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潘燕峰 刘超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18期63-64,共2页
目的 了解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临床表现及惊厥发作特点.探讨抗惊厥药物疗效.方法 总结32例BICE患儿的临床资料,对BICE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抗惊厥药物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13 ~ 18个月者占65.6%(21/32)... 目的 了解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临床表现及惊厥发作特点.探讨抗惊厥药物疗效.方法 总结32例BICE患儿的临床资料,对BICE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抗惊厥药物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13 ~ 18个月者占65.6%(21/32),年龄(14.2±4.3)个月,9~ 12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68.8%(22/32).胃肠炎症状较轻.血电解质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均正常.脑电图1例于中央区散在癫痫样放电,余均正常.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14例阳性.惊厥多发生于病程(2.2±0.4)d.24例(75.0%)出现2次及2次以上惊厥.应用水合氯醛及苯巴比妥预防惊厥发作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随访半年以上均正常.结论 BICE多发病于9~12月份,多见于1~2岁小儿.消化道症状多较轻,惊厥常出现2次及2次以上发作.抗惊厥药物预防发作疗效欠佳.神经系统检查多正常,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胃肠炎 惊厥
原文传递
微量元素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于献英 高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2335-2336,共2页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微量元素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χ2=7.13,P<0.01)。结论:微量元素锌佐治婴幼儿...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微量元素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χ2=7.13,P<0.01)。结论:微量元素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药物疗法 肠炎/药物疗法 锌/治疗应用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近期疗效 被引量:61
3
作者 赵文艺 胡中耀 任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6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各30例。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用瑞舒...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各30例。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hs-CRP水平,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心脏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hs-CRP均显著下降,而HDL-C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TC、hs-CRP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1)。治疗后两组LVEF、FMD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调节血脂治疗,均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吞咽功能训练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星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0期2492-2494,共3页
脑卒中作为脑血管疾病之一,表现出的并发症类型较多,以吞咽功能障碍的出现较为普遍,并且未经有效及时治疗后,会呈现出吸入性肺炎以及营养不良等症状[1]。本次研究将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探究最佳治疗方式,以此说明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作为脑血管疾病之一,表现出的并发症类型较多,以吞咽功能障碍的出现较为普遍,并且未经有效及时治疗后,会呈现出吸入性肺炎以及营养不良等症状[1]。本次研究将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探究最佳治疗方式,以此说明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功能训练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吞咽功能训练 吸入性肺炎 吞咽功能障碍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脑血管疾病 联合治疗效果 营养不良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生存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苏晴 郑玉春 +3 位作者 赵兵 冯世君 张勇 王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相关因素,了解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采集2006年1月—2010年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确诊的93例ALI/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相关因素,了解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采集2006年1月—2010年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确诊的93例ALI/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30 d内生存情况等,采用t检验、Logistic回归、Cox比例风险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 d内死亡63例(占67.7%),存活30例(占32.3%)。(1)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高于生存组,而氧合指数(PaO2/FiO2)、血液pH值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源性ARDS患者死亡的优势比(OR)是肺外源性患者的3.200倍。以0~1个肺外器官功能不全为参照,3个、4个和5个肺外器官衰竭死亡的OR值依次是4.333、9.333和14.667。(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进入模型中的4个协变量为PaO2/FiO2(HR=0.511)、APACHEⅡ评分(HR=1.800)、原因或诱因(HR=1.958)、肺外脏衰数目(HR=1.422)。(3)Kaplan-Meier生存分析:PaO2/FiO2<100 mm Hg、100~150mm Hg和>150 mm Hg者30 d生存率分别为13.3%(4/30)、29.0%(9/31)和53.1%(1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PACHEⅡ评分<20分、20~30分和>30分者生存率分别为51.9%(14/27)、32.4%(12/37)和13.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外源性和肺内源性患者生存率分别为40.7%(24/59)和17.6%(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肺外脏衰数目≤1个、2个、3个、4个和5个者生存率分别为57.1%(12/21)、40.7%(11/27)、23.5%(4/17)、12.5%(2/16)和8.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以PaO2/FiO2、APACHEⅡ评分、原因或诱因和肺外脏衰数目4个协变量建立的预后模型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95%CI(0.760,0.926)〕,敏感度76.2%,特异度80.0%,一致性77.42%,高于任何单一因素的诊断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预后 生存分析
下载PDF
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捷先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以及泮托拉唑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常规治疗方案,奥美拉唑组在常规...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以及泮托拉唑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常规治疗方案,奥美拉唑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加用奥美拉唑针剂静脉滴注治疗,泮托拉唑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加用泮托拉唑针剂静脉滴注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停止时间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奥美拉唑组显效率为82.22%,总有效率为97.78%,平均停止出血的时间为(58.76±11.24)h;泮托拉唑组显效率为84.44%,总有效率为100.00%,平均停止出血的时间为(58.95±10.83)h。以上数据之间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发应。结论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消化道溃疡出血 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5年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丁权 朱燊 黄涛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5年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抽取2008年6至2014年6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5年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抽取2008年6至2014年6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3个周期内两组患者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结果治疗期间,研究组脱组病例1例,对照组为2例。治疗3个周期后,研究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总缓解率分别为91.07%(51/56)、80.36%(45/56),高于对照组的70.91%(39/55)、61.82%(34/55),P<0.05。治疗3个周期内,两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80.85%,38/47)高于对照组(61.36%,27/44),P<0.05;但两组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保证用药安全性,并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贝伐珠单抗 疗效 生存期
