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冯英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7年共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80例。结果术后并发胆汁漏2例,切口裂开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由革兰阴性细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其发病...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7年共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80例。结果术后并发胆汁漏2例,切口裂开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由革兰阴性细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其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重者危及生命,因此一旦确诊,首选手术治疗,尽快解除胆梗阻并引流,及早而有效地降低胆道压力,减少毒素的吸收,才能控制感染,制止病情进展。把握手术的时机、手术方式的同时应给予大剂量有效的抗生素及合理的维生素,预防肝昏迷的发生,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治疗
下载PDF
90例外伤性小肠破裂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冯英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0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90例。结果90例均痊愈出院。其中术后切口感染3例,腹腔残余脓肿1例,粘连性不全肠梗阻1例,均经保守治疗全愈。结论要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治愈...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90例。结果90例均痊愈出院。其中术后切口感染3例,腹腔残余脓肿1例,粘连性不全肠梗阻1例,均经保守治疗全愈。结论要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治愈率,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细致的反复查体,密切观察腹部的动态变化,尤其是合并伤等得以有效治疗后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临床表现时要警惕有无小肠破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小肠破裂 患者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老年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和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晃代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2期534-53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临床收治的所有急腹症患者108例,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所有急腹症患者108例,急诊手术102例,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又转手术治疗,2例死...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临床收治的所有急腹症患者108例,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所有急腹症患者108例,急诊手术102例,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又转手术治疗,2例死亡。结论老年急腹症起病急,症状不典型,就诊不及时容易导致误诊,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对于外科急腹症的患者要尽早选择手术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腹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外科治疗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复发的诊断及处理
4
作者 韩学英 《临床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针对直肠癌术后复发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并化疗放疗。方法总结1990至2003年本院收治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手术能切除病变为30例,切除率为83.3%,切除后存活时间6-45个月,中位存活16个月,死亡1例(围术期)。结... 目的针对直肠癌术后复发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并化疗放疗。方法总结1990至2003年本院收治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手术能切除病变为30例,切除率为83.3%,切除后存活时间6-45个月,中位存活16个月,死亡1例(围术期)。结论诊断依据体检B超、胸片、CT等,发现局部复发,应积极手术治疗并术后化疗、放疗,如不能切除应采用放疗加化疗,对术后复发病例宜积极态度采用综合治疗,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术后复发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朋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第4期411-413,共3页
目的研究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BGH)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HBGH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小... 目的研究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BGH)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HBGH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术后康复(清醒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术后7 d、术后14 d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 d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HBGH能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术后康复情况,提高意识状态与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 血肿清除术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脑外伤术后谵妄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刚 佀兴旺 《临床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术后谵妄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外伤患者148例,根据DSM-IV谵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术前进行常规检查,术后密切随访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麻醉方式、手...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术后谵妄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外伤患者148例,根据DSM-IV谵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术前进行常规检查,术后密切随访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补血量、合并症及谵妄发生情况,建立数据库。结果谵妄33例,发生率为22.30%,>55岁患者术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者肺部疾病患者谵妄发生率增加,手术时间增加、术后低钠血症和低氧血症也增加谵妄的发生率。结论脑外伤患者年龄偏大、术前并发症、手术时间长、低钠血症和低氧血症对于谵妄发生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谵妄 手术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刚 《临床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清丰县人民医院脑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护...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清丰县人民医院脑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加施肠外营养支持,而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前提下在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状况和营养状态。结果实验组第7天时营养状况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营养支持在第7天时的免疫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病例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显著的营养维持效果,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以及增加抵抗力,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支持 早期
原文传递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瑞江 张世杰 刘宵龙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2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转子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3例老年转子间骨折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男16例,女17例,年龄67~93岁,平均79岁。骨折分类按Evans分型,EvansⅠ型21例,EvansⅡ型12例;手术过程中保留股骨距,33例全部... 目的探讨高龄转子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3例老年转子间骨折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男16例,女17例,年龄67~93岁,平均79岁。骨折分类按Evans分型,EvansⅠ型21例,EvansⅡ型12例;手术过程中保留股骨距,33例全部用骨水泥型加长柄假体,然后对转子间骨折行钢丝固定;单纯股骨头置换28例,半髋手术时间最短55 min,最长90 min,平均78 min;全髋置换5例,手术时间最短80 min,最长14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最多600 ml,最少200 ml,平均300 ml;手术的关键是维持准确的头颈长度、前倾角度和有效的臀中肌张力。术后1周开始下床站立,练习行走。结果术后6个月手术疗效评价按Harris评分,最低76分,最高93分,平均78.5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假体松动及髋臼磨损。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较为有效、可行的方法;合适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正确的假体选择和手术操作是其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距 高龄 骨水泥
下载PDF
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9
作者 赵刚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第20期54-55,共2页
目的:探究微创穿刺碎吸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 目的:探究微创穿刺碎吸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预后,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重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穿刺碎吸术 脑出血 高血压
原文传递
外伤性脾破裂75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英杰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7期51-51,共1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2004年12月至2009年1月收治7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3例,1例系严重性脑挫裂伤,1例系迟发性脾破裂,1例合并骨盆多发性骨折和四肢多发骨折休克。手术后出现早...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2004年12月至2009年1月收治7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3例,1例系严重性脑挫裂伤,1例系迟发性脾破裂,1例合并骨盆多发性骨折和四肢多发骨折休克。手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24例,其中发热18例,肠梗阻3例,肺炎2例,脾窝积液1例,经B超定位穿刺抽液。无隔下脓肿、术后腹腔内再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治疗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时,须坚持"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在符合条件情况下,可酌情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保留脾脏,以尽量保留脾脏的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诊治
下载PDF
