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8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穴位电刺激通过抑制炎性反应缓解老年患者肺癌根治术后疲劳综合征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鹏浩 孟宪慧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0期1428-1432,共5页
目的评估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否通过抑制炎性反应而缓解老年患者接受肺癌根治术后疲劳综合征(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POFS)。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诊断... 目的评估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否通过抑制炎性反应而缓解老年患者接受肺癌根治术后疲劳综合征(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POFS)。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诊断并确诊为肺癌的老年患者,年龄范围为65~79岁,最终纳入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80例,术式为肺癌根治术。最终被纳入的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各40例。TEAS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7.6±7.6)岁;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7.0±7.2)岁。TEAS组于麻醉前10 min经皮电刺激内关穴(PC6)及合谷穴(L14)直至术毕;对照组于相同穴位上贴电极片,不行电刺激。分别于术前1 d(T_(1))、术毕时(T_(2))、术后3 h(T_(3))、术后1 d(T_(4))及术后2 d(T_(5))时采集患者血液样本,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浓度由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POFS程度通过视觉模拟疲劳评分(Visual Analogue Fatigue Score,VAFS)评判;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T_(2~5)时,两组肺癌患者血清TNF-α、IL-1β浓度均较T_(1)时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_(2~5)时,TEAS组血清中TNF-α浓度分别为(24.8±2.3)ng/L、(31.6±3.4)ng/L、(28.6±3.1)ng/L、(26.5±2.1)ng/L,均低于对照组(27.7±3.4)ng/L、(38.4±3.7)ng/L、(33.7±2.9)ng/L、(30.3±2.8)ng/L,IL-1β浓度分别为(4.5±2.4)pg/ml、(9.3±2.1)pg/ml、(7.6±2.3)pg/ml、(5.7±1.4)pg/ml,均低于对照组(6.9±2.3)pg/ml、(11.5±2.4)pg/ml、(9.8±2.9)pg/ml、(7.9±1.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_(1)时比较,T_(4~5)时两组肺癌患者VAFS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_(4~5)时,TEAS组VAFS分别为(51.9±11.4)分、(40.2±8.1)分,均低于对照组(62.3±13.2)分、(53.8±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EAS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麻醉后恢复室(PA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术后疲劳综合征 炎性反应 胸外科手术
下载PDF
地氟烷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肌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郭迎春 张雪亚 张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5-687,共3页
目的 观察地氟烷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肌保护的影响。 方法 将行OPCABG 50例患者,随机分为地氟烷组(D组,n=25)和丙泊酚组(P组,n=25)。全组患者麻醉前30 min肌注吗啡10 mg,咪达唑仑3~5 mg;... 目的 观察地氟烷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肌保护的影响。 方法 将行OPCABG 50例患者,随机分为地氟烷组(D组,n=25)和丙泊酚组(P组,n=25)。全组患者麻醉前30 min肌注吗啡10 mg,咪达唑仑3~5 mg;全组患者应用依托咪酯0.1~0.2 mg/kg、罗库溴铵0.6 mg/kg和舒芬太尼1~2 μ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泵注舒芬太尼0.5~1.0 μg/(kg·h)、顺式阿曲库铵0.5~1.0 mg/(kg·h),D组吸入地氟烷0.7~1.5 MAC,P组泵注丙泊酚2~8 mg/(kg·h)。经桡动脉,右颈内静脉穿刺测压,监测围术期各时段心脏指数(CI)、心率(HR)、血压(ABP)、右房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AWP),麻醉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维持在40~60,术中常规监测体温和尿量。分别于麻醉前、术后6、12、24、36 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 结果 手术后6 h各组均出现CK-MB和cTnⅠ释放量增加,术后24 h D组cTnⅠ释放量明显低于P组[(0.77±0.38)比(0.96±0.42),P=0.034],同时D组CK-MB释放量也较低[(23.79±5.96)比(28.13±7.51),P=0.042]。结论 在OPCABG麻醉过程中,地氟烷复合麻醉可减轻心肌损伤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减少升压药的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烷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血流动力学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急诊开胸手术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艳 王珂 吴光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100-5101,5120,共3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急诊开胸手术患者感染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对策进行探讨,以降低术后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124例急诊开胸手术患者,对手术后患者的胸腔或者胸水引流管前端约2cm进行细菌培养,并回顾性分析所... 目的调查并分析急诊开胸手术患者感染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对策进行探讨,以降低术后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124例急诊开胸手术患者,对手术后患者的胸腔或者胸水引流管前端约2cm进行细菌培养,并回顾性分析所实施的干预措施,总结行之有效的预防干预对策。结果 124例急诊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6例,感染率12.90%;其术后发生感染与性别、年龄、胸管类型因素无关,而术后污染、呼吸道感染、胸管留置时间和手术时间等因素与术后感染具有相关性,其中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开胸手术后发生感染率更高,为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测出病原菌21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5株,分别占28.57%、23.81%。结论术后污染、呼吸道感染、胸管留置时间及手术时间因素是急性开胸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采取行之有效地干预措施,使开胸手术后患者的感染率降到最低,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开胸手术 临床分析 干预对策
原文传递
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后瓣装置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斌 梁巧茹 +1 位作者 王立成 李凯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10期782-783,共2页
