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痛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8
1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癌痛与安宁疗护专家组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癌痛学组 +2 位作者 樊碧发 张达颖 谢广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93-802,共10页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是癌痛患者个体化治疗的一种常用形式,PCIA具有起效迅速、血药浓度稳定、按需给药的特点,适用于不能口服或口服药物控制不佳的癌痛患者。PCIA首选用药为强阿片类药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适当联合镇静药物。在使用...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是癌痛患者个体化治疗的一种常用形式,PCIA具有起效迅速、血药浓度稳定、按需给药的特点,适用于不能口服或口服药物控制不佳的癌痛患者。PCIA首选用药为强阿片类药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适当联合镇静药物。在使用PCIA之前需要进行剂量滴定,使用过程中应进行疼痛动态评估,随时调整剂量,并严密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疼痛控制稳定后可转为居家治疗。PCIA因具有操作简单、护理相对容易、风险可控等优势,在癌痛患者的疼痛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难治性癌痛 居家治疗
原文传递
肿瘤缓解疼痛却加重了怎么办
2
作者 谢广伦 《癌症康复》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导致肿瘤患者疼痛的原发病不同,疼痛部位、性质和程度也都不一样,治疗非常个体化。因此,与病人沟通病情、讨论治疗方案、交代治疗注意事项就显得尤为重要。眼下正在接受治疗的王先生是位中年男性,肺鳞癌术后2年多发骨转移,先后经历了十... 导致肿瘤患者疼痛的原发病不同,疼痛部位、性质和程度也都不一样,治疗非常个体化。因此,与病人沟通病情、讨论治疗方案、交代治疗注意事项就显得尤为重要。眼下正在接受治疗的王先生是位中年男性,肺鳞癌术后2年多发骨转移,先后经历了十几次化疗、原发部位和骨转移部位放疗以及粒子植入手术。与上个月相比,这次复查显示肿瘤还算稳定,但王先生的疼痛症状却越来越重,主要表现为胸肋部疼痛剧烈,1年多来先后用过多种止痛药(包括芬必得、西乐葆、曲马多、吗啡、盐酸羟考酮、芬太尼透皮贴等),止痛药剂量也越用越大,可疼痛症状仍然控制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 原发部位 疼痛症状 肺鳞癌 粒子植入 芬必得 中年男性 原发病
原文传递
高剂量维生素D_(3)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合并营养风险患者营养状态、肠道菌群和应激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艳玲 杨玉霞 杨玉敬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6期2830-2832,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维生素D_(3)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合并营养风险患者对肠道菌群、营养状态及应激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97例进展期胃癌术后合并营养风险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术后短期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4...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维生素D_(3)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合并营养风险患者对肠道菌群、营养状态及应激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97例进展期胃癌术后合并营养风险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术后短期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48例给予标准剂量维生素D_(3),观察组49例给予高剂量维生素D_(3),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5(OH)D、Alb、Ca、Hb水平高于对照组,CRP、IL-6、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剂量生素D_(3)与高剂量维生素D_(3)调节肠道菌群效果相当,但在进展期胃癌术后合并营养风险患者的提高营养状态、25(OH)D水平,降低应激炎症反应方面,高剂量维生素D_(3)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3 进展期胃癌 营养状态
下载PDF
肿瘤患者不可小觑带状疱疹
4
作者 谢广伦 《癌症康复》 2023年第2期50-52,共3页
门诊,一位患者家属帮母亲来咨询."谢主任,我妈妈患了结肠癌,刚做完化疗回家不久,大概10天前突然感觉胳膊痛,像过电一样,开始还以为是颈椎病犯了,想着休息一下就好了,结果疼得越来越重,过了2天发现胳膊上起了好多水疱.我们当地的医... 门诊,一位患者家属帮母亲来咨询."谢主任,我妈妈患了结肠癌,刚做完化疗回家不久,大概10天前突然感觉胳膊痛,像过电一样,开始还以为是颈椎病犯了,想着休息一下就好了,结果疼得越来越重,过了2天发现胳膊上起了好多水疱.我们当地的医生说是带状疱疹,开了些药,抹的和口服的都有,但用药1个多星期了也不见好转.医生建议我们找您再给看看,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患者家属 结肠癌 颈椎病 肿瘤患者 医生 水疱
原文传递
探讨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陈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96-197,共2页
探讨分析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72例进行医治的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疼痛护理,观察组提供疼痛护理中人性化护理,观察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取得的护理效果。结... 探讨分析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72例进行医治的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疼痛护理,观察组提供疼痛护理中人性化护理,观察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疼痛以及睡眠质量方面的改善情况都比对照组的干预效果更好,并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其更为满意,P<0.05。结论:在对癌症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时再加以人性化护理,可以加快患者的身体恢复,使患者的疼痛能得到更好的缓解,保证患者有较好的放松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护理 人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疼痛管理护理在癌痛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李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探讨我院癌痛患者临床特点,分析疼痛护理管理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98例癌症晚期的患者进行进行分析,采用数字顺序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传统常规护理与疼痛管理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数据;结果:SDS、SAS以及睡眠质量评分观察组显著... 探讨我院癌痛患者临床特点,分析疼痛护理管理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98例癌症晚期的患者进行进行分析,采用数字顺序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传统常规护理与疼痛管理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数据;结果:SDS、SAS以及睡眠质量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缓解例数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茺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我院收治的98例患有晚期癌症的患者在安宁疗护当中实施疼痛管理护理模式后,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疼痛管理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宁疗护则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给予患者临终关怀,在临床中可以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护理 癌痛 安宁疗护
