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猪咬嗜癖的发生与防制
1
作者
杨军
李志伟
潘燕燕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第7期50-51,共2页
1发生原因 1.1环境不适猪经过长期散养,已养成了在户外运动、拱地翻土、水中打泥、衔嚼垫草、采食青草的粗放生活习性。随着养殖模式的改变,现代集约化养猪场的迅速发展,猪舍、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猪长期生活在封闭有限的空间,处...
1发生原因 1.1环境不适猪经过长期散养,已养成了在户外运动、拱地翻土、水中打泥、衔嚼垫草、采食青草的粗放生活习性。随着养殖模式的改变,现代集约化养猪场的迅速发展,猪舍、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猪长期生活在封闭有限的空间,处于水泥地面,漏缝地板和固定圈栏、食槽等单调、乏味的环境中时,猪只因缺乏通常玩耍所需的土壤、垫草、泥水等物品和条件,于是产生了对同伴和其他物品进行啃玩及咬斗的咬嗜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养猪场
防制
生活习性
水泥地面
户外运动
养殖模式
环境
固定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猪的咬嗜癖发生与防制
2
作者
杨军
李志伟
潘燕燕
《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6期96-98,共3页
关键词
猪
防制
饲养条件
异常行为
外环境
集约化
舍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影响
被引量:
25
3
作者
张国广
王丽霞
+2 位作者
占凌云
张颖
邹金美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0,23,共3页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用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菌糠取代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中的马铃薯后,对灵芝、真姬菇、秀珍菇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培养基对4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菌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用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菌糠取代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中的马铃薯后,对灵芝、真姬菇、秀珍菇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培养基对4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菌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真姬菇菌丝生长率和生长势影响最小,对秀珍菇和平菇菌丝生长率和生长势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糠
食用菌
菌丝
生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艺措施对降低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的效应
被引量:
10
4
作者
郭春强
廖平安
+5 位作者
葛昌斌
贺德先
臧贺藏
郭松景
黄全民
陈琦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7-540,共4页
为给小麦纹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试验和抽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农艺措施对降低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的效应。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措施显著影响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流行。随播种期的推迟,纹枯病病情指数降低,两者间存在极显著...
为给小麦纹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试验和抽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农艺措施对降低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的效应。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措施显著影响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流行。随播种期的推迟,纹枯病病情指数降低,两者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基本苗数的增加,纹枯病病情指数升高,两者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纹枯病病情指数随供N水平的提高而升高,随供K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这说明及时采取适宜的农艺措施,可有效减轻小麦纹枯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措施
纹枯病
病情指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8号的选育及其丰产性稳产性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沈向磊
张锋
+2 位作者
赵永涛
范志业
沈荟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62-63,共2页
漯麦8号是漯河市农科院1998年选用鲁麦14为母本、豫麦41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为2007008。为了更全面详细了解漯麦8号的生产特性,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进行了论述,并以2004~2005年度...
漯麦8号是漯河市农科院1998年选用鲁麦14为母本、豫麦41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为2007008。为了更全面详细了解漯麦8号的生产特性,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进行了论述,并以2004~2005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B组区域试验汇总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等参数分别对漯麦8号和对照品种豫麦49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漯麦8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漯麦8号
选育
丰产性
稳定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密度种植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4
6
作者
靳巧玲
王俊岭
+1 位作者
李志辉
曹燕燕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5-6,19,共3页
以优良密植型玉米新品种郑单958为试材,设种植密度75 000株/hm2、90 000株/hm2、105 000株/hm2和120 000株/hm24个水平,在不同生育时期内,调查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单株及群体成产性状、穗部性状和籽粒干物质积累情况。结果表明:栽培密度...
以优良密植型玉米新品种郑单958为试材,设种植密度75 000株/hm2、90 000株/hm2、105 000株/hm2和120 000株/hm24个水平,在不同生育时期内,调查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单株及群体成产性状、穗部性状和籽粒干物质积累情况。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有明显影响。高密度栽培时,种植密度超过一定群体后,群体对单株的影响由最大值逐渐减少;低于此密度后也是如此。在高密度栽培中,郑单958种植密度的临界值为90 0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栽培
夏玉米
产量性状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稳产广适弱春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18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张中州
薛国典
+1 位作者
张锋
赵永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18为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2003年选用创新种质4336做母本,以周麦16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弱春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08年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预备试验中,产量居第1位,在2009、2010年试验中,比对照...
