戏曲演员表演的同时,又是一个相互融合、统一的整体。演员只有理解角色、化身角色,将自身与角色相统一,... "四功"(唱、念、做、打)作为传统戏曲表演技法的根本,有着各自的技术与艺术特征和独特的审美诉求,他们从不同层面规范着戏曲演员表演的同时,又是一个相互融合、统一的整体。演员只有理解角色、化身角色,将自身与角色相统一,才能使角色的内心情感活动与外在的表演技法——"四功"更好的相融合,只有如此才能赋予戏曲表演"唱、念、做、打"这"四功"以灵魂,才能塑造出鲜活、丰满的角色。同时,"唱、念、做、打"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特有的表演技巧,它们蕴含着强烈的中华民族特色,正因如此也使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为绚烂的文化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表演 “四功” “唱念做打” 民族特色 审美诉求
原文传递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思琦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6,共6页
关键词 社会文化环境 流行音乐 中国当代 大众文化 社会政治
原文传递
中和之美与大团圆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景亮 谭静波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21,共12页
中国戏曲观众追求中和之美与大团圆 ,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社会渊源 ,在戏曲欣赏中具有强烈的、多方面表现 ,对于中国戏曲的某些特色有决定作用 .这种审美心理有合理性、优越性的一面 ,也有对民族心理不利的影响 .戏曲生产者应注意对应这种... 中国戏曲观众追求中和之美与大团圆 ,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社会渊源 ,在戏曲欣赏中具有强烈的、多方面表现 ,对于中国戏曲的某些特色有决定作用 .这种审美心理有合理性、优越性的一面 ,也有对民族心理不利的影响 .戏曲生产者应注意对应这种审美需求的同时加以引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观众 中和之美 大团圆
下载PDF
民族音乐学传入后对我国已有传统音乐研究的否定——“西方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之一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善武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0-35,132,共17页
西方民族音乐学传入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显现出负面影响,并且出现了一股对已有传统音乐研究从学科价值、目标方向、理论方法到研究成果予以根本否定的思潮。将已有研究作为民族音乐学"中国化"、"中国实践&qu... 西方民族音乐学传入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显现出负面影响,并且出现了一股对已有传统音乐研究从学科价值、目标方向、理论方法到研究成果予以根本否定的思潮。将已有研究作为民族音乐学"中国化"、"中国实践"的"特殊阶段",以非世界音乐研究的"闭塞"、"欧洲中心论的影响"、"狭隘的音乐本体观念"、"单纯的民族感情"等从整体上加以否定;传统音乐研究所长期坚持的建立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目标,因与民族音乐学后现代理论对音乐本质与规律的否定而遭到否定;传统音乐研究中一直使用的各种音乐学方法,因违背民族音乐学文化分析的理念而予以否定;已有收集整理及研究的成果,也因不符合民族音乐学文化认知的要求、不能提供文化背景资料而被否定。民族音乐学传入后对已有传统音乐研究的否定,根本原因在于"用民族音乐学的眼光看"。已有传统音乐研究的被否定,促使我们深究并弄清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学 “特殊阶段”论 “地方知识”说 “缘木求鱼”说 “破铜烂铁”说
下载PDF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思琦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5-87,共3页
流行音乐是一个在二十、二十一世纪伴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全面地研究流行音乐,已经是研究城市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有机部分,同时也是民族音乐学自二十世纪后期以来的一个备受... 流行音乐是一个在二十、二十一世纪伴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全面地研究流行音乐,已经是研究城市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有机部分,同时也是民族音乐学自二十世纪后期以来的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因此,客观全面地分析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功能,也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文化功能 中国当代 社会文化发展 民族音乐学 文化现象 音乐文化 全球化
原文传递
当代语境中“通俗音乐”、“流行音乐”、“通俗唱法”概念的使用与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思琦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2-78,共7页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结合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通俗音乐”、“流行音乐”、“通俗唱法”等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并在社会音乐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些概念、名词进行历时性考察,对这些概念、名词的内涵进行...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结合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通俗音乐”、“流行音乐”、“通俗唱法”等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并在社会音乐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些概念、名词进行历时性考察,对这些概念、名词的内涵进行界定和研究。就本专题的研究而言,这对我们正确把握“流行音乐”的概念内涵,会是一个重要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通俗音乐 通俗唱法
下载PDF
略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负面效应——从文化功能分析的角度出发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思琦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4,共3页
一、文化功能分析的理论依据“所谓功能,就是事物与外界的各种关系的体现,它是事物存在的外部条件。任何事物的功能都取决于它的内在含义,它不可能超越该事物的内部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因此,“文化功能”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样式对... 一、文化功能分析的理论依据“所谓功能,就是事物与外界的各种关系的体现,它是事物存在的外部条件。任何事物的功能都取决于它的内在含义,它不可能超越该事物的内部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因此,“文化功能”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样式对社会、对人产生的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最终对人的“社会化”产生影响和效果,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功能 负面效应 流行音乐 中国当代 社会生活 “社会化” 内部条件 政治生活
