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人论世”,让“背景材料”为解读文本服务 被引量:1
1
作者 常福胜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16年第1期20-21,共2页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与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与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不仅要“知人”,只有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动态,了解作者的社会交往和政治遭遇,了解作者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人论世” 解读文本 背景材料 服务 中国古代文论 文学批评 社会时代 文学作品
原文传递
语文教学如何有机融入德育教育
2
作者 宋秋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4期148-149,共2页
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基础工具性和思想教育性的统一。运用统编语文教材,把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把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在课堂上予以有机融入,适时渗透,以增强学... 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基础工具性和思想教育性的统一。运用统编语文教材,把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把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在课堂上予以有机融入,适时渗透,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激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根据学习内容对学生适时加强诚信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爱社会主义 德育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 民族自尊心 创新能力教育 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 有机融入
下载PDF
“三重奏”,将“比较”进行到底——以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3
作者 常福胜 《基础教育课程》 2014年第21期66-67,共2页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是最朴素的认识事物的方法,也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最基本的方法,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基于这种...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是最朴素的认识事物的方法,也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最基本的方法,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基于这种“比较”的理念,从教材编写体例、课后“阅读练习·探究”问题设计到“词语品味·积累”语句选择,无不把“比较”这一方法运用到极致,旨在让学生通过比较方法的学习,掌握文本分析的基本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北师大版 鉴赏能力 乌申斯基 个性化阅读 文章结构 拓展阅读 编写体例 教学步骤 邹韬奋
下载PDF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
作者 王春霞 《魅力中国》 2009年第A11期88-89,共2页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国语言文字 吕叔湘先生 学习态度 课外书籍 读书笔记 识字方法 课程标准 我手写我心 课内学习
下载PDF
“四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5
作者 常福胜 《课外语文(下)》 2014年第4期36-37,共2页
“四环六步”的“四环”就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即出示目标、实施目标、回扣目标、达标检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主线;“六步’’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的六个步骤,即:读读、议议、展示... “四环六步”的“四环”就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即出示目标、实施目标、回扣目标、达标检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主线;“六步’’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的六个步骤,即:读读、议议、展示、点评、练习、反思:四环与六步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本文侧重介绍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和存在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 五步 高效 模式 研究
下载PDF
“不相见” 作者的情感密码——《背影》文本细读
6
作者 常福胜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15年第9期30-32,共3页
在分析《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的作用时,大多教师的解释是: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笔者认为这一句的确"为全... 在分析《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的作用时,大多教师的解释是: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笔者认为这一句的确"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是作者的情感密码,但这种情感不仅仅是"思念",而是愧疚之情、悔歉之意,"使读者产生悬念"的不仅仅是"背影",而是"不相见"。如果我们能够分析作者"不相见"的用意,了解"不相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感情基调 文本细读 散文写作 课堂教学 文眼 学习活动 朱自清先生 文学作品 人物形象分析
原文传递
语文教师要学点逻辑知识——以《中国石拱桥》为例
7
作者 常福胜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6年第4期108-109,共2页
在语文教学,常常出现有的教师表达不严密,思路不清晰,条理不分明,甚至前后矛盾的现象,这是缺乏逻辑修养的典型表现。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学习点逻辑知识,它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教学思想,有利于严密地进行论证。下面笔者就以《中国石拱桥... 在语文教学,常常出现有的教师表达不严密,思路不清晰,条理不分明,甚至前后矛盾的现象,这是缺乏逻辑修养的典型表现。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学习点逻辑知识,它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教学思想,有利于严密地进行论证。下面笔者就以《中国石拱桥》为例简单介绍一些逻辑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拱桥 逻辑知识 缺乏逻辑 钢筋混凝土拱桥 拱石 前后矛盾 思维过程 真包含关系 浅显易懂 思维对象
下载PDF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细菌的启示》为例
8
作者 常福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4年第2期41-44,共4页
语文教学既不能为了理解文本纯粹"教教材",也不能为了考试纯一教应试技巧,只能用"语文"的方法纯正地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个"例子",以"例"教"言",以"例"教"法",以"例"教"巧"... 语文教学既不能为了理解文本纯粹"教教材",也不能为了考试纯一教应试技巧,只能用"语文"的方法纯正地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个"例子",以"例"教"言",以"例"教"法",以"例"教"巧",以"例"教"能",即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教给学生谋篇布局的技法,教给学生遣词造句的法则,教给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 应试 方法 能力
下载PDF
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
9
作者 常福胜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第4期3-4,共2页
在小说教学中,有的教师不管教几年级的学生,都从小说"三要素"教起,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是四种描写人物方法的概念指认,情节结构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层次分辨划分。如此缺少新意的课堂教学,学生势必会对小说学习失去兴趣。而最... 在小说教学中,有的教师不管教几年级的学生,都从小说"三要素"教起,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是四种描写人物方法的概念指认,情节结构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层次分辨划分。如此缺少新意的课堂教学,学生势必会对小说学习失去兴趣。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形象、最具穿透力的文学语言、最具感染力的审美体验,对学生来说,没有感受与体验,那么,小说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教学 人物形象 法的概念 情节结构 课堂教学 艺术形象 文学语言 审美体验
下载PDF
“不相见”——作者的情感密码——《背影》文本细读
10
作者 常福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5年第1期88-89,91,共3页