目的:比较传统二尖瓣置换术与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过去二尖瓣置换术170例,其中传统二尖瓣置换术57例为A组,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113例为B组,观察围术期多巴胺使用时间、ICU停留... 目的:比较传统二尖瓣置换术与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过去二尖瓣置换术170例,其中传统二尖瓣置换术57例为A组,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113例为B组,观察围术期多巴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测定的LAD、LVEDD、LVESD、LVEF、LVFS等指标与术前对比改善情况。结果:B组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结论:二尖瓣置换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有助于术后心功能改善和长期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置换 保留瓣膜装置 心室功能
下载PDF
带瓣牛颈静脉补片在法洛四联症手术中跨瓣环疏通右室流出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斌 王立成 +1 位作者 王孝东 梁巧茹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牛颈静脉带瓣管道 右室流出道 法洛四联症 静脉补片 手术中 右心室流出道 疏通 瓣环
原文传递
经右腋下竖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临床研究
6
作者 杨斌 李凯 +1 位作者 梁巧茹 李少珂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16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经右腋下竖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疾病的经验。方法在2006年4月-2008年4月共完成1 139例经右腋下竖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手术均经右腋下竖直切口进入胸腔,经胸腔暴露心脏及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心脏停搏状态下... 目的探讨经右腋下竖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疾病的经验。方法在2006年4月-2008年4月共完成1 139例经右腋下竖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手术均经右腋下竖直切口进入胸腔,经胸腔暴露心脏及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心脏停搏状态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结果全组无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经右腋下竖直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安全可行,美观,恢复快,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右腋下竖切口 心脏
下载PDF
290例法乐四联症病人的手术护理
7
作者 何敏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手术治疗 护理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
下载PDF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术中配合体会
8
作者 马红霞 何敏 梁巧如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20期197-198,共2页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issecans of aorta aneurysma,DAA)主要由于长时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氏综合症、主动脉缩窄、妊娠或外伤等原因造成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液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而纵行剥离形成壁内血肿,
关键词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手术 护理配合
原文传递
2267例胸部手术患者术前传染病4项检测结果分析
9
作者 艾珊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3期2352-2353,共2页
目的对2 267例胸部手术患者术前传染病4项检测结果的分析。方法查阅2017年1—12月全部胸部手术患者的电子病历,查术前传染病4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化验单结果,设计统一表格记录患者信息,并与全院传染病报告登记薄进行... 目的对2 267例胸部手术患者术前传染病4项检测结果的分析。方法查阅2017年1—12月全部胸部手术患者的电子病历,查术前传染病4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化验单结果,设计统一表格记录患者信息,并与全院传染病报告登记薄进行核对。结果 2017年1—12月手术患者2 267例,其中发现传染病4项检测结果阳性者46例,占2.03%,其中乙肝30例,占65.22%,丙肝9例,占19.57%,梅毒6例,占13.04%,初筛艾滋病抗体阳性1例,占2.17%;手术过程中全部落实了标准预防措施与终末消毒处理,符合传染病诊断标准的病例全部按照规定进行了疫情报告。结论坚持传染病免疫4项的检测,不仅促使医疗机构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管理,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且对医务人员落实标准预防及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传染病 检测
下载PDF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8
10
作者 周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289-290,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研究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春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45例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人性化护理。...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45例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手术前后心理状态。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4%,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1.1%,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一方面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前术后的消极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因此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手术室护理 满意
下载PDF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外科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玉红 王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0期140-141,共2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外科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4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78例和实验组8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神经外科手术期护理管理,实验组则实施人性化...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外科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4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78例和实验组8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神经外科手术期护理管理,实验组则实施人性化神经外科手术期护理管理。观察和比较2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期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减少护理缺陷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普及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理念 神经外科手术期护理管理 应用分析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职业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慧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0-641,共2页