原文传递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冯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9期81-82,共2页
目的评价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符合ACS标准的123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同时常规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 目的评价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符合ACS标准的123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同时常规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h后肌钙蛋白T(eTnT)峰值水平,血小板计数(PLT)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0d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不良反应及出血情况。结果治疗24h后cTnT峰值水平、30d后心电图sT段回落率在观察组分别为[(1.47±0.58)μg/L、88.7%(55/62)],与对照组f(2.34±0.49)μg/L、68.9%(42/6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45,x2=7.273,均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4.84%(3/62)和11.48%(7/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13,P〉0.05)。两组均未出现血小板减少、少量出血和(或)大出血。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ACS能够减少心肌细胞损伤,改善心功能,减少近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孟天宇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18期77-78,81,共3页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微患者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方法 将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43例按照是否合并微量白蛋白异常分为两组,无白蛋白尿组7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71例,两组均采用前列...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微患者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方法 将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43例按照是否合并微量白蛋白异常分为两组,无白蛋白尿组7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71例,两组均采用前列地尔10μ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ml静脉推注,然后以10 ng/(kg· min)剂量经静脉持续泵入20 min.比较两组造影剂肾病等不良反应.结果 无白蛋白尿组造影剂肾病3例(4.17%),微量白蛋白尿组造影剂肾病11例(15.49%),两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9,P<0.05).无白蛋白尿组2例(2.78%)需暂时肾替代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组7例(9.86%)需暂时肾替代治疗,两组暂时肾替代治疗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1.957,P>0.05).无白蛋白尿静脉炎l例,轻度低血压者于休息后均好转,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有效预防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但是对于糖尿病伴有微量白蛋白异常的患者效果不如无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肾脏功能、降低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造影剂肾病
原文传递
炎琥宁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葛艳 王月田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3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使用炎琥宁联合加替沙星,5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使用加替沙星,药物的治疗方案、疗程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使用炎琥宁联合加替沙星,5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使用加替沙星,药物的治疗方案、疗程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的退热时间与血象恢复时间分别在第3天末和第5天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炎琥宁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成人上呼吸道感染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加替沙星 炎琥宁 成人
下载PDF
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冯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5期82-83,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91例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和观察组每天分别加用20 mg和40 mg阿托伐他汀,记录每天心...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91例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和观察组每天分别加用20 mg和40 mg阿托伐他汀,记录每天心绞痛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于治疗后3个月时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缓解、心电图缺血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LD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40 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缓解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捷先 《临床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UC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临...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UC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IL-23以及TNF-α检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UC患者应用益生菌与美沙拉秦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利于改善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延缓病症发展,临床普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美沙拉秦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苏晴 郑玉春 +1 位作者 胡锴 柳士勋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9期897-899,共3页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non-invasive bi-level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价值。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34)予常规药物+鼻导管吸氧治疗;...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non-invasive bi-level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价值。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34)予常规药物+鼻导管吸氧治疗;研究组(n=34)予常规药物+NIPPV治疗。以患者血气分析、肺通气功能及症状控制情况作为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PCO2均呈下降趋势,而PO2和pH值升高,且研究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00)。(2)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EV1%pred)和最大呼气流速占预测值的百分比(PEF%pred)均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P均=0.000);且治疗后研究组FEV1%pred和PEF%pred高于对照组(P=0.000)。(3)研究组临床症状控制优于对照组(P=0.003)。结论 NIPPV治疗重症哮喘可迅速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肺通气功能、控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重症哮喘 血气分析 肺通气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的1:2病例对照 被引量:6
14
作者 苏晴 葛艳 +1 位作者 张勇 王纳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8期76-78,共3页
目的运用病例对照方法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54例呼吸科收治的COPD患者,以1:2比例匹配同院、同性别、年龄相差〈2岁的非COPD患者508例作为对照。采集生活习惯、职业暴露等临床资料,组间暴露因素构成比... 目的运用病例对照方法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54例呼吸科收治的COPD患者,以1:2比例匹配同院、同性别、年龄相差〈2岁的非COPD患者508例作为对照。采集生活习惯、职业暴露等临床资料,组间暴露因素构成比采用卡方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COPD组在城市生存、使用生物燃料、肺疾病家族史、吸烟量大、吸烟指数高、烟龄长、5年内室内装修、职业粉尘暴露、14岁前经常咳嗽、经济收入低的构成比大于非COPD组,P〈0.05或P〈0.01。入选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因素是:使用燃料(OR=3.364),吸烟指数(OR=1.550,OR=1.880)、职业粉尘(OR=3.167)、14岁前经常咳嗽(OR=2.263)、经济收入(OR=0.343)。结论使用生物燃料、吸烟、接触职业粉尘和14岁前经常咳嗽是COPD的危险因素,经济收入是保护因素。改变不良生存方式,减少职业粉尘接触,禁烟将有助于COPD的一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相关因素 条件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舞动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香平 何磊 +1 位作者 刘辉 连俊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655-1659,共5页
