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明代之邸报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周桂林
-
机构
河南经济广播电台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23-127,共5页
-
文摘
论明代之邸报周桂林(河南经济广播电台)明代是中国手写新闻传播时期的一个重要朝代,多种报纸散见其间,诸如朝报、京报、塘报、牌报、邸钞(亦写为邸抄)、急选报、日报传抄等。我国新闻史学家把古代的报纸概称之为邸报,多数学者认为它存在的时间跨度应是起唐讫清,亦...
-
关键词
明代邸报
雕版印刷
崇祯朝
《明史》
奏疏
《明文海》
崇祯帝
中国大陆
古代报纸
新闻来源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论主持人的主持意识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罗云
-
机构
河南经济广播电台
-
出处
《新闻爱好者》
1999年第6期44-45,共2页
-
文摘
广播节目的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主导,他把握着节目的进程,也决定着节目的特色和风格,因此,主持人的主持意识强弱,往往关系着一个节目的成败。那么,何谓主持人的主持意识呢?笔者的体会是: 一、参与节目的程度 从主持人节目的发展轨迹看,我国节目主持人经历了起步——模仿——突破的过程。
-
关键词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节目
节目的
编辑意识
天气变化
经济广播电台
发展轨迹
语言表现方式
说话方式
节奏变化
-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从《西行漫记》看新闻作品的历史价值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火炬
-
机构
河南经济广播电台
-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25-128,共4页
-
文摘
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但能给时人提供全面理解事物的信息,而且还应该能给后人留下可供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新闻作品的历史价值,决定了它持久的生命力。半个多世纪以来,斯诺的《西行漫记》之所以始终为人们所重视和钟爱,就在于它做到了新闻与历史的有机统一。
-
关键词
《西行漫记》
新闻作品
历史价值
-
分类号
I712.07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走进古灏母子的世界
- 4
-
-
作者
夏露
-
机构
河南经济广播电台
-
出处
《当代劳模》
1997年第4期16-17,共2页
-
文摘
意外的收获 1995年5月的一天,我与同事邓志平敲响了郑州工学院退休干部古葆芝家的大门。采访动机很简单。盲人古灏在母亲含辛茹苦的培养下,成为一名手风琴手,并在郑州市的各种音乐大赛中连获殊荣。做为《残疾人之声》专题节目的主持人。
-
关键词
残疾人
体育信息
郑州市
广播电台
手风琴
专题节目
节目主持人
盲人
音乐
工学院
-
分类号
G219.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热线投诉节目中的交流与交锋
- 5
-
-
作者
王火炬
-
机构
河南经济广播电台
-
出处
《声屏世界》
2000年第12期41-42,共2页
-
-
关键词
热线投诉节目
主持人
交流方式
角色把握
节目定位
河南
-
分类号
G222.3
[文化科学]
G229.276.1
-
-
题名广播电视新闻面对网络挑战
- 6
-
-
作者
王火炬
-
机构
河南经济广播电台
-
出处
《声屏世界》
1999年第11期10-11,共2页
-
-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新闻机构
网上新闻
传统媒体
深度报道
新闻事件
网络
演播室受众
新闻纸
广播电视节目
-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经济报道的人情味
- 7
-
-
作者
王火炬
-
机构
河南经济广播电台
-
出处
《记者摇篮》
2001年第3期31-31,21,共2页
-
文摘
也许有人要说,新闻要讲求客观,经济报道更不能注入太多的感情色彩和人情味。不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人的真情实感也是客观存在的,怎么就不能成为新闻的一部分呢?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也决定了经济报道可能会有一定的倾向性,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经济信息。经济信息只需要告诉人们一些信息,而作为新闻的一个分支,经济报道还应承担起新闻的责任。
-
关键词
广播电视节目
新闻报道
经济报道
感情色彩
新闻人物描写
新闻事实评价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G222
-
-
题名热线投诉节目中的交流与交锋
- 8
-
-
作者
王火炬
-
机构
河南经济广播电台
-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21-23,共3页
-
-
关键词
广播节目
热线投诉节目
参与者
人际交流
节目主持人
角色定位
情感
-
分类号
G2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用声音“画面”增强广播报道的感染力
- 9
-
-
作者
王火炬
-
机构
河南经济广播电台
-
出处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9-51,共3页
-
-
关键词
广播报道
感染力
音响画面
新闻节目
-
分类号
G2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对两种论调的看法
- 10
-
-
作者
东方
-
机构
河南经济广播电台信息处
-
出处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1-32,共2页
-
文摘
经济台的问世,一改我国传统广播的模式,以它新颖的编播形式、丰富的节目内容,深受广大听众的青睐。但一种新生事物,开初总不免有人对它产生一些误解、诸如:“经济台是经济过热的产物。”“开办经济台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人民台是官办的,经济台是民办的。”等等。到底经济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关键词
经济效益
广播电台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经济过热
经济建设
节目内容
听众
经济信息
新生事物
宣传
-
分类号
G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