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的调查与预防控制措施 被引量:4
1
作者 楚艳玲 左雪灿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9期1639-1640,共2页
目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调查2008年1月~2009年12月眼科43例医院感染患者情况。结果:43例发生医院感染的眼科住院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最高25例,占58.1%,胃肠道感染14例,占32.6%,切口感染1例,... 目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调查2008年1月~2009年12月眼科43例医院感染患者情况。结果:43例发生医院感染的眼科住院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最高25例,占58.1%,胃肠道感染14例,占32.6%,切口感染1例,占2.3%;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卫生、年龄、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等。结论:调查结果显示,眼科以呼吸道感染多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降低眼科感染发病率的措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医院感染 易感因素 调查分析
下载PDF
643株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左雪灿 楚艳玲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7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标本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对我院2009年1~12月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643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同时进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内...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标本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对我院2009年1~12月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643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同时进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内酰胺酶(ESBLs)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结果:医院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ESBLs检出率分别为32.6%和28.8%,产ESBLs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明显降低;亚胺培南是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最强的一种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是32.1%和39.2%;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好,来检出耐万古霉索肠球菌VRE。结论:重视病原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超广谱内酰内酰胺酶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康复指导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作用
3
作者 杨志敏 郭永昌 马宏杰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7期-,共4页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过3个月康复指导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从心理、生活、饮食、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康复指导,将患者腰痛、腰椎活动度、胸廓活动度、髋关节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进行对比...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过3个月康复指导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从心理、生活、饮食、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康复指导,将患者腰痛、腰椎活动度、胸廓活动度、髋关节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结果:显效30例(44.1%)、有效19例(27.9%)、改善13例(19.1%)、无效6例(8.8%),患者总体有效率达91.1%;结论:康复指导在促进疾病好转及防止病变发展,防止关节功能下降,预防畸形,降低患者复发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康复指导
原文传递
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门愿如 《临床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以郑州艾格眼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择期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100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非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60例为对照组,糖尿病玻...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以郑州艾格眼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择期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100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非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60例为对照组,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40例为观察组,手术前后定期行角膜内皮镜检查,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平均细胞面积标准差(S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值(RHC)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CD、SD、CV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中1个月、术后3个月RH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以细胞形态为主,呈可逆性改变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手术 角膜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LASEK术后丝状角膜炎2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辉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7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7例(94眼)LASEK术后丝状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局部点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石决明散治疗,分别观...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7例(94眼)LASEK术后丝状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局部点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石决明散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8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时间及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ASEK术后丝状角膜炎有较好疗效,治愈时间短,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角膜炎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中西医结合疗法 石决明散
原文传递
准分子激光术后视网膜脱离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楚艳玲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7期1251-1251,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王某,男,40岁,锅炉工人,以“双眼视力下降30年”为主诉到我院准分子科就诊。患者全身情况可,专科检查:R0.02-11.75DS-1.00DCX170→0.5+,L0.02-10.00DS—1.00DCX60→0.6,眼前节(-),眼压:R15.3mmHg,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高度近视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