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与CTPA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亚斌 陈丽媛 陈殿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探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与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125例,均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CTPA检查,根据其影像学特征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与CTPA对诊断... 目的探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与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125例,均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CTPA检查,根据其影像学特征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与CTPA对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应用价值。结果125例疑诊患者采用CTPA检查确诊为急性肺栓塞者89例,排除急性肺栓塞者36例,共检出栓子数量641个,腔内呈不均匀低密度影,左侧肺动脉栓子共55个、右侧肺动脉主干栓子187个、右下肺动脉栓子93个、支气管分支及肺叶动脉栓子306个,血管均呈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确诊组心电图呈IRBBB(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典型的SⅠQⅢTⅢ型、V1导联T波倒置、V2导联T波倒置、V1-V2导联ST段抬高<0.1mV、心房颤动、顺钟转位征象的比例明显高于排除组(P<0.05);确诊组患者右室增大、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肺动脉血栓比例明显高于排除组(P<0.05);采用心电图诊断急性肺栓塞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8.80%、84.27%、30.56%,超声心动图分别为92.00%、95.51%、83.33%,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分别为95.20%、97.75%、88.89%,联合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采用CTPA可准确进行急性肺栓塞疾病诊断,但其为有创检查,且价格相对昂贵,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较高,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费用低廉,可作为早期急性肺栓塞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癌术后经^(131)I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顺军 宋乐乐 +3 位作者 贺军领 张明亮 陈胜江 张周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经^(131)I治疗后颈部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形态淋巴结的患者,运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鉴别颈部异常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DTC术后行^(131)I治疗后行颈部超声检查发现异常淋巴结...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经^(131)I治疗后颈部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形态淋巴结的患者,运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鉴别颈部异常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DTC术后行^(131)I治疗后行颈部超声检查发现异常淋巴结,最终淋巴结性质经细胞学或病理检查证实的37例患者(62个病灶)。根据病理结果,将淋巴结分为恶性组及良性组。应用SWE测量62个甲状腺癌术后经^(131)I治疗后颈部异常淋巴结的杨氏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杨氏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鉴别诊断淋巴结性质的效能。结果恶性病灶组49个,良性病灶组13个。恶性组病灶杨氏模量最大值(32.18±6.33)kPa,平均值(28.17±6.26)kPa;良性组病灶杨氏模量最大值(13.48±4.29)kPa,平均值(11.46±4.15)kPa。两组淋巴结杨氏模量最大值、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杨氏模量最大值鉴别淋巴结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991,以23.75 kPa为诊断界值点时准确性最高,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8%和100.0%。杨氏模量平均值曲线下面积为0.983,以18.10 kPa为诊断界值点时准确性最高,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9%、92.3%。结论甲状腺癌术后经^(131)I治疗后颈部超声发现的异常形态淋巴结,SWE有助于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淋巴转移 碘放射性同位素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PICC置管术后导管头端定位点的选择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徐志宾 施瑜 +1 位作者 徐远 李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0-312,共3页
目的:研究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肺门角、右肺门中点、左肺门中点与上腔静脉入口(CAJ)的位置关系,分析其作为PICC术后导管头端定位点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6月行胸部CT平扫的体检者213倒,以CT定位相模拟X线平片,通过对应的CT图像测量... 目的:研究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肺门角、右肺门中点、左肺门中点与上腔静脉入口(CAJ)的位置关系,分析其作为PICC术后导管头端定位点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6月行胸部CT平扫的体检者213倒,以CT定位相模拟X线平片,通过对应的CT图像测量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肺门角、右肺门中点、左肺门中点至CAJ的距离,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结构与CAJ的位置关系。结果: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肺门角、右肺门中点、左肺门中点至CAJ的距离分别为(19.446±14.498 1)mm、(8.165±6.477 7)mm、(11.640±7.765 5)mm、(18.523±9.121 7)mm,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64.119,P=0.000)。结论:肺门角、右肺门中点、左肺门中点作为PICC定位点较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更可靠,其中肺门角最接近CAJ的投影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定位点 肋间隙 肺门角 肺门 上腔静脉入口
