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探讨 被引量:127
1
作者 杨红旗 路凤银 +1 位作者 郝仰坤 董兵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8-373,共6页
回顾了新中国玉米生产形势和消费形势。尽管新中国玉米生产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未来继续提高玉米生产能力的难度加大,玉米消费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国内玉米供求关系将由供大于求逐步转向供求平衡甚至供应偏紧,玉米有效自给的... 回顾了新中国玉米生产形势和消费形势。尽管新中国玉米生产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未来继续提高玉米生产能力的难度加大,玉米消费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国内玉米供求关系将由供大于求逐步转向供求平衡甚至供应偏紧,玉米有效自给的压力增大,玉米产业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加大。在剖析农业资源紧缺、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等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玉米产业发展提出了科学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品种与区域布局、促进机械化发展等对策建议,旨在引导人们认清国内玉米产业形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国玉米产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产业形势 发展目标 制约因素 发展对策
下载PDF
诱变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88
2
作者 马惠平 赵永亮 杨光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8-50,共3页
本文简述了作物诱变育种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当今应用最广泛的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的原理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化学诱变 作物育种
下载PDF
长期施用绿肥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20
3
作者 李继明 黄庆海 +2 位作者 袁天佑 曹金华 余喜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3-570,共8页
对26年长期定位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绿肥与化肥长期配合施用有利于水稻稳产增产,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化肥氮、磷、钾养分的农学利用效率达60%以上。26年水稻平均产量以紫云英+猪粪(OM3)处理最高,比CK增产64.47%,比NPK处理增产6.8... 对26年长期定位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绿肥与化肥长期配合施用有利于水稻稳产增产,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化肥氮、磷、钾养分的农学利用效率达60%以上。26年水稻平均产量以紫云英+猪粪(OM3)处理最高,比CK增产64.47%,比NPK处理增产6.86%,其化肥养分农学效率为16.33 kg/kg,比NPK处理高118.9%。绿肥与化肥长期配合施用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均有所积累,积累的量与肥料施用量及有机肥种类有关,以紫云英+猪粪处理最优。土壤钾素均表现亏缺,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均低于试验前,亏缺幅度最小的是紫云英+稻草处理,其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分别比对照高4.28%和13.94%。通过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其相关系数最高的为土壤全钾(r=0.808**),说明缺钾已成为限制红壤稻田高产的主要肥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长期定位试验 红壤性水稻土 土壤肥力 水稻产量
下载PDF
SSR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4
作者 郭小平 赵元明 刘毓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3-76,共4页
利用174对SSR引物对4个玉米自交系进行鉴定,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分子标记SSR的操作技术。鉴定结果表明,SSR在玉米染色体上呈随机分布,可以有效地揭示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追踪亲本遗传物质在后代中的遗传动态。
关键词 SSR 分子标记 植物遗传育种 微卫生DNA
下载PDF
利用花粉化学诱变快速创造特用玉米新种质 被引量:43
5
作者 赵永亮 宋同明 马惠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采用含有化学诱变剂EMS的石蜡油,直接处理玉米自交系黄早4和7922的成熟花粉,并结合M_2代突变基因的等位性测验,对花粉化学诱变创造特用玉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EMS处理浓度下,白色胚乳基因yl的诱变率平均为35.22%.,最高达到150.3... 采用含有化学诱变剂EMS的石蜡油,直接处理玉米自交系黄早4和7922的成熟花粉,并结合M_2代突变基因的等位性测验,对花粉化学诱变创造特用玉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EMS处理浓度下,白色胚乳基因yl的诱变率平均为35.22%.,最高达到150.38%.1.67×10^(-3)可作为EMS诱发yl基因突变的参考浓度.糖胚乳基因sul、糯胚乳基因wxl、脆胚乳基因btl和直链淀粉扩充基因ael的单基因诱突率分别为2.54×10^(-3)、l.09×10^(-3)、0.36×10^(-3)和 0.36×10^(-3).sul和wxl的诱变率至少是自然突变率的100~1000倍.由于发生的是点突变,得到的为原亲本自交系的等基因突变体,因此该技术在育种实践和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粉 化学诱变 特用玉米
下载PDF
氮肥和DPC用量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的影响 被引量:62
6
作者 马宗斌 房卫平 +2 位作者 谢德意 李伶俐 朱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4-229,共6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和缩节胺(DPC)用量对中早熟棉花品种豫杂35和早熟品种银山1号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或DPC用量的增加,两个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均呈增加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呈正...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和缩节胺(DPC)用量对中早熟棉花品种豫杂35和早熟品种银山1号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或DPC用量的增加,两个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均呈增加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呈正相关关系,但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明显快于SPAD值,表现为吐絮期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盛铃期,而吐絮期的SPAD值与盛铃期差异不显著。因此,在DPC化控条件下,仍可使用SPAD值进行棉花叶色诊断,但应注意生育后期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不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肥 DPC 叶绿素含量 SPAD值
