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完善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理论体系,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取7~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制备血管化动物模型,术后4、8、12周采用m...目的完善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理论体系,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取7~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制备血管化动物模型,术后4、8、12周采用micro-CT扫描血管三维重建和荧光背景下血管显像观察新生血管形态,并计算血管长入包裹区的深度、血管数目以及血管直径。取9个猪股骨标本随机分为3组(n=3):A组为正常股骨头颈组;B组为空腔组(隧芯减压通道+股骨头内球形骨缺损);C组为植骨组,打压植入混合陶瓷颗粒填充股骨头内球形缺损,骨隧道内植入β-TCP多孔生物陶瓷棒。行生物力学检测计算标本的刚度及屈服载荷。多中心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8年7月,国内7所医疗中心行生物陶瓷系统微创保髋治疗的ONFH患者200例(232髋)。其中男145例,女55例;年龄17~76岁,平均42岁。按照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为Ⅱ期150髋,Ⅲ期82髋。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估,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ARCOⅡ期与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血管可由多孔生物陶瓷棒非包裹区长入包裹区,至12周时可见血管贯穿包裹区。随术后时间延长,血管长入包裹区的深度、血管数目、血管直径均逐渐增加,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检测示,B、C组标本刚度和屈服载荷显著低于A组,B组屈服载荷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股骨头颈的刚度恢复至A组的41.52%±3.96%,屈服载荷恢复至A组的46.14%±7.85%。临床研究显示,20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73个月,平均22.7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有12例(16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生存率为93.10%;根据影像学评估,184髋(79.31%)影像学稳定,48髋(20.69%)出现影像学进展;Harris评分为(79.3±17.3)分,较术前(57.3±12.0)分显著改善(t=18.600,P=0.000);�展开更多
寰枢椎脱位是由于创伤、先天畸形、炎症或医源性因素等造成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可能导致脊髓神经受压出现头部或颈枕部疼痛,或伴有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病理状态。除儿童寰枢椎旋转脱位与固定有其固有特征外,其他在影像学方...寰枢椎脱位是由于创伤、先天畸形、炎症或医源性因素等造成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可能导致脊髓神经受压出现头部或颈枕部疼痛,或伴有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病理状态。除儿童寰枢椎旋转脱位与固定有其固有特征外,其他在影像学方面一般都具有寰齿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5mm或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spinal cord,SAC)≤13mm等共同表现。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结节间沟固定与小切口胸大肌止点下固定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LHBT)腱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7年5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80例LHBT腱病患者临床资料。关节镜下切断LHBT后,40例...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结节间沟固定与小切口胸大肌止点下固定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LHBT)腱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7年5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80例LHBT腱病患者临床资料。关节镜下切断LHBT后,40例采用结节间沟固定(A组)、40例采用小切口胸大肌止点下固定(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肩关节侧别、病程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分、LHBT评分(LHB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12个月肩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3.6±2.5)min,B组(8.5±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84,P=0.000)。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24~30个月,平均26.0个月;B组24~31个月,平均26.0个月。术后3个月Speed试验及Yergason试验均为阴性;MRI复查示LHBT无脱位,腱周无明显积液。术后12个月,两组VAS评分、Constant评分、ASES评分、DASH评分和LHB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上述指标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Popeye征出现。结论对于LHBT腱病,关节镜下结节间沟固定或小切口胸大肌止点下固定LHBT均能有效减轻肩关节疼痛及改善功能,但是前者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完善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理论体系,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取7~8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制备血管化动物模型,术后4、8、12周采用micro-CT扫描血管三维重建和荧光背景下血管显像观察新生血管形态,并计算血管长入包裹区的深度、血管数目以及血管直径。取9个猪股骨标本随机分为3组(n=3):A组为正常股骨头颈组;B组为空腔组(隧芯减压通道+股骨头内球形骨缺损);C组为植骨组,打压植入混合陶瓷颗粒填充股骨头内球形缺损,骨隧道内植入β-TCP多孔生物陶瓷棒。行生物力学检测计算标本的刚度及屈服载荷。多中心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8年7月,国内7所医疗中心行生物陶瓷系统微创保髋治疗的ONFH患者200例(232髋)。其中男145例,女55例;年龄17~76岁,平均42岁。按照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为Ⅱ期150髋,Ⅲ期82髋。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估,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ARCOⅡ期与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血管可由多孔生物陶瓷棒非包裹区长入包裹区,至12周时可见血管贯穿包裹区。随术后时间延长,血管长入包裹区的深度、血管数目、血管直径均逐渐增加,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检测示,B、C组标本刚度和屈服载荷显著低于A组,B组屈服载荷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股骨头颈的刚度恢复至A组的41.52%±3.96%,屈服载荷恢复至A组的46.14%±7.85%。临床研究显示,20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73个月,平均22.7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有12例(16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生存率为93.10%;根据影像学评估,184髋(79.31%)影像学稳定,48髋(20.69%)出现影像学进展;Harris评分为(79.3±17.3)分,较术前(57.3±12.0)分显著改善(t=18.600,P=0.000);�
文摘寰枢椎脱位是由于创伤、先天畸形、炎症或医源性因素等造成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可能导致脊髓神经受压出现头部或颈枕部疼痛,或伴有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病理状态。除儿童寰枢椎旋转脱位与固定有其固有特征外,其他在影像学方面一般都具有寰齿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5mm或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spinal cord,SAC)≤13mm等共同表现。
文摘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结节间沟固定与小切口胸大肌止点下固定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LHBT)腱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7年5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80例LHBT腱病患者临床资料。关节镜下切断LHBT后,40例采用结节间沟固定(A组)、40例采用小切口胸大肌止点下固定(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肩关节侧别、病程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分、LHBT评分(LHB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12个月肩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3.6±2.5)min,B组(8.5±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84,P=0.000)。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24~30个月,平均26.0个月;B组24~31个月,平均26.0个月。术后3个月Speed试验及Yergason试验均为阴性;MRI复查示LHBT无脱位,腱周无明显积液。术后12个月,两组VAS评分、Constant评分、ASES评分、DASH评分和LHB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上述指标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Popeye征出现。结论对于LHBT腱病,关节镜下结节间沟固定或小切口胸大肌止点下固定LHBT均能有效减轻肩关节疼痛及改善功能,但是前者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