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吕然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1期5-6,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2万U组、4万U组、6万U组、10万U组各20例,分别给予尿激酶2万U、4万U、6万U、10万U均加入生理盐水5ml灌注,2次/d治疗。...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2万U组、4万U组、6万U组、10万U组各20例,分别给予尿激酶2万U、4万U、6万U、10万U均加入生理盐水5ml灌注,2次/d治疗。手术前后每天利用CT自带CAD软件测量4组患者的脑室内血肿量、每天血肿排出量及血肿大部分排出所需时间。结果 4组患者术前血肿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尿激酶量的加大,每天血肿排出量逐渐加大,血肿大部分排出所需时间减少。术后尿激酶4万U组、6万U组、10万U组每天血肿排出量均大于尿激酶2万U组,血肿大部分排出所需时间均小于尿激酶2万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激酶6万U组、10万U组每天血肿排出量均大于尿激酶4万U组,血肿大部分排出所需时间均小于尿激酶4万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激酶6万U组与10万U组间每天血肿排出量、血肿大部分排出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6万U+生理盐水5ml灌注,2次/d治疗脑室出血可明显缩短血肿廓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尿激酶 血肿廓清时间
下载PDF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景波 吕然博 +3 位作者 李国建 张万宏 范学飞 张建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7例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9例,Ⅲ、Ⅳ级8例,少枝胶质细胞瘤8例,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2例。结论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多为低...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7例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9例,Ⅲ、Ⅳ级8例,少枝胶质细胞瘤8例,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2例。结论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多为低级别胶质瘤,手术全切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首发症状 胶质细胞瘤
下载PDF
儿童颅咽管瘤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学飞 吕然博 张建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7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胼胝体 透明隔 穹窿间 颅咽管瘤 儿童
下载PDF
经翼额入路嗅沟脑膜瘤的显微手术21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景波 吕然博 +3 位作者 张万宏 李国建 范学飞 张建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5902-5903,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经翼额微创的嗅沟脑膜瘤手术入路。方法:从2000-02~2006-1221例嗅沟脑膜瘤采用经翼额入路切除。肿瘤直径7cm 2例,4~6cm 16例,〈4cm 3例。单侧生长3例,对称生长12例,偏侧生长6例。翼额入路皮肤切口,电灼切断肿瘤... 目的:介绍一种经翼额微创的嗅沟脑膜瘤手术入路。方法:从2000-02~2006-1221例嗅沟脑膜瘤采用经翼额入路切除。肿瘤直径7cm 2例,4~6cm 16例,〈4cm 3例。单侧生长3例,对称生长12例,偏侧生长6例。翼额入路皮肤切口,电灼切断肿瘤基底,瘤内分块切除,最后分离分块切除瘤皮。结果:所有病例肿瘤全部切除,其中SimpsonⅠ级5例,SimpsonⅡ级15例。额叶保护良好,无脑脊液漏。结论:经翼额显微手术入路能满足不同大小、生长方向嗅沟脑膜瘤切除所需操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外科学 人类
下载PDF
小儿快速自然消散的颅内血肿8例分析
5
作者 王景波 吕然博 +3 位作者 张万宏 范学飞 李国建 张建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5404-5405,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出血/病理学/治疗/放射摄影术 儿童 儿童 学龄前 人类
下载PDF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
6
作者 吕然博 王景波 +3 位作者 张万宏 范学飞 李国建 张建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08-510,共3页
颅咽管瘤是一种起源于胚胎期颅咽管残存上皮细胞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儿童颅咽管瘤是最常见的小儿颅内肿瘤之一,约占16%。我们自2001年7月至2006年12月应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长入第三脑室的儿童颅咽管瘤13例,取得较好疗... 颅咽管瘤是一种起源于胚胎期颅咽管残存上皮细胞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儿童颅咽管瘤是最常见的小儿颅内肿瘤之一,约占16%。我们自2001年7月至2006年12月应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长入第三脑室的儿童颅咽管瘤1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透明隔 胼胝体 儿童 入路 穹窿 先天性良性肿瘤 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第4脑室肿瘤19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范学飞 吕然博 张建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5期94-95,共2页
第4脑室肿瘤传统的手术治疗需要切开小脑下蚓部和向侧方牵拉齿状核与球状核,因此,术后可能出现共济失调、震颤、肌张力降低、小脑性缄默综合征,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我院1999年11月-2005年11月采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
关键词 小脑延髓裂 切除 第4脑室 肿瘤
下载PDF
室管膜瘤误诊为蛛网膜囊肿1例分析
8
作者 吕然博 张万宏 王景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036-1036,共1页
关键词 室管膜瘤/诊断 蛛网膜囊肿/诊断 误诊
下载PDF
垂体嫌色细胞腺瘤放疗后继发血管外皮细胞瘤一例
9
作者 王景波 吕然博 +3 位作者 张万宏 杨庆红 范学飞 张建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17-517,共1页
患者 男,31岁。8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不清2个月”入院,查体: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8,双眼颞侧视野缺损;双侧视乳头水肿。眼睑无下垂。行头颅MRI检查发现“鞍区肿占位”,于1998年3月在全麻下经额切除鞍区肿瘤。镜... 患者 男,31岁。8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不清2个月”入院,查体: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8,双眼颞侧视野缺损;双侧视乳头水肿。眼睑无下垂。行头颅MRI检查发现“鞍区肿占位”,于1998年3月在全麻下经额切除鞍区肿瘤。镜下全切肿瘤组织,术后病理提示“垂体嫌色细胞腺瘤”(图1)术后给与钻60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嫌色细胞腺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放疗 头颅MRI检查 右眼视力 鞍区肿瘤 术后病理
原文传递
酷似蛛网膜囊肿的室管膜瘤一例
10
作者 吕然博 张万宏 王景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212,共1页
患者女,17岁。因“无明显诱因癫痫小发作10余年”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抽搐,2-4次/年,发作前无预兆,发作时不伴意识丧失。查体:智力轻度下降。双侧肢体肌力V级。左侧肌张力正常,右侧肌张力稍高。GCS评分15分。... 患者女,17岁。因“无明显诱因癫痫小发作10余年”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抽搐,2-4次/年,发作前无预兆,发作时不伴意识丧失。查体:智力轻度下降。双侧肢体肌力V级。左侧肌张力正常,右侧肌张力稍高。GCS评分15分。运动6分,语言5分,睁眼4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 室管膜瘤 癫痫小发作 GCS评分 上肢抽搐 意识丧失 肢体肌力 肌张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