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18为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2003年选用创新种质4336做母本,以周麦16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弱春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08年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预备试验中,产量居第1位,在2009、2010年试验中,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6.08%,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1年生试中,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5.18%,居春水组生产试验第1位.于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2011).分类号:S51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性小麦
参试品种
系谱法选育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产稳产
应用
广适
预备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艺措施和品种对玉米籽粒机收的影响
被引量:
3
8
作者
芮孟阁
魏晓斐
+1 位作者
鲁镇胜
吴伟华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第4期34-36,共3页
根据国标GB/T21961-2008玉米收获机械试验方法,玉米籽粒收获机具适宜收获“玉米籽粒含水率低于15%~25%、植株倒伏率不大于5%、果穗下垂率不大于15%、最低结穗高度不低于35cm”的玉米。为探索农艺措施和品种性状对玉米机收适宜性的影响,...
根据国标GB/T21961-2008玉米收获机械试验方法,玉米籽粒收获机具适宜收获“玉米籽粒含水率低于15%~25%、植株倒伏率不大于5%、果穗下垂率不大于15%、最低结穗高度不低于35cm”的玉米。为探索农艺措施和品种性状对玉米机收适宜性的影响,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并探索配套栽培技术,本研究选择了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措施
植株倒伏
机械化收获
品种性状
玉米收获机械
玉米品种
籽粒机收
籽粒含水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朱晓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50-152,共3页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种植工作人员重点关注了大豆经济效益的提升,却忽略了大豆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其他问题,如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各种问题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大豆的良好生长就需要采用科学的大豆...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种植工作人员重点关注了大豆经济效益的提升,却忽略了大豆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其他问题,如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各种问题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大豆的良好生长就需要采用科学的大豆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提升大豆的生长效率和效果,使得大豆的总体产量得以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
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密度下玉米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2
10
作者
袁刘正
张运栋
《中国种业》
2013年第9期68-70,共3页
对4500株/667m^2和3500株/667m^2两种密度下玉米植株不同器官在不同时期的含氮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667m^2植4500株植株器官的含氮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比3500株的植株器官低;4500株植株叶片和茎秆的淀粉...
对4500株/667m^2和3500株/667m^2两种密度下玉米植株不同器官在不同时期的含氮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667m^2植4500株植株器官的含氮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比3500株的植株器官低;4500株植株叶片和茎秆的淀粉含量和3500株植株叶片和茎秆的含量差别不明显,但子粒淀粉含量一直比3500株子粒淀粉含量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含氮量
可溶性糖
淀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当前农产品深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
1
11
作者
乔冀良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6期33-33,35,共2页
农产品加工是当前农业增值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从农产品深加工的内涵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农产品深加工的必要性及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农产品深加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深加工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粮食核心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玉米生产
被引量:
1
12
作者
袁刘正
柳家友
+3 位作者
吴伟华
闫海霞
付家锋
卓海勋
《园艺与种苗》
CAS
2013年第12期43-45,共3页
河南省玉米增产是中原粮食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在分析河南玉米生产的特点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保证河南玉米稳产增产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粮食核心区
玉米
增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豫中南地区中低产田玉米产量提高限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袁刘正
柳家友
《中国种业》
2011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前看,继续提高玉米总产主要依赖于以下3条途径:(1)继续增加玉米种植面积;(2)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3)改造玉米中低产田,增加高产田比例。在这3条增产途径中,第1条途径的增产潜力最小,第2条主要依赖于良种良法...
目前看,继续提高玉米总产主要依赖于以下3条途径:(1)继续增加玉米种植面积;(2)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3)改造玉米中低产田,增加高产田比例。在这3条增产途径中,第1条途径的增产潜力最小,第2条主要依赖于良种良法配套、肥料等生物技术出现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产量
中低产田
中南地区
良种良法配套
种植面积
科技进步
玉米单产
增产途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豫中南中低产田玉米产量提高限制因素分析
14
作者
袁刘正
柳家友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106-106,108,共2页
从气候因素、土壤状况、缺苗断垄、收获时间等方面对豫中南低产田玉米产量提高的限制因素进行分析,以为提高豫中南地区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产量
限制因素
中低产田
豫中南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芝麻新品种漯芝1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15
作者
张仙美
柏志安
吴鹤敏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7期42-42,共1页
漯芝16号是漯河市农科院以系统育种法选育出的优质高效型芝麻新品种,2006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鉴定。
关键词
新品种鉴定
芝麻
技术
栽培
特性
特征
高效型
育种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稳产广适弱春性小麦新品种—漯麦18
16
作者
张中州
薛国典
+2 位作者
张锋
赵永涛
李爱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8-1318,共1页
漯麦18(原名漯3429)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用创新抗源4336做母本,高产品种周麦16为父本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成的弱春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2011)。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高产稳产
春性
品种审定委员会
农业科学院
有性杂交
高产品种
漯河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新品种漯单8号的选育
17
作者
吴伟华
柳家友
+2 位作者
闫海霞
赵大卫
高岭巍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66,共1页
漯单8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选育的半紧凑型中穗、高产、适应性广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是针对豫玉31号对瘤黑粉病、青枯病的抗性明显下降进行改良而成。该品种不但继承了豫玉31号原有的优势,同时还弥补了豫玉31号的一些不足.在试验...
