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儿科门诊患儿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庆民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14期56-57,共2页
目的:明确普通儿科门诊患儿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依据儿科门诊记录,统计患儿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疾病的时间分布、各类疾病的构成比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3年中共有门诊患儿86277例次,男女性别比为1.7:1;3岁内患儿占73... 目的:明确普通儿科门诊患儿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依据儿科门诊记录,统计患儿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疾病的时间分布、各类疾病的构成比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3年中共有门诊患儿86277例次,男女性别比为1.7:1;3岁内患儿占73.3%,6~12个月年龄段患儿比例最大。感染性疾病占87.5%,呼吸系统感染占74%,消化系统感染占6.1%,之后是传染病、颅内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均具有时间聚集性。非感染性疾病仅占不足12.5%,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过敏性疾病(3.4%)。以厌食、发作性腹痛、发作性肢体痛、白天尿频等症状就诊者占非感染性疾病的很大比例。结论本地区普通儿科门诊患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小年龄段儿童更易患病;感染性疾病占绝对多数,感染性疾病都有程度不同的传染性、流行性,特定感染原侵害儿童有高度的器官选择性。一些症状群在儿科常见但未被认真研究,应在以后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门诊 流行病学 性别比
原文传递
新生儿出血症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禁食持续时间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庆民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血症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合适的禁食持续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新生儿出血症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特点,禁食时间和治疗结果的关系。结果该病患儿进食欲极强,强力镇静也难以平复饥饿引起的哭闹。严格禁食组(禁食至...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血症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合适的禁食持续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新生儿出血症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特点,禁食时间和治疗结果的关系。结果该病患儿进食欲极强,强力镇静也难以平复饥饿引起的哭闹。严格禁食组(禁食至大便潜血转阴)、非严格禁食组(血红蛋白不再继续下降或首剂维生素K1及止血血液成分输入后)预后无差异。且非严格禁食组临床经过更平稳,更易于管理。结论非休克的单纯新生儿出血症消化道出血的禁食时间,在首剂维生素 K1及有止血作用的血制品应用后即开奶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可行的。不需严格禁食到大便潜血阴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出血症 治疗 禁食持续时间
原文传递
重症毛细支气管炎频发窒息的抢救处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庆民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3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频发窒息的处理方法。方法将静脉应用东莨菪碱、超声雾化吸入、一般综合处理抢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频发窒息患儿分别归组,比较各组的平均窒息次数、平均住院日、预后等,从而比较几种处理方法的优劣。结果静脉应... 目的探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频发窒息的处理方法。方法将静脉应用东莨菪碱、超声雾化吸入、一般综合处理抢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频发窒息患儿分别归组,比较各组的平均窒息次数、平均住院日、预后等,从而比较几种处理方法的优劣。结果静脉应用东莨菪碱临床经过平稳,并发症少,预后好;超声雾化吸入法易诱发窒息,临床经过复杂危重;一般综合处理效果介于两者之间。结论东莨菪碱静脉使用对重症的毛细支气管炎频发窒息的抢救有很好的效果,超声雾化吸入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频发窒息抢救的安全性、有效性需重新研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重症 雾化吸入 东莨菪碱
下载PDF
婴儿亚冬眠的急性不良反应观察
4
作者 张庆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5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亚冬眠的不良反应在婴儿中的发病情况和类型,增进亚冬眠在婴儿中应用问题的认识。方法观察毛细支气管炎婴儿亚冬眠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不良反应的类型归类分析,探讨发生原因及性质。结果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有局部刺激0.42%... 目的探讨亚冬眠的不良反应在婴儿中的发病情况和类型,增进亚冬眠在婴儿中应用问题的认识。方法观察毛细支气管炎婴儿亚冬眠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不良反应的类型归类分析,探讨发生原因及性质。结果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有局部刺激0.42%、静脉炎2.0%、面色改变2.67%、烦躁哭闹12.5%、姿势改变3.33%等类型,前三者改变用药方式可减少或避免,后两者减半剂量应用仍有很高的发生率。结论亚冬眠在婴儿中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很高,并有多种类型。临床工作中应明确各种不良反应类型的发生原因并采取对应措施以减少发生。在婴儿,临床应用亚冬眠应该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氯丙嗪 异丙嗪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幼婴发热抽搐与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5
作者 张庆民 《临床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3个月内幼婴和发热相关的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总结,结合文献对症状本质初步讨论。结果 10例患儿临床特点一致。3例失访,随访时半岁内3例,8个月2例,10个月1例,1岁10个月1例。年龄最大的1例1岁后频... 目的探讨3个月内幼婴和发热相关的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总结,结合文献对症状本质初步讨论。结果 10例患儿临床特点一致。3例失访,随访时半岁内3例,8个月2例,10个月1例,1岁10个月1例。年龄最大的1例1岁后频繁热惊厥发生,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伴全身泛化,智力运动发育正常。结论幼婴(3个月内)和发热相关的惊厥应为一疾病实体,和热惊厥有相似之处,存在很高的低钠血症发生率,二者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血症 抽搐 发热 幼婴
原文传递
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症32例分析
6
作者 张庆民 《临床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总结发病率,观察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病相关因素。结果占住院婴儿的构成比为1.3%,年龄中位数为5.52个月,初发或伴发病27... 目的探讨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总结发病率,观察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病相关因素。结果占住院婴儿的构成比为1.3%,年龄中位数为5.52个月,初发或伴发病27例,症状主要表现为烦躁、呕吐、惊战,无神经系统症状8例。发病相关因素:病毒感染27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91%,皮质激素减量1例。预后均良好。结论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不特异且多变,可能存在高发年龄,相关因素多样,感染和缺铁性贫血有很高伴发率,部分颅内高压反复发生,一般预后良好。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更多的、确切的相关因素和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