下载PDF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CT平扫、增强及HRCT表现 被引量:24
4
作者 强军 齐鹏飞 +2 位作者 高万勤 陈殿森 余卫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634-1636,共3页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CT平扫、增强及HR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2年5月至2011年10月16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资料,均经病理证实,所有病例行CT平扫,7例加增强、9例加高...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CT平扫、增强及HR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2年5月至2011年10月16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资料,均经病理证实,所有病例行CT平扫,7例加增强、9例加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对16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主要CT征象为实变、结节及肿块,其中11例出现2种或以上,5例仅出现1种;同时伴随正常或扩张支气管气像13例,磨玻璃影(GGO)10例,间质性改变及囊腔各5例,部分肺不张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各4例,胸腔积液2例,气管支气管MALT淋巴瘤1例。病变分布特征:12例多发,4例单发;实变、大结节及肿块多沿血管支气管束分布,微小结节呈淋巴管周围性分布,其中8例伴随其他征象出现。增强后气管大结节轻度强化;实变及肿块以明显强化多见,大结节以轻度强化多见,3例可见血管造影征。结论大多数肺MALT淋巴瘤表现为含正常或扩张支气管气像沿血管支气管束分布的实变、大结节及肿块,同时伴随GGO及淋巴管周围性分布的微小结节,特征性的增强表现为明显强化伴血管造影征;少数合并肺间质性改变、囊腔、部分肺不张、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及气管支气管树MALT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小儿难复性肠套叠临床与MDCT的表现特征 被引量:16
5
作者 关文华 韩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38-144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临床和多排螺旋CT(MDCT)表现特征。方法:对19例难复性肠套叠和47例可复性肠套叠的临床与MDCT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包括年龄、病程、套叠体部长度(L)、套颈最大横径(D1)、套头最大横径(D2)、套头与套颈最大横径... 目的:探讨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临床和多排螺旋CT(MDCT)表现特征。方法:对19例难复性肠套叠和47例可复性肠套叠的临床与MDCT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包括年龄、病程、套叠体部长度(L)、套颈最大横径(D1)、套头最大横径(D2)、套头与套颈最大横径比值(D2/D1)与伴随影像征象。结果:(1)难复性肠套叠的病程、L和D2/D1值均大于对照组,而D1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L和D2/D1值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均>0.7,临界值分别为33.0个月、7.5 cm和1.33。(2)难复性肠套叠多发生非回-结肠套的复杂性肠套叠(36.8%)、分别合并美克尔憩室(21.1%)、肠管坏死(21.1%)、阑尾炎(15.8%)、肠梗阻(10.5%)。结论:对于病程>33.0个月、L>7.5 cm、D2/D1>1.33的小儿肠套叠提示难复性肠套叠的可能,并应观察有无合并美克尔憩室、肠管坏死、阑尾炎和肠梗阻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复性肠套叠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体素和三周期极小曲面的骨支架多孔结构设计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壮雅 赵珂 +1 位作者 李跃松 段明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97-706,共10页
为解决组织工程骨支架多孔结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体素和三周期极小曲面的骨支架设计方法。采用隐函数表达的三周期极小曲面作为构建微观多孔结构的基础孔隙单元,通过定义距离函数及Log-Sigmoid函数的方法,构建不同结构的三周期极小... 为解决组织工程骨支架多孔结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体素和三周期极小曲面的骨支架设计方法。采用隐函数表达的三周期极小曲面作为构建微观多孔结构的基础孔隙单元,通过定义距离函数及Log-Sigmoid函数的方法,构建不同结构的三周期极小曲面孔隙单元;采用逆向几何求交体的体素化算法,对三角网格模型进行空间单元划分,进而确定目标装配区域;再通过形函数坐标变换,将孔隙单元映射到空间单元中,从而构建空间域多孔结构;最后采用布尔运算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支架模型。实例结果表明,所提设计方法能构建孔隙结构可控的多孔模型,从而为组织工程骨支架设计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结构 骨支架 三周期极小曲面 体素化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关文华 韩焱 +2 位作者 周金金 史展 胡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期187-188,190,共3页
本文概述了多学科协作治疗(MDT)模式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学的要求,结合临床实践详细介绍了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模式的方法,以各种影像学技术的整合为基础、循证医学和病例式教学方法为核心,积极推行MDT模拟训练,以达到调... 本文概述了多学科协作治疗(MDT)模式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学的要求,结合临床实践详细介绍了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模式的方法,以各种影像学技术的整合为基础、循证医学和病例式教学方法为核心,积极推行MDT模拟训练,以达到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诊断思维观念,全面掌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的知识,促进MDT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多学科协作治疗 循证医学 病例分析学习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杜廷伟 薛静 王运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与超声造影(CEUS)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AD)介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例DeBakeyⅢ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行AD介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均行CEUS和CT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破口数量及腹...