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夏播青贮玉米品种筛选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波 韩小花 +2 位作者 李小红 王延召 刘康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6-326,共11页
为筛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本研究在河南原阳,选用20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其干物质生物产量、品质性状(粗蛋白、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相对饲用价值)、抗逆性(倒伏率、倒折率、茎腐... 为筛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本研究在河南原阳,选用20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其干物质生物产量、品质性状(粗蛋白、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相对饲用价值)、抗逆性(倒伏率、倒折率、茎腐病)和农艺性状(株高、穗位、青贮生育期)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渝青386、渝青506、北农青贮368、渝青玉3号、新科910、雅玉04889、先玉1658、郑青贮1号、九新631、北农青贮3740和郑青贮2号11个品种干物质生物产量均高于对照雅玉青贮8号,其中先玉1658和九新631籽粒产量均高于郑单958。2)品质指标在20个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通过品质指标聚类分析获得两大类群,其中第I类群玉米品种品质较高,除永优1573外其余品种品质等级均为特级或者一级,且该类群玉米品种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较低,淀粉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较高。3)渝青玉3号、渝青386、宁禾0709、渝青506、曲辰19、雅玉04889、大京九26和永优15738个品种抗倒性较差。从干物质生物产量、品质、抗逆性等综合考虑,北农青贮368、新科910、先玉1658、郑青贮1号、九新631、北农青贮3740、郑青贮2号7个品种表现最佳,适宜作为青贮玉米品种在河南省黄淮海畜牧产业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干物质生物产量 品质性状 抗逆性
下载PDF
增密与减氮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周波 韩小花 +4 位作者 王延召 豆丽萍 高钰 黄凌 王小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以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368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氮量、种植密度及品种互作对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和干物质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368、郑单958)、施氮量(N_(1)、N_(2)、N_(3)分别为240、216、168 kg/hm... 以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368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氮量、种植密度及品种互作对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和干物质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368、郑单958)、施氮量(N_(1)、N_(2)、N_(3)分别为240、216、168 kg/hm^(2))和密度(D_(1)、D_(2)、D_(3)、D4分别为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对青贮玉米干物质生物产量和鲜草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在相同的密度水平下,3个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生物产量随施氮量的减少,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N_(1)和N_(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在相同施氮水平下,3个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生物产量随密度的增加,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条件下,正常施氮量且高密度种植条件下(N_(1)D_(3)、N_(1)D4)的产量表现为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368>郑单958;在正常施氮量且低密度种植(N_(1)D_(1)、N_(1)D_(2))和减氮条件下(N_(2)、N_(3))的产量表现为北农青贮368>郑青贮1号>郑单958。因此,综合考虑减氮增产高效的目标,氮肥减施10%(N_(2))的条件下,郑青贮1号和北农青贮368的推荐栽植密度为8.25万株/hm^(2),郑单958不推荐作为青贮玉米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干物质生物产量 氮肥 种植密度
下载PDF
河南省鲜食玉米一年三茬间套作高效栽培技术
3
作者 韩卫红 于新峰 +1 位作者 韩小花 孙海潮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4期62-64,共3页
分析了鲜食玉米宽幅间套作高效栽培的意义,阐述了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茬口安排、种子选择、选地整地、株行距设置、覆膜管理、科学施肥、适时收获、经济效益等,以期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黄淮海地区及其他生态相... 分析了鲜食玉米宽幅间套作高效栽培的意义,阐述了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茬口安排、种子选择、选地整地、株行距设置、覆膜管理、科学施肥、适时收获、经济效益等,以期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黄淮海地区及其他生态相似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一年三茬 栽培技术
下载PDF
o2与淀粉合成突变基因互作对子粒赖氨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韩小花 铁双贵 +8 位作者 卢彩霞 岳润清 齐建双 燕树锋 郭书磊 池海锋 付晓雷 陈娜娜 刘璐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8,共5页