下载PDF
癌症治疗 止痛为先
7
作者 谢广伦 《癌症康复》 2022年第3期49-51,共3页
这是发生在病房门口的一幕:家属正准备擦扶刚办完出院手续的病友上车,却被他用手推开:“没事儿,我自己能上去。”谁能想到,就在9天前,这位病友还很虚弱,是躺在担架上被人抬进我们科的。
关键词 癌症治疗 出院手续 虚弱
原文传递
疼痛与心理护理共同应用于晚期肿瘤癌痛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唐贞贞 王曼曼 栗彦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疼痛与心理护理共同应用于晚期肿瘤癌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晚期肿瘤癌痛患者80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每组。对照组男∶女=19∶21,年龄(59.22±7.36)... 目的探讨疼痛与心理护理共同应用于晚期肿瘤癌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晚期肿瘤癌痛患者80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每组。对照组男∶女=19∶21,年龄(59.22±7.36)岁,肺癌9例、肠癌13例、胃癌12例、其他6例;观察组男∶女=18∶22,年龄(58.37±7.24)岁,肺癌8例、肠癌11例、胃癌14、其他7例。对照组接受心理护理,观察组接受规范化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包括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负面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生活质量[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通用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ic Scale,FACT-G)]。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护理后,两组VAS评分较护理前均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评分(1.87±0.21)分低于对照组的(2.15±0.27)分(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较护理前均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的(46.64±4.19)、(42.38±4.05)分低于对照组的(49.42±5.90)、(45.71±4.96)分(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催眠药物评分为(1.28±0.30)、(1.39±0.33)、(1.56±0.37)、(1.41±0.27)、(1.31±0.26)、(1.44±0.31)、(1.38±0.3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0.32)、(1.58±0.36)、(1.77±0.41)、(1.66±0.35)、(1.49±0.29)、(1.68±0.39)、(1.65±0.41)分(均P<0.05)。护理后,两组FACT-G的社会/家庭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以及功能状况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25.08±6.21)、(24.11±6.34)、(22.67±6.18)、(24.18±6.19)分,高于对照组的(21.74±5.63)、(2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 晚期肿瘤 癌痛
下载PDF
安宁疗护联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疼痛程度、焦虑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9
作者 唐贞贞 张燕 +1 位作者 王曼曼 栗彦伟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5期1648-1651,1688,共5页
目的 探讨安宁疗护联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疼痛程度、焦虑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安宁疗护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舒芬太尼PCIA,安... 目的 探讨安宁疗护联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疼痛程度、焦虑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安宁疗护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舒芬太尼PCIA,安宁疗护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安宁疗护。比较两组患者的舒芬太尼使用量、PCIA按压次数、疼痛程度[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焦虑情绪[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主观幸福感[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安宁疗护组患者舒芬太尼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R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GSES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安宁疗护组患者NRS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CL-90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GWB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安宁疗护组患者SCL-90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WB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宁疗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舒芬太尼PCIA镇痛的基础上联合安宁疗护,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安宁疗护 晚期结直肠癌 癌因性疼痛 负性情绪
下载PDF
护理团队策略下的疼痛管理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曼曼 康琼娅 章小畅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53-354,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团队策略下的疼痛管理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晚期癌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团队策略下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疼痛控制... 目的探讨护理团队策略下的疼痛管理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晚期癌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团队策略下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疼痛控制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控制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团队策略下的疼痛管理可减轻晚期癌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提升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团队策略 疼痛管理 晚期癌痛
下载PDF
