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技巧
- 1
-
-
作者
任迎辉
-
机构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包屯镇第一初级中学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0年第12期103-103,106,共2页
-
基金
2020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语文课堂导入与情景设置教学方法研究》(fgjy200119)研究成果。
-
文摘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艺术,一节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它的高效性应该体现在自始至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而一个艺术性的课堂导入,正是一节高效课堂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并让语文课堂因精彩的导入而变得自然流畅,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不断的积极探究中,我认真总结出了几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形式,旨在为丰富语文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通过音乐导入为语文课堂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通过游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故事导入,植入背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经典古诗词导入,让学生充分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通过温故知新导入法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开启新知;通过设置问题导入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减少无效阅读凝练课堂精华;通过目标导入新课,引领学生进入自主课堂,促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导入
艺术技巧
课堂效率
活动探究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新课改下倡导初中生阅读名著的意义
- 2
-
-
作者
娄桂莲
-
机构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江村镇第一初级中学
-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1期221-222,共2页
-
基金
2017年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新课标下的初中名著阅读的研究》、(zkjy17013037)
-
文摘
阅读名著是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过程,是品味人生的重要过程,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重要过程.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读书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渠道,也是奠定写作功底的主要手段.另外,读书也可以让人明白事理,通情达理.所以,阅读名著就是在阅读人生,意义深刻.为此,本文着重研究新课改下倡导初中生阅读名著的意义,以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
关键词
初中生
阅读名著
意义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微课在初中教学中优化途径探析
- 3
-
-
作者
冯艳芳
-
机构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
-
出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第32期98-99,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微课”内涵分析,并根据当前国内初中教学中“微课”应用的现状,剖析了其中存在的认知度低,覆盖范围小、建设水平较低、缺乏有效评价机制等问题,最终有针对性地分别从加强教师微课开发技术培训,提高微课总体质量、丰富微课资源建设数量,拓展其应用途径、组织竞赛与创新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微课”在初中教学中优化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强的理论及实际参考价值。
-
关键词
微课
初中教学
优化途径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班级活动课程的思与行
- 4
-
-
作者
王慧丽
-
机构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
-
出处
《读与写(上旬)》
2021年第4期277-278,共2页
-
文摘
学生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育的核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每一个班集体的组织和建设都不是在静止的状态下进行和完成的,而是在活动的状态下进行和完成的。学生的成长发展包含着两个世界的成长与发展:知识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知识的世界”引导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开启心智;“生活世界”通过生活实践,进而获得生活体验、丰富人生经历。班级活动把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联系起来,教师需要从“知识世界”出发,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题眼生活,发展个性,舒展自我,成为真正意义的人。
-
关键词
班级
课程
教学
-
分类号
G62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如何撰写数学教学案例
- 5
-
-
作者
袁振杰
-
机构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
-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第5期243-244,共2页
-
基金
2018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数学典型课例研究》(fgjy18026)研究成果。
-
文摘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如何撰写数学教学案例成了数学学科教学中的一个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自2009年9月开学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县教研室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校领导倡导全体教师实施特色教学——自学、合作、练习的课堂结构模式。本模式有四个环节:1辅助环节;包括:课题板书;学习目标;自学指导。需要时间2分钟左右。2自学环节,需要10分钟左右;3合作环节,需要10分钟左右;4练习环节,需要15分钟左右。我主要从以上四个环节来讨论如何撰写数学教学案例。
-
关键词
自学
合作
练习
小结
反思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如何构建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模式
- 6
-
-
作者
何凤霞
-
机构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吕潭乡第一初级中学
-
出处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11期0048-0048,共1页
-
文摘
阅读过程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观就是 对教师主导地位的有力说明。
-
关键词
多文本
阅读教学
三位一体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与途径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周艳玲
-
机构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
-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第5期277-277,共1页
-
基金
2018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fgjy18090)研究成果。
-
文摘
对于中小学生的课业“减负”问题,一直都是教育界以及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如何有效的进行中小学生的课业减负,更是成为了广大教育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小学阶段属于儿童的必经阶段,在这样的阶段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对“减负”问题进行研究十分具有必要。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汇总和分析,采用实践研究的方式,对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且相应的提出了一定的“减负”对策与途径,以期通过本次研究对中小学生的课业“减负”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减轻
课业负担
-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策略探析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赵双合
-
机构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
-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4期106-106,共1页
-
文摘
中小学衔接教育中出现的学困生情况,一直困扰着老师、家长和学生,已然成为我们当今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瓶颈.学困生问题的解决成为目前主要的教育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从老师方面讲,学困生问题的解决有益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整体成绩;从学生方面说,有利于解决学生本人的困惑,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成绩;从家长方面讲,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学习问题,开展进一步的家庭辅导.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对中小学教育衔接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
关键词
学困生
教育衔接
成因探究
转化良策
-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的魅力
- 9
-
-
作者
王景艳
-
机构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
-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5期66-66,共1页
-
基金
本文为2017年度河南省名师及骨干教师培育对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SXGZS201707)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新课标特别强调数学文化的重要作用,要求通过各种形式来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若能充分开发与利用好这一资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体会数学独特的文化魅力,一定使每个学生终身受益.
-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数学文化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分组合作和启发教学的方法
- 10
-
-
作者
刘艳云
-
机构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江村镇第一初级中学
-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1期151-151,共1页
-
基金
课题研究名称:分组合作和启发教学与数学学习的研究(zkjy17023017).
-
文摘
数学是一门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科学,不仅包含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包含着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学好数学是研究理学与工学的基础,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数学较难且乏味,很多学生学习数学时存在着没有兴趣的问题.为此,本文着重探究学好数学的方法,着重探究分组合作和启发教学两种方法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
关键词
分组合作
启发教学
数学教学
影响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 11
-
-
作者
朱瑞娜
-
机构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
-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第1期105-105,共1页
-
文摘
语文自读课的教学是一个难以把握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做认真的探究,在此,本人就从教学的方法、过程把握,从新课导入,学生自学,合作探究,教师答疑,当堂训练,小结拓展等方面作粗浅的探究。
-
关键词
方法
学生自学
答疑
训练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