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导管辅助360°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王震宇 张维嘉 +3 位作者 胡曼 高传文 石砚 王怀洲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5期275-280,共6页
目的探讨微导管辅助360°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接受微导管辅助360°小梁切开术的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患... 目的探讨微导管辅助360°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接受微导管辅助360°小梁切开术的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27例(30只眼)。其中,男性18例(20只眼),女性9例(10只眼),年龄8月龄至20岁,平均(6.9±5.9)岁。全部患者行微导管辅助的360°小梁切开术治疗。记录术前及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眼压和需用不同药物的眼数。其中,各时间点患者眼压的检测结果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需用药物的眼数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各时间点患者眼压的比较使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时间点需用药物眼数的比较使用广义估计方程法。计算各时间点的手术总成功率及完全成功率并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法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眼压分别为(35.97±7.67)mmHg(1 mmHg=0.133 kPa)、(14.83±6.54)mmHg、(16.40±5.01)mmHg、(17.90±4.97)mmHg、(17.53±4.13)mmHg及(18.00±3.34)mmHg。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患者眼压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2.75,P<0.0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眼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9,10.08,9.52,9.87,8.54;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患者眼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1.56,1.21,1.62,0.85,0.78,0.90,0.62,0.47,0.65;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需用药物0种、1种、2种、3种、4种及5种者分别为19例(22只眼)、3例(3只眼)、1例(1只眼)、2例(2只眼)、2例(2只眼)及0例(0只眼),18例(20只眼)、3例(3只眼)、2例(2只眼)、3例(3只眼)、2例(2只眼)及0例(0只眼),18例(20只眼)、4例(4只眼)、2例(2只眼)、3例(3只眼)、1例(1只眼)及0例(0只眼),17例(19只眼)、4例(4只眼)、1例(1只眼)、5例(5只眼)、1例(1只眼)及0例(0只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 微导管辅助360°小梁切开术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