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道中考题的变式
1
作者 袁民华 《中学生语数外(初中版)》 2004年第1期36-38,41,共4页
关键词 中考 黑龙江省 2001年 变式练习 数学 几何题 解法
原文传递
图形变换巧解题
2
作者 袁民华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6年第12期15-16,共2页
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有平移、对称与旋转.这三种变换只改变图形位置,未改变大小,称为全等变换.利用图形的全等变换解题,思路流畅能避繁就简,使解题过程简洁明了.如图1,把△ABC沿直线BC平行移动BC线段的长度,得到△ECD,这就是平移;
关键词 正方形 图形变换 逆时针旋转 直角三角形 顺时针旋转 空白部分 阴影面积 平移 边长 全等变换
下载PDF
改“斜”为“正”巧解题(初二、初三)——解斜三角形的一般思路
3
作者 袁民华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4年第3期13-14,共2页
解斜三角形的一般思路是通过添加辅助线,将斜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来解,本文就不同情况下辅助线的作法列举几例,加以剖析.
关键词 斜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初中 数学 平面几何题 解法
下载PDF
例析梯形问题辅助线的作法
4
作者 袁民华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2004年第5期18-20,共3页
梯形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要内容,其辅助线的作法恰当与否,往往决定解题的成败.而梯形中作辅助线的基本思想是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解决;常见的有:作高、平移一腰、延长两腰、平移对角线、过一腰的中点作中点与另一端... 梯形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要内容,其辅助线的作法恰当与否,往往决定解题的成败.而梯形中作辅助线的基本思想是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解决;常见的有:作高、平移一腰、延长两腰、平移对角线、过一腰的中点作中点与另一端点的连线等.现举例剖析如下,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问题 辅助线 初中 几何 数学 作图方法
原文传递
证明角平分线问题的思考途径
5
作者 袁民华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2004年第12期2-4,共3页
在一个命题的题设或结论中,含有角的平分线时,一般可据如下三个基本图形得到相应的辅助线作法.当然,不论哪种作法,都是构造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关键词 角平分线问题 作法 题设 轴对称图形 基本图形 证明 辅助线 对称轴 一般 构造
原文传递
常值换元法应用举例
6
作者 袁民华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2003年第11期11-12,共2页
所谓常值换元法,就是将题目中的常数用字母表示,达到简化解题过程的一种方法,现举例说明如下:
关键词 常值换元法 应用 解题方法 初中 数学 数字运算题
原文传递
怎样证明线段倍分题
7
作者 袁民华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2004年第3期4-5,共2页
在题设条件或结论中含有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2倍的问题,我们可以称之为线段倍分问题,本文介绍几种证明这类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线段倍分 直角三角形 等线段代换 倍半法 取半法
原文传递
用整体思想求代数式的值
8
作者 袁民华 《中小学数学(初中学生版)》 2004年第4期13-14,共2页
整体思想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用整体方法解数学试题,可以避开繁琐的计算,思路简捷明朗.特别是用于求代数式的值,更显其独特功效.
关键词 整体思想 代数式 求值问题 中考 数学 解法
下载PDF
精彩的图象来自精彩的生活——2004年中招函数图象题精析
9
作者 袁民华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2005年第2期7-9,共3页
例1(北京海淀区)饮水机的水由图1—1的位置下降到图1-2位置的过程中,如果水减少的体积是y,水位下降的高度是x,那么能够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关键词 精析 中招 北京海淀区 函数图象 函数关系 过程 生活 表示 体积 下降
原文传递
怎样证明线段和差题(初二)
10
作者 袁民华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3年第7期11-11,共1页
对于形如“a=b+c”的线段等式的证明,通常有以下思路:1.直接证(线段转换):通过全等三角形或等角对等边进行证明例1 如图1,已知△ABC和△BE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E、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
关键词 线段和差题 初二 数学 几何证明 解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