以o2、sh2、su1、wx 4个基因的郑58近等基因系品质基因聚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对聚合材料子粒中赖氨酸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分析o2与淀粉合成突变基因互作对子粒赖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材料赖氨酸含量介于0.35%~1.05%,郑58子粒赖氨... 以o2、sh2、su1、wx 4个基因的郑58近等基因系品质基因聚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对聚合材料子粒中赖氨酸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分析o2与淀粉合成突变基因互作对子粒赖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材料赖氨酸含量介于0.35%~1.05%,郑58子粒赖氨酸含量为0.28%,存在显著差异。o2与淀粉合成缺陷型突变基因(sh2、su1)互作可以显著增加赖氨酸含量,3个基因聚合的基因型o2sh2su1赖氨酸含量最高,为1.05%;其次为sh2o2和su1o2基因型,聚合材料粒重均不同程度下降。o2与淀粉修饰型突变基因(wx)互作赖氨酸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su1o2以及su1o2wx既具有相对较高的赖氨酸含量,又保持一定的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赖氨酸 基因互作
原文传递
郑58/opaque2近等基因系中opaque2基因突变位点分析与高效分子标记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小花 鲁晓民 +10 位作者 周波 魏良明 王延召 张前进 朱卫红 魏昕 郭书磊 刘康 郭金生 王振华 张新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68,共8页
opaque2突变体材料是最常用的高赖氨酸玉米供体。对已获得的郑58/o2近等基因系研究表明,胚乳发育不同时期22-kDα-醇溶蛋白的积累均明显低于郑58。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α-醇溶蛋白家族基因Z1A、Z1B、Z1C和Z1D的表达均显著低于郑58。郑5... opaque2突变体材料是最常用的高赖氨酸玉米供体。对已获得的郑58/o2近等基因系研究表明,胚乳发育不同时期22-kDα-醇溶蛋白的积累均明显低于郑58。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α-醇溶蛋白家族基因Z1A、Z1B、Z1C和Z1D的表达均显著低于郑58。郑58/o2胚乳发育不同时期Opaque2基因均正常表达。测序分析发现,郑58/o2中o2基因ATG后713 bp处缺失10个碱基,ORF预测Opaque2蛋白翻译提前终止。针对突变缺失位点开发基因内分子标记o2-indel-1,利用该标记进行回交转育,结果表明,o2-indel-1与o2突变表型完全连锁,错选率为0。opaque2基因突变位点的解析有助于高效分子标记的开发,有效降低错选率,提高优质蛋白鲜食玉米多基因聚合育种的选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醇溶蛋白 opaque2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玉米品质基因聚合对子粒氨基酸组分及醇溶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小花 岳润清 +8 位作者 郭书磊 燕树锋 卢彩霞 范艳萍 陈娜娜 刘璐 傅晓雷 池海锋 铁双贵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7,共5页
以玉米o2、sh2、su1、wx这4个品质基因聚合的单基因、双基因、三基因近等基因系为研究对象,对子粒氨基酸组分与醇溶蛋白SDS-PAGE带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与郑58相比较,su1、wx、su1wx氨基酸组分变化较小,o2、sh2单基因以及含有o2、... 以玉米o2、sh2、su1、wx这4个品质基因聚合的单基因、双基因、三基因近等基因系为研究对象,对子粒氨基酸组分与醇溶蛋白SDS-PAGE带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与郑58相比较,su1、wx、su1wx氨基酸组分变化较小,o2、sh2单基因以及含有o2、sh2的双基因、三基因近等基因系中氨基酸组分变化较大,o2sh2、o2su1、o2sh2su1赖氨酸含量较高。SDS-PAGE显示,o2与sh2、su1聚合导致19 kD和22 kDα-醇溶蛋白合成受到显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醇溶蛋白 氨基酸组分 近等基因系 基因互作
原文传递
不同密度下玉米倒伏相关性状与产量的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郭书磊 陈娜娜 +7 位作者 齐建双 岳润清 韩小花 燕树锋 卢彩霞 傅晓雷 郭新海 铁双贵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7,共7页
研究分析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密度下14个杂交组合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和穗位系数的变化与倒伏的关系,并利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解析其对产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穗位系数、倒伏率、密度与... 研究分析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密度下14个杂交组合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和穗位系数的变化与倒伏的关系,并利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解析其对产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穗位系数、倒伏率、密度与产量密切相关。随着密度的提高,穗位系数和倒伏率分别增加2.4%、88.51%,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和产量分别降低4.4%、22.26%、4.6%。过高的密度影响各性状问的相关程度发生变化,尤其是高密度下与产量密切相关的茎秆压折强度、倒伏率,其相关性表现得更显著。通过对产量作用因子进行分解,发现高密度下对产量的影响作用倒伏率〉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其作用系数分别为-0.670、0.224、0.171,最终遴选出耐密性优异的高产组合ZD181和ZD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抗倒力学 穗位系数 倒伏
