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置起搏器患者微创外科手术中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平增 赵淑芳 +3 位作者 李秀兰 焦岩 张瑞生 关文川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起搏器 微创外科手术 麻醉管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窦房结功能
下载PDF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淑芳 闫俊莲 张磊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1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6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用药相同。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0.1μg/(kg·min),异丙酚0.1mg/(kg·min)用于...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6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用药相同。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0.1μg/(kg·min),异丙酚0.1mg/(kg·min)用于麻醉维持。芬太尼组:芬太尼0.03μg/(kg·min),异丙酚0.1mg/(kg·min)用于麻醉维持。分别记录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变化情况,于患者苏醒后行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后VAS评分芬太尼组高于瑞芬太尼组(P<0.01)。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麻醉维持效果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接近,而且术后镇痛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异丙酚 全身麻醉 维持效果
下载PDF
异丙酚、氟哌利多用于预防舒芬太尼鞘内注射所致瘙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淑芳 闫俊莲 +1 位作者 张磊 胡凤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2期56-57,共2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氟哌利多和亚催眠剂量的异丙酚对舒芬太尼鞘内注射所导致的瘙痒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寻求减少阿片类药物鞘内注射所致瘙痒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手术的适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Ⅰ组(异丙酚组),Ⅱ组... 目的比较小剂量氟哌利多和亚催眠剂量的异丙酚对舒芬太尼鞘内注射所导致的瘙痒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寻求减少阿片类药物鞘内注射所致瘙痒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手术的适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Ⅰ组(异丙酚组),Ⅱ组(氟哌啶组)和Ⅲ组(对照组)每组60例。于L3~4穿刺,注入0.5%罗哌卡因1.5 ml,舒芬太尼5μg(5μg/ml)和0.9%氯化钠注射液1 ml的混合药液3 ml,腰麻下完成剖宫产手术,待胎儿娩出后,Ⅰ组(异丙酚组)产妇静脉给予异丙酚0.35 mg/kg,Ⅱ组(氟哌啶组)给予氟哌啶0.021 mg/kg,Ⅲ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瘙痒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反生情况。结果I组(异丙酚组),Ⅱ组(氟哌啶组)中度以上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Ⅲ组(对照组)。其中,氟哌啶的NNT值为3.52,95%CI:3.37~3.67。异丙酚的NNT值为4.61,95%CI:4.45~4.77。结论氟哌啶和异丙酚可以有效地减少阿片类药物鞘内注射所引起的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瘙痒 阿片类药物
下载PDF
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麻醉在胸腔镜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4
作者 李锦慧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6期2162-2164,共3页
胸膜炎是一种因肺部炎症累及胸膜而引发的胸膜炎症,致病因素主要为细菌感染,而且患者通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症状。在我国,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胸膜炎类型,多见于青壮年[1]。目前,在胸腔镜下行纤维板剥脱术,是治疗结核性... 胸膜炎是一种因肺部炎症累及胸膜而引发的胸膜炎症,致病因素主要为细菌感染,而且患者通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症状。在我国,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胸膜炎类型,多见于青壮年[1]。目前,在胸腔镜下行纤维板剥脱术,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肺部炎症 胸腔镜 纤维板剥脱术 胸膜炎症 价值探讨 胸椎旁神经阻滞 复合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淑芳 黄中梅 +1 位作者 陈文华 张勤安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16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胸椎旁阻滞复合全...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30例。A组实施采用术中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及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B组实施超声引导下使用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种麻醉效果:两组患者术中心率、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两组患者术毕清醒时间、烦躁程度,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尿潴留、恶心呕吐、瘙痒、呼吸困难、嗜睡),术后连续观察呼吸功能。结果 A、B组患者的术中心率、无创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毕的清醒时间少于A组;术毕30 min B组患者烦躁程度低于A组。B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尿潴留、恶心呕吐、瘙痒、嗜睡)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患者术后1、3 d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3 d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与A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3 d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实施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麻醉效果良好,既能减轻患者围术期各种不良反应,也能使患者呼吸功能尽快恢复,术后疼痛减轻,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多发肋骨骨折 胸椎旁阻滞 疼痛
原文传递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麻醉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磊 陈文华 《临床研究》 2018年第8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无痛肠镜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案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8月~2017年12月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诊的无痛肠镜检查病患86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采取瑞芬太尼联合丙... 目的观察无痛肠镜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案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8月~2017年12月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诊的无痛肠镜检查病患86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采取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案,对照组采取丙泊酚麻醉方案。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比较苏醒时间和镇静评分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低,P<0.05。实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麻醉中的HR、SPO_2和MAP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无痛肠镜检查中积极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方案,可让患者达到一种舒适、安静、合作、遗忘以及松弛的状态,从而有助于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能起到减轻药物副作用、减少丙泊酚用药以及缩短麻醉起效时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肠镜 瑞芬太尼 麻醉 丙泊酚
下载PDF
盐酸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用于合并HIV感染产妇剖宫产术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锦慧 张磊 陈文华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8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盐酸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用于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剖宫产术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HIV产妇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 目的分析盐酸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用于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剖宫产术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HIV产妇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分级、麻醉相关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P)]、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显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麻醉恢复时间较短(P<0.05);麻醉后5 min(T2)、切皮时(T3)、术毕即刻(T4),研究组MAP、HR较对照组低(P<0.05);术前、术后24 h,两组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与对照组5.56%(2/3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应用于HIV感染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均不会对产妇免疫功能、新生儿情况产生较大影响,但腰硬联合麻醉方案能获得更理想的麻醉效果,减轻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盐酸罗哌卡因 细胞免疫功能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单肺通气肺保护在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淑芳 张磊 +1 位作者 高玉玲 黄中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3期70-72,共3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中患者肺通气保护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患者120例,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6... 目的探究与分析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中患者肺通气保护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患者120例,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肺通气保护,观察组选择在常规肺通气保护基础上,在术中每小时定时30 min实行双肺正压通气,氧流量1.5 L/min,进行肺通气保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术中采用每小时定时30 min实行双肺正压通气,氧流量1.5 L/min,进行肺通气保护的患者,术后并发肺不张、肺顺应性降低、VA/Q比值失调的发生率明显较低,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患者发生率均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纤维板剥脱术患者术中加强肺通气保护,取得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纤维板剥脱术 肺通气保护 单肺通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