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在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邓殿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6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在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直乙状结肠癌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回肠袢式造口术,对照组患者实施Hartmann术。观察两组患者Ⅰ期和Ⅱ期手术...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在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直乙状结肠癌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回肠袢式造口术,对照组患者实施Hartmann术。观察两组患者Ⅰ期和Ⅱ期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Ⅰ期手术时间、手术肠造口坏死、肠造口回缩、肠造口脱垂、肠造口水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期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期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期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切开疝、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袢式造口术用于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中的治疗效果显著,手术安全,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乙状结肠癌 回肠袢式造口术 手术效果
下载PDF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12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朋 佀兴旺 赵刚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1期76-77,共2页
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疾病,是一组因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等直接、间接暴力引起的脑部损伤。该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复杂且进展迅速,是导致患者病死率高的外伤性疾病之一,预后差[1]。颅骨缺损是颅脑外伤术后常见后遗症,外科手术是治疗颅脑损... 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疾病,是一组因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等直接、间接暴力引起的脑部损伤。该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复杂且进展迅速,是导致患者病死率高的外伤性疾病之一,预后差[1]。颅骨缺损是颅脑外伤术后常见后遗症,外科手术是治疗颅脑损伤最常见、有效的手段,能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但在手术过程中需进行骨瓣减压或需暂时切除部分颅骨,致使患者术后出现颅骨缺损,使患者出现恶心、头痛、肌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临床表现,对患者术后脑部功能恢复造成不利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低下[2]。本研究就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给予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脑外伤术 临床研究 治疗 早期 注意力不集中 常见疾病
下载PDF
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对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庆坤 刘霄龙 +1 位作者 陈瑞江 王俊启 《右江医学》 2022年第9期669-673,共5页
目的 分析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清丰县第三人民医院84例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2019年2月—2020年8月),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胫骨远端前外侧切开... 目的 分析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清丰县第三人民医院84例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2019年2月—2020年8月),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胫骨远端前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踝关节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手术优良率(92.86%)较对照组(73.81%)高(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切口较对照组小,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P<0.001);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踝关节功能均得到提升,且观察组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1);术后3 d,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RS)均较术前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效果显著,能优化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减小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微创 复位内固定 闭合性 骨折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27例临床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殿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23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清丰县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近年来行保肛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27例,对其手术方式、适应证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清丰县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近年来行保肛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27例,对其手术方式、适应证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残端阳性病例,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DukesA期无复发、无转移;DukesB期1例术后16个月发生肺转移;DukesC期1例术后11个月局部复发,后再行Miles手术治疗。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根治性切除的前提下,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MILES手术
下载PDF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43例临床观察
15
作者 邓殿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方法近年来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43例,术前均行彩超或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均采用小切口,不横断颈前肌肉,自峡部起向两侧游离切除腺体的手术方法。术后常规口服甲状腺片40mg,1次/d,... 目的观察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方法近年来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43例,术前均行彩超或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均采用小切口,不横断颈前肌肉,自峡部起向两侧游离切除腺体的手术方法。术后常规口服甲状腺片40mg,1次/d,共6个月,预防复发,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8~96min,平均58min。术中出血20~160ml,平均45ml。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术14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6例,一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3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7例,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3例。本组均未发生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损伤,术后亦未出现声音嘶哑或手足抽搐等现象,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临床效果好,术式简单、实用、易于掌握、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微创手术 并发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50例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16
作者 邓殿忠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8期5821-5822,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共50例,将所选5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DukesA期组、DukesB期组、DukesC期组、DukesD期组。所选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共50例,将所选5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DukesA期组、DukesB期组、DukesC期组、DukesD期组。所选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结果:DukesA期组77.8%患者选择一期切除吻合术;DukesB期组68.4%患者选择一期切除吻合术;DukesC期组30.0%患者选择一期切除吻合术;DukesD期组患者无一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DukesD期组患者死亡率高于DukesC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C期组患者死亡率高于DukesB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关键,有助于改善患者急性肠梗阻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胃食管术后胃瘫的诊断与治疗
17
作者 韩学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8期47-47,共1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术后胃瘫的可能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胃食管术后胃瘫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胃瘫患者采用非手术疗法均治愈,最短的7天,最长的42天。经保守治疗... 目的:探讨胃食管术后胃瘫的可能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胃食管术后胃瘫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胃瘫患者采用非手术疗法均治愈,最短的7天,最长的42天。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可在术后6周内恢复正常。结论:胃瘫由多种因素诱发,诊断时必须排除机械性、器质性病变。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采用促动力药物在内的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胃食管术后胃瘫的有效手段,应避免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术后胃瘫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护理方法
下载PDF
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分析
18
作者 董明耀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期140-,共1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7月期间5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清除坏死组织、腺体被膜减压、胰床坏死引流等手术治疗,来分析患者治疗效效。结果①5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痊愈53例,治...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7月期间5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清除坏死组织、腺体被膜减压、胰床坏死引流等手术治疗,来分析患者治疗效效。结果①5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痊愈53例,治愈率96.3%;2例死亡,病死率3.6%。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例。②53例痊愈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手术后3d的血、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术前,治疗前后之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手术方法可有效地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以及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手术治疗 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