原文传递
秸秆还田量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产量及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穆心愿 赵霞 +8 位作者 谷利敏 冀保毅 丁勇 张凤启 张君 齐建双 马智艳 夏来坤 唐保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41,共13页
【目的】科学客观评价秸秆直接还田的综合效应,对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在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设置大田定位试验,探究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对秸秆还田量的响应,为该区秸秆还田技术的综合评... 【目的】科学客观评价秸秆直接还田的综合效应,对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在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设置大田定位试验,探究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对秸秆还田量的响应,为该区秸秆还田技术的综合评价和秸秆还田量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河南原阳进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秸秆还田量和基因型两个因素。秸秆还田因素为主区,设置4个秸秆还田量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半量秸秆还田(S1)、全量秸秆还田(S2)和倍量秸秆还田(S3);基因型为副区,供试品种分别为浚单20(XD20)和郑单958(ZD958)。分析2个品种在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下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性状的差异。【结果】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能维持玉米花后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且基因型与秸秆还田量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玉米开花期,XD20和ZD958的LAI均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S3处理下最高。玉米成熟期,XD20和ZD958的LAI降幅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呈先降后升的趋势,XD20在S1处理下最低,ZD958在S2处理下最低;且2个品种成熟期LAI随秸秆还田量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XD20在S1处理下最高,ZD958在S2处理下最高。花后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有利于玉米花后维持较高的干物质生产能力,从而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优化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基因型和秸秆还田量互作显著影响花前营养器官的干物质转运量(DMR)和转运率(DMRE)、花前干物质转运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DMRCG)、花后干物质积累量(DMAA)及其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DMAACG)。随秸秆还田量增加,XD20花前营养器官(茎鞘+叶片)的DMR、DMRE和DMRCG呈先降后升趋势,均在S1处理下最低,而花后DMAA和DMAACG则呈先升后降趋势,均在S1处理下达到最高值;ZD958花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量 夏玉米 基因型 干物质 转运
下载PDF
不同玉米杂交种对花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3
9
作者 赵霞 穆心愿 +9 位作者 马智艳 刘天学 齐红志 丁勇 张凤启 张君 赵发欣 邢健伟 吴东洪 唐保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37,共6页
为了筛选和评价耐高温、干旱能力强的玉米杂交种,利用人工控水坑栽和高温设施进行干旱和高温处理,研究了花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6个审定杂交玉米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对6个玉米杂交种花期抗高温、干旱的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 为了筛选和评价耐高温、干旱能力强的玉米杂交种,利用人工控水坑栽和高温设施进行干旱和高温处理,研究了花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6个审定杂交玉米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对6个玉米杂交种花期抗高温、干旱的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均延长了玉米雌雄间隔期,降低了比叶重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玉米果穗穗粒数明显减少,百粒质量及籽粒产量明显下降,且干旱+高温复合胁迫对玉米穗粒数、百粒质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高于单一胁迫。不同基因型玉米对高温和干旱胁迫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且玉米品种的抗高温能力与抗干旱能力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综合不同玉米品种各性状耐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的系数和隶属函数值分析,浚单20、郑单958、郑单538花期抗高温、干旱的能力强,迪卡653中等,农华101、先玉335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 高温 复合胁迫 抗逆系数
下载PDF
不同夏玉米品种及其密度对子粒机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夏来坤 谷利敏 +8 位作者 丁勇 张前进 齐建双 薛华政 李丽华 穆心愿 张凤启 张君 唐保军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3-150,共8页