原文传递
史料史实与“同均三宫”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善武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33,共15页
黄翔鹏先生以其对历史文献的研究,认为"同均三宫"的"三宫关系"在汉代京房时"就已被认识";晋代荀勖笛上三调就是"同均"的三种音阶;"同均三宫的实践在宋代也是存在的","姜白石就... 黄翔鹏先生以其对历史文献的研究,认为"同均三宫"的"三宫关系"在汉代京房时"就已被认识";晋代荀勖笛上三调就是"同均"的三种音阶;"同均三宫的实践在宋代也是存在的","姜白石就是这么用的"。有学者还从唐代史料中找到了依据,认为《南诏奉圣乐》就应用有"同均三宫"。笔者通过史料史实的辨析,明确京房律的宫商徵、荀勖笛上三调都不是"同均三宫",《南诏奉圣乐》中本没有"同均三宫",白石道人歌曲也不能证实"同均三宫"。作为"同均三宫"理论"源头"、"立论依据"、音乐"实证"的几个重要而关键的史料史实,全都不能成立。这种结果,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研究,以彻底弄清"同均三宫"的历史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史实 同均三宫 宫商徵 笛上三调 南诏奉圣乐 白石道人歌曲
原文传递
《吕氏春秋》先益后损生律的确定性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善武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100,共6页
截至目前,对于《吕氏春秋·音律》中的生律问题,我国音乐学界形成了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吕氏春秋》是先损后益,一种观点认为《吕氏春秋》是先益后损,①另一种则认为《吕氏春秋》是先损后益、先益后损二者并存②。那么,这... 截至目前,对于《吕氏春秋·音律》中的生律问题,我国音乐学界形成了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吕氏春秋》是先损后益,一种观点认为《吕氏春秋》是先益后损,①另一种则认为《吕氏春秋》是先损后益、先益后损二者并存②。那么,这三种观点何者为对?哪种观点符合文献的原文本意?《吕氏春秋》生律文字是否具有表述上的确定性?以下笔者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生律 音乐学
原文传递
音乐专业大学生流行音乐审美倾向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思琦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2-94,共3页
“流行音乐能否进课堂”的问题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引起广大音乐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国家教委的有关领导也极为重视这一问题。由于受历史环境的限制,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形成有说服力的结果。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近几年来,... “流行音乐能否进课堂”的问题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引起广大音乐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国家教委的有关领导也极为重视这一问题。由于受历史环境的限制,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形成有说服力的结果。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近几年来,许多专业音乐院校纷纷开设流行音乐专业,一些中小学音乐教师更是把流行音乐引进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专业大学生 审美倾向 中小学音乐教师 个案 音乐工作者 90年代 国家教委
原文传递
中国音乐史学创新:观念的更新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善武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3-38,共6页
中国音乐史学创新的根本在于观念的更新。作为观念的更新,首先要认真清理、彻底改变过去被“左”的思潮所扭曲了的史学认识,切实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正确认识历史现象;除了解决历史观的问题外,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 中国音乐史学创新的根本在于观念的更新。作为观念的更新,首先要认真清理、彻底改变过去被“左”的思潮所扭曲了的史学认识,切实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正确认识历史现象;除了解决历史观的问题外,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打破过去的某些思维定势,努力去探求促使中国音乐史学创新的多方面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史学 观念更新 唯物史观 思维定势
下载PDF
我国音乐史上的两种音阶观念——理论与实践的相异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善武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9,85,共14页
两种不同音阶观念的存在是我国音乐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雅乐音阶观念于先秦时形成,一直为宫廷理论所坚持,古代典籍表述的都是这种观念。清乐音阶观念先秦时也已存在,汉以后盛行清乐七声的三调。魏晋时以宫廷理论阐释俗乐调现象,显露出... 两种不同音阶观念的存在是我国音乐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雅乐音阶观念于先秦时形成,一直为宫廷理论所坚持,古代典籍表述的都是这种观念。清乐音阶观念先秦时也已存在,汉以后盛行清乐七声的三调。魏晋时以宫廷理论阐释俗乐调现象,显露出两种观念的矛盾。经过南北朝的不断累积,两种音阶观念于隋朝初年形成了直接冲突。唐宋时繁盛的燕乐,理论上以雅乐七声阐述,实践中为清乐七声,两种音阶观念以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对立而存在。随着元明清时民间音乐的主流发展,以往于实践层面默默起作用的清乐音阶观念得以凸显,成为一种主流观念。近代以后两种音阶观念继续存在,并逐渐形成新的音阶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史 音阶观念 雅乐音阶观念 清乐音阶观念 理论 实践
原文传递
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新译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善武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7,共13页
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是一套弥足珍贵的古代民间音乐的乐谱。要使其得到准确解译,首先必须认准所用音高谱字及相关符号,同时对作为一首套曲的结构特点及分曲性质予以把握;在具体解译中要充分利用各种依据,采用合乎音乐自身规律的方法,... 宋代唱赚《愿成双》谱是一套弥足珍贵的古代民间音乐的乐谱。要使其得到准确解译,首先必须认准所用音高谱字及相关符号,同时对作为一首套曲的结构特点及分曲性质予以把握;在具体解译中要充分利用各种依据,采用合乎音乐自身规律的方法,抓住乐谱、乐曲内含的音调及节奏特点予以处理;对于分曲译谱要尽可能地选配宋元时期同曲牌的唱词,从词曲结合的角度加以验证;最后要将各个分曲译谱整合起来,从作为一首套曲的全局加以考察。这样解译出的乐谱,尽管还不能说是宋代唱赚的原貌,但已接近原曲原貌,是一份相对准确的译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唱赚 《愿成双》谱 解译题
原文传递
中西音体系比较之辨正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善武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37-44,共8页