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与超声造影(CEUS)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AD)介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例DeBakeyⅢ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行AD介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均行CEUS和CT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破口数量及腹段真假腔直径。结果术后3个月,12例Ⅲa型AD患者经CEUS和CTA检查,A、B、C检测段内均无新发内膜撕裂或夹层;另41例Ⅲb型AD患者,CTA检查共发现破口128个,平均(3.12±0.91)个;CEUS检查共发现破口73个,平均(1.78±0.56)个;两者平均腹段主动脉破口检出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检查41例Ⅲb型AD患者破口数量,A检测段平均0.27个,B检测段平均0.98个,C检测段平均0.54个;CTA检查,A检测段平均0.95个,B检测段平均1.49个,C检测段平均0.68个;两种检查方法A、B、C检测段平均破口检出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与CTA检测41例Ⅲb型AD患者腹腔干、肾动脉、肠系膜及腹主动脉分叉水平真假腔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和CEUS在DeBakeyⅢ型AD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两者各有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超声造影 主动脉夹层 DeBakeyⅢ型
下载PDF
CT与MRI扫描在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郑丽远 徐文中 +4 位作者 任飞 李扬 武乐乐 杨浩 胡舸帆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探究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CT与MRI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本院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全部进行CT与MRI扫描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手段的结果。结果CT检查中,15例... 目的探究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CT与MRI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本院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全部进行CT与MRI扫描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手段的结果。结果CT检查中,15例病灶单纯低密度影、25例混杂密度影、10例高密度影,6例合并钙化。星形细胞瘤患者中,8例无明显强化,16例明显强化,环状强化特征8例,环壁厚薄不均匀,合并囊变液化坏死低密度区,单纯实质斑片状增强3例,病灶花环状强化、斑片状或毛细血管纹状强化发生于实质期5例;MRI检查中,星形细胞瘤低信号或者等信号存于T1WI序列,高信号存于T2WI序列。增强扫描中无显著强化图像表现2例,4例斑片状明显强化、8例片状轻中度强化、10例不均匀斑点强化。在胶质母细胞瘤低信号存于T1WI序列,高信号存于T2WI序列,有明显水肿存于病灶周边。增强扫描中,有花环状明显强化特征,胼胝体受累患者较多,纵裂池出现变形情况。少突胶质细胞瘤低信号存于T1WI序列,高信号存于T2WI序列,有明显钙化灶和囊性改变出现于病灶,并发生中轻度水肿,增强扫描后,出现线条样和斑点样中轻度强化特征。MRI联合CT诊断脑胶质瘤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应用CT、MRI(P<0.05)。结论脑胶质瘤应用MRI联合CT进行检查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可通过病灶图像表现特征、病灶累计范围制定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脑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混合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
下载PDF
PICC术后胸片上导管头端定位标志的选择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志宾 徐远 +4 位作者 施瑜 郑波 李洁 陈殿森 高万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612-1615,共4页
目的 研究右侧第6、7后肋间隙、右侧第6后肋、右侧第7后肋与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口(CAJ)的位置关系,分析其作为PICC术后导管头端定位标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胸部16排CT平扫的体检者213例,以CT定位相作为模拟X线平片,通过CT图像测量右侧... 目的 研究右侧第6、7后肋间隙、右侧第6后肋、右侧第7后肋与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口(CAJ)的位置关系,分析其作为PICC术后导管头端定位标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胸部16排CT平扫的体检者213例,以CT定位相作为模拟X线平片,通过CT图像测量右侧第6、7后肋间隙、右侧第6后肋、右侧第7后肋至CAJ的距离,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影像解剖结构与CAJ的位置关系及其作为PICC定位标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右侧第6、7后肋间隙、右侧第6后肋、右侧第7后肋至CAJ的距离分别为(19.446±14.4981)mm、(28.232±16.7217)mm、(13.741±11.1473)mm,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2=93.793,P=0.000);实测距离分析,位于0~20mm理想位置和〈0mm危险位置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5.5%、14.6%,31.9%、4.2%,43.2%、39.4%,各组资料间存在统计学差异(2=11.040,P=0.000)。结论右侧第7后肋至CAJ的距离最近且波动性最小,但作为PICC置管定位标志安全性较低,综合比较右侧第6、7后肋间隙作为PICC术后胸片上导管头端定位标志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隙 后肋 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口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定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灌注参数联合血清sFlt-1、B7-H3、鸢尾素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望 简学峰 +1 位作者 赵珂 王晓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参数联合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鸢尾素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102例AP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症62例,重... 