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伐他汀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疗效观察
1
作者 扈风勤 吕亚峰 史东平 《河南医药信息》 2002年第4期7-8,共2页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每日晚间顿服普伐他汀 10mg ,共 6周 ,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每日晚间顿服普伐他汀 10mg ,共 6周 ,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肌酸激酶 (CK)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 6周时TG、TC和LDL -C均较治疗前明显的降低 (P <0 0 1) ,降低度分别为 36 36 %、2 5 95 %和 2 8 6 8% ,而HDL -C显著升高 (P <0 0 1) ,升高率为 15 78% ,治疗前后ALT、AST和CK无明显变化。整个治疗阶段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脂血症 普伐他汀 并发症 药物治疗 混合型
原文传递
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伟光 韩毓晖 扈凤勤 《临床医学》 CAS 2002年第7期2-3,共2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将72例CHF分为氯沙坦组(36例),服用氯沙坦50mg/d;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6例),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将72例CHF分为氯沙坦组(36例),服用氯沙坦50mg/d;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6例),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客积(LESV)、6min步行试验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氯沙坦组临床显效率47.22%,有效率44.44%,无效率8.33%,对照组分别为38.89%、36.19%、25.00%,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LVEF、LEDV、LESV、6min步行试验相关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氯沙坦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治疗CHF疗效肯定,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敬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22期70-71,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对照组采取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周的NIHSS... 目的比较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对照组采取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周的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及2周后2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优于依达拉奉联合丹参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奥扎格雷 丹参 脑梗死 急性
下载PDF
不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误诊各种疾病28例分析
4
作者 张宝娥 周利霞 周利英 《临床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28-29,共2页
我们自1992年至1999年共误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28例,为了总结经验、吸收教训,现回顾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误诊 心动过速 脉压增大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流行性出血热致急性功能衰竭40例临床治疗分析
5
作者 王改锋 《中原医刊》 2003年第8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急性肾功能衰竭 药物治疗 多巴胺 硝苯吡啶 速尿
下载PDF
硫酸镁加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38例
6
作者 葛晓民 《中原医刊》 2001年第11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硫酸镁加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5%硫酸镁10ml~2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卡托普利6.25mg~12.5mg口服每日三次。结果:总有效率达... 目的:观察硫酸镁加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5%硫酸镁10ml~2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卡托普利6.25mg~12.5mg口服每日三次。结果:总有效率达89%。结论:硫酸镁与卡托普利联用,简便易行,无明显副作用,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卡托普利 肺心病 难治性心力衰竭 临床试验 治疗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脂代谢指标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袁芳伟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2期218-220,共3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为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而血脂异常为其独立危险因素[1]。有研究指出,降低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可有效控制或减少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生率[2]。目前,他汀类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为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而血脂异常为其独立危险因素[1]。有研究指出,降低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可有效控制或减少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生率[2]。目前,他汀类药物为临床治疗脂代谢异常患者的常用药物,但经长期服用后,易诱发肌溶解、肝功能异常等不良症状,不被患者所接受[3]。故探求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折麦布 联合治疗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患者 脂代谢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效果对比 被引量:6
8
作者 韩敬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2期1918-1920,共3页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初诊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本研究入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B组给予托吡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初诊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本研究入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B组给予托吡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A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较丙戊酸钠而言,托吡酯效果要好一些,且托吡酯的安全性要高于丙戊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托吡酯 癫痫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_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广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3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较前提高。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灯盏细辛注射液 前列腺素E1
下载PDF
硫酸氯吡格雷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万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10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硫酸氯吡格雷与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硫酸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硫酸氯吡格雷与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硫酸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各观察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及LVEF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广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2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脂的变化及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检测血脂水平与...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脂的变化及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检测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对比下降幅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治疗心绞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阿托伐他汀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下载PDF
补肾加味蠲痹汤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振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7期1142-1143,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加味蠲痹汤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加味蠲痹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指数... 目的:观察补肾加味蠲痹汤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加味蠲痹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指数、功能障碍指数、肿胀指数及晨僵时间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ESR、RF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加味蠲痹汤辅助治疗RA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补肾加味蠲痹汤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兆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0期117-118,共2页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9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溶栓治疗,并在此基础...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9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溶栓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复发率、复合终点复发率、再发心肌梗死率、血管性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复发率、复合终点复发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及血管性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溶栓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心绞痛及复合终点复发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共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敬敏 《临床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共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共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SV、LVEF及LVED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卡托普利 美托洛尔
原文传递
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勇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7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型的效果。方法:102例采用随机数字奇偶法将奇数组纳入观察组(51例)、偶数组纳入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EGF水平较对照组高...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型的效果。方法:102例采用随机数字奇偶法将奇数组纳入观察组(51例)、偶数组纳入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EGF水平较对照组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AD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气虚血瘀型 补阳还五汤 丁苯酞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兆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4529-4530,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药物疗法 心肌梗塞/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15例心源性脑栓塞致残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利霞 周利英 《临床医学》 CAS 2004年第7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病因及对策。方法 :分析心源性脑栓塞的转归及影响致残因素。结果 :临床治愈 3 3 3 %,好转 40 %,总有效率 73 3 %,死亡率 2 0 %。讨论 :房颤合并心脏瓣膜病变是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关键词 心源性脑栓塞致残死 临床分析 病因 转归 治疗 诊断
原文传递
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兆敏 《临床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36-37,共2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伴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清丰县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伴发心房颤动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西地兰后口服地高...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伴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清丰县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伴发心房颤动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西地兰后口服地高辛治疗,观察组加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治疗中胺碘酮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胺碘酮 地高辛
原文传递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焦红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5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方法收集我院以往相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4例合并脑干梗死,经治疗无效死亡。6例多发脑梗,经治疗无效死亡。余患者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糖尿病患者诸多病因均可诱发脑梗死,应...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方法收集我院以往相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4例合并脑干梗死,经治疗无效死亡。6例多发脑梗,经治疗无效死亡。余患者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糖尿病患者诸多病因均可诱发脑梗死,应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梗死
下载PDF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效应低下的原因分析
20
作者 张宝娥 周利霞 周利英 《河南医药信息》 2002年第9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效应低下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表现 ,应用阿托品后的效应及相应急救方案 ,总结分析抢救 12 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应用阿托品效应低下的影响因素及转归。结果 未达到阿托... 目的 探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效应低下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表现 ,应用阿托品后的效应及相应急救方案 ,总结分析抢救 12 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应用阿托品效应低下的影响因素及转归。结果 未达到阿托品化的 3 2例均死亡 ,死亡率 10 0 % ;达到阿托品化的 68例患者中 ,死亡率 41.1% ;出现阿托品中毒者 2 0例 ,死亡率 60 % ;总死亡率 60 % (72 /12 0 )。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阿托品效应低下者预后极差 ,除受毒物品种、中毒程度、就诊时间影响外 ,还受残毒继续吸收 ,严重并发症 ,阿托品与复能剂使用不当 ,混合性中毒等综合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阿托品效应低下 抢救 AOPP 阿托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