选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设置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子粒机收质量及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机收子粒破损率为1.03%~6.26%,杂质率为0.17%~2.12%,含水率为23.9%~35.80%。除60 000株/hm^2密度下创玉107、粒... 选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设置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子粒机收质量及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机收子粒破损率为1.03%~6.26%,杂质率为0.17%~2.12%,含水率为23.9%~35.80%。除60 000株/hm^2密度下创玉107、粒收1号和先玉335外,其他处理组合的破碎率均低于5%;所有处理组合杂质率均低于3%。随种植密度从60 000株/hm^2增加到90 000株/hm^2,机收脱粒时子粒含水率、破碎率和杂质率均呈降低趋势。机收子粒腐籽率为0.58%~5.89%,除迪卡517、华皖267和粒收1号外,其他品种均超过2%;90 000株/hm^2密度下子粒腐籽率显著高于60 000株/hm^2和75 000株/hm^2。在黄淮海地区评价玉米品种的子粒机收质量时需关注腐籽率。种植密度、基因型及其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子粒机收质量,基因型的影响效应大于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子粒机收质量 种植密度 基因型 破碎率 杂质率 含水率
原文传递
玉米精密播种种子质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霞 王小星 +2 位作者 黄瑞冬 李潮海 唐保军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100,共6页
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分别选取27、24和10个玉米品种的种子,测定单粒重、发芽势、发芽率等指标,分析普通种子和精播种子的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种子相比,精播种子的平均单粒重增加了15.32%,变异系数降低了12.38%;精播种子的发芽... 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分别选取27、24和10个玉米品种的种子,测定单粒重、发芽势、发芽率等指标,分析普通种子和精播种子的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种子相比,精播种子的平均单粒重增加了15.32%,变异系数降低了12.38%;精播种子的发芽势较普通种子高4.73%,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与先玉335种子相比,国内玉米种子平均单粒重、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增加了33.91%、57.35%和17.57%,发芽势、发芽率降低了8.67%和2.38%。因此,要满足机械化精播的要求,需从种子加工质量和种子活力两方面提高玉米种子质量。精播种子单粒重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在0.042 6和15.98%左右、发芽势和发芽率达90%和95%以上、发芽指数为70的标准,可作为我国精播玉米品种的质量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精密播种 种子活力
原文传递
基于熵权的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在宜机收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夏来坤 齐建双 +8 位作者 谷利敏 穆心愿 马智艳 丁勇 唐保军 张凤启 张君 赵发欣 张兰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53-1959,共7页
【目的】综合评价玉米品种的宜机收性,筛选适宜黄淮海玉米产区的机械收粒玉米新品种,为该区域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对2017—2018年10个新审定和生产上的主栽玉米... 【目的】综合评价玉米品种的宜机收性,筛选适宜黄淮海玉米产区的机械收粒玉米新品种,为该区域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对2017—2018年10个新审定和生产上的主栽玉米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DTOPSIS法计算结果表明,按照10个玉米品种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i排序为京农科728>粒收1号>豫单9953>新单68>创玉107>先玉335>迪卡517>华皖267>怀川39>郑单958,综合产量和宜机收性状,京农科728和豫单9953两个品种表现较好。灰色局势决策法计算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加权综合效果测度值排序为京农科728>粒收1号>豫单9953>先玉335>新单68>创玉107>迪卡517>怀川39>华皖267>郑单958,结合产量和综合优势量化值,同样是京农科728和豫单9953表现较好。两种方法中,京农科728、粒收1号、豫单9953、迪卡517和郑单958等5个品种的排序基本一致,其余5个品种的综合评价排序稍有不同。【结论】两种评价方法均能客观全面评价玉米品种的宜机收性,但灰色局势决策法分类更准确,计算过程也相对简单。依据各品种的产量和宜机收性综合评价10个参试玉米品种,初步筛选出适宜黄淮海玉米产区的高产宜机收品种为京农科728和豫单9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机械收粒 熵权 DTOPSIS法 灰色局势决策法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凤启 丁勇 +4 位作者 张君 赵霞 马智艳 赵发欣 唐保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35期12-17,共6页
为了阐述不同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对密度响应,以目前生产上广泛种植的6个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伟科702’、‘浚单20’、‘金海5号’、‘利民33’)为材料,研究4个种植密度(60000、90000、112500、127500株/hm2)下不同品... 为了阐述不同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对密度响应,以目前生产上广泛种植的6个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伟科702’、‘浚单20’、‘金海5号’、‘利民33’)为材料,研究4个种植密度(60000、90000、112500、127500株/hm2)下不同品种株型和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6个品种棒三叶面积及茎粗系数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但减小幅度在不同品种或不同叶位存在差异。产量构成因素如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4个种植密度中,‘金海5号’、‘伟科702’、‘郑单958’在密度为90000株/hm2时产量为最高;其他3个品种随密度增加,产量降低。回归分析发现在10个已知影响玉米产量因素中,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为行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种植密度 株型性状 棒三叶 茎粗