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参数联合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鸢尾素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102例AP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症62例,重症4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病情程度螺旋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流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清sFlt-1、B7-H3、鸢尾素水平,分析螺旋CT参数、血清各指标水平与常规诊断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相关性及对AP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并分析AP患者螺旋CT参数与血清各指标水平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BF、BV、鸢尾素水平低于对照组,sFlt-1、B7-H3高于对照组(P<0.05);(2)AP患者BF、BV、鸢尾素水平与PCT、CRP水平呈负相关性,sFlt-1、B7-H3与PCT、CRP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3)重症患者BF、BV、鸢尾素水平低于轻症患者,sFlt-1、B7-H3水平高于轻症患者(P<0.05);(4)BF、BV、MTT、鸢尾素、sFlt-1、B7-H3联合评估AP患者病情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0.899)>BV(0.814)>BF(0.806)>MTT(0.771)>血清sFlt-1(0.727)>血清B7-H3(0.709)>血清鸢尾素(0.680),敏感度为85.00%,特异性为88.71%;(5)AP患者螺旋CT参数BF、BV与血清B7-H3、sFlt-1水平呈负相关性,与血清鸢尾素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螺旋CT灌注参数BF、BV、血清鸢尾素、sFlt-1、B7-H3在AP患者中呈异常表达,并与病情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联合螺旋CT灌注参数、血清sFlt-1、B7-H3、鸢尾素有望成为评估AP患者病情程度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灌注参数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 鸢尾素 急性胰腺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荷丹片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Copeptin、NT-proBNP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彦玲 郭华 +1 位作者 李艾帆 张杰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9-63,共5页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荷丹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opeptin、N端脑钠肽原(NT- 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瑞...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荷丹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opeptin、N端脑钠肽原(NT- 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口服瑞舒伐他汀,同时服用荷丹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1,=0.117)。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 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18,=0.023),治疗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84,=0.007)。治疗组LDL- C水平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1,=0.038);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1,=0.038)。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opeptin和NT- 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荷丹片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大剂量瑞舒伐他汀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安全性更高。同时可能有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荷丹片 急性脑梗死 N端脑钠肽原
下载PDF
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和等参单元法的骨支架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壮雅 赵珂 +1 位作者 杨晓峰 段明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4-237,241,共5页
生物骨支架是治疗骨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如何构建有利于细胞黏附、繁殖、新陈代谢等的微观孔隙结构是构建生物骨支架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和等参单元法,研究一种适合于生物骨支架的建模方法。基于移动立方体算法,线性差... 生物骨支架是治疗骨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如何构建有利于细胞黏附、繁殖、新陈代谢等的微观孔隙结构是构建生物骨支架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和等参单元法,研究一种适合于生物骨支架的建模方法。基于移动立方体算法,线性差值求解三周期极小曲面近似插值面,并结合拉普拉斯算子,构建三周期极小曲面单元;基于等参单元法,通过形函数坐标变换构建不规则形状孔隙曲面单元;基于模板法,局部网格加密构建不同尺度孔隙单元,并通过与实体轮廓模型布尔运算,构建出含有微观孔结构的生物骨支架实体模型。研究表明,利用三周期性极小曲面和等参单元法所构建的骨支架结构,可以实现对孔隙形状,尺度控制,为骨支架建模提供一种可行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支架 微观孔隙 三周期极小曲面 等参单元法 模板法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辅助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琬晴 张丰收 +3 位作者 强军 宋卫东 尹丹婷 安青琴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肝细胞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性差,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影像组学提供了一种量化分析方法,可将医学影像中的组织病理学、肿瘤生物学等信息转化为高维量化特征信息,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挖掘与统计分... 肝细胞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性差,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影像组学提供了一种量化分析方法,可将医学影像中的组织病理学、肿瘤生物学等信息转化为高维量化特征信息,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协助临床进行肿瘤的早期诊疗。本文介绍了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鉴别诊断、病理分级、微血管侵犯与免疫组化标志物预测中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在数据量、模型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指出未来可向多中心、多任务等方向发展,以期为肝细胞癌的辅助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肝细胞癌 鉴别诊断 病理分级 微血管侵犯