自我效能教育对难治性癌痛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治疗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栗彦伟 刘雪冰 +1 位作者 陈述 徐杉杉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4期1544-1547,1616,共5页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教育对难治性癌痛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治疗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0例难治性癌痛IDDS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教育对难治性癌痛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治疗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0例难治性癌痛IDDS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困扰程度、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CL-90、困扰量表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CL-90、困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症状管理、疾病共性管理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症状管理、疾病共性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领域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74%,与对照组患者的81.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性能教育可明显改善难治性癌痛IDDS治疗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困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教育 恶性肿瘤 难治性癌痛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纳布啡和吗啡治疗儿童癌痛的不良反应比较:一项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新星(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9期3094-3094,共1页
儿童癌痛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缺少相关的临床研究,制药公司在药物研发时也很少为这一特殊群体单独开发制剂,往往是直接从成人的治疗方案中进行调整。目前儿童癌症相关疼痛管理主要依据WHO 2012年版的《儿童慢性疼痛诊疗指南》,该指... 儿童癌痛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缺少相关的临床研究,制药公司在药物研发时也很少为这一特殊群体单独开发制剂,往往是直接从成人的治疗方案中进行调整。目前儿童癌症相关疼痛管理主要依据WHO 2012年版的《儿童慢性疼痛诊疗指南》,该指南删除了之前关于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可待因等应用于儿童慢性疼痛的推荐,强调了在一阶梯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效果欠佳时直接应用强阿片类药物吗啡。吗啡镇痛效果确切,是治疗儿童急慢性重度疼痛的"金标准",但是对于不能耐受吗啡不良反应的患者,目前指南缺少相关的药物推荐,造成了疼痛管理上的一个"缺口",而纳布啡是填补这一"缺口"的适宜药物。纳布啡是阿片受体的激动拮抗剂,它具有激动κ受体以及拮抗μ受体的作用。激动κ受体使纳布啡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对μ受体的拮抗作用可用于逆转全身和硬膜外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瘙痒、尿潴留或呼吸抑制等,同时也导致其镇痛效力不如吗啡等强阿片类药物,具有"天花板效应",因此被纳入中效阿片类药物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疼痛管理 呼吸抑制 儿童癌症 癌痛 对乙酰氨基酚 慢性疼痛 制药公司
原文传递
美沙酮维持患者对32mg氢吗啡酮的累积静脉剂量缺乏镇痛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方(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9期3102-3102,共1页
由于长期使用美沙酮的高耐受性,对这类患者来说,提供足够的疼痛管理是一个艰巨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临床前和临床证据表明,反复接触阿片类药物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反镇痛过程和不良反应,包括伤害性敏感化(即痛觉过敏)、耐受性和阿片类药物疗... 由于长期使用美沙酮的高耐受性,对这类患者来说,提供足够的疼痛管理是一个艰巨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临床前和临床证据表明,反复接触阿片类药物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反镇痛过程和不良反应,包括伤害性敏感化(即痛觉过敏)、耐受性和阿片类药物疗效的丧失。在美沙酮维持患者中,急性疼痛的治疗是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既往研究表明,即使在服用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和非阿片类药物如吗啡、额外剂量的美沙酮和加巴喷丁后,仍难以获得足够的镇痛。氢吗啡酮是一种完整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常用于治疗中重度疼痛,被认为是克服这些障碍的一种有前途的药物治疗策略。在对非阿片类药物耐受性的研究中,发现静脉注射1~2 mg氢吗啡酮可以提供显著的镇痛作用。最近发表的一项丁丙诺啡维持的研究评估了静脉注射氢吗啡酮的镇痛效果,该研究提供了初步证据,表明静脉注射至少16 mg氢吗啡酮对维持12~16 mg/d舌下含服丁丙诺啡/纳洛酮患者的临床疼痛管理是必要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氢吗啡酮与安慰剂相比,在维持中高剂量口服美沙酮(80~100 mg/d)的患者中减少急性疼痛反应的剂量效应,并评估不断增加氢吗啡酮剂量的并发滥用责任,假设氢吗啡酮在所有时间点都能提供优于安慰剂的镇痛效果。这项随机对照研究利用一种经过验证的实验疼痛范例,即定量感觉测试(QST),评估了递增剂量的急性静脉注射氢吗啡酮与安慰剂的止痛和滥用倾向效果。没有慢性疼痛的患者(n=8)维持口服美沙酮80~100 mg/d。参与者在1个试验日内接受4次静脉注射,在270 min内不断增加递增剂量的氢吗啡酮(共32 mg)或4次安慰剂剂量。测试时间至少间隔1周。在基线和每次注射后进行QST和滥用责任测量。在任何QST结果的镇痛指数上,氢吗啡酮组和安慰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尽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氢吗啡酮 安慰剂 急性疼痛 疼痛管理 临床证据 丁丙诺啡 美沙酮
原文传递
硬膜外置管镇痛泵给药在妇科肿瘤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中的镇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一鸣 张明川 +5 位作者 陈慧敏 武豪 郭大鹏 陈昊 谢广伦 程淑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置管镇痛泵给药应用于妇科肿瘤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妇科肿瘤患者50例,其中25例行硬膜外置管连接自控镇痛泵镇痛(麻醉组),25例行肌注曲马多止痛(对照组)。应用疼痛... 目的:探讨硬膜外置管镇痛泵给药应用于妇科肿瘤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妇科肿瘤患者50例,其中25例行硬膜外置管连接自控镇痛泵镇痛(麻醉组),25例行肌注曲马多止痛(对照组)。应用疼痛数字分级法评分表(NRS)、EORTC QLQ-C30评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及IES-R事件冲击量表对患者感受定量分析。结果:麻醉组的平均NRS评分[(2.04±1.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44±2.35)分](P<0.05),状态焦虑问卷(SAI)、特质焦虑问卷(TAI)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EORTC QLQ-C30评分麻醉组躯体、情绪、角色、社会及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高于对照组,疼痛、气促、恶心与呕吐、食欲丧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IES-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的止吐药物使用次数明显高于麻醉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谵妄、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及延迟出院。结论:在妇科肿瘤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中应用硬膜外置管镇痛泵给药止痛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期间舒适度及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间插植 近距离放疗 硬膜外置管镇痛泵给药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