漯单8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选育的半紧凑型中穗、高产、适应性广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是针对豫玉31号对瘤黑粉病、青枯病的抗性明显下降进行改良而成。该品种不但继承了豫玉31号原有的优势,同时还弥补了豫玉31号的一些不足.在试验中比对照浚单18增产4.8%,比豫玉31号增产11.6%。目前漯单8号已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07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选育
品种审定委员会
豫玉31号
玉米杂交种
瘤黑粉病
浚单18
河南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芝麻新品种“漯芝16号”
18
作者
张仙美
《农村百事通》
2008年第8期32-,共1页
'漯芝16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2006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一、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单秆型,植株生长发育快,健壮、紧凑,结蒴性好,蒴果较肥大,籽粒灌浆快,饱满度好,三要素协调。
关键词
籽粒灌浆
河南省漯河市
生长发育
饱满度
茬地
蛋白质含量
合理轮作倒茬
打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猪咬嗜癖的发生与防制
1
作者
杨军
李志伟
潘燕燕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畜牧工作站
河南省
漯河
农科院
河南省
漯河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第7期50-51,共2页
文摘
1发生原因 1.1环境不适猪经过长期散养,已养成了在户外运动、拱地翻土、水中打泥、衔嚼垫草、采食青草的粗放生活习性。随着养殖模式的改变,现代集约化养猪场的迅速发展,猪舍、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猪长期生活在封闭有限的空间,处于水泥地面,漏缝地板和固定圈栏、食槽等单调、乏味的环境中时,猪只因缺乏通常玩耍所需的土壤、垫草、泥水等物品和条件,于是产生了对同伴和其他物品进行啃玩及咬斗的咬嗜行为。
关键词
集约化养猪场
防制
生活习性
水泥地面
户外运动
养殖模式
环境
固定圈
分类号
S858.286.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猪的咬嗜癖发生与防制
2
作者
杨军
李志伟
潘燕燕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畜牧工作站
河南省
漯河
农科院
河南省
漯河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6期96-98,共3页
关键词
猪
防制
饲养条件
异常行为
外环境
集约化
舍饲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966.5 [农业科学—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影响
被引量:
25
3
作者
张国广
王丽霞
占凌云
张颖
邹金美
机构
漳州师范学
院
生物系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出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0,23,共3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2007F5098)
漳州师范学院项目(SK07010)
文摘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用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菌糠取代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中的马铃薯后,对灵芝、真姬菇、秀珍菇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培养基对4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菌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真姬菇菌丝生长率和生长势影响最小,对秀珍菇和平菇菌丝生长率和生长势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杏鲍菇菌糠
食用菌
菌丝
生长
Keywords
Spent substrate of Pleurotus eryngii
Edible fungi
Mycelium
Growth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艺措施对降低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的效应
被引量:
10
4
作者
郭春强
廖平安
葛昌斌
贺德先
臧贺藏
郭松景
黄全民
陈琦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河南
农业大学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7-540,共4页
基金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522010300)
文摘
为给小麦纹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试验和抽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农艺措施对降低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的效应。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措施显著影响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流行。随播种期的推迟,纹枯病病情指数降低,两者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基本苗数的增加,纹枯病病情指数升高,两者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纹枯病病情指数随供N水平的提高而升高,随供K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这说明及时采取适宜的农艺措施,可有效减轻小麦纹枯病的危害。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措施
纹枯病
病情指数
Keywords
Wheat
Agronomic measures
Sharp eyespot
Disease index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5.1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8号的选育及其丰产性稳产性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沈向磊
张锋
赵永涛
范志业
沈荟祥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正阳县慎水乡政府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62-63,共2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520010101)
文摘
漯麦8号是漯河市农科院1998年选用鲁麦14为母本、豫麦41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为2007008。为了更全面详细了解漯麦8号的生产特性,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进行了论述,并以2004~2005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B组区域试验汇总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等参数分别对漯麦8号和对照品种豫麦49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漯麦8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
关键词
漯麦8号
选育
丰产性
稳定性
Keywords
Luomai 8
breeding
high-yield
yield stability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密度种植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4