下载PDF
血清miR-367、miR-383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庞然然 李扬 韩丽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367(microRNA-367,miR-367)、微小RNA-383(microRNA-383,miR-383)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0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肿瘤...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367(microRNA-367,miR-367)、微小RNA-383(microRNA-383,miR-383)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0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一般资料,根据术后36个月复发与否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97例)及预后不良组(17例),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血清中miR-367、miR-383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miR-367、miR-383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K-M)进行宫颈癌患者术后36个月预后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显著性比较;采用COX模型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清miR-367、miR-383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质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miR-367、miR-383表达水平均较低(P<0.05)。114例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随访36个月,17例复发,复发率为14.91%。K-M曲线结果显示,miR-367高表达组、miR-367低表达组术后3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8.20%、22.64%,无进展生存期平均值分别为35.049个月(95%CI:34.165~35.933)、32.736个月(95%CI:30.954~34.517)(P=0.028);miR-383高表达组、miR-383低表达组术后36个月复发率为5.08%、25.45%,无进展生存期平均值分别为35.153个月(95%CI:34.213~36.092)、32.091个月(95%CI:30.164~34.017)(P=0.002)。COX风险评估模型结果显示,miR-367低表达、miR-383低表达、低分化、Ⅱa期、间质浸润深度>1/2、伴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miR-367、miR-383均为低表达,且与术后复发情况密切相关,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67 微小RNA-383 宫颈癌根治术 复发
下载PDF
肺超声评分评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薛静 张周龙 +2 位作者 陈胜江 吕海霞 孙继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观察肺超声评分(LUS)用于评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NRDS患儿(NRDS组)及60名非肺病新生儿(对照组)的肺超声声像图,比较组间肺部各分区及总LUS的差异,观察总LUS与NRDS患儿临床资料及相关参数的关系... 目的观察肺超声评分(LUS)用于评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NRDS患儿(NRDS组)及60名非肺病新生儿(对照组)的肺超声声像图,比较组间肺部各分区及总LUS的差异,观察总LUS与NRDS患儿临床资料及相关参数的关系,评价总LUS判断临床分度的效能及总LUS、X线分级判断NRDS患儿是否需要接受有创辅助通气的效能并比较其差异。结果NRDS组患儿肺部A线消失,B线呈散在或融合分布;对照组新生儿胸膜线规则、光滑,双肺均见A线,仅见极少量B线。NRDS组各分区及总LUS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患儿总LUS与临床分度、X线分级、辅助通气模式分级及使用呼吸机天数均呈正相关(r=0.67、0.56、0.60、0.63,P均<0.05),与呼吸机参数呼气末正压、吸气峰压及吸入氧浓度均呈正相关(r=0.41、0.65、0.47,P均<0.05)。总LUS评估轻、中及重度NRD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5、0.862、0.905;以总LUS 22.5分及X线分级2级判断NRDS患儿需要接受有创辅助通气的AUC分别为0.862及0.796,总LUS评估效能优于X线分级(P<0.001)。结论LUS可用于评估NRD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并判断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胸片上导管头端定位点的选择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志宾 陈殿森 高万勤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6期660-662,共3页
目的 :分析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右侧第六后肋、右侧第七后肋与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口(CAJ)的位置关系,寻找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胸片上导管头端的最佳定位点。方法:选择我院行胸部16排CT平扫的体检者213例,以CT定位相模... 目的 :分析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右侧第六后肋、右侧第七后肋与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口(CAJ)的位置关系,寻找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胸片上导管头端的最佳定位点。方法:选择我院行胸部16排CT平扫的体检者213例,以CT定位相模拟X线平片,通过对应CT图像测量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右侧第六后肋、右侧第七后肋至CAJ的距离,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右侧第六后肋、右侧第七后肋至CAJ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93,P=0.000)。PICC导管头端置于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右侧第六后肋、右侧第七后肋时,其与CAJ距离0-20 mm及〈0 m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40,P=0.000)。结论 :右侧第七后肋是最接近CAJ投影点位置,但作为PICC置管定位标志安全性较低;综合比较,右侧第六七后肋间隙作为PICC术后胸片上导管头端定位标志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位 肋间隙 后肋 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口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联合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食管癌病理分级的评估价值分析