从中西音体系比较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这种做法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比较的意义并不等于所作比较就是有意义的。要比较就要比得准确、恰当,比得合理、有效,否则比较失当、无效,就极有可能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来,非但起不到应... 从中西音体系比较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这种做法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比较的意义并不等于所作比较就是有意义的。要比较就要比得准确、恰当,比得合理、有效,否则比较失当、无效,就极有可能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来,非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最终还会影响我们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正确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音体系 比较 辨正
下载PDF
《梨园春》对文化艺术事业的影响和启示 被引量:6
15
作者 谭静波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3期66-69,共4页
文章针对河南卫视推出的电视栏目《梨园春》走红这一文化现象,利用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探讨了该现象所涉及的戏曲艺术的创作、戏曲文化与电视传媒的联姻、文化市场的发展和规范以及电视观众的审美导向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 电视艺术 《梨园春》现象 文化艺术 启示
下载PDF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领域中来之于实地考察的“他者”声音——评Nimrod Baranovitch的《中国新声音:流行音乐、民族、性别和政治1978—1997》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思琦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88,共3页
时至今日,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中国传统音乐展开研究可谓是成果显著,队伍庞大。但将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引入到当代流行音乐研究中的趋势和努力似乎还并不明显,真正具有田野性质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的理论成果更是呈现为空白状态... 时至今日,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中国传统音乐展开研究可谓是成果显著,队伍庞大。但将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引入到当代流行音乐研究中的趋势和努力似乎还并不明显,真正具有田野性质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的理论成果更是呈现为空白状态。正因如此,Nimrod Baranovitch的《中国新声音:流行音乐、民族、性别和政治1978--1997》(以下简称为《新声音》)一书尤其吸引笔者的注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中国当代 音乐研究 流行音乐 声音 “他者” 政治 性别
原文传递
当代语境中“时代曲”、“抒情歌曲”、“轻音乐”概念的使用与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思琦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2-63,共12页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结合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时代曲”、“抒情歌曲”、“轻音乐”等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并在社会音乐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名词进行历时性考察,并对这些概念、名词的内涵进行界定和...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结合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时代曲”、“抒情歌曲”、“轻音乐”等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并在社会音乐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名词进行历时性考察,并对这些概念、名词的内涵进行界定和研究。就本专题的研究而言,这对我们正确把握“流行音乐”的概念内涵,会是一个重要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时代曲 抒情歌曲 轻音乐
下载PDF
旋宫、转调与犯调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善武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8-51,共4页
“旋宫”一语源于《礼记·礼运》“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中国音乐词典》释为“十二律轮流作为宫音,以构成不同调高的五声音阶和其他音阶。”①古代所谓“旋宫”,往往都是结合旋宫图或直接在十二律管上进行。熊朋来《... “旋宫”一语源于《礼记·礼运》“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中国音乐词典》释为“十二律轮流作为宫音,以构成不同调高的五声音阶和其他音阶。”①古代所谓“旋宫”,往往都是结合旋宫图或直接在十二律管上进行。熊朋来《瑟谱》“旋宫之图”后有说明,谓为“以宫字加所用律,则商角徵羽皆定”②。朱载靖在其“十二律吕旋相为宫之图”下面有类似说明,谓为“何月之律为宫,即将内层宫字转于本月之上,则知某律为商、某律为角,余皆仿此。”③近代童斐对其所制旋宫图也有一段说明文字,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宫” 《中国音乐词典》 犯调 转调 五声音阶 十二律 说明文字
原文传递
宋代唱赚《愿成双》谱一个谱字的解译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善武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0,47,共3页
宋代唱赚《愿成双》谱一个谱字""的解译,成为整个乐谱音高解译的关键。文中采用三重证据,依靠乐谱自身分析所获得的证据,结合古今比较及史料记载的证据,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 《愿成双》 乐谱 谱字 解译
原文传递
中国音乐史学创新:史料的出新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善武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3,共9页
中国音乐史学创新的关键是史料的出新。这固然包括新材料的发掘利用,而对于已有材料(包括新出现材料)的正确解读,尤其有着根本性的意义。我们要努力探求史料原义,了解古人本意,准确把握史料内容的具体真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把握符... 中国音乐史学创新的关键是史料的出新。这固然包括新材料的发掘利用,而对于已有材料(包括新出现材料)的正确解读,尤其有着根本性的意义。我们要努力探求史料原义,了解古人本意,准确把握史料内容的具体真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把握符合历史发展本质的历史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创新 中国音乐 史料 出新 新材料 根本性 真实 历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