下载PDF
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霞 黄瑞冬 +2 位作者 李潮海 唐保军 常文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黄淮海地区免耕夏玉米栽培节水问题,于2011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农艺措施(播后镇压、秸秆覆盖)和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平均,处理A(播后镇压)、B(播后镇压+秸秆覆... 为进一步研究黄淮海地区免耕夏玉米栽培节水问题,于2011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农艺措施(播后镇压、秸秆覆盖)和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平均,处理A(播后镇压)、B(播后镇压+秸秆覆盖)、C(播后镇压+保水剂)和处理D(播后镇压结合秸秆平茬覆盖和保水剂)比处理E(播种后覆土)在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增加了4.78%、7.96%、5.50%和11.08%,水分蒸发减少了16.33%、103.78%、28.37%和128.77%,产量提高了9.68%、17.60%、11.78%和24.01%,水分利用效率也增加了9.64%、17.55%、11.71%、23.96%,效益增加了1 536.34、2 516.42、801.74、2 553.10元/hm2。这种作用在夏玉米的生长前期更明显,拔节前的土壤水分比较,处理A、B、C、D比E增加了8.74%、15.81%、10.48%和20.28%,水分蒸发减少了17.81%、164.68%、40.35%和209.43%。处理D集成了镇压、秸秆覆盖、保水剂的作用,能够充分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抑制水分蒸发。建议在黄淮海区夏玉米实行播后镇压结合秸秆覆盖等农艺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再结合增加保水剂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农艺措施 保水剂 土壤蒸发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间子粒脱水速率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利锋 唐保军 +1 位作者 王振华 李会勇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70,共7页
利用10个黄淮海区域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进行子粒脱水速率相关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子粒水分含量与散粉天数、生理成熟天数、穗轴水分、苞叶水分、百粒重及小区产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子粒脱水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品种所有子粒脱水... 利用10个黄淮海区域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进行子粒脱水速率相关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子粒水分含量与散粉天数、生理成熟天数、穗轴水分、苞叶水分、百粒重及小区产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子粒脱水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品种所有子粒脱水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仅苞叶水分这一性状对子粒含水量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依据子粒生理成熟期时的水分含量把其划分为3种不同脱水类型,品种不同类型、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均具有完全不同的脱水方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实现机收子粒应该重点考虑3个重要因素,即生理成熟期、生理成熟后子粒脱水速率和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子粒水分含量 脱水速率
原文传递
16个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霞 刘诗慧 +8 位作者 张国方 张银娜 穆心愿 马智艳 马西云 丁勇 张凤启 张君 唐保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28,共5页
为评价已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利用人工控水坑栽试验,研究并评价了16个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差异。结果表明,参试玉米品种产量在非干旱胁迫处理与干旱胁迫处理之间的差值最大达到1 987.62 kg/hm^2,最小为287.50 kg/hm^2,干旱胁迫... 为评价已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利用人工控水坑栽试验,研究并评价了16个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差异。结果表明,参试玉米品种产量在非干旱胁迫处理与干旱胁迫处理之间的差值最大达到1 987.62 kg/hm^2,最小为287.50 kg/hm^2,干旱胁迫处理平均减产1 077.03 kg/hm^2。参试玉米品种的抗旱系数介于0.82~0.97,抗旱指数(DRI-1)介于0.74~1.14。依据抗旱指数进行分析,郑单1002、郑单958、郑单538等3个玉米杂交种抗旱级别为2级,抗旱能力较强;浚单20、伟科702、豫单606、先玉808、豫安3号、郑单528、先玉335、德单121、中种8号、农华101、桥玉8号11个玉米杂交种抗旱级别为3级,属中等抗旱品种;蠡玉16和中科4号2个玉米杂交种抗旱级别为4级,抗旱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旱系数 抗旱指数
下载PDF