下载PDF
中国转基因大豆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 被引量:47
7
作者 余永亮 梁慧珍 +3 位作者 王树峰 练云 位艳丽 王庭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3-150,共8页
大豆的转基因研究是国内外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转基因大豆已成为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应该借鉴国外转基因大豆发展经验,立足已有的技术、人才和材料储备,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相关法律、政策下... 大豆的转基因研究是国内外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转基因大豆已成为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应该借鉴国外转基因大豆发展经验,立足已有的技术、人才和材料储备,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相关法律、政策下,完善和健全我国转基因大豆技术及其产业化体系。大力发展我国转基因大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该文概述我国转基因大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再生体系 遗传转化 外源基因 产业化
下载PDF
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44
8
作者 聂胜委 张玉亭 +5 位作者 汤丰收 黄绍敏 张巧萍 韦本辉 张水清 何宁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1,43,共4页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了新型耕作方式——粉垄耕作对旱地潮土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从农作制度的改进上破解粮食增产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设旋耕(12~16cm,CK)和粉垄耕作(FL1:20~30 cm,FL2:30~40 cm)3个...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了新型耕作方式——粉垄耕作对旱地潮土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从农作制度的改进上破解粮食增产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设旋耕(12~16cm,CK)和粉垄耕作(FL1:20~30 cm,FL2:30~40 cm)3个处理。结果表明,粉垄耕作能够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FL1、FL2处理的群体数分别为730.6万茎/hm2、761.4万茎/hm2,分别比CK(683.9万茎/hm2)显著增加46.7万茎/hm2、77.5万茎/hm2。FL1、FL2处理的小麦穗粒数均为31.2粒,比CK(26.8粒)极显著增加4.4粒。FL1、FL2处理能增强旗叶的光合性能,小麦旗叶的SPAD值分别为51.3、46.7,均极显著高于CK(20.2)。FL1(8 137.6 kg/hm2)、FL2(8 481.2 kg/hm2)处理的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CK(6 518.5 kg/hm2),分别比CK增产24.8%、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潮土 冬小麦 产量
下载PDF
粉垄耕作对小麦玉米产量及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43
9
作者 聂胜委 张玉亭 +4 位作者 张巧萍 郭庆 汤丰收 王洪庆 何宁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0-936,共7页
通过在河南省温县(2013~2014年)和西华县(2014~2015年)小麦、玉米2季作物的试验,研究粉垄耕作对作物产量、土壤养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并分析耕作措施与作物生产、养分吸收的关系,为作物高产和施肥管理提借鉴... 通过在河南省温县(2013~2014年)和西华县(2014~2015年)小麦、玉米2季作物的试验,研究粉垄耕作对作物产量、土壤养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并分析耕作措施与作物生产、养分吸收的关系,为作物高产和施肥管理提借鉴。小麦播种季,设旋耕(12~16 cm,CK),粉垄耕作(FL1:20~30 cm,FL2:30~40 cm)3个处理,夏玉米在小麦收获后贴茬播种,其它一切农事操作均保持一致。结果表明,FL1、FL2处理小麦当季平均增产幅度分别为18.5%、23.5%,FL2>FL1;玉米季,FL1、FL2处理的平均增产幅度分别为10.4%、5.8%。土壤养分方面,与CK相比,FL1、FL2处理能够增加小麦成熟期潮土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74.49 mg kg^(-1),显著降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降低玉米季土壤耕层速效养分含量。FL1、FL2处理显著增加砂姜黑土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高2.2 mg kg^(-1),降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分别平均降低7.54 mg kg^(-1)、13.38 mg kg^(-1)。小麦季,FL1、FL2处理的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CK,比CK高出5~19个单位;玉米季,偏生产力比CK高出3~15个单位。说明在养分投入、农事操作等保持一致的条件下,粉垄耕作(FL1,FL2)能够增加小麦、玉米两季作物产量,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特别是氮的吸收。此外,适当增加耕作层的厚度更有助于当季小麦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小麦 玉米 产量 土壤养分 影响
原文传递
施氮量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钾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伶俐 房卫平 +3 位作者 谢德意 马宗斌 杜远仿 张东林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7-353,共7页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kg·hm-2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钾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与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间均表现显著正相关,増施氮肥促进了杂交棉的干物...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kg·hm-2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磷、钾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与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间均表现显著正相关,増施氮肥促进了杂交棉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但是当施氮量增加到300kg·hm-2后,促进效果不显著。施氮量与各器官干物质、氮、磷、钾的分配比例关系:与叶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棉花生育中期与茎呈负相关,生育后期呈正相关,在棉花生育中期与蕾、花、铃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呈显著负相关。施氮量增到300kg·hm-2后,棉花生育后期干物质和氮磷钾在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明显下降,在茎叶的分配比例明显提高,表现营养生长过旺。氮积累和分配与磷、钾积累和分配间表现很好的正相关,从产量水平看,以每公顷施氮300kg的子棉产量最高,比施氮225kg的增产1.66%,增产不显著。施氮量达375kg·hm-2时,子棉产量比300kg·hm-2的减产3.92%、比225kg·hm-2减产2.23%。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明显下降,而磷和钾的利用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施氮量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赵鹏 陈阜 李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5-169,共5页
