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乐主导下的情景模拟访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霍海芹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253-1254,共2页
目的分析导乐主导下的情景模拟访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我院89例初产妇,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将采用导乐主导下的情景模拟访视的47例初产妇作为研究组。对比... 目的分析导乐主导下的情景模拟访视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我院89例初产妇,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将采用导乐主导下的情景模拟访视的47例初产妇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自然分娩率及干预前后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及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CD-RISC量表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82.98%(39/47)较对照组64.29%(27/42)高(P<0.05);研究组护理效果满意度93.62%(44/47)高于对照组73.81%(31/42)(P<0.05)。结论导乐主导下的情景模拟访视应用于初产妇,可改善心理弹性,提高自然分娩率,且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自然分娩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许俊艳 《实用防盲技术》 2017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散光、视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其中观察组采取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目的探讨不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散光、视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其中观察组采取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散光、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点术眼角膜散光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点术眼裸眼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0%,与对照组的32.79%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可有效避免术后早期手术性散光,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白内障手术 非超声乳化 散光
下载PDF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预防57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翟渊超 《中国实用医刊》 2009年第19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浅前房患者52例57眼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52眼,约占91.2%,包括滤过过畅37眼,脉络膜脱离7眼,结膜瓣渗漏8眼、恶性青光...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浅前房患者52例57眼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52眼,约占91.2%,包括滤过过畅37眼,脉络膜脱离7眼,结膜瓣渗漏8眼、恶性青光眼1眼,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治疗5眼,约占8.8%,包括结膜瓣渗漏3眼,脉络膜脱离1眼,恶性青光眼1眼,术后前房形成良好。结论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主要为房水引流过畅、结膜瓣渗漏、脉络膜脱离及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术前应有效控制眼压,选择合理术式,术后浅前房保守治疗多可治愈,少数需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眼内异物11例误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翟渊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1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误、漏诊的原因及减少误、漏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外院或本科漏、误诊后经本科确诊的眼内异物患者11例(12眼)临床资料。结果经裂隙灯显微镜、眼底散瞳及眼部影像学检查确诊9例,经前房角镜结合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确...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误、漏诊的原因及减少误、漏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外院或本科漏、误诊后经本科确诊的眼内异物患者11例(12眼)临床资料。结果经裂隙灯显微镜、眼底散瞳及眼部影像学检查确诊9例,经前房角镜结合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确诊前房角异物1例,非金属异物经磁共振成像确诊1例;依异物定位情况分别采用外路或内路手术,12眼异物全部摘出。结论外伤史隐匿、部分医生对眼内异物的复杂性及其并发症重视不足为误诊常见原因,临床应详询眼外伤史,全面分析病情,多种检查方法相结合以降低误、漏诊率。一经确诊立即治疗,避免视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异物 误诊 分析
下载PDF
改良式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23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翟渊超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11X期819-820,共2页
眼睑内眦部裂伤临床常见,常合并泪小管断裂[1],以下泪小管断裂最为常见。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 泪小管吻合术 内眦部 支撑物 鼻侧断端 冲洗泪道 下泪小点 泪点 泪道功能 睑缘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许俊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8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60例翼状胬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 目的:探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60例翼状胬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视力指标水平[裸眼视力(UCVA)、角膜屈光度]、泪膜功能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功能(SIT)]、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UCVA高于对照组,角膜屈光度小于对照组,BUT、SIT均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较为理想,可促进泪膜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且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视力水平 复发率
下载PDF
浅谈切口缝合对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发生手术源性散光的影响
7
作者 许俊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7期143-144,共2页
目的 :探讨切口缝合对进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发生手术源性散光(SIA)的影响。方法 :对在我院进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60例患者(64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缝合方法的不同将这60例患者分为缝合组和不缝合组,每... 目的 :探讨切口缝合对进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发生手术源性散光(SIA)的影响。方法 :对在我院进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60例患者(64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缝合方法的不同将这60例患者分为缝合组和不缝合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对缝合组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对不缝合组患者的手术切口不进行缝合。在术后的第7天、第14天、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6个月,对患者手术源性散光的度数及其裸眼视力进行检查,并利用Cravy向量法分析法计算在不同时间段其手术源性散光的度数。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的时间段其手术源性散光的度数及其裸眼视力≥0.5的比率。结果 :缝合组患者手术源性散光的平均度数明显好于不缝合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缝合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其手术源性散光的平均度数差异不显著(P>0.05)。不缝合组患者在术后不同的时间段其手术源性散光的平均度数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裸眼视力≥0.5的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切口缝合,可减小其手术源性散光的度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缝合 切口不缝合 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 手术源性散光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