拟南芥中RING型E3泛素连接酶基因AtGW2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姜颖 曹言勇 +3 位作者 路运才 唐保军 王利锋 李会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8-454,共7页
水稻R ING型E3泛素连接酶基因O sGW2在调控水稻产量性状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O sGW2的cDNA序列,通过RT-PCR方法从拟南芥中克隆了一个与O sGW2同源的基因,命名为AtGW2。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一个R ING-C2型E3泛素连接酶蛋白,... 水稻R ING型E3泛素连接酶基因O sGW2在调控水稻产量性状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O sGW2的cDNA序列,通过RT-PCR方法从拟南芥中克隆了一个与O sGW2同源的基因,命名为AtGW2。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一个R ING-C2型E3泛素连接酶蛋白,含有401个氨基酸。通过构建AtGW2RNA干扰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结果表明,获得的转基因后代植株的子粒较野生型大,并且转基因拟南芥子粒千粒重高于野生型,这表明AtGW2负调控拟南芥子粒大小及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AtGW2 RING型E3泛素连接酶 RNAI 粒重
下载PDF
播后镇压覆盖对土壤保水保温和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霞 黄瑞冬 +2 位作者 李潮海 唐保军 常文风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93,99,共8页
2011年6~8月进行2期池栽试验,研究土壤水分及农艺措施对夏玉米出苗及幼苗生长效应。结果表明,播种后镇压覆盖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平衡土壤温度,从而提高夏玉米出苗率,增强幼苗素质,提高苗期田间株高整齐度,有利于培育齐苗壮苗,在土壤水... 2011年6~8月进行2期池栽试验,研究土壤水分及农艺措施对夏玉米出苗及幼苗生长效应。结果表明,播种后镇压覆盖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平衡土壤温度,从而提高夏玉米出苗率,增强幼苗素质,提高苗期田间株高整齐度,有利于培育齐苗壮苗,在土壤水分不太充足时效果更为明显。为保证黄淮海夏玉米区的出苗质量,播种时的土壤最低持水量应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土壤水分 农艺措施 免耕抗旱播种 麦秸覆盖
原文传递
黄淮海中南部玉米氮高效品种筛选及产量性状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豫龙 赵霞 +4 位作者 王帅丽 徐佳敏 穆心愿 邢冉冉 刘天学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2,共10页
以40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10个重要性状在2个供氮水平(高氮水平270kg/hm;低氮水平,不施氮)进行调查、计算和分析,对玉米氮效率类型进行划分和评价。结果表明,除穗行数外,其他9个性状在2个供氮水平上均存在极显著差... 以40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10个重要性状在2个供氮水平(高氮水平270kg/hm;低氮水平,不施氮)进行调查、计算和分析,对玉米氮效率类型进行划分和评价。结果表明,除穗行数外,其他9个性状在2个供氮水平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在2个供氮水平下,子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穗长、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和单穗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在低氮水平下,对子粒产量直接作用较大的性状依次为穗粒数>百粒重>单穗粒重>行粒数;在高氮水平下,依次为单穗粒重>穗粒数>行粒数>百粒重。根据2个供氮水平下的子粒产量,将供试玉米品种分为4种类型,即双高效型、低氮高效型、高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分别占比30%、15%、27.5%和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子粒产量 氮效率类型 品种筛选
原文传递
潮土区不同土体构型对夏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霞 黄瑞冬 +2 位作者 唐保军 黄绍敏 常文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8-542,共5页
为探明潮土区不同土体构型土壤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011年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潮土监测基地开展了7种构型土壤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土壤耕层水分含量在不同生育期有差异,处理间表现为T5(轻粘)>... 为探明潮土区不同土体构型土壤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011年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潮土监测基地开展了7种构型土壤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土壤耕层水分含量在不同生育期有差异,处理间表现为T5(轻粘)>T4(中壤)>T6(上壤下粘)>T3(砂壤)>T7(上粘下砂)>T2(粉砂)>T1(粗砂)。不同土体构型土壤影响夏玉米的株高、叶面积、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在吐丝期,各处理的叶面积、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达到最大值,从吐丝到蜡熟,各项指标值呈下降趋势,但各处理下降趋势不同,T6(上壤下粘)下降幅度最小,T1(粗砂)下降幅度最大。就不同构型土壤比较,夏玉米的株高、叶面积、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大小变化趋势为T6(上壤下粘)>T4(中壤)>T3(砂壤)>T5(轻粘)>T7(上粘下砂)>T2(粉砂)>T1(粗砂)。夏玉米收获后测定的土壤养分残留的大小趋势也是如此。本试验表明,7种土体构型的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表现出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构型 土壤 夏玉米 生长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