在分析《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的作用时,大多教师的解释是:"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1]这一句的确"为全文定下... 在分析《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的作用时,大多教师的解释是:"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1]这一句的确"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是作者的情感密码,但笔者认为这种情感不仅仅是"思念",而是愧疚之情,悔歉之意,"使读者产生悬念"的不仅仅是"背影",而是"不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感情基调 文本细读 散文写作 文眼 朱自清先生 文章合为时而著 人物形象分析 共叔段 朱自华
下载PDF
“对话”缺失的阅读教学——评韩军老师的《背影》
11
作者 常福胜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6年第3期26-28,共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强调了阅读教学要进行多重对话,即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作者和教科书编者进行对话。可现实是有的教师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强调了阅读教学要进行多重对话,即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作者和教科书编者进行对话。可现实是有的教师以我为中心,全然不顾教科书的编写意图、作者的写作意图,无视学生实际及存在,无视文本的教学价值,只顾激情挥洒,任意发挥,致使"对话"缺失,这不仅违背了新课标理念,而且违背了阅读教学基本原则,使阅读教学陷入“异化”的泥淖。韩军老师的《背影》这一案例就很有典型性、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背影》 教学价值 韩军 全然不顾 新课标理念 单元教学 写作意图 教学任务 三单元
下载PDF
如何与教科书编者对话——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渔夫的故事》为例
12
作者 常福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3年第5期18-20,共3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要明确教科书的编写体例,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认识到教科书编者把某个作品选入教材所赋予的教学价值.这对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要明确教科书的编写体例,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认识到教科书编者把某个作品选入教材所赋予的教学价值.这对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课后的练习题、教师教学用书以及与之配套的学生练习用书,选择有助于学生个性身心全面发展、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力水平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者 体例 意图 对话
下载PDF
借得教材源头水 酿为课堂缕缕香——读肖培东《语文:深深浅浅之间》
13
作者 孙秋备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第7期8-10,共3页
统编教材既自成体系又广泛勾连,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立足教材教语文是落实新课标、实现学科育人的根本途径;开掘教学点,培植生长点,是用教材“教”的重要方法;巧“教”教读课,善“导”自读课,真“学”促写作,用教材资源培塑学生语文... 统编教材既自成体系又广泛勾连,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立足教材教语文是落实新课标、实现学科育人的根本途径;开掘教学点,培植生长点,是用教材“教”的重要方法;巧“教”教读课,善“导”自读课,真“学”促写作,用教材资源培塑学生语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资源 “三位一体” 教学策略
下载PDF
“赋”“比”“兴”:古典诗歌教学的有效路径——以董一菲老师的诗歌教学为例
14
作者 孙秋备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19年第12期15-17,共3页
语文课程要达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的目标,无疑,诗歌教学是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诗歌教学陷入"读背始终式""结论先入式&... 语文课程要达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的目标,无疑,诗歌教学是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诗歌教学陷入"读背始终式""结论先入式""逐句授受式""离题问答式"(胡明道语)的泥淖,学生在诗歌课堂中获得的只是死记硬背的学习体验和干巴空洞的标签式告知,诗歌学习停留在记忆、背诵等粗浅层次,渐渐对读诗、学诗失去了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教学 学习体验 文化智慧 语文课程 问答式 有效路径 标签式 诗歌学习
原文传递
整合阅读:着眼思维发展,指向能力提升
15
作者 孙秋备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第11期30-32,共3页
学生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发展来源于言语经验的积累与建构、表达交流的习练与发展、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整合阅读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整合阅读 思维发展 关键能力
下载PDF
美术老师,让我们也来追求时尚吧!——谈谈初中生喜爱的动漫美术
16
作者 李筱琴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1年第7期178-179,共2页
在美术课堂上,笔者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在美术课上不专心听讲,却在其他科目的课堂上偷偷画动漫小人,在学生的笔记本或教科书上也会经常发现他们创作的美术作品,如机器猫、超人等。学生在美术课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却可以花好几... 在美术课堂上,笔者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在美术课上不专心听讲,却在其他科目的课堂上偷偷画动漫小人,在学生的笔记本或教科书上也会经常发现他们创作的美术作品,如机器猫、超人等。学生在美术课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却可以花好几个小时画动漫卡通形象,对动漫卡通书的收藏也非常感兴趣,能一连串说出自己喜爱的各种卡通形象或动漫作品。学生对动漫如此感兴趣,那美术教师们对动漫又了解多少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漫作品 美术老师 初中生 美术课堂 时尚 卡通形象 集中注意力 美术作品
下载PDF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7
作者 苏晓云 《课外语文(下)》 2014年第3期113-113,共1页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将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陶冶他们的情操,会使他们由衷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会使他们视野开阔情操高尚,会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采取以榜样引领、美文熏陶、介绍经典、提供素材...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将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陶冶他们的情操,会使他们由衷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会使他们视野开阔情操高尚,会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采取以榜样引领、美文熏陶、介绍经典、提供素材、读法指导等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阅读 兴趣
下载PDF
“四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18
作者 常福胜 《教育艺术》 2014年第2期33-33,共1页
随着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风靡全国,我县教研室也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模式的学习研究中,大胆进行尝试,努力探寻这些教学模式与我们实际教学的碰撞点。在这个学习、模仿与创新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想达到课堂高效,必须在“四环... 随着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风靡全国,我县教研室也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模式的学习研究中,大胆进行尝试,努力探寻这些教学模式与我们实际教学的碰撞点。在这个学习、模仿与创新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想达到课堂高效,必须在“四环六步”上下功夫。我们称之为“四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研究 教学范式 高效课堂 实际教学 实践过程 教研室
下载PDF
为学而教,整合阅读促探究
19
作者 孙秋备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年第13期0059-0059,共1页
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近几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聚焦文本核心价值,有效整合阅读是探究性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为学而教 阅读 教学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