通过探析护理学理论蕴含的美,围绕手术室职业形象特点,阐述了塑造手术室职业形象美的意义、方法和技巧,认为护士职业形象美是护理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达到内在美、外在美的融合与统一,才能创造真正的职业形象美。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原文传递
丙泊酚与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时晓燕 《海峡药学》 2018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与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术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46),对照组给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实验组给予七氟醚与瑞芬太尼联合...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与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术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46),对照组给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实验组给予七氟醚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言语应答时间、睁眼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1);麻醉后各时期两组患者HR、Sp O2与麻醉前比较、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插管后两组血糖和皮质醇水平、SBP、DBP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或P<0.01),且实验组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气腹后5min实验组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及两组患者SBP、DBP与麻醉前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皮质醇水平高于麻醉前(P<0.05),实验组皮质醇水平、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毕两组血糖水平及对照组皮质醇水平均较麻醉前显著升高(P<0.01),且实验组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SBP、DBP及与麻醉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相对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诱导麻醉中,能在短时间内使患者苏醒,恢复意识,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玉红 刘卫华 王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1—2014-10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1—2014-10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2组干预前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手术 焦虑
下载PDF
个性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月4月期间于本科行择期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由护士做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由护士根据患者需求,做个... 目的探讨个性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月4月期间于本科行择期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由护士做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由护士根据患者需求,做个性化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术后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术前访视更具针对性,能有效解除患者疑虑,使其焦虑水平明显下降,并增强患者对手术团队的信任,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个性化术前访视 优质护理服务
下载PDF
手术室实施专科化管理的体会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佳嵩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2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专科化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我院手术室护士根据各专科规模,采取专业分组实施专科化管理。按照"ISO9000"族标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定期由手术医...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专科化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我院手术室护士根据各专科规模,采取专业分组实施专科化管理。按照"ISO9000"族标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定期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患者对各组质量进行评价,找出偏差及时纠正。结果:手术室护士专科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服务满意度稳步上升。结论:手术室实施专科化管理,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专科化管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护士语言沟通技巧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桂荣 《中原医刊》 2004年第13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护士 语言沟通技巧 术前访视 心理应激 护理观念 护理工作 整体护理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贵娟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0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接治的94例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个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BP、DBP、心率均...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接治的94例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个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BP、DB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SAS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非全身麻醉 手术室
下载PDF
浅析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会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期274-275,共2页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患者对于医疗安全、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明显的提供,各类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上升,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显著增强。手术室工作具有专业性要求高、护理工...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患者对于医疗安全、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明显的提供,各类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上升,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显著增强。手术室工作具有专业性要求高、护理工作复杂、患者病情变化快和工作量大灯显著的特征,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会对患者和工作人员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