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与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引产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凤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1期98-99,共2页
随着孕前优生优育知识的普遍宣教。越来越多的产妇对无产科指征剖宫产的产后并发症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渴望妊娠晚期自然分娩。足月妊娠的孕妇选择阴道分娩,为保证母婴安全,对于宫颈条件不成熟的孕妇必须采取药物方法促宫颈成熟... 随着孕前优生优育知识的普遍宣教。越来越多的产妇对无产科指征剖宫产的产后并发症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渴望妊娠晚期自然分娩。足月妊娠的孕妇选择阴道分娩,为保证母婴安全,对于宫颈条件不成熟的孕妇必须采取药物方法促宫颈成熟。催产素静滴引产是目前临床证实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宫颈不成熟的产妇效果一般,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为此,我院将新型阴道栓剂一控释地诺前列酮应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疗效理想,并与小剂量催产素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宫颈成熟 地诺前列酮栓 引产效果 足月妊娠 催产素 控释 优生优育知识 母婴安全
下载PDF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防治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凤华 王迎迎 刘涛 《右江医学》 2019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防治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接受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产妇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予缩宫素...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防治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接受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产妇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予缩宫素20 U宫体肌注、20 U加入500 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术后20 U加入5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连续治疗3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孕栓前列醇治疗,即术中胎儿娩出前2分钟给予1 mg舌下含化,术后予卡孕栓1 mg纳肛,每日1次,连续治疗3 d。对比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出血率及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指标。结果剖宫产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内观察组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2例,发生率为2%,对照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9例,发生率为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4,P=0.030),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前,两组产妇的Hb、PT、APTT、Fib、D-D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观察组的Hb、Fib、D-D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T、APTT测定值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缩宫素防治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孕栓 瘢痕子宫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雌孕激素序贯给药对宫腔粘连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凤华 刘涛 《右江医学》 201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序贯给药对宫腔粘连(IUA)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IUA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40例,实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后者47例,TCRA后继续进行雌孕激...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序贯给药对宫腔粘连(IUA)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IUA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40例,实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后者47例,TCRA后继续进行雌孕激素序贯给药治疗3个月,两组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容积、临床疗效及子宫再粘连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子宫内膜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容积均较治疗前增大,并且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容积大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粘连发生率为2.13%(1/47),对照组的再粘连发生率为25.00%(10/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5,P<0.01)。结论 TCRA后继续进行雌孕激素序贯给药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行TCRA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UA 雌孕激素序贯给药 子宫内膜容积 临床转归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失眠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素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7期968-969,共2页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失眠患者失眠的原因,为进一步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拟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64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原因进行调查。结果64例患者中,PSQI总分平均...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失眠患者失眠的原因,为进一步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拟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64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原因进行调查。结果64例患者中,PSQI总分平均为12.85分,其中PSQI总分8~14分的有43例(67.19%),PSQI总分〉14分的为21例(32.81%);失眠原因依次为精神心理因素、疼痛、治疗影响、经济负担、环境改变、排尿困难等。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睡眠失眠率高,精神心理因素、疼痛、化疗影响及经济困难等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失眠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