目的:探究舞动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64例恢复期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50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 目的:探究舞动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64例恢复期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50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平衡指数最小原则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2),对照组均给予PSD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舞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量表(FMA)、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阳性和阴性症量表(PANSS)及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疾病专用量表(SIS)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下降及FMA评分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3.239,3.749;P<0.05);日常生活活动效能、自我管理效能等维度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4.737,4.842;P<0.05);PANSS量表各维度分值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18.190,-20.936,-15.291,-3.782;P<0.001),SIS量表各维度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4.385,4.484,4.823,3.352,2.565,3.189,2.586,2.304;P<0.05)。结论:舞动治疗PSD患者可促进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提升自我效能感,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动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 自我效能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秦丽娜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7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美多巴与普拉克索联合用于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78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多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拉克索进行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美多巴与普拉克索联合用于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78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多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拉克索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7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7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均明显较优,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以美多巴+普拉克索进行联合治疗可实现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多巴 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
原文传递
微创脑室液化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钦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3-965,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创脑室液化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 96例脑室出血者,随机分为微创脑室液化引流术+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组(观察组)49例、单纯微创脑室液化引流组(对照组)47例,微创术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 目的 探讨微创脑室液化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 96例脑室出血者,随机分为微创脑室液化引流术+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组(观察组)49例、单纯微创脑室液化引流组(对照组)47例,微创术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单侧或双侧脑室穿刺引流,脑内血肿较大者同时行血肿穿刺,经血肿粉碎器注入尿激酶1~2万U,闭管2h后开放引流,第1~2天液化引流2次/d,第3~5天1次/d.复查脑CT脑室内积血基本清除后拔管;腰穿脑脊液置换术于微创术后第1~3天开始,隔日1次,每次置换量30~40 ml,脑脊液黄变后停止置换.结果 观察组术后72 h内清醒20例,1周内清醒13例,第1周清醒率达67%;对照组术后72 h清醒14例,1周内清醒8例,1周清醒率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访6个月至3年,观察组ADL 1~2级33例(67.3%),对照纽18例(3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微创脑室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安全有效,配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可使昏迷时间缩短,减少肺部和泌尿系感染,减少脑积水、蛛网膜粘连等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室 脑脊液置换 尿激酶 冲洗引流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勇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0期52-53,共2页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116例确诊为UAP患者,随机分为I、Ⅱ两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抗凝血、抗血小板、硝酸脂类及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在...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116例确诊为UAP患者,随机分为I、Ⅱ两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抗凝血、抗血小板、硝酸脂类及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I组加用氟伐他汀治疗,Ⅱ组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并对I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后,I、Ⅱ组有效率分别为70.7%、94.8%,Ⅱ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I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一反应蛋白(CRP)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Ⅱ组治疗后的HDL—C、LDL—C、CRP情况改善较I组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显著的改善UAP的相关症状及心电图情况,临床疗效较氟伐他汀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氟伐他汀 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捷先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7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住院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使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经过七天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住院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使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经过七天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好转,APACHEⅡ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及总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开始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存率,且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重症胰腺炎
下载PDF
高压氧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脑水肿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晶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5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高压氧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脑水肿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符合研究标准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 目的探讨研究高压氧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脑水肿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符合研究标准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高压氧治疗。通过SPSS19.0软件对两组治疗前后BDNF水平变化情况、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脑水肿相对体积与绝对体积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BDNF水平、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脑水肿相对体积及脑水肿绝对体积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缺血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缩小脑水肿体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急性脑出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水肿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