18
作者 郑苏萍 马远航 徐恬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对食管癌病理分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3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对食管癌病理分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3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食管癌患者术后病灶病理分级情况分为G_(1)组、G_(2)组、G_(3)组,所有食管癌患者术前均行DCE-MRI检查和外周血CTCs检测,比较食管癌不同病理分级患者的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_(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和外周血CTCs变化,并分析DCE-MRI定量参数、外周血CTCs与食管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DCE-MRI定量参数、外周血CTCs对食管癌病理分级的评估价值[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与G 1组比较,G_(2)组、G_(3)组K_(trans)、K_(ep)、V_(e)均升高(P均<0.05);与G_(2)组比较,G_(3)组K_(trans)、K_(ep)、V_(e)均升高(P均<0.05)。Bonferroni法调整后发现,与G_(1)组比较,G_(2)组CTCs总数、上皮型CTCs数、间质型CTCs数均升高(P均<0.05),G_(3)组CTCs总数、上皮型CTCs数、间质型CTCs数和混合型CTCs数均升高(P均<0.05)。K_(trans)、K_(ep)、V_(e)、CTCs与食管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412,P<0.001;r=0.363,P<0.001;r=0.512,P<0.001;r=0.498,P<0.001)。K_(trans)、K_(ep)、V_(e)、CTCs及其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为0.749(0.655~0.842)、0.761(0.667~0.854)、0.774(0.681~0.866)、0.775(0.672~0.878)、0.926(0.871~0.982),敏感性分别为87.50%、81.25%、90.63%、62.50%、75.00%,特异性分别为56.34%、63.38%、49.30%、87.32%、98.59%,联合检测时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其单独检测。结论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外周血CTCs检测对食管癌病理分级有良好的评估效能,可用于辅助诊断食管癌病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病理分级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循环肿瘤细胞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新峰 张俊 +1 位作者 骆宾 关文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9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CTA)对壁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价值。方法共416例CCTA纳入本研究,观察有无心肌桥的发生,并测量壁冠状动脉的深度、长度、直径。结果 85例病人发现有心肌桥,CCTA心肌桥发现率为20.4%(85/416)。冠状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CTA)对壁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价值。方法共416例CCTA纳入本研究,观察有无心肌桥的发生,并测量壁冠状动脉的深度、长度、直径。结果 85例病人发现有心肌桥,CCTA心肌桥发现率为20.4%(85/416)。冠状动脉心肌桥平均发病年龄为56.3±14.2岁。男性发病率为24.5%(63/257),女性为13.8%(22/159)。发生率最高的血管为前降支(LAD),并且87.3%的壁冠状动脉位置浅表,6.7%的桥血管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论心肌桥的CCTA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本次研究没有证明心肌桥与心血管事件存在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下载PDF
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区的影像解剖分型研究及其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20
作者 徐志宾 徐远 王鑫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 研究双侧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三岔口”区的局部影像解剖并进行分型,初步探讨其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中心静脉置管病例389例,根据锁骨下静脉、颈静脉汇入无... 目的 研究双侧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三岔口”区的局部影像解剖并进行分型,初步探讨其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中心静脉置管病例389例,根据锁骨下静脉、颈静脉汇入无名静脉区局部影像解剖特点进行分型,右侧分为5型,左侧分为4型,结合置管后胸部X线片、CT检查、腔内心电及超声等资料明确中心静脉管位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三岔口”区影像解剖分型与中心静脉导管异位的关系。结果 389例病例右侧“三岔口”区影像解剖分型中Ⅰ型占44.7%、Ⅱ型占24.7%、Ⅲ型占10.3%、Ⅳ型占17.2%、Ⅴ型占3.1%;左侧“三岔口”区影像解剖分型中Ⅰ型占29.3%、Ⅱ型占59.9%、Ⅲ型占9.8%、Ⅳ型占1.0%。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共271例,右侧入路180例中导管异位共24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7例、Ⅴ型5例,左侧入路91例中导管异位共3例,其中Ⅱ型2例、Ⅲ型1例;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发生率PICC右侧入路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96,P=0.019),左侧入路各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3,P=0.557)。CVC置管118例,右侧入路104例中导管异位5例,其中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1例,左侧入路14例中导管异位3例,其中Ⅱ型2例、Ⅳ型1例,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发生率CVC右侧入路各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403,P=0.116),左侧入路各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97,P=0.213)。结论 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区的影像解剖分型右侧Ⅰ型最多见,左侧Ⅱ型最多见,局部影像解剖分型与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 锁骨下静脉 无名静脉 影像解剖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