为研究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2006-2007年小麦生长季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生长后期,10~30 cm土层,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秸秆未还田的处理,秸秆还田有利于冬小麦... 为研究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2006-2007年小麦生长季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生长后期,10~30 cm土层,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秸秆未还田的处理,秸秆还田有利于冬小麦对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和利用。秸秆还田影响了土壤铵态氮的分布,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含量。冬小麦生长前期和成熟期,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高,生产管理中应减少氮肥施用;进入抽穗期和灌浆期,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低,应增加氮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冬小麦 土壤硝态氮 土壤铵态氮 土壤脲酶
下载PDF
中国马铃薯产业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33
12
作者 杨红旗 王春萌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简要回顾了新中国马铃薯生产发展历程,指出中国马铃薯生产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亟待解决。在剖析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方式粗放、加工业落后等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马铃薯生产提出了优化品种与区域布局、加快生产技术推广应... 简要回顾了新中国马铃薯生产发展历程,指出中国马铃薯生产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亟待解决。在剖析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方式粗放、加工业落后等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马铃薯生产提出了优化品种与区域布局、加快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扶持加工业发展等对策建议,并指明了中国马铃薯生产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促进中国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生产现状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中国水稻生产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杨红旗 郝仰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51-354,共4页
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水稻育种进展和生产发展历程,指出尽管水稻育种数十年保持国际领先水平,水稻生产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亟待认真研究解决。在剖析农业资源紧缺、突破性品种缺乏、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等发展制约... 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水稻育种进展和生产发展历程,指出尽管水稻育种数十年保持国际领先水平,水稻生产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亟待认真研究解决。在剖析农业资源紧缺、突破性品种缺乏、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等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水稻生产提出了科学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品种与区域布局、促进机械化发展等对策建议,并指明了中国水稻生产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促进中国水稻产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产现状 制约因素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施氮量对杂交棉氮、磷、钾吸收利用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伶俐 房卫平 +3 位作者 马宗斌 谢德意 杜远仿 张东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3-667,共5页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棉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杂交棉氮、磷、钾的积累量,特别是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后期氮、磷、钾的积累量和积累比例。施氮量N300 kg/hm2的子棉产量最高...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棉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杂交棉氮、磷、钾的积累量,特别是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后期氮、磷、钾的积累量和积累比例。施氮量N300 kg/hm2的子棉产量最高,比施氮量N 225 kg/hm2处理增产0.9%,但差异不显著。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但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施氮可以显著提高纤维长度和纤维比强度,而不同施氮量处理间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施氮量 氮、磷、钾 吸收利用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花生叶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5
作者 韩锁义 张新友 +4 位作者 朱军 许欣然 汤丰收 董文召 王忠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8,共5页
花生叶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流行可以导致花生产量减少和品质降低。本文对花生叶斑病的发生与危害、病原菌、防治措施、遗传研究、分子标记、转基因及花生抗叶斑病种质创制等多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花生抗叶斑病研究... 花生叶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流行可以导致花生产量减少和品质降低。本文对花生叶斑病的发生与危害、病原菌、防治措施、遗传研究、分子标记、转基因及花生抗叶斑病种质创制等多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花生抗叶斑病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叶斑病 抗性
下载PDF
油菜抗旱性及鉴定方法与指标 Ⅲ.油菜苗期抗旱性及鉴定指标筛选 被引量:30
16
作者 王道杰 桂月靖 +3 位作者 杨翠玲 张书芬 朱家成 王建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113,共6页