6
作者
靳巧玲
王俊岭
李志辉
曹燕燕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出处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5-6,19,共3页
文摘
以优良密植型玉米新品种郑单958为试材,设种植密度75 000株/hm2、90 000株/hm2、105 000株/hm2和120 000株/hm24个水平,在不同生育时期内,调查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单株及群体成产性状、穗部性状和籽粒干物质积累情况。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有明显影响。高密度栽培时,种植密度超过一定群体后,群体对单株的影响由最大值逐渐减少;低于此密度后也是如此。在高密度栽培中,郑单958种植密度的临界值为90 000株/hm2。
关键词
高密度栽培
夏玉米
产量性状
产量
Keywords
High density cultivation
Summer maize
Yield traits
Yield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稳产广适弱春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18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张中州
薛国典
张锋
赵永涛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基金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编号:Z 2010-01-06)
文摘
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18为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2003年选用创新种质4336做母本,以周麦16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弱春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08年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预备试验中,产量居第1位,在2009、2010年试验中,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6.08%,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1年生试中,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5.18%,居春水组生产试验第1位.于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2011).分类号:S512.12
关键词
春性小麦
参试品种
系谱法选育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产稳产
应用
广适
预备试验
分类号
S512.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艺措施和品种对玉米籽粒机收的影响
被引量:
3
8
作者
芮孟阁
魏晓斐
鲁镇胜
吴伟华
机构
河南省
漂河市农机推广服务中心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出处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第4期34-36,共3页
文摘
根据国标GB/T21961-2008玉米收获机械试验方法,玉米籽粒收获机具适宜收获“玉米籽粒含水率低于15%~25%、植株倒伏率不大于5%、果穗下垂率不大于15%、最低结穗高度不低于35cm”的玉米。为探索农艺措施和品种性状对玉米机收适宜性的影响,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并探索配套栽培技术,本研究选择了密度。
关键词
农艺措施
植株倒伏
机械化收获
品种性状
玉米收获机械
玉米品种
籽粒机收
籽粒含水率
分类号
S233.7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朱晓梅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50-152,共3页
文摘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种植工作人员重点关注了大豆经济效益的提升,却忽略了大豆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其他问题,如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各种问题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大豆的良好生长就需要采用科学的大豆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提升大豆的生长效率和效果,使得大豆的总体产量得以上升。
关键词
大豆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
措施
分类号
S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密度下玉米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2
10
作者
袁刘正
张运栋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出处
《中国种业》
2013年第9期68-70,共3页
文摘
对4500株/667m^2和3500株/667m^2两种密度下玉米植株不同器官在不同时期的含氮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667m^2植4500株植株器官的含氮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比3500株的植株器官低;4500株植株叶片和茎秆的淀粉含量和3500株植株叶片和茎秆的含量差别不明显,但子粒淀粉含量一直比3500株子粒淀粉含量要高。
关键词
密度
含氮量
可溶性糖
淀粉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当前农产品深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
1
11
作者
乔冀良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6期33-33,35,共2页
文摘
农产品加工是当前农业增值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从农产品深加工的内涵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农产品深加工的必要性及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农产品深加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深加工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F326.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粮食核心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玉米生产
被引量:
1
12
作者
袁刘正
柳家友
吴伟华
闫海霞
付家锋
卓海勋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13年第12期43-45,共3页
文摘
河南省玉米增产是中原粮食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在分析河南玉米生产的特点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保证河南玉米稳产增产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粮食核心区
玉米
增产
Keywords
Grain core area
Maize
Yield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中南地区中低产田玉米产量提高限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袁刘正
柳家友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漯河
综合试验站
出处
《中国种业》
2011年第4期34-35,共2页
文摘
