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鲜廉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PCI术,按照术后治疗...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PCI术,按照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将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76例作为常规组,将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79例作为联合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内皮细胞微粒(EMP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LVEF水平较常规组高,LVEDd、LVESd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EMPs、MMP-9、CK-MB均较常规组低(P<0.05);联合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3.80%(3/79)与常规组的6.58%(5/7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促进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恢复,改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通心络胶囊
双联抗血小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曾华珺
刘婷婷
+2 位作者
叶守婉
宋暖
魏明明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某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某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72例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中,共有26例(15.12%)术后发生腹腔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性别、手术方式、结石残留情况、术前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年龄≥60岁、术野冲洗水量<2 L、T型引流管留置数≥2根、术后胆汁漏、术前白蛋白(ALB)<35 g/L的患者比例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7.629)、术野冲洗水量<2 L(OR=6.950)、T型引流管留置数≥2根(OR=3.443)、术后胆汁漏(OR=8.715)、术前ALB<35 g/L(OR=4.004)是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AUC为0.843(95%CI:0.759~0.927),灵敏度为0.955,特异度为0.689。结论:年龄≥60岁、术野冲洗水量<2 L、T型引流管留置数≥2根、术后胆汁漏、术前ALB<35 g/L是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对年龄≥60岁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术前检测ALB水平,术中增加术野冲洗水量,减少T型引流管留置数,术后密切观察胆汁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肝部分切除术
腹腔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鲜廉杰
机构
河南省
南阳市
第一
人民
医院
全科医学
科
出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1期14-1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PCI术,按照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将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76例作为常规组,将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79例作为联合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内皮细胞微粒(EMP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LVEF水平较常规组高,LVEDd、LVESd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EMPs、MMP-9、CK-MB均较常规组低(P<0.05);联合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3.80%(3/79)与常规组的6.58%(5/7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促进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恢复,改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通心络胶囊
双联抗血小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曾华珺
刘婷婷
叶守婉
宋暖
魏明明
机构
河南省
南阳市
第一
人民
医院
全科医学
二
科
出处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某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72例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中,共有26例(15.12%)术后发生腹腔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性别、手术方式、结石残留情况、术前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年龄≥60岁、术野冲洗水量<2 L、T型引流管留置数≥2根、术后胆汁漏、术前白蛋白(ALB)<35 g/L的患者比例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7.629)、术野冲洗水量<2 L(OR=6.950)、T型引流管留置数≥2根(OR=3.443)、术后胆汁漏(OR=8.715)、术前ALB<35 g/L(OR=4.004)是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AUC为0.843(95%CI:0.759~0.927),灵敏度为0.955,特异度为0.689。结论:年龄≥60岁、术野冲洗水量<2 L、T型引流管留置数≥2根、术后胆汁漏、术前ALB<35 g/L是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对年龄≥60岁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术前检测ALB水平,术中增加术野冲洗水量,减少T型引流管留置数,术后密切观察胆汁漏情况。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肝部分切除术
腹腔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分类号
R575.6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通心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鲜廉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曾华珺
刘婷婷
叶守婉
宋暖
魏明明
《淮海医药》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