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判法将各生理指标结合在一起,对苗期油菜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相关性分析表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值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值与油菜苗期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可作... 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判法将各生理指标结合在一起,对苗期油菜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相关性分析表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值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值与油菜苗期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苗期油菜抗旱性鉴定指标。对以上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数学模型:y=-1.059+0.281x1+0.776x2+0.112x3。该数学模型可对不同油菜品种苗期抗旱性进行辅助预测。采用远红外成像技术检测水分胁迫下油菜叶面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根据生理指标筛选到的苗期抗旱性强的3号和10号品种的叶面温度高于抗旱性弱的15号和20号品种。干旱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在严重干旱条件下,根据生理指标筛选到的苗期抗旱性强的品种3、4、10、16号具有较高的存活率,抗旱性弱的15、20号品种的存活率较低,从而证明前期油菜抗旱性鉴定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抗旱性 鉴定指标 苗期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抗性的生理生化指标探讨 被引量:15
17
作者 纪好勤 郭小平 潘家驹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3-75,共3页
将抗病和感病不同的棉花品种接种黄萎病菌后,对其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在接种后5天,其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抗性鉴定的生化指标。病原菌毒素对感病品种原生质体的破坏程度较抗性品种为大,差异明显... 将抗病和感病不同的棉花品种接种黄萎病菌后,对其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在接种后5天,其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抗性鉴定的生化指标。病原菌毒素对感病品种原生质体的破坏程度较抗性品种为大,差异明显,可以作为抗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抗性鉴定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我国花生栽培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0
18
作者 董文召 汤丰收 陈钦勇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0期12-15,共4页
我国是花生生产大国,播种面积稳定在487万公顷左右,占全球花生面积的近20%。年产量1400多万吨,占世界花生总产的4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花生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
关键词 花生生产 展望 技术 栽培 播种面积 油料作物 年产量 世界
下载PDF
施氮量对杂交棉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伶俐 房卫平 +3 位作者 谢德意 马宗斌 杜远仿 张东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3-1189,共7页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N 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 0~300 kg/hm2条件下,随叶龄增长,施氮量增加光合...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N 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 0~300 kg/hm2条件下,随叶龄增长,施氮量增加光合生理活性指标增长快,衰减慢;而施N 375 kg/hm2时衰减快,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在棉花生长前期(7月5日)各处理间光合生理活性指标差异不显著。到中后期,施氮量则对这些指标有明显影响,表现出施N0~225 kg/hm2,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高;但施N 300、375 kg/hm2,与施N 225 kg/hm2相比,并没有显著提高,而且施N375 kg/hm2,在植株生长后期这些指标反而比施N300 kg/hm2处理降低。随施氮量增加,棉花总铃数、烂铃率和生物产量随之增加,收获系数下降。施N0~300 kg/hm2,铃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施N375 kg/hm2则下降。衣分受施氮量影响较小,施N 0~225 kg/hm2,子棉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产;而施N300 kg/hm2时,子棉产量比施N225 kg/hm2的仅增产1.66%,施N375 kg/hm2水平,其子棉产量比施N225和300 kg/hm2处理减产2.23%和3.92%。此外,施氮比对照显著提高了纤维长度和纤维比强度,而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N225~300 kg/hm2范围内,有利于显著提高杂交棉主茎叶光合生理活性,延长叶片高光合持续期,显著提高杂交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施氮量 光合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分离世代的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书芬 马朝芝 +3 位作者 朱家成 王建平 文雁成 傅廷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利用1个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垦C1为父本,与2个不同来源的保持系配置杂交种F1,并构建了F2和F2∶3家系,对重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在分离世代的分离情况进行分析。对2个群体杂交种F1两年的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 利用1个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垦C1为父本,与2个不同来源的保持系配置杂交种F1,并构建了F2和F2∶3家系,对重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在分离世代的分离情况进行分析。对2个群体杂交种F1两年的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角果总数、一次分枝角果数等具有显著的正向杂种优势。在单株产量的3个构成因素中,单株角果总数杂种优势最强,而且不同群体、不同年份结果一致;每角粒数、千粒重的优势较小,而且不同群体、不同年份结果一致。对F2和F2∶3家系杂种优势的分析结果表明,重要农艺和产量性状如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单株角果总数、一次分枝角果数等比杂种F1杂种优势显著降低,出现严重的分离现象。另一方面,各重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同样存在丰富的变异,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相差显著。在分离群体中还出现了超优亲现象,这为育种选择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农艺性状 杂种优势 F2:3家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