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12导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淑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年第1期67-69,共3页
心脏起搏器顾名思义是可以替代心脏的起搏点,也可以使心脏进行有规律的跳动,心脏起搏器的作用原理为电路与电池组成的脉冲发生器发生作用,使得一定的脉冲电流得以发放,之后传入心室肌或者是心房肌,刺激了心肌细胞产生兴奋性,进而可以通... 心脏起搏器顾名思义是可以替代心脏的起搏点,也可以使心脏进行有规律的跳动,心脏起搏器的作用原理为电路与电池组成的脉冲发生器发生作用,使得一定的脉冲电流得以发放,之后传入心室肌或者是心房肌,刺激了心肌细胞产生兴奋性,进而可以通过细胞间的传导扩散、控制整个心脏的收缩[1]。心脏起搏器的作用主要是改善心率以及心律的异常,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点 心脏起搏器 起搏器植入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脉冲发生器 心律失常 心房肌 心肌细胞
下载PDF
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季清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3期58-59,共2页
目的 :分析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分别检测其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 :本组患者在进行神经肌电... 目的 :分析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分别检测其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 :本组患者在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后,共有84例患者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检出率为70%。在本组患者中,有54例患者出现下肢踩棉垫感、肢端发凉、疼痛、麻木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占45%。与出现相关临床症状的几率相比,本组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的异常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出现自觉症状前其周围神经就已经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对其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可尽早确诊其病情,提高其神经病变的早期检出率。在诊断神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神经肌电图检测具有检出率高、操作简单的优势,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电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应用与价值
下载PDF
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娜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分析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138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总结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心电图特点:扩张型... 目的:分析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138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总结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心电图特点:扩张型心肌病主要以 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为主;肥厚型心肌病示左室肥厚及 ST-T改变;限制型心肌病示低电压、心房和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和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特点:扩张型心肌病示心脏各腔室扩大,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射血分数降低,左右心室流出道扩大;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室间隔和左心室壁肥厚,二者厚度之比多大于正常的1.3:1;限制型心肌病示心腔狭小、心尖部闭塞、心内膜增厚和心室舒张功能严重受损。结论:心肌病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特点显著,且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可为心肌病提供诊断依据,因此对于心肌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原文传递
阵发性心房颤动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淑娟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3期133-134,共2页
目的:对我院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在我院选取60例已经确诊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统计其患者在24小时期间发生心房颤动的频率和发作的时间以及相关的心律失常,此外观... 目的:对我院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在我院选取60例已经确诊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统计其患者在24小时期间发生心房颤动的频率和发作的时间以及相关的心律失常,此外观察患者在发作开始之初有无触发性房早以及房颤发作前所出现的长短周期现象。结果:患者在24小时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了216次,有164次发作之前可出现房性早搏(75.92%),出现联律的间期为(346.7±38.5)ms,而早搏的指数为(0.41±0.05)相对于非触发性房早的联律间期(412.3±40.2)ms以及早搏指数(0.56±0.07)来说较短。此外,过半的患者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都出现长短周期的现象。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房早所引起的,并且触发性房早的联律相对于非触发性房早的间期更短一些,其早搏指数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阵发性房颤 早搏指数
原文传递
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1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7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哮喘突然发作时和病情稳定两周后分别监测其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其心电图变化的...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7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哮喘突然发作时和病情稳定两周后分别监测其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其心电图变化的情况。结果:经监测发现,这些患者在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平均心率、室性早速发生率、室上性早速发生率、室上速的发生率、房颤的发生率、ST-T段改变的发生率、J波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哮喘稳定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诱发各种心率失常和心电图改变的几率均较稳定期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哮喘发作期 心率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