目前看,继续提高玉米总产主要依赖于以下3条途径:(1)继续增加玉米种植面积;(2)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3)改造玉米中低产田,增加高产田比例。在这3条增产途径中,第1条途径的增产潜力最小,第2条主要依赖于良种良法配套、肥料等生物技术出现重大突破,
关键词
玉米产量
中低产田
中南地区
良种良法配套
种植面积
科技进步
玉米单产
增产途径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中南中低产田玉米产量提高限制因素分析
14
作者
袁刘正
柳家友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漯河
综合试验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106-106,108,共2页
文摘
从气候因素、土壤状况、缺苗断垄、收获时间等方面对豫中南低产田玉米产量提高的限制因素进行分析,以为提高豫中南地区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产量
限制因素
中低产田
豫中南地区
Keywords
mazie yield
limiting factors
medium-low-yield field
middle and southern area of Henan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芝麻新品种漯芝1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15
作者
张仙美
柏志安
吴鹤敏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7期42-42,共1页
文摘
漯芝16号是漯河市农科院以系统育种法选育出的优质高效型芝麻新品种,2006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鉴定。
关键词
新品种鉴定
芝麻
技术
栽培
特性
特征
高效型
育种法
分类号
S56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稳产广适弱春性小麦新品种—漯麦18
16
作者
张中州
薛国典
张锋
赵永涛
李爱国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8-1318,共1页
基金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Z 2010-01-06)
文摘
漯麦18(原名漯3429)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用创新抗源4336做母本,高产品种周麦16为父本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成的弱春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2011)。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高产稳产
春性
品种审定委员会
农业科学院
有性杂交
高产品种
漯河市
分类号
S512.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新品种漯单8号的选育
17
作者
吴伟华
柳家友
闫海霞
赵大卫
高岭巍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河南省
金囤种业
河南
濮阳
农科
所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66,共1页
文摘
漯单8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选育的半紧凑型中穗、高产、适应性广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是针对豫玉31号对瘤黑粉病、青枯病的抗性明显下降进行改良而成。该品种不但继承了豫玉31号原有的优势,同时还弥补了豫玉31号的一些不足.在试验中比对照浚单18增产4.8%,比豫玉31号增产11.6%。目前漯单8号已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07015。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选育
品种审定委员会
豫玉31号
玉米杂交种
瘤黑粉病
浚单18
河南省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芝麻新品种“漯芝16号”
18
作者
张仙美
机构
河南省
漯河
市
农科院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08年第8期32-,共1页
文摘
'漯芝16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2006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一、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单秆型,植株生长发育快,健壮、紧凑,结蒴性好,蒴果较肥大,籽粒灌浆快,饱满度好,三要素协调。
关键词
籽粒灌浆
河南省漯河市
生长发育
饱满度
茬地
蛋白质含量
合理轮作倒茬
打叶
分类号
S56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猪咬嗜癖的发生与防制
杨军
李志伟
潘燕燕
《四川畜牧兽医》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猪的咬嗜癖发生与防制
杨军
李志伟
潘燕燕
《畜牧兽医杂志》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影响
张国广
王丽霞
占凌云
张颖
邹金美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农艺措施对降低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的效应
郭春强
廖平安
葛昌斌
贺德先
臧贺藏
郭松景
黄全民
陈琦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8号的选育及其丰产性稳产性分析
沈向磊
张锋
赵永涛
范志业
沈荟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密度种植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靳巧玲
王俊岭
李志辉
曹燕燕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高产稳产广适弱春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18的选育及应用
张中州
薛国典
张锋
赵永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农艺措施和品种对玉米籽粒机收的影响
芮孟阁
魏晓斐
鲁镇胜
吴伟华
《农机科技推广》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朱晓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不同密度下玉米品质的比较分析
袁刘正
张运栋
《中国种业》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试论当前农产品深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乔冀良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粮食核心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玉米生产
袁刘正
柳家友
吴伟华
闫海霞
付家锋
卓海勋
《园艺与种苗》
CAS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豫中南地区中低产田玉米产量提高限制因素分析
袁刘正
柳家友
《中国种业》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豫中南中低产田玉米产量提高限制因素分析
袁刘正
柳家友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芝麻新品种漯芝1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张仙美
柏志安
吴鹤敏
《农业科技通讯》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高产稳产广适弱春性小麦新品种—漯麦18
张中州
薛国典
张锋
赵永涛
李爱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玉米新品种漯单8号的选育
吴伟华
柳家友
闫海霞
赵大卫
高岭巍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芝麻新品种“漯芝16号”
张仙美
《农村百事通》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